CHAPTER 6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規劃屬於自己的未來(3 / 3)

目標,再加上矢誌不渝的努力,沒有什麼不能成為現實。

如果將心理學家的結論用哲人的語言來表達,那就是,偉大的目標

構成偉大的心靈,偉大的目標產生偉大的動力,偉大的目標造就偉大的人

物。

有一回,考克斯和約翰一起進行了一次淩晨穿越倫吉提大平原的飛

行。景色非常優美,他們能看見大象、獅子和大群羚羊穿過整個平原。

“羚羊的數量這麼大,真是一件好事啊!”他們的非洲導遊注意到他

們正盯著那一大群羚羊時說道,“否則,這個物種很快就會滅絕。”

考克斯問他為什麼這麼說,他笑了,然後指著一頭停止奔跑的羚羊

說:“你將會注意到那頭羚羊跑不了多遠了。它停下來不是因為意識到有

什麼重要的事情需要思考,也不是因為它累了,是因它太愚蠢以至於忘記

了當初它為什麼要奔跑。它發現了天敵,本能地逃開,開始向相反的方向

跑。但是它忘記了是什麼促使它奔跑,甚至有時候是在最不適當的時候停

下來。我曾經看見它就停在天敵旁邊,有時甚至向某個天敵走過去,似乎

它已經忘記了這是否就是同一種在幾分鍾以前讓自己驚慌失措的動物。它

就差衝上去說:‘嘿!獅子先生,你餓了嗎?在找午餐嗎?’如果不是有

一大群羚羊的話,我想這整個種群將在幾個星期之內被消滅幹淨。”

當時,考克斯在熱氣球上盡情地嘲笑那些羚羊,而在這次飛行結束以

前,他發現自己有了一個很有趣的想法——在現實的商業世界中,他曾經見

過同樣的現象。

是不是有許多人有規律的舉動讓你想起那些羚羊呢?他們有不錯的主

意,他們為自己設立了一個目標,而且為這個目標努力了一天或者僅僅半

天。也許他們隻是謹慎地四處溜達了40分鍾罷了。40分鍾以後,他們發現

自己並沒有達到目標。然後他們就會對自己說:“嘿,這太難了,比我想

象的難多了。”接著他們就會停在那裏一動不動。

為了避免羚羊思維,你必須確定一個目標,然後堅持不懈地向它努

力。你不想在路上停下來,而且當你的天敵逼近的時候,你當然更不想停

下來。當每天結束的時候,你必須好好總結一下,並且問自己:“距離我

為自己設定的主要目標,今天我又近了多少?”如果你對這個問題的真實

答案是,今天你沒有為達到目標做出什麼有意義的行動,也就是說今天你

停在路上,那麼你必須決心從明天開始讓自己振作起來。

人們對夢想總是持一種鄙夷或不屑的看法,但實際上,每個人從童年到老年,誰也無法否定夢想的現實性。對夢想的追求始於足下,要認真客觀地評價自我,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那片天地,描繪一個屬於自己的成長藍圖。

隨時調整,邁向新境界

人往往對陌生的領域抱有一種恐懼的態度,但如果我們願意回首,細細檢視,將會恍然大悟:緊鑼密鼓的工作挑戰,難度漸升的環境壓力,在不知不覺間培養了今日的諸般能力!因此,即使處於困難之中,我們也要保持一種積極麵對的心態,拿出勇氣,應對生活給予我們的種種挑戰。

伍德是某校音樂係的學生。一天,他走進練習室,發現鋼琴上擺著一份全新的樂譜。

“超高難度……”伍德翻動著樂譜,喃喃自語,感覺自己對彈奏鋼琴的信心似乎跌到了穀底,消磨殆盡。已經三個月了!自從跟了這位新的指導教授之後,不知道為什麼教授要以這種方式整人。伍德勉強打起精神,他開始用手指奮戰、奮戰、奮戰……琴音蓋住了練習室外教授走來的腳步聲。指導教授是個極有名的鋼琴大師。授課第一天,他給自己的新學生一

份樂譜。“試試看吧!”他說。樂譜難度頗高,伍德彈得生澀僵滯,錯誤百出。“還不熟,回去好好練習!”在下課時,教授這樣叮囑伍德。伍德練了一個星期,第二周上課時正準備讓教授測試。沒想到,教授

又給了他一份難度更高的樂譜:“試試看吧!”而對於上星期的課,教授

提也沒提。伍德再次掙紮於更高難度的技巧挑戰。第三周,更難的樂譜又出現了。同樣的情形持續著,伍德每次在課堂上都被一份新的樂譜所困擾,然後把它帶回去練習,接著再回到課堂上,重新麵臨兩倍難度的樂譜,卻怎

麼都追不上進度,一點兒也沒有因為上周的練習而有輕車熟路的感覺。伍

德越來越感到沮喪和氣餒。

教授走進練習室。

伍德再也忍不住了,他必須向鋼琴大師提出這幾個月來自己承受的巨

大壓力。

教授沒有開口,他抽出了最早的那份樂譜,交給伍德。“彈彈看!”

他以堅定的目光望著伍德。

不可思議的結果發生了,連伍德自己都驚訝萬分,他居然可以將這首

曲子彈奏得如此美妙,如此精湛!教授又讓伍德試了第二堂課的樂譜,伍

德依然呈現超高水準的表現……演奏結束,伍德怔怔地看著老師,說不出

話來。

“如果我任由你表現最擅長的部分,可能你還在練習最早的那份樂

譜,就不會有現在這樣的程度……”鋼琴大師緩緩地說。

當我們把過多的精力與才華投入一個低水平的事情上,我們的能力就

無法提高。想突破事業的瓶頸,必須勇於挑戰高難度的工作。

現實的繁華和誘惑很容易讓我們浮躁,使得我們很多人都喜歡談理

想、談未來。確實,每個人都有未來,“談未來”是一個長盛不衰的話

題。很多人沒有在自己如今的擁有中發現機會,而固執地認為自己的未來

被現在擱淺了,結果往往會大失所望。如此折騰幾個來回,自己仍然一無

所獲,顧影自憐時發現已是滿目滄桑。

這個時候,我們就應該調整心態,不要讓消極的思想影響了生命的進

程。未來的路,是現在腳步的延伸,隻有積極地走好每一步,我們的人生

才會精彩。

學會放棄也是在作選擇

我們知道,人的一生要學會很多東西:小時候要學會走路,學會說話;長大了要學會各種知識,學會做人的道理。但是,在我們的人生中,

要想過得輕鬆快樂,活得更加精彩,還有一樣東西必須學會,那就是“放棄”。

曾經有一個人,他每天都活得不堪重負,沒有絲毫快樂可言,於是他去請教一位德高望重的聖人。聖人讓他背起一隻竹簍,請他每走一步就撿一粒石子放進竹簍裏。他剛走百步,就覺得背上的東西太重,受不了了。這時,聖人又把石子一粒一粒地從竹簍裏取出,並且告訴他說:“這粒是功名,這粒是利祿,這粒是小肚雞腸,這粒是斤斤計較……”當大半石子被拋出後,他背起竹簍走起路來感到輕鬆多了。這個人在聖人的指點下終於找到了自己不快樂的原因。

其實生活本身就是一隻竹簍,你把功名利祿統統壓在身上,當然會壓得自己失去快樂的感覺。如果把這些東西放下,相信快樂定會與你為伴。生活對於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如果你放棄了一樣事物,它一定會給你另一種幸福。如果你不舍得放棄陽光的明媚,就不會看見晚霞的美麗,不舍得放棄春天的鳥語花香,就不會擁有秋天的碩果累累;不舍得放棄夏天的絢爛多姿,就不會擁有冬天的雪花飛舞;不舍得放棄童年的無憂無慮,就不會擁有長大後的輝煌成就。

什麼都不願放棄,是對生命的最大放棄。在漫漫人生路上,如果一個人將一生的所得全部背負在身上,他最終極可能會被壓垮。昨天的成就,不能代表今天,更不能代表未來。隻有勇敢地放棄自己的過去,放棄那些阻擋你的東西,你才會快樂瀟灑地選擇另一種生活,從而培養自己對生活的堅定信念。所以,放棄意味著爭取。放棄一些你無意或者是無法得到的,才能夠更專注、更有力地追求你想要得到的。學會放棄,人生才顯得更加積極主動。

放棄不是頹廢,不是厭世,而是一門學問。學會放棄,是放棄那種不切實際的幻想和難以實現的目標,而不是放棄為之奮鬥的過程和努力;是放棄那種毫無意義的爭鬥和沒有價值的求索,而不是喪失奮鬥的動力和生命的活力;是放棄那種為金錢地位的搏殺和對奢侈生活的沉迷,而不是失去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人生在世,忙忙碌碌,疲於奔波,常常被強烈的欲望所驅趕,不敢停步,不敢懈怠。背上包裹越來越多,越來越沉,卻什麼都不願放棄。因此,當一個人收獲越來越多的時候,身心也就越來越疲憊。學會放棄,是因為心靈的天空不能塞得太滿,就像雲朵太多就成了烏雲密布,幾朵白雲飄浮才顯得天空更美麗。

學會放棄,才能擁有一份成熟。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會慢慢地發現

他不得不放棄越來越多的東西,在不斷的放棄中,人才會變得更加沉穩豁

達。學會放棄,人生將向你展示另一種獨特的美麗。

所以說,放棄是一種境界,是自我發展的必由之路。昨天的輝煌不能

代表今天,更不能代表明天,過去的成就隻能讓它過去,隻能毫不痛惜地

放棄。隻有學會放棄,才能卸下身上的負擔輕鬆上路,才能激發出新的力

量,才會有新的收獲。如果在奮鬥的路上遇到了煩惱,應該先暫時將煩惱

放在一邊,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等到心情平和後再重新麵對。這是對痛

苦的解脫,也是對愉快生活的接受。

學會放棄吧,朋友!放棄失戀帶來的痛楚,放棄屈辱留下的仇恨,

放棄心中所有難言的負荷,放棄空費精力的爭吵,放棄沒完沒了的解釋,

放棄對權力的角逐,放棄對金錢的貪欲,放棄對虛名的爭奪……凡是消極

的、悲觀的、不利於個人發展的,都應該放棄。

選擇放棄是為了收獲更多

人生在世,有許多東西是不願舍棄的。有既得的,有想要的;有精神

的,有物質的;有名利的,有情分的。“難舍”“割舍”“舍不得”等詞

彙,體現了人們麵對舍棄時的痛苦和無奈。

從小到大,我們受到的教育都是如何努力、如何堅持、如何永不言

棄。其實,很多時候,我們更需要學會如何放棄,從放棄中看到更值得的

獲得。

小溪放棄青山,是為了回歸大海的豪邁;黃葉放棄樹幹,是為了期待

春天的蔥蘢。蠟燭放棄完美的軀體,才能擁有一世光明;心情放棄凡俗的

喧囂,才能擁有一片寧靜。歌德說:“生命的全部奧秘就在於為了生存而

放棄生存。”要想得到野花的清香,必須放棄城市的舒適;要想得到永久

的掌聲,必須放棄眼前的虛榮。放棄了薔薇,還有玫瑰;放棄了小溪,還

有大海;放棄了一棵樹,還有整個森林;放棄了馳騁原野的不羈,還有策

馬徐行的自得。善於放棄是一種現實需要,善於放棄是一種處事藝術。

有一位事業頗為成功的女士,別人問她成功的秘訣是什麼,她的回答令人大感意外——放棄。她用她的親身經曆對此作了最具體生動的詮釋。為了贏得同事和領導的信任,為了更好地向同事和領導學習業務和管理知識經驗,為了獲得事業上的成功,她放棄了很多很多:輕閑的辦公室工作,舒適的工作環境,數不清的假日,甚至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天道吝嗇,造物主不會讓一個人把所有的好事都占全。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有所得必有所失。從這個意義上說,任何獲得都是以放棄為代價的。人生苦短,要想學習更多,獲得更多,自然就必須放棄更多。不懂得放棄的人往往很難得到別人的信任,很難真正學到競爭對手的精華。放棄是一種胸懷,適當讓利往往會得到更大利潤。實際上,隻有“棄”才會“得”,放棄是為了更好地得到。

世界頂尖級科幻小說作家艾薩克?阿西莫夫曾從事生物化學研究和教學工作,在教學和研究中,他發現自己有創作科幻小說的天才,於是他對自己作出了冷靜客觀的分析:“我不大可能成為第一流的科學家,但我可能成為第一流的科幻小說家。”

阿西莫夫毅然告別了大學課堂和實驗室,回到家裏,專門從事寫作。這一聰明的舍棄,成就了他一生創作480部科幻著作的輝煌業績,也為他贏得了世界上最負盛名的科幻小說家的榮譽稱號。

舍棄有時是痛苦的,但如果不能忍受一時的痛苦,就有可能招來終生的痛苦。阿西莫夫當時選擇舍棄自己朝夕相處的實驗室和講台,內心無疑是痛苦的。但正是因為他挺住了一時的痛苦,而成就了後來的大業。不進行舍棄,那才是阿西莫夫終生的痛苦和悔恨,甚至是整個世界的遺憾。阿西莫夫聰明的舍棄,是他本人的幸福,也是讀者和世界的幸運。

所以說,如果本來沒有某種優勢,但是卻一再地堅持,不肯舍棄,總想將弱勢變成優勢,這是可悲的;而舍棄自己的短項,就等於加長了自己的長項,從而讓自己更接近了成功的目標。

人生苦短,因此在爭取擁有的同時,也要學會放棄。不懂得放棄,也就看不到新的機遇,無法學到競爭對手新的優勢和特長,就等於把機遇拱手送給了競爭對手。

“善於放棄”是一種境界,是曆盡跌宕起伏之後對庸俗的一種不屑,是飽經人間滄桑之後對財富的一種感悟,是運籌帷幄成竹在胸充滿自信的一種流露。隻有在了如指掌之後才會懂得放棄並善於放棄,隻有在懂得並善於放棄之後才會獲得大成功。放棄失落帶來的痛楚,放棄屈辱留下的仇怨,放棄無休無止的爭吵,放棄沒完沒了的辯解;放棄對情感的奢望,放棄對金錢的渴求,放棄對權勢的覬覦,放棄對虛榮的糾纏。隻有當機立斷地放棄那些次要的、枝節的、不切實際的東西,你的世界才能風和日麗、晴空萬裏,你才會豁然開朗地領悟“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的人生真諦。善於放棄,既是遍曆歸來的路,又是重登旅程的路;既是對過去誘發深思的路,也是對未來滿懷憧憬的路。當一切塵埃落定,當一切歸於平靜,我們才會真正懂得放棄其實也是一種美麗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