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7 成長比分數更重要,不以分數衡量得失(3 / 3)

1.要多看看周圍的同學

經常和周圍的同學交流一下,就會發現與他們的差距,這樣激勵自己去學習更多的知識,才能在競爭中占優勢。

2.要多看看外邊的世界

我們不能當井底之蛙,隻看見頭頂的一片天,要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要認為自己在班級中名列前茅就勝券在握了,中、高考是全區、全國性的選拔,重要的是和大範圍內的優秀者比,而不僅僅是超越本班或者是本校的幾名同學,這樣就會有一種壓力,自滿情緒自然就會消失。

去除你的得分短板

偏科,是學習的大敵,也是影響課堂學習效率的原因之一。

有的同學學習沒有計劃,想學什麼就學什麼,學習完全憑自己的興趣愛好。喜歡學的科目,上課聚精會神,生怕老師講的某一句話聽漏了,做作業也非常認真。自己不喜歡、不想學的課幹脆不去聽,即使去了也是“身在曹營心在漢”,或者趴在桌上睡覺,或者做他喜歡的科目的作業。老師批評他,他還振振有詞:“我又沒有妨礙其他同學學習,偏不偏科是我個人的事。”隻是到了學期考試的關鍵時刻,到了中考失利、高考名落孫山時,他才傻眼了,著急了,後悔了。

“短板”一說來自於“短板效應”,指自己的弱項。在學習中,弱項就是自己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科。之所以存在較差的學科,是因為偏科。

吳瑩瑩的成績一直很優秀,她特別喜歡文學,所以語文成績尤其出色。

可是,進入高年級後,她對數學一下子接受不了了,每次數學測驗回家後,總是神情沮喪,懊惱不已。平時學數學的時間也少了,她寧可看一些文學作品,也不願意去做數學題,數學成績越來越差了……

其實,吳瑩瑩不是唯一的例子,在她的班上,還有好幾個和她一樣偏科的同學。

這些偏科的學生,每個人都有自己覺得最可怕的學科。有人說:“我

根本就沒有數學頭腦,一看到數學就頭暈,更別談考試了。”有人說:

“我就害怕英語,那些單詞老是記不住,還有語法,怎麼都不明白。”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強項和弱項,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你可能

比較喜歡學習英語,而最害怕學習數學;他可能喜歡學習數學,而最害怕

學習英語。

如果處理不當的話,就會像吳瑩瑩一樣,不喜歡的科目,學習的時間

肯定會少,成績當然不會好,這時候就會更不願意學了,於是逐步形成一

種惡性循環。

偏科會在知識上產生缺陷,在學科方麵出現“跛腳”現象,這可能使

你在某一領域總是“低人一等”。如有的學生不喜歡學語文,在以後的工

作中,連一個簡單的工作記錄都寫不好。

偏科影響其他學科的學習。因為各門學科是相互聯係的,缺一科就會

覺得不協調。正如人缺一隻手或一條腿一樣,你就會覺得有很多不便。

如果想征服自己所討厭的學科,必須要先找到造成厭惡這門學科的原

因。

想要消滅自己的短板,首先分析自己為什麼對某些科目不擅長,並且

要知道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別的科目既然能獲得好的成績,看來並非是因

為缺乏學習能力,所以對於自己不擅長的科目,應該也可以經過努力得到

更好的成績。“我沒有能力,所以不行”,這樣輕易放棄的想法是錯誤的。

要征服不擅長的科目,其實也並無多少捷徑可走,還是要從基礎開

始。因為,對一般人而言,不擅長的科目大多是由於基礎不牢固所致,所

以當對所學的內容有不了解之處時,就要從基礎重新學起,直到完全弄懂

為止。尤其是數學或英語等科目,更應循序漸進,利用暑假或寒假較完整

的時間,認真學習,效果將會更為顯著。

馮笑以優異成績考入複旦大學英語係,她提出了“重點突破”的思

路。她覺得,如果自己某一學科差,光是多花一些時間補“偏科”還不

夠,還要分析自己在這一學科中哪一部分最差,再來個“重點突破”。換

言之,就是在“糾偏”中再來個“糾偏”,集中優勢兵力,先打開一個突

破口。

原來她的英語成績非常差,而在英語中失分最多的又是完形填空,

於是她專門買來《高考英語必備完形填空》《完形填空典型題1000》等專講完形填空的書,來了個“重點突破”,效果相當好,結果這一“丟分大戶”一躍而成了“得分大戶”。這一塊突破了,英語成績也自然上了一個檔次。以至於最後,英語竟成了她的強項。報誌願時,她毫不猶豫地報了英語專業。

湖南省文科狀元譚忠采取了“有效偏科”的策略提高學習成績。

風趣一點的說法就是“哪壺不開就提哪壺”,越是感覺困難大的科目就越是要努力拿下它,“啃的就是硬骨頭”。這與一般的“偏科”的意思截然相反。

他在分析這幾年來高考文科考分的大致情況後發現,文科取勝的關鍵其實很大程度上在於數學。文科班裏本來數學好的就不多,唯有數學才能拉開差距,拉大差距。於是他立即大刀闊斧地改變學習方式,最後的兩個月時間裏,另外4門功課先放下不管,而是到臨考前再突擊一下,天天猛攻數學。雖然這樣做的風險不小,但結果卻是成功的:數學考了140分,總分大大超出事先的預料。

偏科並不可怕,隻要我們勇敢麵對,就能打倒這隻紙老虎。

愛默生曾說過:“去做自己害怕做的事情,這種害怕自然就會消失了。”同樣,如果你害怕學習英語或物理等,你立即去記英語單詞、記物理公式、做習題,那麼你的害怕同樣會消失。

害怕是一張網,禁錮著你的活力;害怕是一堵牆,構成你的自我限製。你所害怕的事情肯定是你的潛能所在,也一定是你可以提高最快、進步最大的領域。隻有在最危險的果園中摘得的果實,才最有滋味。也許在你的拚搏複習中,你英語、物理成績還是不如別人,但是你的心情絕對與過去不同,因為在這些勇敢的努力中,你會發現自己從不敢奢望的生命潛能。

學習專注是優等生的利器

學習的時候,隻有把各種幹擾因素置之度外,一門心思地學習,才能提高學習的效率。

哈佛心理學專家研究發現,學習的注意力大約可以持續40~50分鍾,不過這個時間是可以改變的,因為注意力還與具體的學習環境、學習者的心情等因素有關。

一個人注意力所持續的時間,就是所謂的“集中限度”。集中限度決定了我們什麼時候該休息,什麼時候該學習,什麼時候該再次投入學習。

如果你已經集中注意力學習了好長一段時間,感到身心疲憊,還硬在那兒“死撐”著,學習效率一定很低。因此,在學習時如果感到累了,就應馬上休息一下,以便恢複精力,重新集中注意力學習。

學習時,如何才能培養自己專注的習慣呢?我們要從以下幾個方麵做起。

1. 做好課前預習

預習是聽課的準備,當我們預習的時候,就會發現哪些地方自己搞不懂,就會在聽課前有一個明確的目的,有一個思想準備,使得聽課時有所側重。當教師講自己不懂的東西時,注意力可以高度集中。

2. 做好課堂筆記

課堂上記筆記是聽課時集中注意力的最有效的辦法。記筆記時,不僅耳朵要聽,手要記,眼要看,腦袋還要想,這就使得我們的各種器官都處於一個比較緊張的狀態之中,不容易分心,可以有效地集中注意力。當然,記筆記不是簡單地把教師的話全記下來,要學會在教材上圈圈畫畫,學會做批注說明,學會抓住教師講課的重點記錄,這不僅於今後的複習有利,也有利於集中精力聽課。

3. 敢於質疑老師

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罔,就是迷惘;殆,就是疑惑。也就是說,隻是學習而不加思考,就會迷惘無知;隻是思考而不學習,就會疑惑不解。

我們學習時要帶著一種質疑的心態,而不是把自己當作一個接收器來聽課,這樣既能集中精力,又能學好知識。

帶著質疑的心態去聽課,我們就能提出許多問題請教師解答,這樣,在聽講時就不再是教師的嘴巴像一個水龍頭,學生隻是像桶一樣被動地接受,而是師生的互動,充分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主導這一現代化的學習方式,從而也真正地提高學習效率。

做鎮定自若的考場高手

考試需要一個良好的心態,我們隻有保持一顆平常心,以一種積極、從容、冷靜的態度來應考,才能獲得好成績。

很多考生在考試前,由於怕考不好,往往心情緊張,焦慮不安。有點緊張是難免的,但若高度緊張就會直接影響考試成績。很多同學在考試時就因高度緊張而使考試成績與實際水平相差較遠,更有甚者因為過度緊張造成暈場。

據調查,在高考中由於緊張造成分數下降的事例很多。一位在高考時曾經怯場的同學說:“高考時,我的精神高度緊張,就怕考不好,就怕考不上重點大學,這種心態造成了我的注意力渙散、記憶力下降、思維遲鈍,結果導致發揮失常。我的幾門課加在一起至少丟了25分。25分一丟,我的成績下了一個台階。按照我平時的實力和一模、二模的成績,我考重點大學是沒問題的。可是由於我在考試時高度緊張,丟了關鍵的25分,我隻能上普通大學,非常遺憾。”

每年由於高度緊張造成考試失利或成績不滿意的,大有人在。這種不良的心理習慣,確實給許多學生的升學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因此防止考試緊張十分必要。

那麼,怎麼防止考試緊張,做到冷靜應考呢?

1. 考試前需要提前放鬆

考試是高度緊張的思維活動,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上考場,是考試正常發揮的必要前提。因此,考生需要學會在考試前一天就丟開所有複習資料,停止複習並做好第二天上考場的一切準備。輕鬆愉快地休息一天,調整一下因長期複習而一直緊張的神經,入夜早早睡覺,第二天上考場時才能精神飽滿、思維敏捷。

2. 考前需要學會擺脫壓力,樹立信心

學會在臨考前和考試中將注意力高度集中於解題上,是每一個考生的必修課。在考前,你應該把自己關注的焦點放在如何獲取成功上。那些考前緊張的考生,是因為總愛把自己的思想集中在自己會不會失敗、失敗後又如何的想象當中,這樣越想越擔心,越想就越無法安心。你不妨這樣想,我的優勢是什麼,怎樣才能發揮出來,這樣一想,就會越想越有信心,有助於把自己的身心調整到最佳狀態。

3. 對考試保持一顆平常心

對於考試,我們當然希望能超常發揮,但不能寄希望於超常發揮,追

求超常反倒可能導致失常。應該告誡自己:“要保持正常,能正常發揮就

行了。”

韓國圍棋選手李昌鎬有一句座右銘:“多出妙手不如減少失誤。”

這是棋道之談,同學們也應該借鑒,特別是對那些水平較高但往往忘乎

所以或者疏於謹慎的學生尤其有用。如果說基礎知識紮實和具有較強的

能力是考試成功的必要條件,那麼縝密而周到的心理素質則是獲取高分

的充分條件。

4. 注重生活的規律性和豐富性

不能因為將有重大的考試來臨,就打亂自己平時生活的節奏和安排,生活仍然要有條有理,有張有弛,讓生活的豐富多彩來消除由於學習的緊張而產生的厭煩情緒,克服煩、亂、爭的焦慮心理。

5. 在考試的間隙也應有正確的態度

考完一科後要有正確的態度,考得好不要驕傲自滿,考試暫時失敗也

不要悲觀泄氣,要找出考試失敗的原因,盡量消除失敗帶來的陰影,使考

試不至於成為一個可怕的字眼。當考完一科後,要讓自己精神放鬆,對某

些失誤之處不要耿耿於懷。

一般來說,考完一科後,不要參與議論或互相對答案,以免影響自己

的情緒,影響下一科的考試。應抓緊時間休息大腦,消除疲勞,做好考下

一學科的物質和精神準備,使自己始終保持最佳的精神狀態去應試。

考試並不可怕,關鍵是我們要有一個良好的應考心態,隻要我們能夠

以一種積極、從容的態度來麵對各種考試,那麼我們就可以戰勝考試,取

得本該屬於我們的理想成績。

在我們進入考場前先模擬練習一下,讓自己坐在椅子上,盡可能地坐

得舒服些,然後開始放鬆全身的肌肉,從頭部開始直到腳趾;再假想自己

已進入考場進行考試,當感到焦慮時停止假想,做全身放鬆。如此反複,

以生理上的放鬆引起心理上的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