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女》reference_book_ids\":[6989191450676169735,6915002082147699725,7070438695261785102,7267077381641210943]}],\"105\":[{\"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105,\"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12,\"start_container_index\":105,\"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7},\"quote_content\":\"《茶花女》reference_book_ids\":[6989191450676169735,6915002082147699725,7070438695261785102,7267077381641210943]}],\"109\":[{\"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109,\"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5,\"start_container_index\":109,\"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0},\"quote_content\":\"《茶花女》reference_book_ids\":[6989191450676169735,6915002082147699725,7070438695261785102,7267077381641210943]}],\"110\":[{\"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110,\"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16,\"start_container_index\":110,\"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9},\"quote_content\":\"《基督山伯爵》reference_book_ids\":[7267077470505929768,6885615227665124366,7259645557449165839,7259645557440777268,6987309443595635748,7259645558271249464]}]},\"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自立就是掉進坑裏後,依靠自己的力量勇敢地爬出來;自立就是摔倒後,依靠自己的力量重新站起來;自立就是遇到困難時,想辦法依靠自己的力量解決;自立就是遇到挑戰時,自己勇敢地反擊……獨立性是一個人非常重要的心理品質,對人一生的發展和成才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父母無法安排你的將來
一位記者有幸采訪到比爾?蓋茨的父親老蓋茨,下麵就是那次采訪的一段記錄:
記者:中國有句俗話說,“有其父必有其子”,您兒子繼承了您哪方麵的素質?
老蓋茨:首先我想說的是,蓋茨有個很好的母親,所以更為完整地說不僅是有其父必有其子,而且也是有其母必有其子。我不能肯定地說這孩子哪些方麵遺傳他媽媽,哪些方麵來自我。在他很小的時候,他就是一個個性很獨立的人,他自己決定做什麼,自己選擇書讀,自己隨意寫些東西。年紀很小時,他就很成熟。我覺得,他的價值觀絕大多數都來自他對社會的觀察和思考。
記者:您兒子最令您驕傲的地方是什麼?
老蓋茨:比爾是個很自信的人。他明白事理,洞察力強,工作很拚命,而且他有很好的判斷力。我對所有這些都感到很高興。還有一點是,他很幽默。他喜歡笑,也常逗別人笑,我非常欣賞這一點。
記者:在您兒子的成長歲月中,您最常給他的忠告是什麼?
老蓋茨:實際上,他小的時候我們並沒有花很多時間去教導他。像其他父母一樣,我們隻是不停地讓他做事規矩些,把衣服放好,把牙刷了,等等。說實話,我還真想不出什麼時候給過他正式的建議和忠告。總的說來,是他本人造就了他自己。
記者:您對您兒子還有什麼更大的希望?
老蓋茨:在這個時候,我希望他能找到一種方式,過輕鬆一點的生活。他的工作和生活一直都很緊張,目前他仍忙於管理他的業務。我隻希望他能早日輕鬆下來。
…… 從記者與老蓋茨的這段對話中我們可以看出,小時候的比爾?蓋茨是
一個個性獨立、有著很強的洞察力、善於對社會觀察和思考的人,是一個
自信、懂事、愛學習,對什麼事情都有獨立見解的人。
老蓋茨夫婦在比爾?蓋茨少年、青少年和青年時期,有一部分像普通
父母那樣,引導、教育自己的兒子在生活中應該有規矩、有規律,對其餘的
事情幹涉並不多,也沒有強調或者逼迫兒子必須要幹什麼、幹成什麼,而是
選擇了尊重他的選擇,包括他從著名的哈佛大學最熱門的法律專業退學。
美國的父母一般不會對孩子的人生選擇強加幹涉,因為他們認為,
自己不夠偉大,不夠傑出,就沒有任何權利決定另一個人的人生。如果當
時老蓋茨為兒子作選擇的話,他根本不會把兒子設計成“軟件帝國的帝
王”,也不會把兒子設計成能影響世界大部分人生活的人,因為那時的世
界上還沒有這樣的人。並且,在他的想象力所及範圍之內,他還不敢把兒
子想成世界首富。
中國有一句名言,“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是天下父母都渴望子女
做到的,都希望他們比父輩強。有這樣期望的父母,就必須要懂得這樣的
道理。自己是“藍”,要想讓子女成為“青”,“藍”就不要什麼事情都
要幫助“青”作選擇或作決定,否則就會不但沒有培養“青”思考和判斷
的能力,更扼殺了“青”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一個人一旦喪失了
思考、判斷、分析和解決的能力,“青”即使出於“藍”,也不會成為真
正的“青”,而是“藍了吧唧”,最後連個純正的顏色都沒有。
父母有再大的本事,隻能安排我們一時的生活,無法安排我們一世的
生活。在這個世界上,能真正對自己負責、買單的人,隻有我們自己。因
為,隻有我們自己才真正知道自己在哪裏,要去哪裏,能去哪裏。
哈佛大學裏流行一句話:“別按照父母的期待生活,要幹自己喜歡的
事情。”這句話和老蓋茨說的“說實話,我還真想不出什麼時候給過他正
式的建議和忠告。總的說來,是他本人造就了他自己”這句話是吻合的。
隻有我們才能造就真正的自己,也隻有我們能拯救不如意的自己。不
要把經營人生的權利交到別人手裏,因為沒有人能給我們安排一個滿意的
將來,除了我們自己。
這就要求我們,不論麵對什麼樣的父母,都要培養自己思考、判斷、
作選擇和作決定的習慣;不論在什麼樣的環境下,都不能扼殺自己的責任
意識和解決問題的意識。相信隻要我們努力培養自己在做人、做事上獨立
自己的能力,最後定能幹成大事,成為時代的主人,一切都會因為我們的改變而改變的。
告別依賴心理才有獨立人格
成長是一種自立,是一種獨立。獨立行走,使人超脫出了動物界而成為萬物之靈。當你跨進成長之門的時候,你就開始具備了一定的獨立意識,但對別人尤其是父母的依賴常常困擾著自己。依賴,是心理斷乳期的最大障礙。隨著身心的發展,你一方麵比以前擁有了更多的自由度,另一方麵也擔負起比以前更多的責任。麵對那些責任,有些人感到膽怯,無法跨越依賴別人的心理障礙。依賴別人,意味著放棄對自我的主宰,這樣往往不能形成自己獨立的人格。
有一個家喻戶曉的民間故事,說的是一對夫婦晚年得子,十分高興,把兒子視為掌上明珠,捧在手上怕飛,含在口裏怕化,什麼事都不讓他幹,以致兒子長大以後連基本的生活也不能自理。一天,夫婦要出遠門,怕兒子餓死,於是想了一個辦法,烙了一張大餅,套在兒子的脖子上,告訴他想吃時就咬一口。等他們回到家裏時,兒子已經餓死了。原來他隻知道吃脖子前麵的餅,不知道把後麵的餅轉過來吃。
這個故事譏諷得未免有些刻薄,但現實生活中類似的現象也不能說沒有。特別是如今大多數孩子都是獨生子女,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視之為寶貝,孩子的日常生活嚴重依賴親人,造成長大以後生活自理能力比較差。
曾有個學生獲得了出國留學的機會,但該生一想到出國後沒人給他洗衣,沒人照顧他的生活,就感到恐懼,最後隻好放棄出國。很多學生長期由家長整理生活用品和學習用具,在生活和學習上離開父母就束手無策,隻有少數學生偶爾做些簡單的家務,這種情況實在堪憂。目前獨生子女教育如果不抓緊抓好,有些孩子很可能會養成依賴他人的習慣甚至形成依賴型人格,從小的方麵會講影響其個人的前途,從大的方麵講則會影響一代人的發展乃至整個國家的命運。
如果一個人在遇到問題時自己不願動腦筋,人雲亦雲,或者趕時髦,
盲目從眾,那麼他就會失去自我,失去本應屬於自己的撐起一片天空的大
好機會。
在學校裏,我們時常能看到幾個學生湊成一幫娛樂嬉戲的情景,這
其中一定有一兩個“靈魂”人物,他們的依賴性較小,而其他幾個學生的
依賴性較強。依賴性強的學生喜歡和獨立性強的同學交朋友,希望在他們
那裏找到依靠,找到寄托。另外,依賴性強的孩子喜歡讓老師給予細心指
導,時時提出要求;否則,他們就會像斷線的風箏,沒有著落。在家裏,
他們一切都聽父母的,甚至連穿什麼衣服都沒有主見。一旦失去了可以依
賴的人,他們常常不知所措。
依賴心理主要表現為缺乏信心,放棄對自己大腦的支配權,沒有主
見;總覺得自己能力不足,甘願置身於從屬地位;總認為個人難以獨立,
時常祈求他人的幫助;處事優柔寡斷,遇事希望父母或師長為自己作決
定。具有依賴性格的學生,如果得不到及時糾正,發展下去有可能形成依
賴型人格障礙。依賴性過強的人需要獨立時,可能對正常的生活、工作都
感到很吃力,內心缺乏安全感,時常感到恐懼、焦慮、擔心,很容易產生
焦慮和抑鬱等情緒反應,影響心身健康。
那麼,人為什麼會在對別人的依賴中迷失自己呢?這是因為依賴的產
生同父母過分照顧或過分專製有關。對子女過度保護的家長,一切為子女
代勞,他們給予子女的都是現成的東西,造成子女頭腦中沒有問題,沒有
矛盾,沒有解決問題的方法,自然時時處處依靠父母。對子女過度專製的
家長一味否定孩子的思想,時間一長,孩子容易形成“父母對,自己錯”
的思維模式,走上社會也覺得“別人對,自己錯”。這兩種教育方式都剝
奪了子女獨立思考、獨立行動、增長能力、增長經驗的機會,妨礙了子女
獨立性的發展。
要克服依賴心理,可從以下幾個方麵出招:
第一招:要充分認識到依賴心理的危害
要糾正平時養成的習慣,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多向獨立性強的人學
習,不要什麼事情都指望別人,遇到問題要作出屬於自己的選擇和判斷,
加強自主性和創造性。學會獨立地思考問題,因為獨立的人格要求獨立的
思維能力。
第二招:要在生活中樹立行動的勇氣,恢複自信心
自己能做的事一定要自己做,自己沒做過的事要鍛煉做,正確地評價
自己。
第三招:豐富自己的生活內容,培養獨立的生活能力
在學校裏主動要求擔任一些班級工作,以增強主人翁意識,使自己有機會去麵對問題,能夠獨立地拿主意,想辦法,增強自己獨立的信心。
第四招:多向獨立性強的人學習
多與獨立性較強的人交往,觀察他們是如何獨立處理自己的一些問題的。同伴良好的榜樣作用可以激發我們的獨立意識,改掉“依賴”這一不良性格。
求人永遠不如求己
一天,天降大雨,有個人在屋簷下避雨,看見觀音正撐傘走過。他說:“觀音菩薩,普度一下眾生吧,帶我一段如何?”觀音說:“我在雨裏,你在簷下,而簷下無雨,你不需要我度。”這人立刻跳出簷下,站在雨中:“現在我也在雨中了,該度我了吧?”觀音說:“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為有傘;你被雨淋,因為無傘。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傘度我。你要想度,不必找我,請自找傘去!”說完便不見蹤影。
第二天,這人遇到了難事,便去寺廟裏求觀音。走進廟裏,才發現觀音的像前也有一個人在拜,那個人長得和觀音一模一樣,絲毫不差。這人問:“你是觀音嗎?”那人答道:“我正是觀音。”這人又問:“那你為何還拜自己?”觀音笑道:“我也遇到了難事,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自立自強是打開成功之門的鑰匙,也是成長力的源泉。力量是每一個誌存高遠者的目標,而模仿和依靠他人隻會導致懦弱與屈服。力量是自發的,不依賴他人。坐在健身房裏讓別人替我們練習,是無法增強我們自己的肌肉的力量的。沒有什麼比依靠他人的習慣更能破壞獨立自主的能力。如果你依靠他人,你將永遠堅強不起來,也不會有獨創力。做人,要麼獨立自主,要麼埋葬雄心壯誌,一輩子老老實實做個普通人。
小仲馬自幼喜愛寫作,但是在最開始階段,他的稿子總是會被編輯無
情地退回。他的父親大仲馬得知後,便好心地對小仲馬說:“如果你能在
寄稿時,隨稿給編輯先生們附上一封短信,說‘我是大仲馬的兒子’,或
許情況就會好多了。”小仲馬說:“不,我不想坐在你肩頭上摘蘋果,那
樣摘來的蘋果沒有味道。”
年輕的小仲馬不但拒絕以父親的盛名做自己事業的敲門磚,而且不露
聲色地給自己取了十幾個其他姓氏的筆名,以避免那些編輯先生們把他和
大名鼎鼎的大仲馬聯係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