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一張張退稿箋,小仲馬沒有沮喪,仍在不露聲色地堅持創作自
己的作品。他的長篇小說《茶花女》寄出後,終於以其絕妙的構思和精彩
的文筆震撼了一位資深編輯。這位知名編輯曾和大仲馬有著多年的書信往
來,他看到寄稿人的地址同大仲馬的絲毫不差,懷疑是大仲馬另取的筆
名,但作品的風格卻和大仲馬的迥然不同。帶著這種興奮和疑問,他乘車
造訪了大仲馬家。
令他吃驚的是,《茶花女》這部偉大作品的作者竟是大仲馬名不見經
傳的兒子小仲馬。“您為何不在稿子上署上您的真實姓名呢?”老編輯疑
惑地問小仲馬。小仲馬說:“我隻想擁有真實的高度。”老編輯因此對小
仲馬的獨立自強讚歎不已。
《茶花女》出版後,法國文壇書評家一致認為這部作品的價值大大超
越了大仲馬的代表作《基督山伯爵》。小仲馬一時聲名鵲起。
倘若小仲馬一開始就依賴父親,或許不會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一個人
適當依靠父母親,乃是成長的必需,但如果事事依賴,時時依賴,喪失了
進取的積極性,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那就是嚴重的缺點
了。
有依賴心理的人,遇事首先想到別人、追隨別人、求助別人、人雲亦
雲、亦步亦趨,不敢相信自己,也不能自己決斷。在家中依賴父母,在外
麵依賴朋友、老師;不敢自己創造,不敢表現自己,害怕獨立。他的人格
不成熟、不健全,仍然停留在童稚階段。
有依賴心理的人,很難獨立地做成事情,當然也就談不上操縱和把握
自己的命運,他的命運隻能被別人操縱。隻有在他具有利用價值時,人家才
會利用他。如果他的利用價值消失了,或者已經被利用過了,人家就會把他
拋開,讓他靠邊站。隻因為有依賴心的人太軟弱無能,隻因為有依賴心的人
的心目中隻能相信別人,所以他不敢相信自己,更不能自信勝於他人。
《周易》中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自強是什麼?是奮發向上、銳意進取,是對美好未來的無限憧憬和不懈追求。自強者的精神之所以可貴,就是因為他依靠的是自己的頑強拚搏而非其他人的蔭庇提攜;就是因為他要甩開別人的攙扶,自己的路自己去走!
靠別人安身立命是沒有出息的。常言道,“庭院裏練不出千裏馬,花盆裏長不出萬年鬆”。安逸的生活誰都向往,但困難卻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內容,人們常說,有苦才有樂。經過自己的努力得來的一切,雖然其中可能飽經風霜,但是奮鬥過程中所獲得的對人生的感悟,以及奮鬥後麵對自己的哪怕一點點的收獲,都會讓我們獲得極大的成就感。
俗話說,“天上下雨地上滑,自己跌倒自己爬”。鍛煉意誌和力量,需要的是像小仲馬那樣的自助自立精神,而不是來自他人的影響力,更不能依賴他人。
漫漫人生路要靠自己去走,有一首《自立立人歌》說得好:“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自己幹。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漢。”要做一個好漢,要靠自己的雙腿走出人生之路,要靠自己的雙手創造出美好的新生活,切不可靠他人來為自己造福。須明白,靠自己最好。
能救自己的隻有自己
一位拳擊高手敗給對手後,憤憤不平地找到師傅,要求師父幫助自己找出對方招式中的破綻。師父卻笑而不語,在地上畫了一條線,要他在不擦掉這條線任何一部分的前提下,使這條線變短。拳擊高手不得其解,向師父請教。師父在原先那條線旁,又畫了一條更長的線,這樣一來,原來那條線看起來就變得短了許多。師父說:“如何使自己變得更強,才是你的取勝之道。”
自助大於天助,成功者知道路是要靠自己去走的,成功也是靠自己的努力而不是外在的運氣或他人的幫助。因此,成功者的字典裏是沒有“絕望”一詞的,他們不會輕易地否定自己,隻知道等待自己的終將是希望。
即使許多事情似乎已經到了絕望的邊緣,他們也會冒險拚搏一下,為自己
挖掘生存的希望。
這裏有一個放牛娃絕處逢生的故事,它告訴人們即使在最絕望的時候
也要扼守住最後的希望,並去作最後的拚搏和冒險。這樣就能多給自己一
次機會,說不定還會因此而獲得一個嶄新的人生。
一天,放牛娃上山砍柴,突然遇到老虎襲擊。放牛娃嚇壞了,抓起
鐮刀就跑。然而,前方已是懸崖!老虎卻在向放牛娃逼近。為了生存,放
牛娃決定和老虎一決雌雄。就在他轉過身麵對張開血盆大口的老虎時,不
幸一腳踩空,向懸崖下跌去。千鈞一發之際,求生的本能使放牛娃抓住了
半空中的一棵小樹。這樣就能夠生存了嗎?上麵是虎視眈眈、饑腸轆轆的
老虎,下麵是陰森恐怖的深穀,四周到處是懸崖峭壁,即使來人也無法救
助。吊在懸崖中的放牛娃明白了自己的處境後,禁不住絕望地大哭起來。
這時,他一眼瞥見對麵山腰上有一個老和尚正在趕路,便高喊“救命”。
老和尚看了看四周的環境,歎息了一聲,衝他喊道:“本人沒有辦法呀,
看來,隻有你自己才能救自己啦!”
放牛娃一聽這話,哭得更厲害了:“我這副樣子,怎麼能救自己
呢?”
老和尚說:“與其那麼死揪著小樹等著餓死、摔死,不如鬆開你的
手,那畢竟還有一線希望呀!”說完,老和尚歎息著走開了。放牛娃又哭
了一陣,還罵了一陣老和尚見死不救。天快要黑了,上麵的老虎算是盯準
了他,死活不肯離開。放牛娃又餓又累,抓小樹的手也感到越來越沒有力
量。怎麼辦?放牛娃又想起了老和尚的話,仔細想想,覺得他的話也有道
理。是啊,這麼下去,隻能是死路一條,而鬆開手落下去,也許仍然是死
路一條,但也許就會獲得生存的可能。既然怎麼都是個死,不如冒險試一
試。於是,放牛娃停止了哭喊,他艱難地扭過頭,選擇跳躍的方向。他發
現萬丈深淵下似乎有一小塊綠色,會是草地嗎?如果是草地就好了,也許
跳下去後不會摔死。他告訴自己:“怕是沒有用的,隻有冒險試一試才能
獲得生存的希望。”他咬緊牙關,在雙腳用力蹬向絕壁的一刹那鬆開了緊
握小樹的手。身體飛快地向下墜落,耳邊有風聲在呼呼作響,他很害怕,
但他又告訴自己決不能閉上眼睛,必須瞪大眼睛選擇落腳的地點。奇跡出
現了——他落在了深穀中唯一的一小塊綠地上!後來,放牛娃被鄉親們背回
家養傷。很快,他又重新站立起來!
放牛娃用自己的經曆告訴人們,絕處也能逢生。隻要你不放棄希望,不放棄努力,就有可能獲得重生的機會。不要輕易地就對生活絕望,你自己就能夠拯救自己。懷有勇敢的拚搏精神,不對命運服輸,不承認世界上有絕望之說,始終扼守著最後的希望,於絕望之處挖掘出希望來,這也許就是許多人做事成功的秘訣吧!
憑自己的力量前行
鬆下幸之助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獅子故意把自己的小獅子推到深穀,讓它從危險中掙紮求生,這個氣魄太大了。雖然這種作風太嚴格,然而在這種嚴格的考驗之下,小獅子在以後的生命過程中才不會泄氣。在一次又一次地跌落山澗之後,它拚命地、認真地、一步步地爬起來。它自己從深穀爬起來的時候,才會體會到‘不依靠別人,憑自己的力量前進’的可貴。獅子的雄壯,便是這樣養成的。”
美國石油家族的老洛克菲勒,有一次帶他的小孫子爬梯子玩,可當小孫子爬到不高不矮(不至於摔傷)的高度時,他原本扶著孫子的雙手立即鬆開了,於是小孫子就滾了下來。這不是洛克菲勒的失手,更不是他在惡作劇,而是要小孫子的幼小心靈感受到做什麼事都要靠自己,就是連親爺爺的幫助有時也是靠不住的。
人,要靠自己活著,而且必須靠自己活著,在人生的不同階段,盡力達到理應達到的自立水平,擁有與之相適應的自立精神。這是當代人立足社會的根本基礎,也是形成自身“生存支援係統”的基石,因為缺乏獨立自主個性和自立能力的人,連自己都管不了,還能談發展成功嗎?即使你的家庭環境所提供的“先賦地位”是高於常人,你也必得先降到凡塵大地,從頭爬起,以平生之力練就自立自行的能力。因為不管怎樣,你終將獨自步入社會,參與競爭,你會遭遇到遠比學習生活要複雜得多的生存環境,隨時都可能出現或麵對你無法預料的難題與處境。你不可能隨時動用你的“生存支援係統”,而是必須得靠頑強的自立精神克服困難,堅持前進!
因此,我們要做生活的主角,要做生活的編導,而不要讓自己成為一個生活的觀眾。
善於駕馭自我命運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在生活道路上,必須善於作出抉擇,不要總是讓別人推著走,不要總是聽憑他人擺布,而要勇於駕馭自己的命運,調控自己的情感,做自我的主宰,做命運的主人。
要駕馭命運,從近處說,要自主地選擇學校,選擇書本,選擇朋友,選擇服飾。從遠處看,則要不被種種因素製約,自主地選擇自己的事業、愛情和崇高的精神追求。
你的一切成功,一切造就,完全取決於你自己。
你應該掌握前進的方向,把握住目標,讓目標似燈塔在高遠處閃光;你得獨立思考,獨抒己見。你得有自己的主見,懂得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你不應相信有什麼救世主,不該信奉什麼神仙和皇帝,你的品格、你的作為,就是你自己的產物。
的確,人若失去自己,是天下最大的不幸;而失去自主,則是人生最大的陷阱。赤橙黃綠青藍紫,你應該有自己的一方天地和特有的色彩。相信自己創造自己,永遠比證明自己重要得多。你無疑要在騷動的、多變的世界麵前,打出自己的牌,勇敢地亮出你自己。你應該果斷地、毫無顧忌地向世人宣告並展示你的能力、你的風采、你的氣度、你的才智。
自主的人,能傲立於世,能力壓群雄,能開拓自己的天地,得到他人的認同。勇於駕馭自己的命運,學會控製自己,規範自己的情感,善於布局好自己的精力,自主地對待求學、擇業、擇友,這是成功的要義。
克服獨立自主中的障礙
墨守成規、自我平衡以及維持現狀的做法是大多數人的通病。這是一種自我毀滅的劣習。
具備了獨立自主的習慣,練就了一身挑戰危機的本領,贏得了頂住壓力的超強心理素質,就該是尋找機會、看準機會采取行動的時候了。然而,在這最為關鍵的一個環節上,才是真正充滿了障礙。如何一步步越過這些障礙直接關係著行動的成敗。
障礙之一:墨守成規
墨守成規、自我平衡以及維持現狀的做法是大多數人的通病。自然界、人類社會及人的思維都一刻不停地在變化,這些變化要求你的行為規則也要不斷變化才能適應發展的需要。
人們為什麼要死死地去追求這種看似不可能的穩定呢?人們為什麼不敢采取相應的行動去對付這些變化呢?究其原因還是人們對未知領域的恐懼心理。要克服這種心理,就必須接受一個事實:你生活的外部世界是不會依賴你的主觀願望的,你必須調整自己去適應它,而不是消極地應付這些變化。
障礙二:依賴別人
許多人都有一個天真的想法,認為除他之外,別人也會關心他的事情。可事實壓根就不是這樣。就像你絕對不會為別人的事情急得如坐針氈一樣,別人照樣會把你的事情撂在一邊,去陪愛人吃飯或者去看足球比賽之類的活動。
你永遠要記住這句話:誰也不會像你那樣去關心你的事情。承認自己的事情對自己最重要比什麼都重要。你還要牢牢記住:越是迫切的事,你越是不能指望別人,而是應該親自去行動。消極的等待隻能讓你坐失良機,痛失好局。
障礙之三:難以取舍
生活中常常會有這樣的事情,有人苦苦找不到機會,而另一些人卻被機會所包圍。被機會包圍的人往往會手忙腳亂,驚慌失措。正所謂“熊掌和魚翅,均我所欲也”,可也真犯難。
有一句俗話:“吃掉一頭大象的唯一方法是一次隻吃一口。”想事事都做是不可能的,你必須有所取舍。
障礙之四:期待明天
要記住一條,明天會更好是建立在今天努力的基礎上的,其實如果今天不努力,明天也許會更糟。永遠要相信,好事不會天天來。因此,盡可能的抓住今天是走向成功的關鍵。千萬不要自欺欺人,染上“新年決心綜合征”,說些“我將從來年的第一天起……”或者什麼“下個月我就開始行動”之類的話。
開始提高效率的最佳時機是今天。有一句話說得很好:昨天是一張作
廢了的支票,明天是一張期票,而今卻是一張貨真價實的鈔票。我們要培
養把實施行動放在今天的良好習慣。
障礙之五:陷入逆境
逆境是行動中的一大障礙,因為一個人如果采取了行動——有時甚至
還不止一次,但總是無功而返,甚至遭受巨大的打擊,於是便會對前途喪
失信心,不想再繼續做下去。
要想克服這一障礙,必須認清逆境的本質。因為逆境是不可避免的,
無論你在某一時刻是多麼一帆風順,但幸運之神不會一直伴著你,說不定
哪一天,你就會墜入逆境。
堅韌不拔是克服逆境的重要品質,它同時要求知識和智慧的輔助。它
還要求你能夠清楚地認識到逆境是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要求你以一
種開放的心態去對待逆境。這種開放的心態會使你產生一種有選擇性的思
維方式,無論身處多大的逆境,都能找到新的解決辦法。
障礙之六:力不從心
人們經常忘記我們是生活在一個高度分工的社會裏。在這個社會裏,
我們往往不需要去做好每一件事,隻需要集中精力做我們最擅長的工作,
其他事情讓別人去做。
要記住,我們的目標是要實現自治自立的成功人生,我們並不是要成
為多麵手,我們的目標並不是為了向別人炫耀自己多麼有才。假如你要想
處處向人顯示才能,那麼你肯定會力不從心。
障礙之七:簡單的問題複雜化
有人說一般人和專家的區別在於:一般人是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而
專家是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其實這剛好說反了,一般人才把簡單的問題
給複雜化了。有一個有趣的實驗,一位心理學家給學生出了一道題,讓人
們在簡單方法和複雜方法之間選一種方法解答,結果大多數學生都選了複
雜的方法。這表明了一種心態,人們更想向別人炫耀自己的能力。
我們一定要記住,無論做什麼事情,一定要選擇最為簡單的方法去
做。這可以讓你節省大量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