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客戶聽了這段話一定會覺得很有道理,他便很可能從此改變了他的購買方式,一下子從你這裏買去許多支圓珠筆,從而使你的推銷額成倍地增加。
當你敲開一家客戶的大門,你應該對出來開門的女主人說:“這就是電視裏天天出現的那種最新樣式的化妝品,您一看就會認出來的。”然後你立刻將樣品遞過去,她便不會懷疑你了。
如果你認為她並不是一個喜歡標新立異的人,你就可以接著告訴她:“我剛才已經推銷了幾十瓶,大家都是看了電視裏的廣告介紹才購買的,而且它也的確不錯。”這樣,她購買的可能性就更大了,因為你一直都在“請”電視和其他的購買者來為你說話,她“自然”不會產生什麼懷疑,相反會感到安全而樂於購買你的商品。
某些人特別對新產品有興趣,一待新產品問世,會趕快搶先買來,顯示給朋友或家人看,一副得意的樣子。有些人正好相反,做起事來極度保守,對於新企劃和新產品都不大欣賞,致使他的上司與同事都感到很迷惑。
購買商品時,客戶若說:“新產品不知道怎麼樣?”就表示他有意思買下,可是又擔心新產品的性能、機能、質量、故障、流行性、是否合乎自己的身份……想得很多。如果是代表公司來購貨,說:“我曾經吃過苦頭,不敢領教。”一定是從前曾因采購新產品而犯了錯誤,受到教訓。倘若沒有其他反對意見就這麼說,表示他的確是吃過苦頭。此時你應該聽聽他的原委,知悉其來龍去脈後,進一步商討改進的方法,讓他先服下定心丸。
另外,還可連同第三者的評論,保證商品的服務,以此來擊潰對方的反對意見。
“經理先生,請您看看這裏,這一部分使用的材料是具有特高硬度的合金,所承擔的壓力相當於舊產品采用金屬的三倍。這兒有一份超硬合金的分析表(資料法)。前三天某一家精密儀器公司,也買入同樣的產品,他們反映說性能特佳、生產力極高,大家都很高興。這裏還有一份工業周刊的記載,請您參考一下,正如它所推薦的一樣發揮了高度的功效,在市麵上大家都說是劃時代的產品(市場評價)。某工業公司的洪博士很稱讚這種新式機器(權威專家的讚譽)。”
如此,顧客就一定會對你的商品興趣大增。
49
說專業話語速快慢要適中
一家大報的廣告部經理給一位語言培訓專家打來電話,請他給其手下的一位員工保留一份工作,並向這位專家抱怨道:“她已40多歲,並擔任我的秘書15年之久,我很喜歡她的工作,可是她說話的速度快得令我緊張不安、無法跟上。幾年前我不會像現在如此在意,可是隨著工作壓力與負擔的加重,她的聲音對我的刺激也愈來愈大。我並不想辭退她,可是要是她說話不放慢速度,我隻好讓她離開,以保持自己神智清醒。”
在交談過程中,要想清楚地表達自己,尤其是在說比較專業的語言的時候,要留意自己說話是不是太快了?如果說話快而致使語音不清,就會使人糊裏糊塗,聽了等於沒聽。
即使快而清楚,也不足效仿。說話的目的在於使人全部明了,別人聽不清、聽不懂,就是浪費時間。我們要訓練自己,講話的聲音要清楚,快慢要合度。說一句,人家就可聽懂一句,不必再問。要知道,陌生人或地位比你低的人是不敢一再請你重說的。
事實上,說話的快慢確實可以通過練習來調適。聲音的調適具有雙重因素,如果你說話的速度太快,下列幾點可以便你減慢,反之亦然:
1.從1數到10,第一次5秒鍾說完,第二次10秒,第三次20秒。
2.經常練習高聲朗誦報紙上的文章,先用鉛筆將你認為要連貫的字詞做個記號,朗讀時,同時移動鉛筆,引導你的聲音。要是你覺得自己平常說話的速度太慢,就加快一些;要是太快,就放慢些。
3.以錄音機錄音,然後倒回重放,檢查自己的速度,是否流暢?是否跳躍停頓?
4.錄下一些好的新聞報道,試著模仿播音員的播音。
有時,我們還可以發現,即使是同一個國家的人,他們講同一語言,不同地域的人說話的速度也不一樣。例如某一速度對南方人十分恰當,但到了北方,就顯得太快了。
有一位推銷員,他發現自己經常無法把要說的話在限定的時間內說完。他也許行駛了100裏的路程趕到一位顧客家中,後來卻隻有15分鍾介紹自己的產品。他發現自己最大的困難之一是如何組織自己應該說出的話。後來,他請教了一位語言專家,專家聽了他的情況之後,建議他從學會調整自己的速度開始。在他開始練習調整聲速之前,一般人隻需要10分鍾便可輕易討論完的問題,他卻要花15分鍾。通過訓練,他可以在10分鍾內有效地討論別人要花20分鍾的問題,他可以隨意地加快或減慢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