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專業話——顧客隻相信“專家”(5)(1 / 3)

與上述特征相對應的該產品的利益分別是:①可以表現購買者高雅的審美情趣,贏得他人的羨慕與欣賞;②可減少墨水揮發,吸一次墨水可使用更長時間;③筆跡漂亮,即使用力較大,也不會劃破紙張;④握筆舒適,書寫流暢;⑤可以讓喜歡不同顏色的使用者均有所愛。

通過此例,可以清楚地看到產品特征與產品利益之間的不同,顧客感興趣的往往是產品的利益。如果推銷員隻了解產品的特征,而不能把產品的特征與產品的利益結合起來,那麼,這種介紹就很難取得成效。但是,我們從另一個方麵看,如果不說明產品的特征,就很難讓顧客相信產品能夠為其帶來好處。如果推銷員不說明“筆蓋的材料為高密度塑料”,顧客就不太可能相信“墨水不易揮發”的說法。

任何一種產品都具有多方麵的特征,能夠使顧客獲得的好處也不止一個。應該說,產品的利益越多,激發購買欲望的可能性就越大。但是,並非每個利益對顧客來說都同等重要,大部分顧客隻重視主要利益,決定購買與否的關鍵因素也是看能否獲得主要利益。例如,對一個鋼筆的購買者來說,筆杆設計如何可能並不重要,顧客可能更關心用某種筆寫字是否順手,是不是使自己感到寫出來的字更漂亮些。因此,推銷人員要善於區分產品的主要利益和次要利益,把說服工作的重點放在說明主要利益上。

然而,對於不同的顧客來說,同一產品的主要利益是不同的。有的顧客可能把產品的外觀作為購買與否的主要標準,有些顧客則可能重視筆尖的材料和柔韌性。這就要求推銷人員要根據顧客的心理與動機介紹產品特征,說明產品利益。

最後,應該說明的是,顧客所獲得的利益不僅僅來源於產品,顧客還從成交條件及服務中尋求利益。也許決定一家零售商店是否購買鋼筆的因素,並不在鋼筆本身的特征是否符合其要求,而在於價格或廠家的聲譽。因此,推銷人員還要了解企業的政策和競爭狀況。

53

詢問方式也要專業

一位電子產品營銷員在推銷產品時,與顧客進行了這樣一番對話:

營銷員:“您孩子快上中學了吧?”

顧客愣了一下,說:“對呀。”

營銷員:“中學是最需要開啟智力的時候,您是不是很想提高孩子的智力?

顧客:“是啊,不過還不知道怎樣做才有效。”

營銷員:“我這兒有一些遊戲軟盤,對您孩子的智力提高一定有益。您肯定認為給孩子買遊戲盤會耽誤她的學習是吧?”

顧客:“嗬嗬,是這麼想的。”

營銷員:“我的這個遊戲卡是專門為中學生設計的,它是一款把數學、英語結合在一起的智力遊戲,絕不是一般的遊戲卡。”

顧客開始猶豫。

營銷員接著說:“現在是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不再像我們以前那樣一味從書本上學知識了。現代的知識是要通過現代的方式學的。您不要固執地以為遊戲卡是害孩子的,遊戲卡現在已經成了孩子的重要學習工具了。”

接著,營銷員從包裏取出一張磁卡遞給顧客,說:“這就是新式的遊戲卡,來,咱們試一下。”

果然,顧客被吸引住了。

營銷員趁熱打鐵:“現在的孩子真幸福,一生下來就處在一個良好的環境中,家長們為了孩子的全麵發展,往往在所不惜。我去過的好幾家都買了這種遊戲卡,家長們都很高興能有這樣有助於孩子的產品,還希望以後有更多的係列產品呢。”

顧客已明顯地動了購買心。

營銷員:“這種遊戲卡是給孩子的最佳禮物!孩子一定會高興的!您想不想要一個呢?”

結果是,顧客心甘情願地購買了幾張遊戲軟盤。

在這裏,營銷員巧妙地運用了詢問的藝術,一步一步,循循善誘,激發了顧客的購買欲望,使其產生了擁有這種商品的感情衝動,促使並引導顧客采取了購買行動。這位營銷員夠專業吧?

站在對方的立場上來思考,設身處地,投其所好,發現對方的興趣、要求,而後再進行引導,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使之與我們的想法同調,最後使之接受。

據說,墨西哥的大企業家辦公室中常有兩把椅子並行排列,“商談”時並肩而坐,這樣,便能促使“商談”順利完成。因為這時由於雙方的步調一致、立場一致,給人們的就不是“你我”的感覺,而是“我們”的感覺。

老練的推銷員在說服開始時,總是避免討論一些容易產生意見分歧的問題,而隻是在洽談結束時再把這些問題提出,這樣雙方比較容易得到一致的意見。

為了順應對方與之同步,“詢問”是一個有效的說話方法。在整個說服過程中,推銷員應該不斷地向顧客提出問題,有了一問一答,我們就如同手握舵盤,可控製談話的過程。

但要注意的是,在開始的時候,最好隻使用詢問的方法提問,在說服進行到一定的階段時,才能向顧客提出那些你想真正得到答複的問題。

推銷中以提問的方式進行正麵引導可以起到使對方易於接受的作用。這裏介紹的所謂的“肯定性誘導發問法”就是對提問的較好運用。“肯定性誘導發問法”是對肯定性說法、誘導性說法以及發問的說話方法三種方式的同時運用:

首先是肯定性說法——“很受人歡迎的”。

其次是誘導性說法——“咱這機器有大小兩種,不知您願選擇哪一種,不過我想是不是大的比較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