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專業話——顧客隻相信“專家”(5)(3 / 3)

“先生,你們這家美容城在京城可真響。我們知道您每天特別繁忙,打擾您,不好意思,真抱歉。”

“我們雖然是京城較大、也有些名氣的美容院。可現在到處都要用錢,現在京城我們這個行業競爭也太激烈了,我們也正在挖空心思地進行創新、競爭,不論幹什麼,都用錢,哪裏還有錢存入銀行啊?”

“是啊!您說得真對,沒錯!現在各項費用合起來,也是一筆很大的數目。”

“嗯,確實,為了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我們到處聘請名師,加獎金,調動職員的積極性,也經常增加設備,市場嘛,也就是這個樣子。”

“看得出,×經理,年輕有為,怪不得名氣越來越響,報紙、電台到處都在宣傳。”

在談話中,推銷員還借著他的表情、肢體語言、視線等來表示自己正在認真地聽、認真地想,隻有這樣,才使得談話順利而有效,最後也做成了一筆不大不小的生意。

上述的職員無疑是一個成功者,也許有的人會說:“他那叫什麼呀!奉承人,低三下四的,太圓滑。”

不管是“圓滑”,還是“奉承”,這都是缺乏技巧的人的偏見,這是技巧,這也是心理學。

所以推銷員應像上述成功者一樣,適時地根據話題附和對方,使其談話順利進行。如你對他的某些觀點實在難以苟同,也實在不願違心地說附和的話,那麼你就認真地聽下去就是了。但不可使談話中止,可用一些語氣詞如“哦”、“嗯”,不過這些情況也要盡量避免。最好是適時地配合對方的內容、語氣加以附和。如中止談話(由於自己的笨拙而無法附和的話),則是失敗的推銷員。如果不能與對方溝通,不能把自己推銷出去,又怎能把商品推銷出去,讓對方接受呢?

千萬別忘了隨機應變、見機行事的重要性。配合對方的話題隨聲附和是使談話持續、建立親近感的惟一方法。

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推銷員平時應學會察顏觀色,在說話的技巧上多加以鍛煉,多了解社會、人情,了解別人的心理,掌握好的、正確而有效的處理人際關係的技巧與方法。同時在業餘閑暇時多看些書來豐富自己,使自己言談豐富,使自己見多識廣。如對方感到他自己十分陌生而大多數人知道的事,則是十分不好的,也有損自我的形象,令對方瞧不起自己,以後的談話也就會受到影響。

55

在推銷的過程中給予說明

有位顧客到百貨商店購買照相機。櫃台裏陳列著許多牌子的相機,令人眼花繚亂。這位顧客從未摸過這玩藝兒,便想請售貨小姐給介紹一下。

誰知這位小姐竟回了顧客這樣一句話:“你自己要買的東西你都不懂,你問我,我也不知道,我隻負責收款。”這位顧客最終乘興而來,敗興而去。

當然,這位顧客沒買成照相機,可是這位小姐也沒有把他腰包裏的票子收去。她專管收款,可是錢都擺在櫃台上了,她卻沒有收去。交易失敗,原因是什麼呢?

原因在於售貨小姐沒有商品知識。幸好這位小姐用不著去進行訪問推銷,否則即便跑斷了腳、磨破了嘴,也很難推銷出一部相機。

我們很多百貨公司的售貨小姐對自己所銷售的商品,缺乏或幹脆沒有應具備的知識。當顧客前來購物時,無法為顧客提供一個滿意的說明。

推銷說明就是把商品的性能、功用介紹給顧客,使其對新產品有一個完整的認識,這就要求推銷員掌握各種專業知識。

可喜的是,目前這種不懂商品知識的狀況正在改變。廣州某藥廠有位推銷員談起他們廠生產的感冒藥的療效,能從感冒病毒的種類談起,說到感冒的類型、發病的最高季節、人的不同體質對感冒抵抗的程度、傳統療法、全國各主要藥廠生產的感冒藥的各自特點,最後談到他們廠藥品的主要成分及效用……這樣的推銷員難道不值得其他推銷員朋友好好地效仿嗎?

“說明”是為“說服”服務的,要到達成功的彼岸,對商品的說明必須合理。實事求是是合理說明的首要條件。我們推銷產品或服務,並不是靠花言巧語來欺騙成功的。如果是吹大牛、放大炮,那麼即使口才再好,也必敗無疑。

有一對正準備結婚的戀人,來到電器集團公司的展銷部購買電冰箱。這小兩口,圍著××牌電冰箱轉了好久,男的正準備掏錢付款的時候,女方突然改變了主意:

“我看,我們還是去買日本東芝冰箱吧!”

“怎麼你又變卦了,原來不是說好的嗎?”

“我看這種國產冰箱質量不保險,不如日本的好。不過是多花千把塊錢就是了。”

這時候,站在一旁接待他們的售貨員,眼看到手的生意沒了,悔恨自己方才那麼耐心地給他們解說都白搭了,於是心裏一急一氣,便脫口而出:

“得了,得了,你早說不買,就別問這問那。日本的好,你們又有錢,去日本買好了,幹嘛上這兒來?”

這兩口子給這麼一激,轉身就想走。這時候,門市部主任微笑地走了過來:

“兩位請留步。我有幾句話要對兩位說。”

兩口子不由自主地又轉過身子,氣鼓鼓的樣子。

“真對不起,方才我們的售貨員說話沒有禮貌,衝撞了二位。這都怪我這個主任,平時教育不嚴,我向二位賠禮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