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鄧麗君 她的紅顏,你的迷醉(1 / 3)

《我隻在乎你》reference_book_ids\":[6569279554588773380,7049323584715492359]}],\"2\":[{\"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2,\"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26,\"start_container_index\":2,\"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20},\"quote_content\":\"《在水一方》reference_book_ids\":[6656561744707587076]}],\"37\":[{\"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37,\"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74,\"start_container_index\":37,\"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67},\"quote_content\":\"《我隻在乎你》reference_book_ids\":[6569279554588773380,7049323584715492359]}]},\"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她,是天生的歌者。

有著曼妙的歌聲,宛若天籟一般。她,是華語歌壇上的一個傳奇。甜美的容顏、蜜糖一般的歌喉,溫潤著每一個聽者的心靈。她蘭花一般的氣質,使得世人皆對她迷醉。可,在漫漫人生路上,她情路波折,段段皆若花開到荼蘼。於是,她的人生裏有了在荻花飛舞中感受秋霜的迷離。由來紅顏薄命,她亦然——在好年華裏,溘然離去。隻留下世人萬般的不舍。

無追尋處,空留感歎:自她後,再無人能唱出《在水一方》的空靈!

那一朵綺麗的花

北京,這座古老的城池,整日裏車水馬龍。密集而行的公交車,印證著她的繁華喧囂。

在這座城池,出行選擇最多的交通工具就是公交車了。我素來都是坐公交車——出門,或者工作,所以,不可避免地見證了這座至為喧囂的城池的擁堵盛況。有座位的話,是幸中之幸,可以端坐著觀望滿眼的繁華世界;無座位的話,你便隻能任由一顆凡俗的心在煩躁間糾結著吧。

但是無論如何,那滋味,都極不似坐在穿行暗黑地下的地鐵上。因為,在一眼望不到盡頭的暗黑中,你完全可隻管盡情地揣度著些與自己無關的愛恨離別。然而,在滿眼盡現繁華喧囂的地麵上,你端的無法將一顆蠢動的心給平靜下來。

時常,我會在這難挨的光景裏,眼盯著車體電視的屏幕,一股腦地將自己整個兒身心交付。

那日,依舊是這樣的心緒情境。我端坐著,如同一個矯情的人,糾結地不讓自己心有旁騖,隻將滿腔的情緒係在車廂屏幕上,而不去管那車門關合之間的離別與否。因我深懂,無論和誰,終究都會有緣盡。

何況,這城市裏的人向來疏離淡漠。屏幕裏,此刻正播放著一檔《懷念華語歌壇上永遠的歌後——鄧麗君》的節目。

著一身旗袍的張靚穎,頗得鄧麗君的神韻,正在深情地翻唱君迷們最為之傾倒的《甜蜜蜜》。光影穿梭交叉中,有鄧麗君一張甜美的笑顏在屏幕間隱約浮現。

絲絲入扣、纏繞心田的旋律間,我由衷地感覺到溫暖。鄧麗君、張靚穎這兩個眼中盡現純潔的女子,是我為數不多喜歡至心海深處的歌者。

記得海派女子王安憶曾如是說過:“美是凜然的東西,有拒絕的意思,還有打擊的意思;好看卻是溫和、厚道的,還有一點兒善解的。”這樣的評說,於我是極其入心的。

看鄧麗君搖曳生姿的身影,我亦是對這論調深刻地認同。於我看來,鄧麗君的美是好看的、溫和的、厚道的,還有一點兒善解的美。當年,更有不少媒體評說她的美,是那中國溫柔婉約派的,是古典加現代的。

幾乎有那麼一個世紀,這個有著溫暖至極的靡靡歌聲,有著甜蜜笑容的女子,猶如一枝綺麗的花朵,成為當年人們的心頭好。

於我,鄧麗君最讓我為之傾倒、沉溺不已的,還是她那雙顧盼光華、潔如嬰兒般的美眸。真如那黃碧雲在《盛世戀》裏描寫方國楚初見程書靜的雙眸那般,“真伶俐,一黑一白,不染紅塵的。”讓我每每看之,每每豔驚心底。

我亦深信,這個自十幾歲就出道演藝圈、經曆亂世紅塵的女子的純潔,是從骨子裏散發而出的。

想來,在那個風花雪月的圈子裏,滿眼所見淨是些紅濃綠翠、鶯聲燕語的。能依著一分脫俗的清幽性情獲得一種在時光裏都無法被泯滅的灼灼其華的潔淨清純,定是因為那難得得緊的心性。

不信,你聽。當她歌唱時,時光倏然就變得仿佛有一種清脆之音在流淌;當她齒舌輕啟時,你身在其間就如同在風清雲散、泉流石上、月落鬆間的平野。這樣溫暖入心的魅力,世間也隻她一個可以!

有人說,她優美的聲音在精妙絕倫的音符伴奏中,能讓人把一切置之度外,宛然步入一個仙境。我想,凡聽過她歌聲的人,都會認同。

然而,這世間最美好的東西,總是會稍縱即逝。她,這個迷醉萬千國人的溫婉美好的女子,亦不可避免地在凡世間上演了一場煙花般稍縱即逝的戲碼,讓國人徒然唏噓。

隻是,我知道。在我的心底深處,她這朵綺麗的花從未曾離開過。車已進站。下車,我卻依舊和她不訴別離!

二盡是千瘡百孔的荒涼

寫鄧麗君最好的文章,應屬娛樂名寫手韓鬆落筆下的一篇。被無數女文藝青年所追捧的他,本身就極有文藝格調,而出自於他的文章更被賦予了濃鬱的文藝格調。

看,他在《我們的她們?鄧麗君篇》中如是寫道:“而細究鄧麗君,探查她性格的填充料和人生經曆之後,不免發現,這是一個人從飽滿豐盈,到橫空出世,到消耗殆盡的過程,貌似完美的畫皮裏,是千瘡百孔的荒涼。”

這樣的論調,我讀來,未免心生深深的疼。我極愛的歌者,在她暖意斐然的紅顏背後,原有著這樣千瘡百孔的荒涼。於我,實則是心有不願的。相信,凡愛她者都會有我這般心意的。

我欣賞的韓鬆落,亦然,從他滿懷理解和溫情的筆觸便知——“貧寒是鄧麗君性格的底色”。

猶記起張愛玲那句“因為懂得,所以慈悲”。誠然,因為有了深懂,才有了這溫情的理解,筆墨之間才有了這暖意的安慰。我不知,我到底該用怎樣的筆觸來抒寫她這個用歌聲溫暖過千萬人的女子了,若能像韓鬆落那般,我之心歡喜;若不能,我隻能神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