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 在張亮基幕府(3 / 3)

與張亮基分手後,左宗棠乘舟返湘。路過監利的時候,突然舍舟登岸,決定去看望一下王柏心。張亮基幾次巡查防務路過監利,都要與王柏心見上一麵。左宗棠每次都隨行,故此與他相識。說起這王柏心,還當真是大清國的人物。

王柏心的家庭與左宗棠相仿。王的曾祖父王秉道,是乾隆三十年湖北副榜。他的祖父王文模,邑癢生。他的父親王為典,更是博覽群書,於諸史研究尤詳,為清廷奉直大夫。王柏心本人與左宗棠的大哥左宗棫同歲,他道光二十三年中舉,次年中進士,授邢部主事。可惜他樂於窮經,無意仕途,任職僅一年,便以“家有老母,無人奉養”為辭,告養乞歸。返裏後,受聘主持“荊南書院”,一麵講學一麵著書立說。對治理江河頗有研究。所著《導江三議》一書,就是他的治水思想和治江策略的集中論述。他在《導江三議》一書中寫道:“昔者治江,以疏導之法,多留穴口,因而水患小,後之治江,則主要以設堤防水,因而江患隨之頻生。”

鹹豐元年(公元1851年),太平軍事起,洪秀全在廣西桂平金田村建立太平天國。王柏心馬上響應朝廷號召,以“維護孔教”為名,辦地方團練。是年冬,洪秀全率領太平軍攻克嶽州,擁船東下,到監利縣楊林山,分兵駐紮螺山,下令捉拿王柏心。洪秀全要將王柏心碎屍萬段。王攜母逃匿至湖南山中,在幽靜的環境中,閉門謝客,潛心寫作,著有《漆室呤》。曾國藩丁母憂回籍,不久受命幫辦湖南團練,也幾次寫信向他請教辦團練的經驗,還把他請到長沙住過幾天。在長沙期間,曾國藩對王的詩稿甚為讚賞,說他學有本源,常褒揚於左右。張亮基總督湖廣後,也於到任不久就去拜訪他,致使王柏心名聲愈發大震,一時間,八方學子爭相求學荊南書院,為的是看一眼王柏心。

聽說左宗棠到了,王柏心急忙與之相見,這才知道,張亮基就要離開武昌去巡撫山東。

左宗棠與他交流了對時局的看法,又參觀了荊南書院。王柏心則把自己沒有刻印的著作一一拿給左宗棠看,說是請教,實際是在炫耀。

王柏心

王柏心對左宗棠說:原本想把這幾本手稿拿給張亮基,求張亮基出幾兩銀子把它印出來,哪知道張亮基這麼快就走了。左宗棠一笑置之。

左宗棠於九月初四回到湘陰縣城,次日歸隱東山白水洞。左宗棠把官服頂戴都脫下來包起來,每日布衣布鞋,或讀書,或訪友,優哉遊哉,怡然自得。

再有幾天,左宗棠就四十二歲了。聖人雲: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左宗棠已經過了不惑的年齡,無論怎麼努力,都很難有大的發展了。他不是個隨便認輸的人,可麵對殘酷的現實,他不認輸又能怎樣?一想到這些,左宗棠恨老天對他不公。

鹹豐四年(公元1854年)說到就到了,左宗棠聽說,湖南巡撫又換成了駱秉章。

正月十九,正在白水洞靜心讀書的左宗棠忽然聽說,太平天國西征大軍再次攻克漢口、漢陽,已經旋風一般向長沙撲來。左宗棠大吃一驚。他知道太平軍不放過長沙的主要原因,是要為蕭朝貴報仇。左宗棠開始替兵力空虛的長沙擔憂了。

很快,從衡州傳來消息,說丁憂侍郎曾國藩,已經練成湘勇陸軍和水軍兩支隊伍,一萬餘人,就要出兵北上,迎戰太平軍。

二月初一,太平軍先克嶽州,隨後馬不停蹄攻占湘陰。太平軍在湘陰大肆搶掠,又派人四處尋找左宗棠的下落,聲言要拿左的人頭祭奠蕭朝貴。有人進山把太平軍的話傳給左宗棠,讓左宗棠到別的地方去躲藏。左宗棠正欲搬家,哪料到曾國藩派出的人馬打了過來。太平軍急忙撤軍。湘陰縣城這才僥幸逃過一劫。

聽說劉蓉在曾國藩幕府做事,左宗棠急忙給劉蓉寫信,認為湘軍若分河東河西兩路北上進剿太平軍,必獲大捷。

駱秉章打發的人來到了白水洞,把一封駱秉章親筆信交給了左宗棠。左宗棠與駱秉章比較熟悉,但兩個人並沒有過深的交往。讀過信後才知道,駱秉章是來請他出山的。

左宗棠提筆便給駱秉章回信一封,想都沒想便一口回絕了。寧可老死山林,也不出去給人當幕僚了。這是左宗棠和張亮基分別時對自己立下的誓言。與其為他人作嫁衣,還不如老老實實寫幾篇好文章,踏踏實實經營自己的地呢。

但駱秉章卻不想輕易放過左宗棠。沒過三天,他打發的第二撥人又到了,還是老調重彈,請他出山幫助防守省城。

左宗棠一笑,直接說,我也不寫信了,你就直接替我轉告撫台吧,別打發人進山了,我不可能去他那裏。

駱秉章的人走後,左宗棠該幹什麼還幹什麼。他認準的事,九頭牛也拉不回來。

駱秉章後來是怎麼把左宗棠請出山的呢?有說駱秉章抓了他的姑爺,也就是他的大女婿陶桄,用陶桄來逼左宗棠就範。不過,按左宗棠的性格,駱秉章如果真這麼做,不僅達不到目的,還會加劇左宗棠對他的反感。還有的說是在曾國藩出麵再三勸說下,左宗棠才決定出山的。其實,左宗棠回來之後不久,曾國藩就率領水陸大軍,出省去迎戰太平軍了。照此看來,這種情況也不大可能。實際情況是:在駱秉章“三遣使持幣入山敦促”下,左宗棠感念時事愈棘,乃再入湖南巡撫幕府。也就是說,左宗棠二入湖南幕府,是因為迫於形勢。還有一點,就是太平軍進入湘陰後放出的話,也是左宗棠決定出山的一個原因。你們不是要拿我的人頭去祭奠蕭朝貴嗎?好,我就出山去和你們鬥一鬥,看看到底誰是贏家。有了這個不服輸的想法,左宗棠二進湖南巡撫衙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