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外會防局,就是當時官軍與駐紮在當地的英國軍隊聯合後成立的、意在共同抵抗太平軍的軍事防禦機構。
太平天國成立伊始,在中國境內的各國軍隊最先抱著的是一種中立的態度,他們當時還看不清鹿死誰手,不敢輕易表明態度。
太平天國強大後,清軍開始節節敗退,外國人於是達成一致,開始暗中支持太平天國進攻清軍。他們向太平天國販賣最先進的火炮火槍,還幫著楊秀清、石達開等人訂購鐵甲戰船。他們這時甚至已經認定了太平天國一定會贏。
但是,隨著太平天國“韋楊事件”的爆發,以及接二連三的內訌,太平軍的勢力很快弱了下去,風光漸漸不再。各國權衡利弊,很快又達成一致,轉眼又開始幫助起清軍來,不僅幫著買槍買炮,還向總理衙門許諾可以提供軍隊。
盡管清廷知道“借師助剿”將後患無窮,但為了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消滅太平軍,也隻得孤注一擲了。
這既是大清國的悲哀,也是太平天國的悲哀。
二
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七月,為防太平軍對寧波等海口進行攻擊,駐寧波法國艦隊司令勒伯勒東經與寧波海關稅務司法國人日意格反複籌劃,函商於剛剛實授浙江巡撫的左宗棠,提出擬在寧波一帶募集中國士兵約千人,派法國軍官教練,用洋槍洋炮裝備,組成一支軍隊,取名常捷軍;由勒伯勒東任統領,日意格為幫統,夥同當地清軍對太平軍作戰。
常捷軍又稱“花頭勇”或“花勇”“黃勇”,還稱“信義軍”,外國人則習慣稱之為“中法混合軍”。
左宗棠迫於形勢,他本人也確實想盡早將浙江全境收複,便同意了法國人的請求,並指定寧波善後局供給該軍糧餉。
同年冬,隨著戰局擴大,左宗棠發布《浙江補救條例》十二條,開始整肅軍紀,賑濟撫恤,增稅勸捐。
其間,左宗棠幾次上書總理衙門,籌議撤遣外國雇傭軍“常捷軍”等,並說:“將來經費有出,當圖仿製輪船,庶為海疆長久之計。”
浙江形勢越來越好,就在左宗棠為攻取省會杭州做準備的時候,有一個人來到了他的身邊。這個人的出現,不僅讓左宗棠在宦途上更加順暢,也讓左宗棠這個官場怪物,身上背了些許罵名。這個人就是胡雪岩。
當時,左宗棠大軍正處在缺糧斷餉的關鍵時期,籌糧是左宗棠眼下的頭等大事。為了穩定軍心,為了早日收複杭州,左宗棠派出一撥又一撥人馬,到外省購糧,八方勸捐。就是在這個特殊時期,胡雪岩押著十萬石軍糧來到了軍前。
左宗棠對王有齡的印象並不好,王有齡看好的人,左宗棠也很難看好。
但胡雪岩的到來,還是幫了左宗棠一個大忙。不管怎麼說,胡雪岩帶來了十萬石軍糧。盡管這十萬石軍糧不是胡雪岩自己掏的腰包。
經過詳細詢問,左宗棠這才知道這十萬石軍糧的來曆。
左宗棠對王有齡和他的那一幫屬下的評價是:“可恨王有齡,就養了這麼一批人!沒事時整天呼朋喚友,事急時登時便作鳥獸散!一個個跑得比兔子還快!”
左宗棠授浙江巡撫後,已請旨革除了原在王有齡身邊帶兵的五名官員的缺分,砍了四個候補道的腦袋。
左宗棠一見胡雪岩的麵,先給他來個下馬威:杭州城破,所有在省城辦差的大小委員,沒有一個活著的。你為什麼能活著?
胡雪岩的解釋是:杭州城破的那一天,他正好不在城裏,受撫台差遣去外省購糧。
左宗棠於是不再懷疑。胡雪岩的十萬石軍糧,相當於敲門磚,一下子就把巡撫衙門給砸了個稀巴爛。
胡雪岩
胡雪岩現在的知名度很高,說他發財有道,逢迎有方,還有人說他是中國商人的成功楷模。其實,胡雪岩是發財有道還是別的什麼,我們姑且不論,僅就他靠著政府官員為自己謀私財這一點來看,他就不值得我們正經的商人學習。商人靠著官府是可以發大財,但官商的下場一般都不是很好!
因為有十萬石軍糧作媒介,胡雪岩很快被左宗棠委任為洋務委員,負責為巡撫衙門借款、勸捐,和洋人聯絡。
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三月一日,從福州傳來消息:福州將軍兼署閩浙總督耆齡病薨了。胡雪岩聽說後,一陣風似的跑進巡撫衙門,向左宗棠陳說:耆齡死了,閩浙總督您有份了。我明天就進京吧,所有花銷,都由職道一人承擔。保證把事辦得漂漂亮亮。
胡雪岩的一番話,倒把左宗棠說糊塗了:你說的這是什麼?耆齡死了,你怎麼樂成這樣?
胡雪岩愣住了:耆齡死了,職道是想進京,去給您活動閩浙總督這個職位。不進京去打點,閩浙總督的大帽子,能落到您的頭上嗎?
左宗棠一瞪眼:你淨胡鬧!全軍都欠餉半年了,你讓本部堂拿什麼去活動?
胡雪岩一拍胸脯:活動經費全包在職道身上,不管花多少銀子,職道給您拿。現在您隻要給職道一句話,職道明兒就進京。這是官場潛規則,您千萬不要對職道說,您不明白這些。
左宗棠大怒:去他的潛規則!以後誰再扯這個,小心他的腦袋!
收複杭州,功封少保
同治二年三月十八日,距耆齡病薨僅僅十七日,聖旨下到左宗棠大營:賞左宗棠頭品頂戴補授閩浙總督,仍兼署浙江巡撫。
聽說此事後,胡雪岩第一個愣住了:他萬沒想到,不按官場潛規則出牌的左宗棠,竟然也能升官!這件事,胡雪岩想了許久,越想越糊塗。
一
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二月二十四日,杭州被左宗棠收複。太平軍守軍乘夜從北門逃遁。按《左宗棠年譜》和史料記載,杭州是浙江全省的文化、商業乃至政治中心,人口達八十一萬。左宗棠收複杭州,全城百姓隻有七八萬人。左宗棠入駐杭州,當日設賑撫局,在人口聚集處廣搭粥棚,又收養難民,招商開市。在左宗棠進城之前,最先攻進城裏的各路清軍,紛紛強占民宅,搜刮民財,霸占民女,幾乎無惡不作。左宗棠進城的當日,先將民憤極大的幾名清軍將領正法,下令不得占用民房宿營,違者立斬不赦。
左宗棠在《進駐省垣設局賑撫籌辦情形片》中,非常痛心地說:
聞無事時,省城內外居民共有八十一萬餘口。現除逃亡死故外,陸續來歸及存留遺民,合計不過數萬口。一片劫灰,傷心慘目!蓋兩次淪陷,被禍為尤酷也。
不久,為了穩定民心,左宗棠又命杭州府貼出告示,限城內百姓三日內皆剃發。百姓一時爭相傳告,歡呼稱慶。
紅旗捷報遞進京師,慈禧太後特別高興,當日就傳話給主持朝政的攝政王,馬上下旨,賞加左宗棠太子少保並賞穿黃馬褂。
大清朝此時的攝政王是誰呢?就是鹹豐皇帝的異母兄弟恭親王奕。鹹豐在熱河行宮駕崩以後,是他幫助慈禧太後發動了宮廷政變,把鹹豐臨死遺命的讚襄八大臣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禦前大臣景壽、協辦大學士肅順,軍機大臣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等,免的免,殺的殺,開始了慈禧、慈安兩宮垂簾,恭親王議政的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