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在考試期間家長及老師應起的作用(2 / 3)

方法:

1.能提高記憶力的食品:胡蘿卜,菠蘿。因為胡蘿卜能加快大腦的新陳代謝。菠蘿常是演員和音樂家最喜愛的水果,因為背誦台詞和樂譜,需要補充很多維生素C。另外,菠蘿還含有重要的微量元素錳。

2.有助於人們事業成功的食品:辣椒、草莓、香蕉。辣椒越辣越好,而且最好是生吃。它的味道能刺激人體內細胞興奮,使人精神飽滿,因而被視為追求成功的激素。草莓味美,而且能消除緊張情緒。草莓裏的果膠能讓人產生舒適感,每天最少吃150克草莓才能達到預期目的。香蕉的秘密武器就在於含有血清素,它對人的大腦產生成功意識是不可少的,此外,香蕉富含各種維生素和鉀礦物質。

3.能提高學習效率的食品:白菜、檸檬、核桃。白菜能減輕人的緊張情緒使學習變得輕鬆(例如在考試前)。檸檬能使人精力充沛,提高接受能力(這是由於維生素C的作用)。核桃可幫助考生保持耐力;集中注意力,保持精力旺盛消除疲勞,是培養毅力、增強韌性的理想食品。

4.有助於集中精力的食品:海蟹、蝦、洋蔥頭。海蟹蝦可為大腦提供豐富營養的美味食品。海蟹、蝦含有的3種重要脂肪酸是人體必需的養分,能使人長時間保持精力集中。洋蔥頭可以消除過度緊張和心理疲勞,可以稀釋血液,從而改善腦部氧氣的供應,每天最少吃半個洋蔥頭,便會起到這種作用。

5.有助於激發人創造力的食品:生薑、蘭芹。生薑能使人的思路開闊,這主要是它所含的薑辣素和揮發油的作用。它能使血液得到稀釋,流動更加通暢,向大腦供應更多的氧。蘭芹能激起人的靈感。蘭芹所含的揮發油能刺激人的整個神經係統,這是產生創新思想的前提。

九、大考時營養配置

一名叫單江的學生家長來電詢問:“大考期間,怎樣合理地配餐,才算是科學飲食?”

為了保證考生的身體健康和精力充沛,要科學合理配製好考生的飲食,以補充考生大腦所需的各種特殊的營養物質。為此,要注意營養地配餐。

方法:

1.要堅持全麵適量和均衡的原則。①要保證四大類食品的提供:第一類是碳水化合物糧食。這種物質在人體內氧化後產生能量供應我們大腦所需特別是提供腦血管裏的血糖及血液裏的葡萄糖,使我們保證有足夠的熱量供體能消耗。每個考生每曰應食用375~500克左右的糧食,才能保證一天所需的熱量。糧食的供給過程中要注意粗雜糧的攝入,以提供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第二類是蔬菜水果類食物。它們含有各種維生素、礦物質及食品纖維,能保證考生思維敏捷,頭腦清晰。第三類是補充優質蛋白類。即豆製品、蛋禽肉類,它們可以保證考生有充沛的精力、耐力,補充體能和腦能的巨大消耗。第四類是烹調油及純糖類的食物。保證這四類食品的供應就可以讓考生獲得比較全麵的、豐富的營養物質。②在配餐上,注意增加魚蛋類食品。這類食品除了能提供優質的蛋白之外,都含有比較豐富的卵磷脂,可以起到提高記憶力和提高學習效率的作用。③還可以多吃一些蛋類食品,因為蛋黃裏含有豐富的健腦物質,能增加考試耐力。平時還可以多吃點豬肉。因為豬肉裏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④總的安排上,要注意葷素的搭配,蔬菜,豆類、糧食的均衡。

2.堅持適時適宜進補的原則。①因人適時地配製。補充營養。高考期間,有些家長不顧時令、體質的特點,大量地給孩子進補,其效果反而不好。根據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的供給標準,成人男子每人每天蛋白質的需求約為75克,女子70克。假定每天進食一杯牛奶(可提供蛋白質6克)。一個雞蛋(能提供蛋白質7克)、50克豆製品(提供蛋白質16克)、50克海魚(提供蛋白質9克)、50克肉(提供蛋白質8克)、300克糧食(提供蛋白質24克)。這種膳食的配製隻能滿足成年女子的蛋白質需要。高考是一個特殊時期,要保證蛋白質攝入量不少於50克,否則容易使人感到疲憊,造成體內合成抗體原料的缺乏。出現虛弱、免疫力低、血紅蛋白原料缺乏及不良性水腫。②結合季節 時令進補。高考時正值初夏季節 ,氣候逐漸轉熱,人體儲藏養料的功能削弱,因而不宜進食油膩過重的食物,以免受到暑熱的侵犯,消耗津液。要選擇清補。綠豆具有豐富的澱粉、脂肪、蛋白質、維生素A、B1B2等,又有清熱解毒、鎮神醒腦的作用。夏季的瓜果具有營養、滋補、藥用的價值。如西瓜,含有豐富的果糖、葡萄糖、氨基酸、胡蘿卜素、維生素C、又可以清熱消暑,生津解渴,是良好的清補食品。夏季暑濕當令,脾虛的人可選用赤豆、苡米,既可以作為食品,又可以兼補脾胃,化除濕邪。每次取50~100克。煮爛服用,會有良好的滋補效果。

十、家長助考個案

家長的一封信:

作為去年考生的家長,我和孩子經曆了高考艱難的二天之後,又接受了一個難忘的高考結果。在高考填報誌願前夕,把我和孩子對高考的體驗介紹給與我們有相同境況的考生和家長。

首先,不能感情用事。一個處在青春騷動期十八九歲的孩子,正是滿腔激情、躍躍欲試地邁向人生金光大道的時候,往往不會用理智來控製自己。尤其是對那些心氣較高的孩子,不能一味遷就。我的孩子在填報誌願的時候,抱著磚頭般的《報考指南》,像發現新大陸一樣尋找時髦熱門的學校和專業,而不是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點,查找適合自己的學校和專業。他的理由是:“其一,老師說我是一個有潛力的學生,雖然模擬考成績不理想,高考時我一定能考到600分,再有10分加分,一定能上清華。其二,人生能有幾回搏,我人生第一次選擇,一定要報一個自己想上的學校和想學的專業,這是我的權利。”在上述激情的蠱惑下,我和孩子都失去了理智。在第一誌願上“鄭重”地填上了清華大學及五個熱門專業。高考結果一公布,我孩子考了601分再加10分是611分,全家上下一片歡騰。但一紙北京理工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把孩子的清華夢徹底打碎了。在高考問題上,怎能允許孩子感性狂熱,作為家長,怎能被外界左右而失去理智呢?

其次,幫助孩子把握方向。家長和孩子要充分了解高考錄取程序和政策。孩子畢竟是孩子,多數孩子的知識和經驗不足以使他們真正了解自己和社會,家長一定要客觀評價自己的孩子。寧可把誌願報得保守一點,也不要幻想高考時的超常發揮。即使真是超常發揮了,對於超常發揮的個體,這隻能是一次偶然,並不能說明其實力。對此,沒有填報更高的學校也不必後悔,更談不上什麼終生遺憾。有幾點建議供參考。

1.客觀地分析孩子的興趣愛好,避免被外界幹擾所迷惑,還孩子以真實麵貌。一個十八九歲沒有走向社會的青年孩子,對客觀世界有廣泛興趣是很自然的。在不同的年齡段,隨著社會環境的變化,他的興趣愛好會轉移。什麼是他的真正興趣愛好和特長,需要家長去發現。以我孩子為例:剛上小學二年級的他,就立誌做一個和平使者——外交官,這種興趣愛好一直持續到初中畢業。上了一所重點高中後,誌向從外交官轉變成科學家。特別是近兩年工業的火爆,讓他立誌非計算機專業不報。終於進了計算機專業之後,才知道學習起來既累又枯燥,早巳沒了興趣。根據我的觀察,他更適合社會科學,其理由有三:①他性格外向,喜歡交朋結友,待人熱情,不甘寂寞,屬於坐不住的那一類人。②在讀書方麵。對於社科,文學圖書愛不釋手,對於新聞報紙雷打不動,天天讀。③學習上願意掌握宏觀,不善鑽研。我曾建議他報考文科類專業,但家裏的其他人阻止了我的建議。經曆了一年的大學生活後,他認識到自己在填報誌願問題上是盲目幼稚、缺乏理性的。

2.明確孩子考試成績在全市全體考生中的位次。家長不僅要全麵了解孩子高中三年來學習成績的總體情況,還要了解孩子在班級年級的位次,最後確定孩子在全區乃至全市的位次。特別提醒在區重點學校的考生及家長,孩子排名在前十也未必能與市重點學校第100名相比。學校老師有豐富的經驗,認真聽取他們的分析,以便客觀理智地判斷孩子在全市所有考生中的位次。確定位次之後,按自己的方式把招生學校劃分為三六九等。以第一批錄取的重點院校為一等,在京共招約750人,依此類推,對號入座。這樣就能有很多相當好的大學供選擇。還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專業。

3.理性地對待高考,平靜地接受高考結果。高考隻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重要的一步,並不是決定孩子命運的惟一一步。在幫助孩子參加高考這一過程中,我們兩代人都經過了波瀾起伏的心路曆程。在心理上不僅孩子成熟了、理性了,作為家長,我也更理智了。

十一、高考優秀生家長的共同特點

1.家長尊重孩子,給孩子一個心理空間,不要按家長的意願去教育;相信自己的孩子學習有自覺性。

2.家長不過分關注孩子考試考了多少分、考的名次、考什麼名牌大學,就是分數不太理想,也不應指責孩子,而是鼓勵孩子,隻要孩子學習就行了。

3.家長的言行,一般不會給孩子加壓,而是給孩子減壓。

4.家長先教給孩子如何做人,然後才教給孩子如何做學問。

5.家長教育孩子成功的法則,根據有關專家報道與我們的研究認為:一是家庭的物質條件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有必須成功的信念;二是相信孩子的能力,盡量讓孩子獨立思考和做一些孩子自己願意做的事情;三是在孩子出現任何錯誤時,應該科學地引導孩子和鼓勵孩子,永遠好於指責和打罵孩子;四是注重對孩子的興趣教育,這是學習的最大動力;五是始終站在孩子一邊,永遠為孩子著想。

十二、家長送考有講究

1.送考者應具備的心理素質和能力

從對送考現象的分析來看,送考者應具備如下一些心理素質水平和能力,才能發揮他們在送考中對考生的正麵心理影響力。

(1)廣泛了解高考信息,掌握有關政策,提高考試認識水平

作為家長,對學生考試的動機導向是非常重要的,前麵關於考試心理的內容中曾談到過學生的考試認識及動機問題,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講,學生的考試認知水平和動機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家長影響的。為了不使孩子在考試中有太大的心理壓力,家長首先要正確對待考試,不要將考試分數看成是對孩子學業的唯一評價。尤其是中考和高考,家長更應廣泛而全麵地了解有關政策和信息,以避免盲目地向孩子傳遞信息而形成壓力。要做到這一點,家長要積極認真地參加好學校召開的中、高考學生家長會,多看報紙、新聞,不斷充實自己這方麵的知識。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的中、高等教育都得到了飛躍的發展,在校學生的高考入學率已超過了50%,從這個角度看,學生入學壓力應比前幾年有所減輕。況且現在的錄取工作進一步公開化和現代化,隻要有真才實學,上了分數線,一般都是會被錄取的,並不像有的家長所擔心的那樣,考上了沒有“關係”也是白搭。明白了這些道理,就可以從正麵鼓勵孩子丟掉顧慮,全心備考。

(2)建立合理的期望心理

對孩子的合理期望是減少孩子考試心理壓力的最有效的辦法。合理期望是建立在對孩子的學業實力基礎上的,因此父母親及其他家人,在平時應多了解自己孩子的學習情況,摸清他的真實水平。心理學研究表明,適度合理的期望有利於產生好的效應,成為孩子學習的推動力,但超值期望卻隻會適得其反。父母對孩子學習成績的了解,要多向孩子的老師請教,因為老師是最了解學生的。隻有當父母的期望與孩子的動機水平達成一致,融為一體時,才會最大限度地發揮出孩子的學習積極性。

(3)關懷在心、理解為上的心理溝通能力

中考和高考期間,對於考生來說,確實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時期。這一時期除了生活上要給予無微不至地關懷以外,更重要的是要與孩子加強心理溝通,真正做到關懷在心、理解為上。所謂關懷在心,理解為上的心理溝通,就是要放下父母的架子,以孩子的朋友、同學身份走進他的心靈,想其所想,解其所難,給孩子營造出一種寬鬆的心理環境,如與孩子平等交往,討論問題等等。這樣孩子的心理壓力自然就會得到減輕。

為了與孩子進行很好的心理溝通,父母要學一點心理輔導和心理谘詢的知識。因為研究證明,心理溝通方式與空洞的說教相比,效果要好得多。

(4)學會控製情緒,培養大將風度

父母送考過程中,最難做到的就是對自己情緒的控製。有的父母聽到孩子說考得好,馬上喜上眉梢、樂不可支。如果是考砸了,臉上馬上“晴轉陰兼刮風下雨”對孩子一頓數落。送考時的這種劇烈的情緒變化,對孩子的傷害是最大的,因此家長要特別注意克服這一點。要學會控製自己的情緒,培養點大將風度。考得好要麵帶微笑、給予肯定,鼓勵更上一層樓,考砸了,不要責怪,要寬孩子的心,堅定其信心,鼓勵考好下一場考試。其實在考試中,孩子考砸了比誰都傷心,完全用不著家長再去火上澆油。因此,鎮定自若的大將風度,是送考的家長們應該具備的基本心理素質。

(5)淨化家庭心理環境,避免負性遷移

在送考前的幾天,家庭心理環境的淨化是非常重要的。如有些家庭中夫妻感情,甚至父母與子女的感情中間都可能存在一些不和諧的現象。那麼在這種關鍵時刻,作為父母應以大局為重,使家庭中一切不大協調的人際關係環境得以淨化,不要使不和諧的心理環境對孩子產生遷移,影響其考試心態。特別是送考前夜,要刻意使孩子在非常融洽、和諧的家庭氣氛中進入夢鄉,這將比考試前的千叮嚀萬囑咐的效果要好得多。

2.送考六忌

放心不下的家長終於還是將孩子送到了考場,既然送了考,臨進考室時總免不了要贈言囑咐。那麼,請您記住送考六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