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有無數種的表達方式。但是,無論怎樣,你要想讓對方把你所想要的東西借給你,你就要盡量保持應有的禮貌,使得自己說出來的話,讓對方能夠接受,聽起來舒服。如果不這樣的話,恐怕對方就是有,也會對你說沒有的。
不同的表達方式會帶來不同的結果。對於從事行銷行業的人員來說,一定要牢牢記住這一點。也就是說行銷人員在與客戶交流和溝通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到自己的語言組織,盡量地使用讓客戶聽起來舒服的詞彙及表達方式,從而促成交易。
故此,作為一個優秀的銷售員,首先就要理解如何做到能夠像水一樣進入任何容器,而在這裏我可以和大家分享以下幾種方法。
1.催眠式的語言
使用催眠式語言讓對方在不知不覺當中接收你傳遞給他的信息,讓他感受很清楚,願意聽你的語言、願意跟你進行合作,或者是與你溝通,或者是接納你所表達的觀點。
2.“約見”轉換成“拜訪”
比如你對客戶說約你見個麵,這個方式一般別人聽起來不是太有感覺的,那麼你可以將其轉換成拜訪。
在行銷的實際工作之中,為了能夠促成交易,行銷人員經常會主動地約見客戶。而這種約見,大部分是由行銷人員在電話之中向客戶提出來的。我們常常能夠聽到行銷人員在給客戶打電話的時候這樣說:“某某先生,您好,我是某某,不知道您這兩天是不是有空,如果有空的話,我想我們約一個時間見見麵,詳細地談談上次所說的一些事情。”
如果你是那個客戶,在接到這個電話的時候,會有什麼樣的感受?或許,從事行銷行業的你覺得並沒有什麼,認為這很正常,因為,一直以來,你都是這樣和客戶約定見麵時間的。在這裏,我並不去說采取這樣的語言有什麼不好,我隻是想問問你,你在采取這種語言約見客戶的時候,對方的語氣怎樣,效果是否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呢?
你肯定會說,還行,隻不過偶爾對方會拒絕的。那麼,你怎麼不想辦法使得拒絕盡量減少呢?而減少這種拒絕的最有效的方式,便是將“約見”轉換成另外一個詞:“拜訪”。像上麵的那句話,你可以這樣去說:“某某先生,您好。我是某某,不知道您近期哪天比較方便,在您方便的時候我想專程拜訪您。”
怎麼樣?如果你這樣去說,對方感覺肯定與前麵聽到的不一樣,對方可能會很高興地與你確定時間。
為什麼會這樣呢?還是在於你詞彙的使用。“約見”與“拜訪”雖然所表達的意思差不多,但是,你能明顯感覺到“拜訪”不僅表示出了你對對方的尊重,還顯示出了你的禮貌。
每一個人都喜歡自己被他人所尊重,成為一個重要人物的感覺,請你充分感受這一點。
3.將“商討”轉換成“征詢”
在與客戶見麵時,客戶對於某些具體的問題有異議,千萬記住要使用“征詢”這一字眼,而並非是“商討”。
“商討”是將雙方放在同等的位置,對於一件事情發表各自的看法和觀點,從而去尋求一種使得雙方之間的異議盡量減少的過程。“征詢”則是將自己主動地放在下風的位置,讓對方感到受到充分尊重的同時,自己可以按預先設計好的方向引導。
4.將“店鋪”轉換成“展示廳”
如果你去購買一件商品,例如衣服,價錢都一樣,隻不過一家是裝潢較為考究的專賣店,一家是很小的服裝店,你會選擇哪一家?
你肯定會走進專賣店。大部分人在購買和消費的時候,越來越注重到生產或者銷售這種產品的廠家和銷售商的實力。就像是某一則廣告裏麵所說的:“中國人都相信專家”。在這兒換成另外一句話來說,便是“中國人都相信具有實力的商家”。
實力,能夠給人一種安全感,會讓人產生一種信賴。對於行銷人員來說,一定要掌握客戶的這一心理。也就是說,在客戶要求前往你的公司去看看的時候,你一定要向對方介紹,說是去“展示廳”而不是去“店鋪”。你這樣介紹,不但讓對方感受到你所在公司的實力,也讓對方感覺到你講話的品位也不一般。
5.稱“客戶”為“合作夥伴”
在你向其他的人介紹客戶的時候,千萬不要這樣去說:“這是我的客戶,”而應該說:“這是我的合作夥伴。”
你在稱你的客戶為客戶的時候,對方的心裏會感到有些不舒服,因為,這句話表示了你與對方是生意利益上的關係。另外,在人們的思維意識之中,在聽到“客戶”的時候,總會或多或少有一點反感,有一種自己好像被“掏”的感覺。你在向他人介紹你的客戶的時候,稱為“合作夥伴”,便會消除客戶心中的這種不自在的想法。因為,“合作夥伴”表示的是雙方為了共同的一個目的而走在一起,並且為之努力。
一句話雖然用不同的語言表示出來的意思一樣,然而所達到的效果和給人的感覺完全不同。語言是一門藝術,為了能夠使得客戶接受自己的產品和提供的服務,敬請在說話的時候,選用合適的詞語,讓對方感受到你的禮貌,很好地改善雙方之間的關係,從而為成交奠定良好的基礎。
6.“買到”轉化為“擁有”
“你買到這個產品獲得什麼利益”,把買到轉化為擁有,就是當你“擁有”這個產品的時候,你感覺到對你將有莫大的幫助,這樣講就比較有催眠力和銷售力。買到會讓客戶想到是花了多少錢。擁有的時候令對方想到的不是錢,而是得到那份快樂和感覺。
7.“便宜”轉換成“經濟”
當說到經濟的時候會想到實用,而便宜隻會讓人想到那句“便宜沒好貨”的俗語。
8.把“廣告”轉換成“消息”
把廣告改掉,一說到廣告的時候,會引發信賴感的下降。所以當說到廣告的時候,應把它改成消息,“你是從哪裏了解到我們的消息,是從報紙上還是從其他什麼地方?”比如說曾經有一段時間,我聽我的同事打電話,他們都會這樣說道,“你是從哪裏看的廣告?”我一聽給客戶的信賴感就下滑,所以說廣告要轉換成消息。
9.把“意見”轉換成“比較關心”或者“關注”
“你對這件事有意見是嗎?”我告訴各位,你在擴大反對意見,最頂尖的銷售人員會把意見轉換成比較關心或者關注。“你對這個比較關注是嗎?”
10.把“提成”轉換成“服務費”
別人問你拿多少提成,你說2萬塊,別人覺得你一個月拿2萬塊,這肯定是暴利,覺得你在他身上賺了大錢!如果你說得太少,客戶會覺得你的銷售能力及服務客戶的能力太差,而不太願意與你合作,所以最聰明的推銷人員會說服務費有多少錢。提到服務費的時候,客戶會想到是因為你服務客戶量比較大,服務客戶比較好,拿的錢多是理所當然的,所以要把提成轉化成服務費。
11.把“成交”轉換成“謝謝支持”或“合作愉快”
我們還要把成交改掉,不要說“我們終於成交了!”對方心裏會想:你終於把我的錢收到手了。我們平時應該說:“周總,謝謝合作、謝謝支持!”或者說:“周總,我們一定會合作愉快!”實際上就是簽單了、成交了,但是這樣聽起來比較舒服。
12.把“問題”轉換成“挑戰”
我們把問題改一下,“你是錢的問題是嗎?”本來就有些問題,你要重複一遍,這個問題也就更大了。催眠式的銷售會說:“這個錢對於你來說不是問題,是一個挑戰。你肯定沒有問題,一定可以做到。”所以,把問題說成挑戰。
13.把“員工”和“下級”轉換成“同仁”
當上級說下屬的時候,“這個是我的員工,這個是我的下級”,這樣說很不好,要把員工和下級轉換成同仁,這樣的話員工和下屬聽了比較舒服,感覺也會比較好。
14.把“等”轉換成“恭候”
“明天10點鍾我準時在某個酒店等你。”還有一句話:“明天10點鍾我準時在某個酒店恭候你。”你覺得哪一句話更令對方感覺到位?
15.把“購買”轉換成“選擇”
不要說“你買這個空調,買這個手表,買這個彩電,是嗎?你準備買這個椅子是嗎?你準備買這個服裝是嗎?”隻要一說購買,都會重複地讓客戶聯想到錢的問題,而客戶要掏錢的時候是痛苦的。我們要轉換成他的選擇,因為他想要的才會選擇。一說到選擇,他就會想到選擇的理由、選擇的好處,無論選擇哪個都是他所想要的,他才會作出選擇。
16.把“回音”或“回電”轉換成“遵照要求”
“王總你好,遵照你昨天的要求讓我10點給您回電話,我9點50分就等待著10點的來臨,以非常激動的心情撥通您的電話”,就是說你是遵照了他的要求給他回電話,從而堵住了他的後門,讓他沒有機會說“現在忙,沒有時間。”這樣業務就好談了。這個方法一般是讓對方難以抗拒的。你要有這種讓客戶興奮起來的感覺。他在興奮的時候,也就處在最佳的溝通狀態。
17.把“直撥”換成“專線”
把一般大客戶老總辦公室的直撥換成專線,當你撥通他的電話後,你說:“您好,請問,這是王總的專線嗎?”因為他一聽專線就會想到省長專線、市長專線之類,他會有一種自己是一個大人物的感覺,聽著會覺得非常舒服。
18.把“希望”轉換成“一定”
“我相信你一定會選擇品質比較高的產品,你會選擇對你最有價值和最適合你的產品。”當你不斷地說一定的時候,就是在刺激對方和拉動對方作出決定選購你所推薦的產品。
19.把“假如”換成“如果”,“如果”換成“當”
“假如有一個方法可以幫助你們利潤增長一倍,你們有興趣了解嗎?如果這個方法有很多公司使用而且很有效果,你有興趣嗎?當這個方式在你麵前的時候你會作出選擇嗎?”先提出一個假如,再來一個如果,然後來一個當,這能達到層層推進的行銷效果。
20.把“但是”換成“同時”
千萬不要跟客戶說“但是”,“但是”是比較令客戶討厭的,比如你對他說:“你們某某方麵做得非常好,某某方麵也做得非常棒,但是……”當他一聽你說“但是”的時候,他覺得你前麵說的都是廢話,一個“但是”把前麵的一切都否定了,沒有銷售力,也會令客戶反感的。當你轉換一下時,就會有不一樣的感覺,比如,你說:“我非常理解你的想法,同時我可不可以談一下我的認識?”這樣既表現出了你尊重對方,而且表達自我意見也能引發對方的重視。
21.把“沒辦法”換成“怎麼樣能夠有辦法”
“沒辦法”是一個比較消極的詞彙,是一種消極麵對問題的方式,會讓客戶失望進而影響購買情緒。而當麵臨問題時,你換一種思維方式,效果是不一樣的。當你對客戶說:“我們應該討論一下,凡事都是有方法可以解決的,方法總比困難多,我們最想要的答案不是沒辦法,而是怎樣能有辦法是嗎?”你所有的想法,所有的思維,所有的資源都想著如何去解決問題,因此得到的結果也是完全不一樣的。
22.把“費用”換成“投資額”,把“預付費用”或“定金”換成“前期投資額”
“你的產品需要多少的費用,”“你買我們這個產品需要多少錢,需要十萬塊,”這個不夠有推動力,要說“你跟我們合作你隻需投資十萬塊,”這樣給人的感覺就會比較好。如果需要對方預付一部分費用或交一定定金的,你可說:“你選擇這個產品,前期投資額隻需多少元!”
23.把“合同”換成“合作的約定”或者“協議”
我們做一個書麵的約定,或者說我們做一個書麵的協議。合同多嚴肅,多難聽,令人毛骨悚然。“我們把商量好的事情書麵化!”這樣感覺會比較好。
24.把“說明”轉換成“演示”
“我把產品給你說明一下!”“我給你演示一下,我給你做一個示範,”前後哪一句話令客戶更有感覺。
25.把“不可能”換成“有些難度”、“怎樣可能”或“如何可能”
談及數量時,不要說:“你打算要多少?”要說:“十個夠嗎?”如果客戶說:“不,不,太多了,我隻要五個。”你的推銷就是成功的。但是,不論你做什麼,永遠不要低估什麼。要往多處想,使你的客戶也往多處想。這對於你的談判技巧同樣有幫助,因為有些客戶也許認為訂購一個就是大生意了,並且還期望得到折扣。如果你往多處想,客戶不太可能要求太大的折扣。同樣,如果客戶確實準備做大生意,你往大處想了之後,就可以輕易談妥。
如果你往大處想,就會逐漸教會你的客戶也往大處想。
“這個肯定不可能,這麼一個價格肯定不行,”當肯定不行的時候,你在打擊客戶的熱情,在消滅客戶的購買欲望。其實,你完全可以說:“我們非常理解你,但是我們這樣做有些難度。”這樣既給客戶希望,又可以留下客戶,鎖定交易。
上麵提到的這些是平常的銷售工作中經常用到的,實際上,還有很多溝通中用到的很多詞彙也是可以去轉換的,隻要平時用心,就一定會找到更容易讓客戶接受、更具有催眠力度的語言。這就需要銷售員平時多在工作當中積累。
語言、語調同步技巧
語言、語調同步技巧是指當對方說話的時候,你跟他說話的語言、語調同步。比如說,假設遇到老鄉在一起說家鄉話,也許可能剛剛認識5分鍾,都顯得特別親切。
比如說你是上海人,你出差已經有好幾個月的時間,你突然回到上海聽到周圍的人講上海話,可能會讓你有一種溫馨感。如果大家都在上海創業,你是外地的,你回到老家的時候,你走到那片土地和那裏的人交流,語言、語調都有很放鬆的感覺,讓你很坦然。這都是源於語言、語調的同步。當別人說OK,你也跟他說OK。他說OK你就不要說是。
比如說,河南人遇到事情沒有問題的時候,他會說一個字“中”,他說“中”的時候你也要說“中”。東北人聊天的時候,喜歡說嘮嗑,你就跟他嘮嗑,這樣兩個人感覺比較好。
比如說,我在課堂中會經常和學員做一個互動,我會寫下下麵一句話來讓全場的男士和女士分別念一遍:“在這個世界上男人沒有了女人就恐慌了。”
結果就會出現,女士一般這樣說:“在這個世界上,男人沒有了女人,就恐慌了。”而男士一般會這樣說:“在這個世界上,男人沒有了,女人就恐慌了。”
從上麵的對話中我們得到什麼啟示呢?我們可以看出,這是一個有停頓的句子,如果你的停頓不一樣,語言與語調就會發生變化,意思就發生了變化。比如說,在演講的時候,經常問聽眾是還是不是,有一些講師也在使用這個方式,我每次說“各位,是還是不是?”,就把眼睛掃過去,然後把手往上推,暗示聽眾回答,眼睛不收回來,同時配合語言和語調的把握,總會有一批人回答,而有些講師不是這樣的,他們也在問是還是不是,往往得不到聽眾的回應,越是這樣問下去,現場的氣氛會越差。
曾經有一銷售員原來是做皮鞋銷售的,在商場的時候,有營業員告訴她說這裏有的皮鞋太貴了,一直賣不掉,我問她原因,她說這個是意大利進口的,最便宜是幾百元,最貴的好幾千,每次跟客戶耐心講這個是意大利進口,是體現他的身份、價值、品位的,客戶聽完以後感覺很好,可最後一報價很多客戶很驚訝地說:“好是好,可也太貴了吧。”結果這位營業員就再沒有介紹了,也沒有心情跟人家溝通了,覺得這些人真的沒有素質。
這位銷售員就告訴她,“對這樣的客戶你采用語調同步的技巧,說不定對你的銷售有幫助。”下一次來了這樣的客戶,麵對類似問題,問了很多問題,直到最後,依然像以前一樣說:“你這個皮鞋好是好,可也太貴了吧。”這時營業員運用我教的方法,立刻站到客戶的一邊說:“就是太貴了!”誰知客戶隨即說道:“好,才貴呢,我買了。”這樣就成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