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步步為營,穩紮穩打促成交(3 / 3)

發出信號,目的在於推動對方脫離勉勉強強或惰性十足的狀態,而達成一個承諾,設法使對方行動起來。這時銷售員要明白:如果過分地使用高壓政策,有些談判對手就會退出,如果過分地表示出你希望成交的熱情,對方就可能會不讓一步地向你進攻。

具體地說,你可以采取以下步驟來嚐試達成協議。

第一步,總結客戶已接受的利益

運用客戶的利益來強調客戶明確的需求及需求產生的原因。

例如,“陳經理,正像我們剛才所探討的,掌中寶可以讓您隨時放入口袋而不會有任何感覺,方便您外出攜帶。”

第二步,建議下一步行動

建議下一步行動包含了兩層含義:一個是指獲取訂單;另一個是指獲得客戶下一步要做什麼的承諾。獲取訂單也就是要求客戶在訂單上簽字、蓋章,與客戶達成合作協議。有時時機不太成熟,我們需要客戶給我們一個承諾,這個承諾是指客戶下一步要做什麼。例如,仔細研究一下我們的報價單,向總經理作一個彙報,等等。這時要注意的一點就是,最好能與客戶確定下次再通過電話的具體時間。這樣,客戶也會對他的承諾認真對待,他會知道銷售人員下次什麼時候給他打電話,而且也知道打電話給他的目的及要探討的事情。這會提高銷售人員下次電話聯係達成目標的成功率,以推動銷售前進。

第三步,做最後確認

確認客戶時銷售人員所提示的有關下一步建議的看法,例如,“您覺得怎樣”,“您覺得我們的產品符合您的要求,對吧?”

如果銷售人員覺得客戶已表達了濃厚的興趣,這時他(她)應該建議客戶下訂單,或要求下訂單。

如果銷售人員覺得時機還不是很成熟,這時關於下一步行動的建議可能是再向客戶提供需要的資料,如證明材料等;要求與客戶中有影響力的人或決策人通電話;安排企業的外部銷售代表再次去拜訪他們;安排客戶參觀工廠、參加活動等。

有時進行到了這一步,銷售人員要求客戶下訂單的時候,客戶可能還會有另外沒有解決的問題提出來,也可能他有顧慮。想一想,我們前麵更多地探討的是如何滿足客戶的需求,但現在,需要客戶真正作出決定了,他會麵臨決策的壓力,他會更仔細地詢問與企業有關的其他顧慮。例如,剛才他可能沒有同銷售人員探討售後服務的問題,現在,他想起來了,他會提出來。這時,銷售人員可能還得作些解釋。如果客戶最後沒作出決定,在銷售人員結束銷售前,千萬不要忘了向客戶表達真誠的感謝:“張經理,十分感謝您對我工作的支持,我會與您隨時保持聯係,以確保您愉快地使用我們的產品。如果您有什麼問題,請隨時與我聯係,謝謝!”

在完成這些步驟的同時,銷售員也必須注意一些禁忌情況。

1.最後一次報價禁忌

報價過晚,或者過於匆忙;

讓步幅度太大,顯得過於慷慨;讓步幅度太小顯得毫無意義。

有時,當談判進展到最後,雙方隻是在最後的某一兩個問題上尚有不同意見,需要通過讓步才能求得一致,簽訂協議。在碰到這種情況時,怎樣作出最後讓步呢?第一,最後讓步的時間,不能過早,也不能過晚。第二,最後讓步的幅度,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2.成交協議的起草和簽字的禁忌

協議或條款與談判記錄不吻合;

協議文字含混不清,模棱兩可。

談判的成果要靠嚴密的協議來確認和保證。一般說來,協議是以法律形式對談判結果的記錄和確認,它們之間應該完全一致。但是,常常有人在簽訂協議時故意更改談判的結果,故意犯錯誤,在數字、日期、關鍵性的概念上搞小動作,甚至推翻當初的承諾和認可。

因此銷售員必須明白,將銷售成果轉變為協議形式的成果是要花費一定力氣的,不能有任何鬆懈。在簽訂之前,他會與對方就全部的談判內容、交易條件進行最終的確定。協議確定後,再把協議的內容與談判結果一一對照,在確認無誤之後再簽字。對一個銷售員來講,必須明白:一旦在協議上簽了字,生了效,那麼雙方的一切交易關係都隻能以協議為準。

3.慶賀談判成功時的禁忌

過分地喜形於色;隻為自己慶祝。

談判即將簽約或已簽約,可謂大功告成,可能在這場談判中你獲得了較多的利益,而對方隻得到較少的利益,聰明的談判人員此時是大談雙方的共同收獲,強調這次談判的結果是共同努力的結晶,滿足了雙方的需要,並且,還要稱讚一番對方談判人員的才幹。這樣做,會使對方因收獲較少而失衡的心理得到安慰和恢複,他們會逐漸地由不滿轉為滿足。

如果你認為本次談判的結果隻是你個人或你這一方的傑作,隻是慶賀自己的勝利,為自己的收獲沾沾自喜,喜形於色,甚至將自己在談判中所做的某些漂亮的動作坦白地告訴對方,以表現自己的談判藝術,譏諷對方的無能,那麼,你是在自找麻煩,對方會為你的行為所激怒,或者將前麵已約定的東西統統推倒重來,或者故意提出某些苛刻的要求使你無法答應而不能簽約;或者,即使勉強簽了協議,對方在今後的執行過程中也會想方設法予以破壞,以示報複。

別忘記做一點附加銷售

所謂附加銷售,就是在客戶原有需要的基礎上向客戶介紹一些附帶的商品。例如服裝銷售員向客戶推銷了西服,你還可以介紹給他襯衣、領帶,甚至是領帶夾。例如一些女性客戶在逛商場的時候並沒有很明顯的購物目的,但是如果你和她多聊一會,她們對其他需求可能就會出來了,即使她這次不買,但是當她需要類似產品的時候,就可能首先會想到你的品牌。如果她購買了你的產品,你又把適合她的產品介紹給她,讓她得到了實惠,那麼你就會多一位忠實客戶,同時也提高了你的銷售業績。

銷售界有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

一個小夥子去應聘百貨公司的導購員,老板問他做過什麼?他說:“我以前是挨家挨戶推銷的小販。”老板喜歡他的機靈就錄用了他,先試用幾天。

第二天老板來看他的表現問他說:“你今天做了幾單買賣?”

“1單,”小夥子回答說。

“隻有1單?”老板很生氣:“你賣了多少錢?”

“3 000 000元,”年輕人回答道。

“你怎麼賣到那麼多錢的?”老板目瞪口呆。

“是這樣的,”小夥子說,“一個男士進來買東西,我先賣給他一個小號的魚鉤,然後中號的魚鉤,最後大號的魚鉤。接著,我賣給他小號的漁線,中號的漁線,最後是大號的漁線。我問他上哪兒釣魚,他說海邊。我建議他買條船,所以我帶他到賣船的專櫃,賣給他長20英尺有兩個發動機的縱帆船。然後他說他的大眾牌汽車可能拖不動這麼大的船。我於是帶他去汽車銷售區,賣給他一輛豐田新款豪華型‘巡洋艦’。”

老板後退兩步,幾乎難以置信地問道:“一個客人僅僅來買個魚鉤,你就能賣給他這麼多東西?”“不是的,”小夥子回答道,“他是來給他老婆買衛生巾的。”我就說:“你的周末算是毀了,幹嗎不去釣魚呢?”

這個小夥子可以說是一個做附加銷售的高手,他把一個幾元錢的小買賣做成了300萬元的大買賣,憑的就是對客戶需求的體察和執著的附加銷售。

當我們已經成功地說服了客戶,客戶也決定購買我們的產品時,如果我們還能勸說客戶購買其他商品,就有可能提高我們的銷售業績。但是,如果不恰當的勸說又會導致客戶反感,甚至他會取消原有的購買計劃。那麼,我們在勸說客戶購買其他產品的時候,怎麼做才不會引致他們的反感呢?

我們在給客戶提出購買建議時,首先要把握一個原則:要讓客戶認為你的建議是善意的而不是意圖繼續推銷或是強硬推銷。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麵入手。

1.要站在客戶的立場上思考,力求為其增值

提出建議前,首先要站在客戶的立場上去思考,不要為了銷售而去銷售。在提出建議之前,我們要問自己,如果我是客戶我會不會需要這件商品?同時還要問自己,客戶買了這件商品會不會為他增值?比如,客戶買了一件顏色和款式都很單調的上衣,如果配上一條絲巾或者其他飾品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花很少的錢就可以改變服裝的風格,這時候就需要勇敢地提出建議。

2.在提建議前,用正麵及支持性的話語開頭

在提建議前,用正麵及支持性的話語開頭。比如說:“這件上衣款式很好,稍加一些配飾就可以感覺有多種變化了。”這樣可以讓客戶感覺到你是在為他考慮。

3.輕描淡寫地提議,觀察客戶的反應

在你提出建議時要輕描淡寫地提,同時要觀察客戶的反應。如果客戶沒有任何回應,就不要追著不放,不然會讓客戶覺得你是在做下一輪的推銷;如果客戶表示出興趣,你才可以進行。

具體地說,方法有以下幾種。

方法一:新型號、主推商品積極推

當新品上貨,最能吸引那些緊追時尚的人。最新款的手機、最新款的服裝都應該主動向客戶推薦,它們最能吸引客戶視線。當客戶尚未挑中時,我們都有必要根據客戶的需求把新品或主推介紹給客戶,當客戶選中試穿時,我們同樣需要把符合客戶要求的備選給客戶。

方法二:不要忽略客戶的朋友、同伴

銷售中我們看到,很多時候目標客戶都是和朋友(同伴)一起購物,在貨品推薦和介紹的過程中,無視客人同伴的感受是不明智的銷售。聰明的銷售人員不但懂得討好同伴的喜歡,同時在時機合適的時候慫恿他(她)也購買一件,反正閑著也是閑著,這樣做不僅能夠獲得朋友對銷售員的肯定,培養潛在客戶,更能積極地推動連帶銷售。

比如在服裝銷售中,當客戶對幾件衣服都愛不釋手時,我們可以告訴客戶:給家人朋友也順便捎帶兩件,現在是特價優惠,機會很難得。

(1)在銷售服務過程中,開展連帶銷售是為了給客人更大的增值和好處,滿足客戶的多樣需求是我們的目的。

(2)多給客戶正麵及支持性建議,學做客戶的顧問,為客戶提供更多的選擇、配搭建議和更多的實惠。

(3)當你向客戶推薦商品時,永遠用最快的速度把具體的貨品展示給客戶,多多借助貨品的搭配效果,而不是停留在嘴上說,說到哪件就去拿哪件,展示將給客戶最生動的感受,有助於你銷售每一件產品。

(4)永遠把握銷售的度,不要給客戶一種你隻感興趣做一單大生意的印象。當你在花時間介紹每一件產品來滿足客戶的其他需要之前,請給他一個說法。要讓客戶感覺你是從他的切身利益出發的。

(5)向客戶展示三件產品以使生意翻番,但不要就此停留在那裏,繼續介紹連帶銷售直到客戶的每一種需要都被滿足,到你實現了每一個存在的銷售機會。連帶銷售不僅滿足了客戶的多種需要,更重要的是它增加了銷售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