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4章 孝賢皇後死因的追蹤(2 / 2)

為了減輕皇後的悲傷,乾隆十三年,乾隆帶著皇後、皇太後以及文武百官開始東巡,或許到宮外走走可以使皇後忘掉喪子之痛。果然,一路上,皇後興致勃勃,時不時地與皇上低語而談,俏麗的臉上出現久違的笑容。見此情景,皇上感到一絲欣慰。也許皇上並不知道,在她的笑容背後,更多的是欲哭無淚。她之所以強顏歡笑,隻是為了不讓皇太後和皇上擔心,她內心的憂傷不僅沒有絲毫減輕,而是與日俱增。尤其看到沿途村莊中那些活潑可愛的孩子們時,更是心痛如絞。過度的壓抑悲傷,隻能讓她的身心日益憔悴,再加上旅途勞累,惡劣的天氣、水土不服等原因,剛剛有點起色的病情發生了逆轉,幾日後更加惡化。太醫們雖然竭盡全力,但終究無力回天。乾隆十三年農曆四月初八晚上,富察氏與深愛的乾隆皇帝陰陽永別,溘然長逝。

可以想像,當時的乾隆是多麼痛苦。為了大清,他必須堅強地活下去。為了寄托自己的哀思,他提筆寫下了自己的血淚之作:

恩情廿二載,內治十三年。

忽作春風夢,偏於旅岸邊。

聖慈深憶孝,宮壺盡欽賢。

忍誦關雎什,朱琴已斷弦。

夏日冬之夜,歸於縱有期。

半生成永訣,一見定何時?

棉服驚空設,蘭帷此尚垂。

回思想對坐,忍淚惜嬌兒。

愁喜惟予共,寒暄無刻忘。

絕倫軼巾幗,遺澤感嬪嬙。

一女悲何恃,雙男痛早亡。

不堪重憶舊,擲筆黯神傷!

從此之後,乾隆隻能與愛妃在夢中相見!

以上故事見於正史,也有學者認為,其實富察氏並非病死,而是由於生性風流的乾隆皇帝與總管內務府大臣傅恒的夫人私通被皇後發現,積忿於心,又在東巡途中受了刺激而赴水自盡。

據說,一次偶然的機會,向來風流的乾隆皇帝邂逅總管內務府大臣傅恒的夫人。二人一拍即合,後來春風幾度,他們的私生子福康安出生了。幾年時間裏,二人經常借各種機會不斷幽會。正所謂沒有不透風的牆,一次乾隆與傅夫人幽會時竟被皇後發現。實事求是地說,乾隆雖然風流,還是很愛皇後的。於是,他放下身份,向皇後“賠禮道歉”。皇後也不是爭風吃醋之人,二人又恩愛如初。過了一段時間,乾隆又開始不安分起來。傅夫人雖然不想繼續這段孽緣,但怎麼能拒絕皇上呢?二人的關係不僅沒有斷絕,反倒隨著時間的延長加深了。乾隆十三年,傅夫人也帶著六歲的福康安別乘一舟,隨乾隆禦舟東巡。一日,乾隆皇帝趁皇後不在時溜到傅夫人船中。正當二人卿卿我我之際,皇後突然出現在麵前。皇後不敢指責皇上,把所有怨氣都撒在傅夫人身上,罵她不守婦道,勾引皇上。傅夫人覺得皇後太過分了,忍不住哭倒在地。見此情景,乾隆心如刀絞。正想上前扶她起來,不料皇後也走了過來。其實皇後的意思是想再訓斥傅夫人幾句,但氣勢洶洶的樣子卻讓乾隆誤認為她要動手毆打傅夫人。皇上手一揮,本想阻止皇後的手臂,卻不偏不倚打在皇後臉上。

刹那間,皇後臉色變得蒼白可怕,眼中流露出難以形容的驚恐。這個自己深愛了二十多年的皇帝,今天卻為另一個女人打了她!皇後的眼淚順著臉頰流到嘴角,她卻沒有擦拭。正當皇上想要說些什麼的時候,皇後身子向後一轉,腳步踉蹌地奔向後艙,隻聽“撲通”一聲,皇後投水自盡了,緊接著便聽見有人在喊:

“皇後落水啦!”很快,一些會水的侍衛們“撲通”、“撲通”跳進水中營救皇後。幾分鍾後,救上來的皇後已經氣絕身亡了。

那麼,孝賢皇後到底是怎麼死的呢?我們認為,雖然乾隆私生活的確不太嚴肅,但是據史料記載,乾隆與孝賢皇後真可謂相敬如賓,乾隆對孝賢皇後的愛也是情真意切。這從他兩次立富察氏所出之子為繼承人可見一斑。而與傅夫人有染一事雖然被許多人講得惟妙惟肖,由於缺乏證據支持,我們隻能認為它是文人墨客的藝術產品,可信度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