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未年,歐美資本主義迅速崛起。為了擴大海外殖民地,西方列強用堅船利炮敲開了中國的大門,用鴉片毒害中國人民的身體和思想,大清王朝岌岌可危。與此同時,一些有識之士敏銳地意識到鴉片對於中國人民的影響之嚴重,為了挽狂瀾於即倒,支大廈之將傾,開始奔走、呼籲,其中最堅決的人就是林則徐。1839年11月15日,道光皇帝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前往廣州禁煙,短短的幾個月時間,林則徐等人共銷毀了數百萬斤鴉片,給了英國鴉片商人以沉重的打擊。林則徐很快就遭到投降派的誣陷,被革職流放新疆,後來又曆任陝甘總督、陝西巡撫、雲貴總督。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的身體狀況每況愈下。1849年7月,由於病情加重,林則徐不得不辭去了雲貴總督之職,回到老家福州休養。
1850年(鹹豐元年)深秋,廣西爆發了金田起義,為了平息起義,新登基的鹹豐皇帝下旨封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命其速赴廣西,鎮壓起義。寶刀不老的林則徐接受這一任命後,不顧病體衰弱,日夜兼程奔赴廣西。不料這位民族英雄死在了赴任途中,於廣東普寧撒手人寰。據傳,林則徐臨終前曾三呼“星鬥南”。一直以來,林則徐的死因引起了很多人的諸多猜測,時至今日仍然沒有一個定論。
很多人認為,林則徐是被人毒殺的。
眾所周知,林則徐的虎門銷煙給西方鴉片商人和一些中國不法商販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因此很多與鴉片有染的商人都對其恨之入骨。大清鹹豐元年,65歲的林則徐重新朝廷起用為欽差大臣,趕赴廣西平亂。那些對虎門銷煙仍然心有餘悸的洋商們聽到消息後不免心中驚恐,為了防止林則徐日後再赴廣東禁煙,威脅自己的利益,於是他們花費重金買通了林則徐的廚師,在林則徐的食物中投毒以暗殺林則徐。甚至有書中指出,害死林則徐的就是廣東十三洋行總辦伍紹容,具體情節大致如下:
鹹豐元年冬天,身體虛弱的林則徐帶著兒子林聰勇以及親信幕僚劉存仁等人,離開家鄉福建,開始奔赴廣西。一路上風餐露宿,鞍馬勞頓,使得林則徐的身體更顯疲憊。當他們一行人到達廣東普寧縣時,林則徐突然發病,而且病情越來越重,最後竟然不省人事了。
父親突然病重,林聰勇一時急得手足無措,幸虧劉存仁老成持重,趕緊差人飛騎趕往潮州,請來了名醫連夜為林則徐切脈診病。由於診治及時,林則徐總算撿回了一條命。
幾日後,林則徐的病情逐漸好轉。一天早晨醒來後,他感到腹中饑餓。林聰勇遂叫人到廚房傳飯。此時,林聰勇與劉存仁幾人已是連續勞累了幾日夜,看到林則徐的病情有了好轉,二人覺得心中的石頭終於落了地,早已透支的身體再也支撐不住,於是二人把林則徐身邊的小廝喚來叮囑一番後,就回房休息去了。
不一會,廚子就從廚房中端出一碗熱氣騰騰的雞絲小米粥,這是林則徐平時最愛吃的食物。那廚子卻沒有直接把粥端到林則徐的屋中,而是呼喚小廝把粥遞上前去。此時,林則徐正斜倚在榻上閉目養神,突然呼到廚子的聲音有些耳熟,他下意識的睜眼掃了一眼正準備躬身退下的廚子,不由心中一驚:“此人好麵熟啊!”但一時之間卻想不起在哪裏見過。一邊想著,一邊幾日未進食的他一邊用銀匙隨意的吃著粥,待到吃下多半碗時,林則徐猛然想想起,那廚子正是他在廣州查辦鴉片時,行轅內雇用的廚子鄭發。聽說,自從林則徐被貶伊犁後,他去給洋人做飯了,隻是今天怎麼會突然到此?
林則徐突然想起了什麼,趕緊命人傳喚鄭發,但小廝卻發現鄭發已經不翼而飛了。睡在旁邊屋中的林聰勇等人聽到林則徐房中騷亂,都起身來到林則徐屋中探視,卻也沒有發現有什麼異常情況,也就沒有多想。隻是到了晚上,林則徐便腹瀉不止,病情急轉而下。
待到第二日傍晚,林則徐已是氣息奄奄,命如遊絲。他緊緊抓著林聰勇的手說:“聰兒,為父一生全力以赴,誌在抗英禦外……可恨壯誌未酬,無恥小人仍在為非作歹,番鬼仍在我中華大地橫行不法……為父死不瞑目啊……”突然,林則徐鬆開手,上半身坐起、手指前方高呼道:“星鬥南、星鬥南、星鬥南、星……”話未說完就“咕咚”一聲倒在了榻上,含恨而終。
持這一觀點的人們指出,林則徐在禁煙期間,曾經將伍紹榮拘押在越華書院之中,因此伍紹榮對林則徐懷恨在心。當他聽說林則徐被朝廷重新起用後,心中驚恐,於是花重金收買了鄭經,使其設法毒殺林則徐。但鄭經也不敢輕易下手,到了普寧後,林則徐身染重病,鄭經一見機不可失,就在林則徐的粥中放入了巴豆,結果使得虛弱的林剛徐腹瀉不止,一命嗚呼。另外,據學者考證,林則徐為福建人氏,其臨死前的“星鬥南”其實是“新豆蘭”。據專家考證,當時的廣州十三行所在地的街名就叫“新豆蘭”,林則徐臨死前的三聲高呼,就是由於他得知了自己是被洋行之人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