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卷(1)(3 / 3)

二十五號的下午,參觀了附小以後,雇車到黃鶴樓去。我同薌蘅先到的。隻看見些敗壁頹垣,萎靡萬狀,亂石堆集。我同薌蘅也不知道黃鶴樓是何處上去。後來逢到一位小學生,是附小的學生,請他給我們領路,上了一道石坡就到了。隻看見很巍峨燦爛輝煌的高樓,我以為是黃鶴樓了,原來是照相館。這樓的頂上,鐫著個展翅的黃鶴;兩旁有一副對聯是:——

眼底漢江空色相,

樓頭雲鶴複歸來。

由這樓向西,就看見一座一座的相麵算卦的棚和命館,進了張公祠,登了奧略樓,臨窗一望:江水滔滔,湧現眼底,帆影如雁,蹁躚上下。在碧雲黃濤的盡頭,依稀如翠螺堆集的,就是龜山,對著奧略樓有一座西式茶樓。高出雲霄的,就是黃鶴樓故址,在我們未到杭州之先,就聽說這樓又塌了。

張公祠就是張文襄公的祠,現在湖北教育聯合會在裏麵;所以奧略樓上有張之洞自題的“日朗雲空”四個字的大匾!兩旁的對聯是:

昔賢整頓乾坤,締造都從江漢起;

今日交通文軌,登臨不覺亞歐遠。

這是張之洞所撰,辛亥之役,不知淪於何所,壬戌秋重建,請教育廳宗蔡重書。奧略樓下壁上有王羲之的一筆“鵝”。從奧略樓下去,就是呂祖廟,裏麵香煙繚繞,令人頭暈。裏麵有呂祖的騎鶴吹簫的像在壁間掛著,對聯是:

鶴飛樓在名千古,

地縮仙歸道一家。

我同惠和在簽筒裏抽了一枝上上簽,她們都笑我們迷信。出了呂祖廟,走不了三步,就有乞丐來索錢,男女老幼都有;原來這是黃鶴樓的出產。黃鶴樓在我心坎中的印象很深,但我覺著除了上了奧略樓望長江外,沒有一樣入目的東西,隻見齷齪的乞丐,崎嶇的道路;敗垣亂草中,又有金碧輝煌的大餐館顯真樓,中國人不知正當地保存古跡是何等的可惜。

二十六號的上午我們乘著漢陽兵工廠的武勝輪破浪直進,在煙波江上,隻見風帆上下,浪花飛濺;放眼望去,龜山臨左,蛇山傍右,武昌、漢陽、漢口鼎足相向,湖北形勢為曆史上最著名,實在,誠然。船入漢水未久,而漢陽已在目前,兩岸樹木林立,濃綠陰深,不覺憶及古人詩:“睛川曆曆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武勝輪攏岸後,我們遂舍舟登陸,陡覺炎熱淩人,清涼隱逸。走得十餘步,已抵漢陽兵工分廠。地址闊廣,每一工廠,相距甚遠;汽爐爐煤之氣,撲鼻欲嘔!先至漂棉廠,就是將爛棉花入鍋漂過。磨棉廠、汽爐房、馬力房,都在這一方,比較尚近,不需多走路就到了。此外又到拌藥房、切藥新廠、壓藥新廠、礦爐房、硫酸廠、真空房、酒精廠、槍廠、木槍房、炮廠、鋼殼廠、機關槍廠、槍彈廠、打鐵廠、木樣房、機器廠、圖案課。由上午九點鍾參觀到十二點鍾,赤日當空已屬炎熱萬分,再加上參觀的工廠,不是機聲輪輪,就是汽煤嘔人,頭暈目眩,痛苦萬分。但一想到工人的辛苦,我們也隻好勉力地向前,對於工廠的組織和化學配合,純粹是門外漢,參觀所得僅僅一種形式而已。參觀完兵工分廠後,遂返漢水原下船處,仍乘武勝輪至兵工總廠,其督辦楊文亮的夫人攜其大女公子、大少爺在門外歡迎,至會客廳稍息,幸而有幾瓶汽水,才把這一上午的集熱逐去。又至總廠參觀造槍炮之機器及程序,其工廠分法與上所述分廠同,不詳。我看過一遍,見工人在煤氣中生活是何等危險;而其點滴血汗所造成的殺人利器,既不能保障國家的富強,反用以做殘殺同胞的工具,這是何等可憐,可惜!中國軍閥!中國軍閥!何其渾昧如斯嗬?炮廠現在正為某軍閥趕做氯氣炮,可知其陰蓄之久,而中國內亂其有已時嗎?

參觀完又返總廠的會客廳,督辦請我們吃大餐;最有趣的事是督辦的母親楊老夫人,她很奇怪我們這次出來參觀。她的心裏仍以為是閨閣小姐何能事萬裏長征。所以她在會餐的時候,問了我們三句有趣的笑話,第一句是:誰家有這些女兒?第二句是:誰家要這些媳婦?第三句是:何處找這許多婆家?這是個很難答的答案,我們隻好付之一笑吧!飯後,楊督辦拿來許多紙,讓我們每人隨便寫幾句話留作紀念。我們為了這一飯之德,更不好推辭,隻好每人隨便寫幾句感謝祝賀的話:這一來把我們女高師的程度都考去了。

客廳後麵有極幽雅的小園,綠樹陰覆如遮翠幕,遇一極小之茅亭,碧波蕩漾,遊魚上下,池心有朝天荷葉,映日紅蓮;池旁楊柳樹下,有白鷳一雙,頭藏內頸內,正在酣眠。由樹林中望去,真神仙佳境。我在這裏忽然想到一件極悲哀的事,一腔熱淚,奪眶而出,故人何在?舊景虛幻,所留的僅這點觸景的回憶,和我這天涯的飄萍!

四周黑雲漸漸地包攏來,一輪赤日已隱回去;清風送著草香荷馨,令人神醉。我們二十餘人,掩映出沒在這小園中,徒覺園林生色,草木欣然。我同薌蘅在一片山石上坐著,談去年今日在北京時的情景。看看天上雲愈堆愈厚,照相館已有人來了,我們就擇了一塊前有小泉,後有青山的地方,站著的坐下的照了個相。

照相後,尚有一個鐵廠未去參觀。我因為精神困倦的緣故,所以同薌蘅、惠和走到江岸去找船。但這時候江裏的風浪很大,天氣陰沉,不久即雨,我不敢去冒險,遂又回到鐵廠的應接室休息。裏麵有茶點有電扇,我遂躺在睡椅上假寐,略養心神。這時候雨聲淅瀝,亂灑蕉葉,又換一幅無聊之景。五時天始霽睛,去參觀鐵廠的同學已回來,遂一同至江畔,仍乘武勝輪返武昌。一路風浪甚大,漢江蒼碧,一望無際,遠眺雲霞燦爛,虹采耀目,江上風景殊覺宜人。我們在甲板上曼聲唱《卿雲》之歌,餘音縈繞江上,許久不息,臨風披襟,心神為之一爽!

江新船上的生活

二十八號的清晨,我朦朧中被薌蘅喚醒,遂整理行裝,至十時遂乘車到六碼頭上船至漢口。下了船我提了自己的提箱,上了江新船。慧文、永叔她們都住在二層艙,我同薌蘅住在三層艙中房艙六十六號,地方雖不大,但比較火車是很舒服。連日在湖北精神勞頓,異常困乏。薌蘅約我去漢口街上買點東西去。我想息一息,遂托她與我買淺藍夏布。她走後我閉上房門,把床鋪好,遂在床前一個小桌子上與我的朋友紉秋寫信。下午二點鍾的時光,船上的客人,已都搬來,人聲嘈雜;我腦中不勝其煩囂,隻好伏在那五尺長的床上覓夢中的生活去。

晚十時開船,薌蘅喚醒我,那時夜寒澈骨,我開了衣箱,找出我的圍巾披上,遂同我們同學到甲板上去。現在船開了已有一點多鍾,岸上明燈閃爍,映在碧蒼的江水裏,間有一二小劃子在裏麵蕩漾著,依稀能看見竹笠蓑衣的漁翁。慢慢地離開漢口遠了,燈光也減了,岸也遠了;隻留著一支般載著我們激蕩前途。我遂返房艙,在那黯淡的燈光下,與父親寫信,敘我今天的經過。

二十九號餘醒已七時,昨晚在般上睡眠很安適,但精神倦甚,早餐亦未用,覺頭暈目眩,心中萬念起伏,欲睡弗能,遂找肖岩同我至甲板上眺望,隻見雲峰起伏,遠山含煙,風平浪靜,波紋如縐。我憑欄同肖岩談故鄰佳話,旁有一老人傾聽,看他的樣子,像個名刹的老僧。上午抵九江,賣磁器的很多,我們同學都提了錢包預備正式地販貨,我買了一尊觀音像同幾個洋妞妞。我下了二層艙見永叔的床上堆滿磁器,果盤啊!碗碟啊!彌勒佛像啊!我們每個人的磁器合攏來,不知能裝幾箱。

下午三時,小孤山已在望,在江心矗然而立,青翠如螺浮江上,臨近樓閣始現,船繞其下,仰望清媚江山,其風景隻可意想,不能筆描。薌蘅回艙取銅蕭吹之,覺哀怨幽婉之情,縈繞水麵,不絕如縷,艙外星鬥爭輝,江風蕭瑟,隻微波渺茫,浪花上下而已。晚九時抵安慶,買筆數支後,遂寐。

三十號早,我隻覺涼風透窗而入,精神清爽,比昨日已大有興致,梳洗後,略用早點,遂攜薌蘅至甲板,眺望江心煙霧迷漫,朦朧中隱著輪曉日,風景殊佳。見寶珍拿著一本《花月痕》看,她已看完上冊。我素聞這本書的名,但卻未看過,乘此無聊中,遂向著寶珍借了,回到房艙裏倒在床上去看。下午到蕪湖停船後,我才拋了《花月痕》,到甲板上來。這時人很多,因為安徽一師的學生也是赴南去參觀,恰好這時也上船來,原來已有武高的同學二十餘人。有女乞丐坐著大木盆要錢,木盆裏麵像家庭一樣,年老的像祖母,中年的像母親,睡著的像哥哥,母親懷裏抱著哺乳的小弟弟。我們看著很起了同情,爭拿著銅子向她們的木盆裏投去,有投準的,她們喜歡地趕快拿著放在沙鍋裏,有未投準的,她們急著向江心裏亂抓。臥薪的一個銅子恰好投在睡在木盆裏的哥哥,他陡然地哭起來!他祖母抱起他來向我們鞠躬,表示很感謝的意思。船開了,木盆也慢慢地劃到岸那邊去了,我們因為今天下午就到南京,所以趕快回艙去取拾行裝。我並且繼續看我的《花月痕》。兩點鍾到南京碼頭下船,仲魯的皮包被刀子劃破不說,一管自來水筆也不翼而飛了!南京的境象,地很遼闊,比較北京荒涼得多,但空氣清鮮,樹木林立,城市有鄉村風致,比北京塵土迷目,車馬囂煩,自各有不同。我們乘著馬車。走了約有七八裏地,都是除了頹垣壞壁外,就是荒草萋萋,古木森森,別有一種的感慨發生。經過了東大農業試驗場和東大女生寄宿舍,遂到督署新街華洋旅館停車,收拾行裝後,與東京和北京的朋友寫幾封信去告我的行蹤。

南京的幾個學校

一東南大學

三十一號的清晨八點鍾,我們乘著車去東大,不想走錯了路,後來又繞回來才找到。東大和南高早已合並,校舍亦在一起;所以我們參觀實在分不出何為大學,何為高師。地址很遼闊,建築尚有未竣工的,據雲校款下有五萬七千的建築費。我們先到體育館去參觀。規模很大,分三層,第一層樓下,為器械貯蓄室、洗澡室、換衣室、體育研究室等處,裏邊尚未竣工。第二層樓上,即體育房,裝著十二個籃子;中間有帆布一卷懸梁上,如女生上體操時可放下,隔為兩間,毫不妨礙。地板係以七分寬七寸長的木板砌成,清潔,而且不易滑倒。時適普通科練習隊球,參觀約三十分鍾始至館前草地,看體育科壘球,係麥克樂先生教授。孟芳圖書館尚未竣工,我們參觀的閱書室比較他處已很大,分中西兩部,每一部有管理一人;迨孟芳圖書館竣後,即將此閱書窒遷入而加添書籍,稍事擴充,其規模當可與清華頡頏。

農業試驗場在枝外,由後門可達;約有十頃餘,建費共需六千;分畜牧、園林兩部,樹木陰森,畦田青碧,大有農家風。中有菊廳一所。內有中西餐及各種水果、冰淇淋等食物,專為學生消遣宴客。管賬係一女子,此事殊覺有趣而且清閑。旁有小公園,草花遍植,荷香迎人,有小山,有清溪,有荷亭,有極短之小橋;應有盡有,精小別致,結構佳妙之處尤多。由草徑過去約百步,有獸醫院,有農具陳列所,有牛舍雞舍豬舍,因時間匆匆,故未能盡行參觀。

東南大學校徽

東大每月經費五十萬,學生共六百餘人,女生四十四人,特別生二十九人。校務純屬公開,由學校評議會,組織行政委員會負責。學製為選科製,規定學分最多每學期二十——十二,其中自由可以增減,夠一百六十分為畢業,不計年限。學校中考試注重平時自修和筆記。學生自治會,皆關於學生生活方麵的事情。集會有英文、國文、文藝、圖畫、體育、音樂研究會。

東大以學係做主體,暫設下列各係:

(1)國文係,(2)英文係,(3)哲學係,(4)曆史係,(5)地學係,(6)法政經濟係,(7)數學係(附天文),(8)物理係,(9)化學係,(10)生物係,(11)心理係,(12)教育係,(13)體育係,(14)農業係,(15)園藝係,(16)畜牧係,(17)病蟲係,(18)農業化學係,(19)機械工程係,(20)會計係,(21)銀行係,(22)工商管理係。每係有研究室。

以有關係的學係,分別性質,先行組成下列各科:

(一)文理科,(二)教育科,(三)農科,(四)工科,(五)商科(在上海)。另外有推廣部如下:

(一)校內特別生,(二)通信教授,(三)暑期學校。

走馬觀花,其大略情形如上述;至其內容組織詳則,和學生校內生活,不是在幾個鍾頭裏所能看到的。

二南京高師的附中和附小

參觀完了東大遂到附中,經過了許多室:化學室、研究室、會議室、出版室、生物標本用品預備室和附中銀行,就到初級中學二年級去參觀。這一點鍾是公民。功課也不引人的興趣,而且又是飯後第一時,所以我們一組人進去,倒驚了不少學生的睡!教室內光線充足,窗外風景,有青山草田,很能引起學生一種自然美的誘導。初級三年級國文,見在板壁上寫著“魯有秋胡……”的一段故事,教師在講台上口講手畫的,津津有味,所以學生在下麵,都欣然聽著,課堂中的空氣,當時能引起人的精神。我們約參觀了有十幾分鍾。圖畫教室,裝置異常合適,用途亦很大;滿壁畫圖,可惜無暇細看。圖書室很普通,有各種雜誌和報紙。

高級中學二班,初級有三級,一,二,三,共六班,此外尚有兩班四年級生。經費每月四千,學生三百六十人。學生精神比武高附中活潑,設備亦比武高稍為完全,這是極顯明容易看到的。

附小離高師很近,所以我們就走過去;這個學校,我在北京常聽說是小學中最好最新的一處。我今天來,比較的興味很濃厚,不但我一人,我們同學心理都是這樣。大門是一個舊式的黑漆門,到門房艾一情先生拿了一張學校的片子給他,讓他傳去;這個門房很驕傲的樣子,把我們打量一下才進去,這一進去,準有十幾分鍾才出來,說:“等一等。”我們這時光站都站累了,就坐在簷下待著,猛抬頭見中門上有大匾,上邊有八個紅字:“隨地涕吐,罰倒痰盂”。待了又有十分鍾,才出來一位先生,很不高興的樣子——或是我們擾了他的午眠?走出來勉強地招呼了一下,我們才進去,這時光我們的興趣,已打消在那二十分鍾的等候裏邊了。

中門裏有學生名牌,白色在校,黑色不在校。右邊掛著的是“薛容七郇磐”。這是有別人見薛容有錯處不守規則的時候,可以找七級的教師郇磬教訓他。中間放著一個竹屏,上頭有白紙條“此屏已壞,如有人動,請其賠償”。罰倒痰盂,賠償竹屏,都是鐵麵嚴厲的布告!

藤工場有各種精巧之小筐小籃,皆為學生的成績;我們參觀的時候,他們正在上課。有極小的圖書館博物館。壁有木板,寫著國內要聞數則。

維城院——(昔日女高教務長所捐)中有清潔處,為兒童洗麵擦麵處,議事廳,新國書館等;院中有白兔兩隻,旁邊蹲著兩個小朋友,在那裏撫它們的毛。院中分級,現已下課,故不克參觀教授。

杜威院——(為杜威博士所捐修),院中有遊戲室、音樂室、作業室;地板異常光彩,兒童進去,都要換鞋;所以我們隻可在外邊瞻望。出了杜威院,那位領導的先生說:“重要的地方都完了,還要看就請自便吧!”說完揚長而去。我們對於這學校的內容組織,既無從打聽,除了僅知道學生有五百人外,一概都茫然!隻好自己找路出來,我們同學都覺著可笑!這學校招待參觀的規則我們莫看見,不知道這種先等二十分失陪二十分,是該校的招待定例呢,還是參觀的太多厭煩了呢,還是那位先生莫有睡醒呢?這幾個問題,在我腦中,現在還縈繞著。那位先生的官僚氣概那樣足,如果要是該校的重要人物,豈不是把教育官僚化了嗎?

三江蘇省立第四師範及其附小

六月一號的九時,我們乘著車去四師參觀,一路所經的街市,據雲在南京為最熱鬧,如吉祥街等。到了四師,在門上有“英靈蔚起”“正誼明道”的匾,寫得異常挺秀,此外尚有橫額為“十年樹木長風煙”,此校舍為從前的鍾山畫院改建,故尚有舊址存在。我們先到應接室,圖畫滿壁,美麗耀目,玻璃櫥內有竹工和國文成績等陳列。

課務為選科製,分三科,選科範圍較大,分國文、英文、技能。學校組織分教育、事務、訓育,每年訓育考察,有訓育會議。學級編製,師範五班,預科一班,學生二百四十人,教員五十人。每月經費四萬九千。薪俸重要者元半,次要者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