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體形外貌:太湖白鵝除眼梢、頭頸、腰背部有少量灰褐色斑點外,全身羽毛皆白。喙、脛、蹼均為橘紅色,肉瘤薑黃色,眼瞼淺黃色,虹彩灰藍色。頸細長,無咽袋。公母鵝外表差異不大,公鵝常昂首挺胸展翅行走,叫聲洪亮,喜追啄人;母鵝性情溫順,叫聲低,肉瘤稍小,喙稍短。成年鵝平均體重公鵝4.5千克,母鵝3.5千克。
③生產性能:太湖鵝生長速度快,雛鵝出殼重91.2克左右,結合牧草盛季和秋季進行半舍半牧飼養,70日齡內每隻鵝隻需補喂0.5千克精料(碎米),體重可達2.25~2.50千克,達到上市標準。太湖鵝性成熟較早,3月份的雛鵝8月下旬開產,性成熟期約160天,年產蛋量為78.8~93.3枚,蛋均重135.3克。公母配種比例為1:(6~7),種蛋受精率為90%,受精蛋孵化率為85%,成活率70日齡達92%以上,一般利用年限為3年。太湖鵝母鵝是較好的生產肉用仔鵝的母本。
(4)烏棕鵝
①原產地與主產區:烏棕鵝屬於小型鵝種,因羽毛大部分呈烏棕色而得名。本品種原產於廣東省清遠縣,主要產區在該縣北江河兩岸的江口、源潭、洲心、附城等10個鄉,全省都有分布。鄰近的花縣、佛岡、從化、英德等縣均有引種飼養。
原產地清遠縣有種鵝近8萬隻,飼養量100多萬隻。
②體形外貌:烏棕鵝體質結實,被毛緊湊,體軀寬短,背平。公鵝體形比母鵝大,呈橄欖色,母鵝呈契形,頸細靈活,眼大適中,虹彩褐色,喙、肉瘤、脛、蹼黑色,尾羽呈扇形,稍向上翹起。公鵝肉瘤發達,雄性特征明顯。成年鵝的頭部自喙基和眼的下喙起直至最後頸椎有一條黑褐色羽帶,頸部兩側的羽毛為白色,翼羽、肩羽和背羽烏棕色,並且羽毛末端有明顯的棕褐色鑲邊,胸羽灰白色,腹尾的羽絨白色。在背部兩邊,有一條自肩部直至尾根的2厘米寬的白色羽毛帶,在尾翼間不被覆蓋部分呈現白色圈帶。
③生產性能:在合理的飼養條件下,烏棕鵝生長期各階段體重為:出殼重81.4克,30日齡重662.8克,75日齡重2572克,95日齡重2896克。性成熟期為140天,年產蛋29.6枚,平均蛋重144.5克。該鵝抱窩性強,公母配種比例為1:(8)~10。
(5)雁鵝
①原產地與主產區:雁鵝原產於安徽省西部六安地區,主要分布於霍邱、壽縣、六安、舒城、肥西及河南的固始等縣。
前幾年,原產地的雁鵝逐漸向東南遷移,安徽的宣城、郎溪、廣德一帶和江蘇西南的丘陵地區一度成了新的雁鵝飼養中心,通常稱其為灰色四季鵝。
②體形外貌:雁鵝體形較大,體質結實,全身羽毛緊貼。
頭部圓形略方,有黑色肉瘤,質地柔軟,呈桃形或半球形,向上方凸起。眼球黑色,大而靈活,虹彩灰藍色。喙扁闊,黑色。
脛、蹼多為橘紅色,爪黑色。體軀呈長方形,胸深廣,背寬平,有腹褶,個別鵝頜下有小咽袋。成年鵝羽毛呈灰褐色或深褐色,頸的背側有一條明顯的灰褐色羽帶。體軀羽毛從上向下逐漸變淺,至腹部成為灰白色或白色;背、翼、肩及腿羽皆為灰褐色鑲白邊的鑲邊羽;肉瘤的邊緣和喙基大部分有半圈白羽。
雛鵝全身羽絨墨綠色或棕褐色,喙、脛、蹼灰黑色。雁鵝是中國灰色鵝品種的典型代表。
③生產性能:雁鵝成年公鵝體重4.3~4.7千克,母鵝4.0~4.2千克,60日齡體重為2.1~2.5千克。母鵝210~240日齡開產,年產蛋25~35枚,平均蛋重150克,蛋殼白色。公母配種比例為1:5。雁鵝早期生長快,體形中等,適應性強,抱窩性較強,肉用性能較好,可進一步選育其肉用性能和群體整齊度,形成獨具特色的肉用鵝種。
(6)皖西白鵝
①原產地與主產區:皖西白鵝原產於安徽西部丘陵山區的霍邱和壽縣,廣泛分布於霍邱、壽縣、六安、肥西、舒城、長豐等地。據史料記載,該鵝種已有400多年的飼養曆史。該品種具有生長快、覓食力強、耐粗飼、肉質和羽絨品質優良等特點。
②體形外貌:皖西白鵝體形中等,頭頂有橘黃色肉瘤,公鵝體軀略長,母鵝呈圓形。胸部豐滿,體態高昂。全身羽毛白色,喙橙黃色,脛、蹼橘黃色。有少數鵝頜下有咽袋,少數個體頂部有頂心毛。
③生產性能:皖西白鵝成年公鵝體重5.5~5.6千克,母鵝5~6千克,60日齡體重3.0~3.5千克,90日齡可達4.5千克。母鵝開產日齡180天左右,年產蛋25枚左右,無抱窩性的母鵝年產蛋約50枚,平均蛋重142克。公母配種比例為1:(4~5),種蛋受精率88%左右,受精蛋孵化率可達92%。
(7)四川白鵝
①原產地與主產區:四川白鵝主產於四川省溫江、樂山、宜賓、永川和達縣等地,廣泛分布於平壩和丘陵水稻產區。四川白鵝是我國中型鵝中基本無抱窩性產蛋性能優良的品種。
②體形外貌:四川白鵝全身羽毛潔白,喙橘黃色,脛、蹼橘紅色,虹彩藍灰色。公鵝體形較大,頭頸稍粗,額部有一半圓形的橘黃色肉瘤;母鵝頭清秀,頸細長,肉瘤不太明顯。
③生產性能:四川白鵝成年公鵝體重5.0~5.5千克,母鵝4.5~4.9千克。四川白鵝平均初生重71.1克,60日齡體重2.5千克,90日齡體重3.5千克。公鵝性成熟180日齡左右,母鵝200日齡開產,平均蛋重146克。公母配種比例為1:(3~4),種蛋受精率85%左右,受精蛋孵化率84%左右。四川白鵝的肥肝平均重344克,最大達520克,料肝比為42:1。四川白鵝的配合力好,是培育配套係母本的理想品種。它可以選育為肉鵝或肥肝生產配套係的母本品係,也可用於改良一些品種的繁殖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