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生態鵝場的建設(1 / 1)

一是生態鵝場應選擇在汙染(工業、生活廢物和農業)少、遠離人們活動的地方,以利於防疫。

二是飼養設施的設計和建築材料的選擇要求:適當的陽光、新鮮的空氣、合理的飼養密度;防有害動物(齧齒類動物、鳥類等)及昆蟲的侵擾;地基、木材、塗料中無有害物質。這些不僅可防汙染,也可提高動物免疫力。

三是選擇高質量的水源、適宜的供給方式和良好的管理。

四是嚴格的管理製度,特別是獸醫防疫程序。從人員、運輸工具、鵝舍設備和消毒程序、疫苗的接種,獸醫對病害的定期監測,飼養程序,死亡動物、排放物的處理和職工在飼養範圍內的飲食製度等都應詳細具體,且要求每個操作人員都熟悉和認真履行。

五是從無病害的種鵝場選擇健壯的鵝苗,使用清潔的運輸工具和采用合理的運輸方式將鵝苗運到飼養場。

選用無公害的飼料添加劑。嚴格遵照《允許使用的飼料添加劑品種目錄》,選用適宜的抗氧化劑,禁用調味劑類、人工合成的著色劑、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劑、化學合成的防腐劑、非蛋白氮類和部分粘結劑產品由有生產許可證的工廠生產並且有批準文號,添加的劑量要合理。

六是禁止使用轉基因生產的飼料和飼料添加劑。

七是鵝的糞便或使用過的墊料等廢物應及時進行無公害處理。

八是鵝出欄後鵝舍應及時清洗消毒。既要防止病原微生物對後續飼養的影響,又要減少藥物在食品中殘留和對環境的汙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