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的人聽了都驚呆了!什麼古琴要賣這麼高的價錢,五百兩銀子可買多少田啊!
這時,陳子昂撥開看客,擠進圈內,高聲對老人說:“這古琴我買下!”說著,他把一張五百兩的銀票送到老人手裏。這一下子,圍觀的人都用驚異的目光看著陳子昂,以為遇到大名鼎鼎的彈撥高手,陳子昂笑著說:“我曾跟名師學過古琴。大家既然看得起我,明天上午各位到這裏聽我彈琴。請大家賞光!”
陳子昂花大價錢買古琴的消息不脛而走,很快傳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
第二天,聞訊而來的人們早就來到那裏,不一會兒,已是黑壓壓的一大片。這時,陳子昂早已調好琴弦,看看人們到得差不多了,便彈唱起他自作的詩篇《登幽州台歌》: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陳子昂停了彈唱,拱了拱手說:“我是四川人,名叫陳子昂。初來京城,不為人知。我隨身帶來詩文百篇,想請大家指教。詩文才是治國天下之根本,好的詩文可以流傳千古。”他指了指麵前的古琴,又說:“至於我彈唱的這把古琴,不過是樂工的活而已,屬於聲色之類。聲色不但不能治國,還可能成為誤國的禍患。”說罷,他雙手舉起古琴,“啪”地一聲摔在地上,把古琴摔了個粉碎。
就在人們驚訝之時,陳子昂把帶來的百篇詩文贈給大家。
人們爭相誦讀他寫的詩文,讚歎他的詩文寫得好。這樣,陳子昂的名字就像長了翅膀似的傳遍全國。
陳子昂摔古琴,巧妙地為自己的才名作了宣傳。於是,京城的達官貴人都爭相薦舉他。陳子昂才得以自己的才名中了睿宗文明元年的狀元。
附:《登幽州台歌》注解
幽州:古九州之一,在今河北一帶。幽州台:即薊北樓,為戰國時燕昭王為招賢納士所建。歌:古詩的一種體裁,分短歌和長歌。愴然:傷感的樣子。涕:淚。
這首詩寫作者登古台遠眺,見天地蒼茫。既看不到古代聖賢,也看不到當今濟世利民的賢士,不禁感傷在心,淚落麵頰。
人物介紹
About the Author
陳子昂(661—702),唐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人,字伯玉。唐睿宗文明元年(684)進士,官至右拾遺。直言敢諫,所陳多切時弊。他的詩歌風格多樣,是唐代詩歌革新的先驅。遺有《陳伯王集》。
王昌齡與“一片冰心在玉壺”
王昌齡中進士步入官場以後,恰是唐玄宗和楊貴妃日益荒淫並寵信權奸、藩鎮的時候,國政日趨腐敗,兵禍連年,他便通過邊塞、宮怨、閨怨、贈答等多種形式的抒情詩,對此進行不同程度的揭露和鞭撻。
由於王昌齡對權貴豪門的觸犯,雖一再被貶,但他仍以心地透明純潔自慰。他在最為有名的《芙蓉樓送辛漸》詩裏就有表露。這首詩共四句: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平明:早晨微明時;楚山:指芙蓉樓所在的江蘇常州一帶的山,戰國時屬楚,故名;冰心:形容性情淡泊,不熱衷於功名。)
詩的大意是:夜裏寒氣逼人的秋雨,落入吳地,與江水連成了一片。平明時分,就要送你(指辛漸)前去洛陽了,此時我那孤單的心情,看楚山也覺得它格外孤單。你回到洛陽後,如果親友問起我,就說我那顆冰玉般的心,像放在玉壺中那麼明淨純潔。
後來,人們便由“一片冰心在玉壺”這句詩裏引出“一片冰心”這個成語,用來比喻正直純潔、清廉自守,決不與邪惡同流合汙的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