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6章 教育·科舉(2)(1 / 3)

學生畢業後大半任政府譯員、外交官員、洋務機構官員、學堂教習。該館附設印書處、翻譯處,曾先後編譯、出版自然科學及國際法、經濟學書籍。此外還設有化學實驗室、博物館、天文台等。1902年1月(光緒二十七年十二月),並入京師大學堂,改名京師譯學館,並於次年開學,仍為外國語言文學專門學校。

012通儒院,中國早期設想中的研究生院

通儒院是我國早期設想的研究生院。

清末,曾計劃在大學裏設立培養專門人才的“通儒院”,類似今天的研究生院。通儒招生對象是大學畢業生或具備相當水平的人,培養目標是“能發明新理以著成書,能製造新器以利民用為成效”。學製五年,學員不上課堂,隻在圖書館和寢室搞研究,也可實地考察。學員由各科大學監督(係主任)管理,並由他指定或延聘指導老師。

通儒院畢業,不需考試,而以平時研究著述評定。畢業後待遇,予以翰林升階,或分用為較優京官、外官。但通儒院這套製度,還未及付諸實現,清王朝便垮台了,但它對民國以後的研究生製度卻有一定影響。

013洋務學堂主要教授什麼內容

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後,清廷內憂外患不斷,於是在洋務派的推動下逐漸開展起了洋務活動,希望通過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培養洋務人才以挽救清王朝的政治危機。洋務學堂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產生的。

洋務學堂又分兩種,一種專習“西文”,另一種專習“西藝”。習“西文”的近代學校,主要有京師同文館,廣州同文館等;習“西藝”的近代學校,主要有馬尾船政學堂,天津水師學堂等。其中,京師同文館是第一個開辦的,開了中國近代新式學校之先河。

當時,科舉考試仍然是銓選官吏的唯一製度,因而這些洋學堂學出來的學生出路很是尷尬。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朝廷頒布了《新設同文館酌擬章程》,規定京師同文館三年製優等畢業生可以被保舉為七、八、九品官。

此外,洋務學堂還受外國人經費、管理上的支配。雖然如此,開辦洋務學堂仍有其不可忽視的意義。比如它打破了儒家學說一統天下的壟斷局麵;對晚清科舉製度形成了衝擊:直接推動了中國近代早期留學生的派遣等等。

另外,新學堂內除了開設西文,還有大量的數學、物理、化學、天文等近代自然科學課程,大大推動了西方近代科學技術在中國的傳播。

014京師大學堂,曆史上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

京師大學堂誕生於戊戌維新運動,1898年,經光緒帝下詔,京師大學堂在孫家鼐的主持下在北京創立,成為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它既是全國最高學府,又是國家最高教育行政機關,統轄各省學堂。

1902年,京師大學堂因1900年義和團運動停辦後恢複,吏部尚書張百熙任管學大臣,請出吳汝綸和辜鴻銘任正副總教習,聘請兩大翻譯家嚴複和林紓分任大學堂譯書局總辦和副總辦。創辦於1862年洋務運動期間的京師同文館並人大學堂,藏書樓也於同年重設。12月17日,京師大學堂舉行開學典禮,各個方麵開始步入正軌。

大學堂首先舉辦速成科和預備科,速成科分仕學館和師範館,後者即是今天北京師範大學的前身。1904年京師大學堂選派首批47名學生出國留學,這是中國高校派遣留學生的開始。1910年京師大學堂開辦分科大學。辛亥革命後,於1912年改為北京大學,中國的高等教育揭開嶄新的一頁。

015古代實行的學分製

我國實行學分製的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

北宋神宗熙寧、元豐年間,王安石為相,將太學分為外、內、上三舍,製定升舍法。升舍考試評定成績分為三等:操行和學業皆優的為上等,一優一平的為中等,兩種都平的或一優一否的為下等。三舍考試都用積分法。

元朝仁宗皇慶、延祜年間,調履謙為國子監司業,立升齋、積分等法。一是升齋法:每季考所習經書,課業成績合格和未違犯規矩者,以次遞升,即升上齋。逾再歲,始與私試。二是私試規矩:孟月、仲月、季月三考。詞理俱優者為上等,得一分。詞平理優者為中等,得半分。歲終統計其年積分。積至八分,得充高等,以四十人為額。三年不通一經及在學不滿一年,定章黜革。“所以人人勵誌,士多通材”。

明朝也采取宋神宗時的辦法,凡國子監的學生積分達到及格就可授予相當的官職。國子監按學生的程度設六堂正義、崇誌、廣義、修道、誠心、率性;編為初、中、高三個年級。高年級則分製。每次考試,文理俱優的給一分,文劣理優的得半分,文理俱劣的無分。在一年內積分達到八分的為及格。如有天資聰敏,成績優異的學生,可以不受年限的限製,報請批準,可以提前畢業,破格錄用。

清朝的國子監編製完全采用明朝的製度。凡月考列一等的給一分,列二等的給半分。歲終積八分為及格。

016在古代,教師有哪些稱謂

教師的稱謂,最早見於西周金文中,稱為“師氏”,簡稱“師”,係教國子之官。“師”原是商、西周軍隊的組織單位。西周統治者為培養善戰的貴族子弟,開辦了“國學”,由高級軍官“師氏”任教。

由於“師”是傳授知識的,而“教”又是傳授知識的一種重要手段,從而使“教師”一詞成為“傳道授業解惑”者的美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