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用製度管團隊(2 / 3)

其實“小豬躺著大豬跑”的現象是因為故事中的遊戲規則導致的。規則中的核心問題是“每次落下的食物數量和踏板與投食口之間的距離”。如果改變一下核心問題,豬圈裏就可能發生另外的現象了。

第一種方案:減少投食量。把投食量改為原來的一半,結果是小豬、大豬都不去踩踏板了。小豬去踩,大豬將會把食物吃光;大豬去踩,小豬也會把食物吃光。誰去踩踏板,就意味著為對方貢獻食物,所以誰也不會有踩踏板的動力了。

第二種方案:增加投食量。投食量增加為原來的一倍。結果小豬、大豬都會去踩踏板。誰想吃,誰就會去踩踏板,反正對方不會把食物吃光。小豬和大豬將生活在物質相對豐富的環境中,所以競爭意識不會很強。對於遊戲規則的設計者來說,這個規則的成本相當高;而且因為沒有競爭,想讓豬多踩踏板的效果並不好。

第三種方案:減少投食量,增加距離。投食量變為原來的一半,但同時把投食口移到踏板附近。結果呢,小豬和大豬都搶著踩踏板。等待者不得食,而多勞者多得,每次的收獲剛好消費完。對於遊戲設計者,這是一個最好的方案。成本不高,但收獲最大。

從管理者的角度說,第三種方案是最好的管理員工方法,員工在這樣的製度中,會努力工作,積極進取,實現了有效的激勵。這樣的方案能保證團隊的長久健康發展,值得管理者深思。

如果員工之間沒有合理良性的競爭關係,則大家很容易因為某個共同點站到一起結成同盟,並且互相影響,一些不良的情緒會被誇大,並在同盟中傳播,在傳播中又會因互相的傾訴而加深感觸,進而影響到團隊的和諧和穩定。長此以往,員工因精力被分散自然也會影響到工作。而管理者假如沒有很好地安撫情緒並解決問題,則這種沒有競爭而產生的合力會將矛頭指向管理者,並最終上升到公司的結構層麵。此時情緒爆發的結果可能就是消極對抗,導致工作千瘡百孔的混亂局麵,團隊已經名存實亡。從企業的角度講,管理者之間沒有競爭,由於見識和認識層麵比普通員工有所提高,也更容易“綁”到一起,這種統一陣線一旦因某些事而爆發,對企業的打擊更像釜底抽薪般巨大。

如果我們能在公司平台的基礎上,通過多個方麵、多種製度建設來形成一係列的良性競爭機製:如表揚、警告、扣(發)獎金、綜合評定等。也不必是金錢的獎勵:休假或者累積積分達到某種程度可以在時限內行使某項權利等。建立不同的溝通渠道,如有效投訴及建議也可以累積積分等。總而言之,讓大家在這種製度下工作,逐漸領悟到公司的理念,公司的用人要求。這樣堅持實行下去,公司的麵貌一定會得到改觀。

如何製定企業製度

有效的製度是一個團隊生存和作戰的保障,沒有了製度保障,這個團隊就會像一盤散沙,各自為政,失去凝聚力,更形不成戰鬥力。同時,有效的製度也保障了自由和創造。為了更好地發展,為了大家共同的利益不受侵犯,每個企業都會製定一些規章製度,以約束員工的行為。這不是對員工自由的限製和剝奪,相反,隻有在這樣的製度之下,每一位員工才能獲得真正屬於自己的自由,才不會受到別人的侵犯,才能真正開展具有創造性的工作。企業的製度建設正是對員工利益的最大保護。

國內某著名企業集團的老總對企業的管理行為提出的“斜坡球體理論”,其中就指出“企業就像置於斜坡上的球體,要向上發展需要動力,動力來源於差距,要防止向下滑坡,需要止動力,止動力就來源於企業的基礎管理製度”。

既然企業製度對於員工和企業都有重要的作用,那麼,該怎樣製定企業製度呢?企業製度的製定要從以下幾方麵出發進行綜合研究。

要結合企業文化來製定企業製度

製度是灌輸和貫徹企業文化的一個重要渠道。例如,在一個強調奉獻精神的企業裏,製度就應該多一些反對私利,打擊損公肥私,倡導公平、奉獻的內容;在一個強調溝通的企業裏,製度就應該多一些反對自我封閉,打擊地盤主義,倡導團隊團結精神的內容;在一個強調創新的企業裏,製定的製度就應該多一些反對故步自封、經驗主義,而包容某些失敗,倡導學習的內容……如果一個企業在建立企業製度的時候沒有考慮到企業文化,這個製度便失去了它的生命力。例如有人說,他經曆過的企業都這樣……其含義就是,企業製度都是大同小異,根本沒有區別,雖然每個企業都有不同的文化,但是在製度上根本體現不出來。企業在強調產品差異化、品牌差異化的同時,也應該考慮到製度差異化,因為既然你想搞差異,你在運作上就必然和別人不一樣,你也就需要不一樣的保障了。

製定的製度要和企業發展的階段性相適應

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企業會麵臨不同的階段性任務,相應地就不可避免地要應對不同的問題。製度這時的作用就是保障企業在這個階段的運營,圓滿完成階段性任務。例如,企業在成長階段大多強調銷售,這時的製度應該偏重銷售方麵,“能抓住老鼠的貓就是好貓”,而其他的某方麵應該包容;而在發展已經成熟的企業中,要更加注重整體協調,所以製度就必須考慮全局,注重綜合治理。

企業製定的製度要和企業資源相適應

製度的功能之一就是不斷促進企業資源的完善,而不是無謂消耗資源。例如,當企業正處於人才缺乏的時候,在製度的某些方麵就必須考慮到包容性,不要使人都被製度罰走了、嚇走了,否則誰還為企業做事呢?而在人才充沛的時期,就要考慮到對人的綜合要求。

企業製定的製度要充分考慮到市場因素

每個企業都有不同的作業流程。製度在這裏的任務就是充分保障作業流程的順利實施,也就是手裏拿著筆,眼睛要盯到市場上去,盯到一線去,這樣的製度才不會成為效率的絆腳石,而且將促進效益的提升。

製定的企業製度要有服務員工的觀念

管人是需要技巧的,例如,你本來是在管他,但是,你不能說我管你,而應該說我幫你。這樣他人才會接受你的想法,樂於被你管。為此,製定製度的時候,應該注意以下幾點:首先,製定的製度本身要易於理解,簡單明了,能讓員工很快能看明白,容易記住。在西方文化中,他們講製度,所以西方人用製度管人,任何人都不能超越製度。所以,他們製定的製度非常詳細。但是這種方法在中國就不適用。中國人講情理,如果隻跟員工講製度,他們會不願意、不接受。所以,在中國製定製度要簡化,不僅僅是易記,更重要的是留下合理權變的空間。沒有這個空間,你權變了,員工會認為製度根本沒用,有了這個空間,員工會認為你講理講情,即便罰了,也服了。另外,製度寫得簡單,就會避免因為執行層麵過多而製造出不必要的麻煩,謹防既浪費時間,又消耗資源。

群策群力,共同製定企業製度

發動所有員工對製度建設獻計獻策,為了製定更有效的製度,更多的企業員工參與的越多,才越有利於企業製度的製定。但是,如果讓企業員工自己說,他可能顧慮重重,所以,我們可以采取一些策略,讓他說出自己的想法,提出寶貴意見。例如,在企業製定製度前,我們可以讓每個員工包括中高層管理者寫一篇東西,內容是如果讓他去做一個企業,他該怎樣去創建。然後采取匿名打印的征稿形式,多做動員工作,讓員工熱情參與進來,製定製度的負責人就能從投稿中找到很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