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勝華爾街》reference_book_ids\":[6964250324005555214]}]},\"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耐心是決定因素
林奇是長期投資的信奉者:“我對長期投資的興趣無人能及。但是正如聖經中所說,鼓吹要比實踐容易得多。”
林奇非常反對短線交易:“指望依靠短線投資賺錢謀生就像依靠賽車、賭牌謀生一樣機會非常渺茫。事實上,我把短線投資看作是在家裏玩的卡西諾紙牌遊戲。在家裏玩卡西諾紙牌遊戲的缺點是要做大量的記錄工作。如果你在股市上每天交易20次,那麼一年下來要交易5 000次,而且所有的交易情況都必須記錄下來,然後做成報表向美國國稅局進行納稅申報。因此,短線交易隻不過是一個養活了一大批會計人員的遊戲。”
林奇曾經說過,“買一些有盈餘成長潛力的公司股票,而且除非有很好的理由,千萬不要輕易賣出。其中股價下挫永遠都不是一個好理由。”要像對待婚姻一樣押上你對股票的忠誠度,“如果你精於選股,但卻是個機會主義者,最後充其量你也隻是一個平庸的投資者。”雖然崩盤或回檔誰也無法避免,就像美國北方人無法避免大冰雪一樣。“人們在預防空頭所受到的損失,比空頭真正蒞臨時受的損失來得更多。”林奇這個觀點也許出乎大多數人的意料。原因是為了預防空頭時段,投資者往往錯失多頭股市的機會。有數據為證:在1954年以來的40多年裏,如果你能完全投資股市,年均回報率為11.5%,但是如果你在這40年裏的40個漲幅最大的月份中沒有投入股市,投資回報率就隻剩下2.7%了,差距甚大。還有一個統計數字也會讓波段高手們泄氣:假設你的運氣很差,自1970年以來每次都買在年度最高點,則你的年平均回報率隻有8.5%;而如果你抓波段的功力很高,每年都買在股市的最低點,則回報率為10.1%。最能幹及最差勁的投資者相差也不過1.6%。這個統計數字告訴使世人:抓波段操作並非真正的贏家,真正的贏家是從頭到尾投資在股市,並且投資在具有成長性的企業裏。請記住:“股票投資和減肥一樣,決定最終結果的是耐心,而不是頭腦。”
尋找藍籌股
藍籌股的特點是:投資報酬率相當優厚穩定,股價波幅變動不大,當多方市場來臨時,它不會首當其衝而使股價上漲。經常發生的情況是其他股票已經連續上漲一截,藍籌股才緩慢攀升;而當空方市場到來,投機股率先崩潰,其他股票大幅滑落時,藍籌股往往仍能堅守陣地,不至於在原先的價位上過分滑降。藍籌股通常具有良好的抗跌性,在行情好轉後則有良好的複原能力和升漲能力。因而,藍籌股常常成為市場追捧的對象,在市道低迷時購入此類股票,不失為穩定獲利的一種選擇。
1. 選擇真正的藍籌股
藍籌股的弱點在於其經過反複炒作後,其上漲幅度已大,必須經過適當的強勢整理,才能重新聚集新的上攻動能,否則,勉強拉升必將過度消耗其上升能量。投資者要選擇真正的藍籌股進行操作,這樣才能夠獲取利潤。參與藍籌股行情,必須把握好以下投資要領:
(1)藍籌股的業績評判標準。最常見的評價標準是通過市盈率、淨資產收益率、每股收益的多少這3個指標進行衡量。藍籌股的市盈率要保持在20倍左右或少於20倍;其淨資產收益率每年至少要保持在6%~10%。每股收益多少才算是藍籌股,這沒有具體的衡量標準,需要就個股情況具體分析,因為,每隻股票的股本結構大小不一,淨資產高低也不同。
(2)藍籌股的業績持久性。藍籌股不僅要有良好的業績,更要能長久保持,至於藍籌股業績是否能持久,關鍵在於該上市公司的業績是否具備較強的穩定性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這種能力主要依賴於上市公司的品牌優勢、技術優勢和規模優勢。
(3)藍籌股的利潤構成。要觀察上市公司業績增長是真正來源於主營業務收入的增加還是來自於偶然性收入,如補貼收入、營業外收入、債務重組利得、因會計政策變更或會計差錯更正而調整的利潤、發行新股凍結資金的利息等。投資者需要注意,有的上市公司利用關聯交易調節利潤,甚至是直接變賣家產,更有極少部分上市公司通過財務上的技術處理,給業績注入水分,因此,投資者在選擇藍籌股時要仔細分析,避免選擇這樣的公司。
(4)藍籌股的現金流量。要分析上市公司現金流量表,選擇現金流人大於現金流出的公司。
(5)藍籌股的成長性。隻有成長性好的股票才能給投資者帶來豐厚的利潤,投資者應該選擇成長性好的藍籌股。上市公司是否具有成長性,可以通過對該公司所處行業是屬於夕陽產業還是朝陽產業、公司募集資金的投資方向和效果、產品的科技含量如何、人才資源的配置和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等多方麵來進行綜合分析。
(6)藍籌類上市公司的回報情況。真正的藍籌股不僅要有良好的業績和回報能力,還要願意對持股的投資者付出這份回報。
(7)藍籌股的投資價值。藍籌股具有業績優良、市盈率較低、上市公司基本麵情況向好等特點,這樣才有一定的投資炒作價值;具有股價偏低、未來有較大上升潛力等特點,這樣的藍籌股才能夠為投資者帶來豐厚的利潤。
(8)藍籌股的市場風險。目前,價值投資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藍籌股的投資風險也隨之浮現出來,一些投資者開始盲目追漲藍籌股。事實上,價值投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當藍籌股受到市場過度追捧、股價高漲時,就會出現價值高估的風險。
(9)藍籌股的股本。投資者在選擇藍籌股時一定要考慮股本,股本過大的藍籌股可能不是最佳的選擇。這是因為,權重股的起落對指數的升跌影響過大,在管理層不希望上漲過快的時候,主流資金不太可能在權重股上大做文章,最多也隻是采用輪動性、進二退一式的運作模式。當然,如果兩市重新出現“二八”現象的話,權重股的表現會相對出色一些。相反,比較股本相對小些的二線藍籌,這類股既能繼續做多,又能避開政策的壓力。
(10)藍籌股的題材。產業升級、產業並購是我國未來幾年經濟轉型與發展的最大特點。在這一過程中,管理層做大做強央企的大思路將保持不變。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將掀起並購重組的大潮,這對於藍籌股來說無疑是最有魅力的炒作催化劑。
2. 藍籌股的操作
藍籌股是股票市場中最有影響力和號召力的領頭板塊。作為市場中的一種炒作題材,藍籌股無疑是得到投資者廣泛認同和積極追捧的。藍籌股的投資技巧,關鍵在於把握好藍籌股的波動節奏,其波動節奏包括三個方麵:
(1)市場整體運行趨勢的節奏。藍籌股行情和大盤的走勢之間存在著密切的相關性,當市場趨勢向好時,藍籌股往往會不失時機地表現一番。但由於藍籌股通常流通盤較大,介入的主流資金規模較大,藍籌股行情往往具有一定的慣性特征。因此,當大勢剛剛出現調整時,藍籌股往往仍能暫時表現出一定的強勢,隨著調整行情的進一步發展,藍籌股也會逐漸轉入調整。投資者需要根據藍籌股的這種慣性特征,在行情轉弱的過程中,及時果斷地獲利了結。
(2)藍籌股整體板塊的節奏。目前中國股市中的藍籌股大多隻是績優股和大盤股,炒作題材的成分相對較大,參與藍籌股行情,采用長時間的捂股不動的操作方式是非常被動的,藍籌股同市場中的其他熱點一樣有著漲跌起落,投資者需要根據藍籌股整體板塊的漲跌節奏進行波段操作。
(3)藍籌股內部板塊輪動的節奏。由於藍籌股的板塊容量較大,目前歸屬於藍籌股旗下的個股數量大約在百隻左右,並已經細分為多個板塊,包括鋼鐵、石化、醫藥、科技、汽車、金融、能源等,投資者需要借助藍籌股中不同的細分板塊的輪動特點,把握藍籌股內部板塊輪動的節奏,順勢而為地在不同板塊之間實施套利操作。
藍籌股是值得長期投資的優良品種,因為藍籌企業發展的穩定性好,投資藍籌企業也就能夠獲得比較穩定的收益。而從2006年6月份開始的藍籌回歸,為A股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藍籌基金提供了新的投資機會。基於對藍籌股的長期看好,一些基金公司相繼推出了專門投資藍籌股票的基金。這些基金將通過投資業績優良、發展穩定,在行業內擁有支配性地位、分紅穩定的藍籌上市公司的股票,追求穩定分紅和基金資產的長期穩定增長。
事實上,在中國,藍籌企業已成為市場的中流砥柱。以中證100指數的權重股為例,該指數成分股的股票數量隻占整個市場的7%,但總市值卻超過60%,利潤總額超過80%;而且整個藍籌企業的分紅更穩定,很多大型企業包括寶鋼、上海機場、長江電力、貴州茅台等都有非常明確的分紅計劃和承諾。因此可以認為,隻要把握住藍籌股中的優質品種,也就把握住了整個A股市場的投資機會。
不預測短期行情
林奇認為“股價”既是投資者最容易找到的信息,也是最沒有價值的信息。
他同時注意到,由於有了短線投資者和一些專業的對衝基金管理人員,使得現在股票的換手率變得異常迅速,短期交易已經充斥整個市場,並對市場行情產生了重大影響,造成了市場的更大波動。
但林奇並不讚同這種操作:“公司收益遲早會影響到證券投資的成敗,而今天、明天或者未來一周的股價波動隻會分散投資者的注意力。”
從長期投資的角度來看,短期市場的震蕩不過是長期行情的一個很小的變動而已。因此在股市長期格局沒有變化的情況下,對於投資者而言,關鍵是選擇風格穩定、信譽良好的上市公司,以及適合自己風險偏好的股票,並堅持長期投資。
忽視震蕩,堅定持有
麵對大幅震蕩或股市調整該怎麼辦,這似乎是投資者永恒的困惑。林奇的意見是:“如果你不能比較好地預計到股市調整的到來,那麼就堅定地持有。”美國曆史上曾經發生過多次嚴重的股災,哪怕投資者一次也沒有避開這些股災,長期投資的結果也遠遠強於撤出股票投資。在市場震蕩的時期,大家需要克服的是恐懼,並以理性的態度麵對。當然,也要切記一個前提,用不影響個人、家庭正常財務狀況的資金來進行投資,或者說,控製好投資理財的比例。
林奇認為,“理論上講,股票市場上的每個行業都會有輪到它表現的時候。”因此在適當的時機投資,尤其是關注那些已經處於衰退穀底,開始顯示複蘇跡象的行業,將有可能獲得更加可觀的收益。”
在股市看到很多投資者有種錯誤的投資理念,那就是手裏拽著幾隻或十幾隻股票,他們卻不知在這動蕩的股市中要守好幾隻乃至十幾隻個股不虧是非常困難的,更不要說賺錢了,可以這樣說,大盤在向好時你的個股也許有幾隻賺錢,但你的看盤經驗和能力有限,如果發生突然變盤,你很難在短時間了結所有手中的股票。其實投資者完全可以把有限的精力放在那一兩隻個股上,對它進行細心觀察,符合買點就買,不符合就再重新等待機會,總之隻要大盤不是太惡劣,一天之中有很多個股會像春筍一樣冒出來。
設定理性預期
林奇曾經說過“投資股市絕不是為了賺一次錢,而是要持續賺錢。如果想靠一‘博’而發財,你大可離開股市,去賭場好了”。具體操作長期投資時可以參考以下幾點:
個人投資者經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誤將風險當成預期收益,比如,在過去的十多年裏,多數中國投資者被國內股市快速的波動頻率和巨大的波幅所吸引。而且,這些缺乏基礎金融知識的投資者隻是將注意力集中在股市向上的波動上,最後栽倒在股市向下的波動裏也就不足為奇了。這裏我們討論的是規避了非係統風險的整體市場的收益風險特征,而那些每天沉溺於證券營業部或者網上交易終端屏幕前的股民還要因為投資組合不夠多樣化而麵臨額外的非係統風險。
夢想通過股票市場每隔一兩年將自己的財富翻番的投資者們,絕對有必要對自己投資股票的收益和風險預期朝著理性和現實的方向修正。隻有理性預期的人才能以平常心態堅持長期投資,從而成為股票市場的真正受益者。
一般地,相對於債券等其他資產來說長期預期收益率越高,投資者配置在股票中的資金就應該越多。但是,僅僅明確了股市的長期收益和風險特征並不足以讓我們決定投資在股市中的具體資金額度。投資者還需結合目前財務狀況和未來資金需求確定投資的期限、要求的最低回報率以及可承受的最高風險,進而確定用於股票的資金配置比例和投資方法。
盡管現代投資組合理論上要求我們以實現整體資產的總收益最大化為投資管理目標,但是,行為上我們每一個人都將自己不同數額的資金存入具有不同用途的賬戶中,並對該部分資金有著不同的投資期限、收益要求和風險承受能力。例如,我們為子女設立的大學學費儲蓄賬戶的投資期限和要求的回報基本固定,但是承受本金下跌風險的能力極低,因此也許根本就不能被投資在股票市場上。同樣,用於退休目的的儲蓄也必須視賬戶所有人的財富水平、當前收入、生活方式、退休生活規劃等方麵的要求來決定投資於股市的比例。
無論市場多麼狂熱,身邊有多少人最近在股市中賺了多少錢,也不管有多少機構投資者的多少專家呼喊“十年牛市正剛起步”,世界上沒有隻漲不跌的單邊市場。一旦股票市場轉向下跌,就必然有人因為流動性需求等原因遭受巨大損失。所以,準備新參與股票市場或者加大參與度的投資者們尤其應該仔細審視自己的投資目標、投資期限和風險承受能力,以免成為股市向下波動的下一個反麵教材。
利用周期,順時而動
有耐心的投資者往往能成為最成功的投資者。長期投資則是這一類人偏愛的投資類型。在股市中進行長期投資,把握市場長期走勢是非常必要的。用經濟周期的規律來尋找其中的契機無疑是個好方法。
比選股更重要的是耐心持股。在這方麵,林奇在投資生涯的初期有切膚之痛。他很早就發現了家得寶建材公司,當時股價隻有25美分,他買進持有1年後就賣掉了,15年後上漲了260倍。同樣的股票還有阿爾伯遜、聯邦快遞,都因為沒有耐心持股而錯失幾十倍幾百倍的收益。由於有了早期的教訓,林奇在後來的投資生涯中,一旦找到好公司都是長期耐心持有。
長期投資往往是成功投資者偏愛的投資類型。長期投資不能單純地理解為“買入後靜等”,長期投資需要將經濟周期等因素考慮進來。經濟周期分為4個階段:複蘇期或成長期,通脹期,減緩期,衰退期。
1. 利用規律
在複蘇期,政府一般會加息或維持不變;在通脹期,政府一般都會大幅度加息;在減緩期,政府則會減息或維持不變;在衰退期,政府則都會大幅度減息。
在複蘇期中,由於整個社會剛剛走出衰退的陰霾,經濟還很脆弱,政府不敢大幅度加息。此時,政府加息的幅度通常跟不上公司利潤的增長,於是就會出現越加息股市越走強的情形。
在通脹期間,雖然政府擴大了加息的幅度,但因為經濟對加息的反應有個滯後效應,即利息的變化不是馬上起作用的,通常根據當時經濟的強度,會有幾個月到1年不等的反應期。此時就可能會出現利息上升,股市同時也走強的現象。
在減緩期中也有類似的效應,因為經濟剛剛經曆了通脹期,政府不敢大幅度減息。此時,減息的幅度跟不上公司利潤的減緩,於是就會出現越減息股市越走低的情形。
在衰退期間,雖然政府加大了減息的幅度,但由於經濟對於減息的滯後效應,導致了利息降低,股市同時也走低的現象。
不難看出,利率的滯後效應使得股市的走勢與經濟周期在某種程度上出現了一致的情形。政府總是不希望看到這種情況,因為它給經濟預測和政策實施效果帶來許多不利影響。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在任職期間就一直致力於經濟預測和消除這種利率的滯後效應,以求經濟的平穩增長。
2. 長期投資適時而動
一般來講,買股的最好時間是經濟衰退期的後期和複蘇期的前期,即所謂的長期投資要逆勢而非追漲。許多市場經驗也表明長期投資要逆勢。
2000年中期,美國科技股泡沫破滅。當時美國的GDP為4.8%,隔夜拆借利率為6.5%。隨後,GDP很快就一路下滑到2001年第四季度的0.2%。美聯儲開始緊追著驟然降溫的經濟大幅度減息。然而,美聯儲怎麼做都阻擋不了經濟的降溫之勢,它怎麼減息,股市就怎麼跌。標普500從2000年6月的1454點跌到了2003年2月的最低點841點,隨後開始回升。事實上,美國經濟在2002年期間已經開始有所回升了,但美聯儲為了保住革命果實,讓經濟能夠回升到曆史的平均水平4%,因而繼續減息到2003年。可見,經濟衰退期的後期和複蘇期的前期是買股的最佳時機。
盡管很多人認為,我國股市是政策性市場,許多經濟分析難以適用。但事實上,經濟規律無處不在。無論政策合理與否,經濟分析都可以發現投資機會,隻是落腳點不同而已。而且,不合理的政策反而使市場裏有更多的套利機會。比如人民幣被低估就是由於我國政府長期不合理的彙率管製製度而造成的。貿易順差的飆升,外商固定資產投資,以及投機資金的如潮湧入都說明人民幣被低估了。美國華爾街的業內人士大都認為,賭人民幣升值是個風險很小的投資,雖然它並不是無風險套利。
可見,用經濟周期的規律來尋找股市長期投資的機會不失為一個好方法。要注意的是:耐心的投資者是最好的投資者。當資金充裕時,不要馬上跳進市場,而是必須保持頭腦清醒,先看看目前市場正處在經濟周期的哪個階段,然後再開始選股。通常,最好時機是衰退期的後期和複蘇期的前期,其次是複蘇期和通脹期的前期。由於股市走勢比經濟周期要超前一些,所以通脹期的後期應開始拋售股票,此時就不是買股的時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