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篇 趨勢投資煉金術——拜彼得·林奇為師(3)(3 / 3)

2. 考慮基金的費率規定,選擇合適的贖回時機

基金管理人在募集基金時,為了吸引更多的投資者,鼓勵投資者更長期地持有所投資的基金,針對不同的基金持有時間設立不同的贖回費率。比如,有些基金在持有滿半年或1年後,贖回費率減半或者全免等。所以在選擇贖回時,要清楚相關贖回費率的規定。

3. 基金業績明顯不佳之時,要勇於轉換其他基金

基金投資操作不同於一般的股票投資,更加傾向於長期性的投資,投資者可以容忍短期的績效不佳,比如連續的3個月或是半年,但是如果等到1年以後基金的業績仍然沒有起色,就要毫不猶豫地割肉賣掉,轉換為曆史業績優秀、表現比較穩定的其他基金。盡管基金的曆史業績並不代表未來,但是一般來說,基金業績穩定性還是值得期待的。

4. 發現基金管理人的操作有問題時,應該毫不猶豫地贖回

基金管理人和基民之間由於各自追求不同的利益,將會不可避免地導致基金管理人的“道德風險”問題。投資者如果發現自己投資的基金被管理人當作利益輸送的工具,換句話說,管理人為了給特定人謀取利益,犧牲投資者的權益,應該立即賣掉該基金,不必再寄予任何期待。

投資前想想20條忠告

林奇是華爾街著名投資公司麥哲倫公司的總經理。上任幾年間他便將公司資產由2 000萬美元增長至90億美元,《時代》周刊稱他為“第一理財家”,《幸福》雜誌則讚譽他為“股票投資領域的最成功者……一位超級投資巨星”。他在投資理念上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對投資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有20條忠告:

(1)不要相信各種理論。多少世紀以前,人們聽到公雞叫後太陽升起,於是認為太陽之所以升起是由於公雞打鳴。如今華爾街每天為解釋股市上漲的原因而生產的大量新論點,總讓人困惑不已。比如,某一會議贏得大酒杯獎啦、日本人不高興啦、某種趨勢線被阻斷啦。“每當我聽到此類理論,我總是想起那打鳴的公雞。”林奇打趣地說。

(2)不要相信專家的意見。專家們不能預測到任何東西。雖然利率和股市之間確實存在著微妙的相互聯係,我卻不信誰能用金融規律來提前說明利率的變化方向。

(3)不要相信數學分析。“股票投資是一門藝術,而不是一門科學。”對於那些受到呆板的數量分析訓練的人,處處都會遇到不利因素,如果可以通過數學分析來確定選擇什麼樣的股票的話,還不如用電腦算命。選擇股票的決策不是通過數學做出的,你在股市上需要的全部數學知識是你上小學四年級就學會了的。

(4)不要相信投資天賦。在股票選擇方麵,沒有世襲的技巧。盡管許多人認為別人生來就是股票投資者,而把自己的失利歸咎為悲劇性的天生缺陷。林奇的成長曆程說明,事實並非如此。在他的搖籃上並沒有吊著股票行情收錄機,長乳牙時也沒有咬過股市交易記錄單,這與人們所傳貝利嬰兒時期就會反彈足球的早慧截然相反。

(5)你的投資才能不是來源於華爾街的專家,你本身就具有這種才能。如果你運用你的才能,投資你所熟悉的公司或行業,你就能超過專家。

(6)每隻股票後麵都有一家公司,了解公司在幹什麼!你得了解你擁有的股票和你為什麼擁有它。“這隻股票一定要漲”的說法並不可靠。

(7)擁有股票就像養孩子一樣,不要養得太多而管不過來。業餘選股者大約有時間跟蹤8~12個公司,在有條件買賣股票時,同一時間的投資組合不要超過5家公司。

(8)當你讀不懂某一公司的財務情況時,不要投資。股市最大的虧損源於投資了在資產負債方麵很糟糕的公司。先看資產負債表,搞清該公司是否有償債能力,然後再投錢冒險。

(9)避開熱門行業裏的熱門股票。被冷落,不再增長的行業裏的好公司總會是大贏家。

(10)對於小公司,最好等到它們盈利後再投資。

(11)公司經營的成功往往幾個月,甚至幾年,都和它的股票的成功不同步。從長遠看,它們百分之百相關。這種不一致才是賺錢的關鍵,耐心和擁有成功的公司,終將得到厚報。

(12)如果你投資1 000美元於一隻股票,你最多損失1 000美元,而且如果你有耐心的話,你還有等到賺10 000美元的機會。一般人可以集中投資於幾個好的公司,基金管理人卻不得不分散投資。股票的隻數太多,你就會失去集中的優勢,幾隻大賺的股票就足以使投資生涯有價值了。

(13)在全國的每一行業和地區,仔細觀察的業餘投資者都可以在職業投資者之前發現有增長前景的公司。

(14)股市下跌就像科羅拉多一月的暴風雪一樣平常,如果你有準備,它並不能傷害你。下跌正是好機會,去撿那些慌忙逃離風暴的投資者丟下的廉價貨。

(15)每人都有炒股賺錢的腦力,但不是每人都有這樣的膽量。如果你動不動就聞風出逃,你不要碰股票,也不要買股票基金。

(16)事情是擔心不完的。避開周末悲觀,也不要理會股評人士大膽的最新預測。賣股票是因為該公司的基本麵變壞,而不是因為天要塌下來。

(17)沒有人能預測利率、經濟或股市未來的走向,拋開這樣的預測,注意觀察你已投資的公司究竟在發生什麼事。

(18)你擁有優質公司的股份時,時間站在你的一邊。你可以等待,即使你在前5年沒買沃瑪特,在下一個5年裏,它仍然是很好的股票。當你買的是期權時,時間卻站在了你的對麵。

(19)如果你有買股票的膽量,但卻沒有時間也不想做家庭作業,你就投資證券互助基金好了。當然,這也要分散投資。你應該買幾隻不同的基金,它們的經理追求不同的投資風格:價值型、小型公司、大型公司等。投資六隻相同風格的基金不叫分散投資。

(20)資本利得稅懲罰的是那些頻繁換基金的人。當你投資的一隻或幾隻基金表現良好時,不要隨意拋棄它們,要抓住它們不放。

選準困境反轉型公司

困境反轉型公司是那種已經受到嚴重打擊而一蹶不振並且幾乎要按照法律規定申請破產保護的公司。它們既不屬於緩慢增長型公司,也不是業務將會複蘇的周期型公司,它們有著可能導致公司滅亡的致命傷。投資者對它們的發展都非常絕望,認為它們永遠也不可能東山再起了,然而它們中的一些實力派最後卻總能搖晃著挺過去,並在短短的時間內恢複發展,創造一個驚天神話。

林奇把困境反轉型公司分為五種類型:

(1)“出資挽救我們否則後果自負”類型。林奇認為它們複蘇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政府財政和政策支持上,如果政府能提供及時足夠的幫助,股票再次升值是指日可待的。

(2)“誰會想到”類型。最有名的例子就是肯?愛迪生公司,它的股票曾從12美元很快下跌到幾乎2美元,這實在是出乎投資者意料之外,令人痛心疾首的悲慘之事。然而不久之後,肯?愛迪生公司的股票竟然又強力反彈起來,一下子從2美元上漲到53美元之多。毫無疑問,這次上漲又造就了一大批富翁,他們談到此事,也隻有幸運地感歎:“誰又曾料到呢!”

(3)“問題沒有我們預料的那麼嚴重”類型。最有名的例子就是三裏島核電廠,該公司曾在發生過一次核泄漏事件之後而陷入困境,這令許多投資者都聞之喪膽。然而林奇則認為“問題沒有我們預料的那麼嚴重”,依然選擇購買三裏島核電廠的控股公司通用公共事業公司股票。過了幾年,通用公共事業公司決定重新啟用另一個核反應堆,這樣一來,林奇所購買的股票就開始上漲。林奇的投資也因此狂賺不已。

(4)“破產母公司中含有經營良好的子公司”類型。當洲際百貨公司經營不善麵臨破產之時,其一家子公司美國玩具反鬥城公司發展勢頭依然良好,所以當它獨立地從母公司分離出來後,其股票價格在短短的時間內上漲了近60倍,這幾乎是不可思議的事。

(5)“進行重整使股東價值最大化”類型。比如固特異公司減少了石油業務,賣掉了一些發展緩慢的子公司,並把經營重心重新轉向自己最擅長的輪胎製造業務,於是就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新生,公司股票也得到了相應的增長。

至於年均收益增長率低於GNP增長速度的公司、收益趨勢下降的公司、收益波動頻繁的公司和年均收益增長速度太快的公司,都不是可投資的對象。前兩者顯而易見,而後者則由於增長太快風險必然非常高,而且你也很難期望30%以上的收益增長速度能保持3年以上,更不用說10年。

困境反轉型公司的股價往往能夠非常迅速地收複失地,這已經為許多此類公司的情況所證明。投資困境反轉型公司股票的最大好處在於在所有類型的股票中,這類股票的上漲和下跌與整個股票市場漲跌的關聯程度最小。盡管並非所有的困境反轉型公司股票都能夠困境反轉,但偶然幾次的成功使得投資這類公司的股票在整體上投資回報非常豐厚。買入的時機合適能給你帶來幾倍的回報,因此在市場低迷的時候可以重點關注這類公司。

這類公司的複蘇一般會經曆四個階段:災難當頭、危機管理、財務穩定、最終複蘇,買入的時機可以選擇在第二階段第一條好新聞傳出來的時候,也可以選擇第三個階段。投資於有問題的公用事業類公司的業績要好於一般的問題公司,原因在於公用事業類公司是受到政府管製的,政府很難真的讓它們破產。

我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麵來關注公司:

(1)公司擁有現金和債務的數量。如蘋果計算機公司有2億美元現金,身處危機之中時並無債務,於是你可推斷該公司不會破產。

(2)債務結構。不能有太多那種一旦公司出現問題就立刻會被追回的債務。例如國際收割機公司,現名內維斯達爾公司,是使投資者失望的可能複蘇企業,因為公司印發了幾百萬張新股票售出以換取資本。結果公司是複蘇了,但其股票未複蘇,所以投資者的希望又破滅了。

(3)在解決困難時公司最多能在賠本的狀態下堅持經營的時間;能否依靠債權人擺脫破產危機,在破產的威脅麵前債權人是否會讓步或者出麵支援;如果這家公司破產能給股東留下點什麼;公司打算怎樣轉型,是否已經關掉或者出售那些賠錢的子公司,這麼做是否會給公司的收益帶來很大的變化。得克薩斯儀器公司是可能複蘇型企業的又一典型例子。1983年10月該公司宣布它將撤出家用計算機行業(又是一個對手如林的熱門行業),僅在1983年裏,該公司家用計算機部門就損失了5億美元。這一決定也是為了降低損失,但也意味著公司會集中精力發展其拳頭產品——半導體和國防工業用品。宣布這一決定的第二天,其股票就從101美元上漲到124美元,4個月後又上漲到176美元。

(4)產品是否又成了搶手貨;成本是否得以降低,如果降低了成本,產生的效果是什麼。如克萊斯勒公司關閉了一些工廠,大大降低了成本。該公司還讓一些企業生產過去由自己生產的許多部件,並因此節省了一大筆資金,它從一個高成本汽車生產公司變成了一個低成本汽車生產公司。

不要因恐慌而割肉

中國股市從2007年10月的最高點6124點,到2008年10月跌到1664點,跌幅超過70%。有很多人驚呼,熊市來了!有很多人預言,中國股市要崩盤了,趕緊割肉吧。真的會崩盤嗎?林奇用曆史數據告訴我們,崩盤是不可能的,根本沒有必要急於割肉。

在美國股市股票投資收益率戰勝其他投資品種的這70年間,曾經發生過40次超過10%的大跌。其中,又有13次屬於令人恐怖的暴跌,跌幅超過33%。期間還經曆了有史以來最大的暴跌,即1929~1933年的股市大崩盤。

在這40次暴跌中,即使你提前預測到了其中的39次,並且在暴跌前賣掉了所有股票,最後也會後悔萬分。因為即使是跌幅最大的那次股災,股價最終也漲回來了,而且漲得更高。

中國股市從1990年誕生到2008年的18年間,一共發生過4次跌幅超過50%的大調整。第一次是從1992年5月最高的1429點,到11月最低跌到386點,半年跌幅超過73%。但到1993年2月最高漲到1558點,不到4個月不僅收複失地,而且創出新高。第二次是從1993年5月最高的1380點,到1994年7月最低325點,15個月跌幅超過76.5%。但到1997年5月最高漲到1510點,大盤從此持續上漲,一直上漲到2001年6月的最高點2245點。第三次是從2001年6月的最高點2245點,到2005年6月最低的998點,4年跌幅超過55%。但到2006年12月底,市場收盤於2675點,而且大盤從此持續上漲,一直上漲到2007年10月的最高點6 124點。第四次是從2007年10月的最高點6 124點,到2008年10月的1 664點,11個月的跌幅達到71%。

每次暴跌過半,都有人預測股市要崩潰了,但是事後證明,盡管上證指數暴跌一半甚至2/3,也並非像人們預料的那樣股市末日來臨,它也不過是一次正常的股市調整而已。股市最終還會漲回來,而且會漲得更高。

既然股市最終會漲回來,何必恐慌得割肉呢?即使股市單日大跌,讓你對後市感到驚恐不安,你也不必在這一天甚至也不必在第二天把股票拋出。你可以在大跌後分期分批逐步減持你的股票投資組合,從而最終取得比那些由於恐慌全部拋出的投資者更高的投資回報。

不要輕易退出

股市大跌,是應該減倉甚至退出股市,還是應該繼續長期持有?林奇的回答是:要想在股市中賺大錢,關鍵是不要被嚇出去。

投資成功,必須有堅定的信心。股市再跌,也要堅定長期持有,絕不輕易退出。

堅定的信心來自於兩個方麵:

一是相信經濟會持續增長。林奇認為,投資者必須對國民經濟有充分的信心,堅信股市會隨著經濟增長而持續增長。我們要始終相信中國經濟會繼續穩定發展下去,相信上市公司會繼續為股東賺錢,新的公司會一批又一批地出現,取代那些失去活力的老公司。

二是相信股市波動的曆史規律,即所有的大跌都會過去,股市永遠會漲得更高。每當林奇對當前的股市大局感到憂慮和失望時,他就會努力讓自己關注於“更大的大局”,以堅定自己長期持有的決心。

林奇所謂“更大的大局”,是以更長更遠的眼光來看股市。曆史長期統計數據告訴我們,在1927~1997年這70年裏,美國股市平均每年的投資收益率為11%。盡管20世紀以來發生了各種大大小小的災難,曾經有成千上萬種理由預測世界末日將要來臨,但是投資股票仍然要比投資債券的收益率高一倍以上。

想想看,盡管中國股市也經曆了4次跌幅過半的大調整,但隻要你一直持有,從1990年年底中國股市最初的100點到2007年10月最高的6124點,18年你會賺到61倍。

股市下跌沒什麼好驚訝的,這種事情總是一次又一次發生,就像東北的寒冬一次又一次來臨一樣。巴菲特和林奇這些投資大師經常提醒投資者,股市大回調不可避免,總會發生的,千萬不要恐慌。

如果你投資到股市裏的錢是再套也沒關係,根本不影響未來正常生活的閑錢,那就長期放在股市裏好了。相信曆史規律,股市早晚會漲回來,而且會漲得更高。

不要盲目抄底

曆史告訴我們,股市大跌其實是好事,因為它讓我們又有一次好機會,能以很低的價格買入那些很優秀的公司股票。

成功的選股者和股市下跌的關係,就像我國北方的居民和寒冷天氣的關係一樣。你知道股市大跌總會發生,就會為安然度過股市大跌做好事前準備。如果你看好的股票隨其他股票一起大跌了,你就會迅速抓住機會,趁低更多地買入。

但需要指出的是,抄底買入並不是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林奇說,想要抄底買入一隻下跌的股票,就如同想要抓住一把下跌的刀子,有可能不但抄不到底,還會連你的老底都輸個精光。因為你錯認為已到底部,其實根本不是底部,甚至離真正的底部還遠著呢。通常來說,更穩妥的辦法是,等刀落到地上後,紮進地裏,晃來晃去一陣後停止不動了,這時再抓起這把刀子也不遲。

即使投資者已經研究得非常清楚,也難以在最低價位抄底買入。通常股市在重新上漲之前都會震蕩整理,這個震蕩整理期可能會長達1~3年,甚至更長。

如果你對一家公司的股票感興趣,你應該找到一個更加充分的買入理由,而不是因為這隻股票已經下跌這麼多了,看起來可能會反彈。你買入的更好理由應該是,你發現公司的業務繼續強勁上升,公司的盈利大幅反轉,你分析了公司財務報表後發現公司的市盈率明顯偏低。

說起來很簡單:“下次股市大跌的時候,我一定不會恐慌,我要趁機逢低買入一些超跌的好股票。”但是做起來並不簡單。因為每一次危機看起來都好像要比上一次更嚴重,在股市大跌中要想做到置之不理反而逆市買入很難。

避免由於過於悲觀而被嚇得拋出股票的最簡單、最實用的辦法就是:每個月定期定額買入股票,或者買入基金。如果你在股市大跌的氣氛中非常恐慌,請牢記林奇的三個忠告:緩割肉,長持有,慎抄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