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篇(4)(1 / 3)

七、期貨市場的基本經濟功能

期貨交易自產生,曆經百餘年的發展和完善,已成為一種相當成熟的、高層次的貿易方式。這是與期貨市場本身所具有的兩個基本經濟功能密不可分的:

(1)回避市場風險(轉移價格風險)的功能。在當今經濟的每一個環節都無法避免不同程度的價格波動,即價格風險,因而人們都希望轉移這種價格風險,期貨市場正是回避經營風險的理想場所。期貨交易者可以通過在期貨市場上做“套期保值”交易來達到轉移價格波動風險的目的。

(2)發現合理價格。期貨交易所是一個公開、公平、公正、競爭的交易場所。眾多影響供求關係的因素集中於交易所內,通過公開競價,形成一個公正的交易價格。這個交易價格反映各種因素對所交易的今後某一個時期、某一特定商品的影響,多被用來作為該商品價值的基準價格,並通過現代化的信息傳遞手段迅速傳遞到全國各地。全國各地的人們利用這一至關重要的價格信息來製定各自的生產、經營、消費決策。

比股票更有魅力的期貨交易

小江在銀行工作,平時特別關注證券、期貨市場。中金所推出滬深300指數期貨合約後,小江整日潛心研究股指期貨書籍和圖表,準備參與股指期貨交易。一天,小江的奶奶看到小江正在潛心研究股指期貨,就勃然大怒,說道:“你爺爺解放前就是因為炒棉紗期貨賭輸了,差點輸光了全部家產,期貨就是賭博,你怎麼能參與賭博呢?趕快把那些期貨的書都給我燒了!不然你就走出家門!”

也許有人會覺得期貨交易就是投機倒把,就是賭博。其實期貨交易是合法的金融市場交易活動,受到法律保護,與賭博有本質上的區別。同時,比起炒股票,期貨交易更具有挑戰性。

期貨的特點是以小搏大、買空賣空、雙向賺錢,風險很大,因此我國對期貨交易的開放十分慎重。期貨的炒作方式與股市十分相似,但又有十分明顯的區別。

一、以小搏大

股票是全額交易,即有多少錢隻能買多少股票,而期貨是保證金製,即隻需繳納成交額的5%~10%,就可進行100%的交易。比如投資者有1萬元,買10元一股的股票能買1000股,而投資期貨就可以成交10萬元的商品期貨合約,這就是以小搏大。

二、交易方向

股指期貨交易既可以做多,也可以賣空;既可以先買後賣,也可以先賣後買,因此股指期貨交易是雙向交易。而目前我國股票交易還沒有賣空機製,股票隻能先買後賣,是單向交易(未來部分股票允許融券交易後情況會有所改變)。

三、交易模式

期貨操作可以當天進出無限次,即T+0交易,發現操作失誤可以馬上平倉離場;股票市場的操作是當天買進,第二天才可以賣出,即T+1交易,盤中即使發現操作失誤也隻能眼巴巴地看到收盤,而無能為力。

四、時間製約

股票交易無時間限製,如果被套可以長期平倉,而期貨必須到期交割,否則交易所將強行平倉或以實物交割。

五、盈虧實際

股票投資回報有兩部分:其一是市場差價,其二是分紅派息,而期貨投資的盈虧在市場交易中就是實際盈虧。

六、交易結果

期貨的交易結果是“零和博弈”(交易費用除外),從參與者的虧損麵來看,不考慮手續費因素,期貨市場始終是一半人賺錢,一半人虧損;股票市場的交易結果是“共贏同賠”,且股市的係統性風險目前無法規避。

七、風險巨大

期貨由於實行保證金製,追加保證金製和到期強行平倉的限製,從而使其更具有高報酬、高風險的特點,在某種意義上講,期貨可以使你一夜暴富,也可能使你頃刻間一貧如洗,投資者要慎重。

期貨交易的準備和流程

期貨投資者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承擔風險的能力,要具有堅強的意誌、較強的自我約束力,能冷靜地處理自己的交易業務,不感情用事。期貨投資者麵對瞬息萬變的價格行情要能夠鎮定和冷靜地分析與觀察,作出合理的決策。

一、期貨在入市交易之前,應該做的準備工作

(1)心理上的準備。期貨價格無時無刻不在波動,自然是判斷正確的獲利,判斷失誤的虧損。因此,入市前盈虧的心理準備是十分必要的。

(2)知識上的準備。期貨交易者應掌握期貨交易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巧,了解所參與交易的商品的交易規律,正確下達交易指令,使自己在期貨市場上處於贏家地位。

(3)市場信息上的準備。在期貨市場這個完全由供求法則決定的自由競爭的市場上,信息顯得十分重要。誰能及時、準確、全麵地掌握市場信息,誰就能在競爭激烈的期貨交易中獲勝。

(4)擬定交易計劃。為了將損失控製到最小,就要有節製地進行交易,入市前有必要擬定一個交易計劃,作為交易的行為準則。

二、客戶參與期貨交易的一般過程

期貨交易的完成是通過期貨交易所、結算所、經紀公司和交易者這四個組成部分的有機聯係進行的。

(1)期貨交易者在經紀公司辦理開戶手續,包括簽署一份授權經紀公司代為買賣合同及繳付手續費的授權書,經紀公司獲此授權後,就可根據該合同的條款,按照客戶的指標辦理期貨的買賣。

(2)經紀人接到客戶的訂單後,立即用電話、電傳或其他方法迅速通知經紀公司駐在交易所的代表。

(3)經紀公司交易代表將收到的訂單打上時間圖章,即送至交易大廳內的出市代表。

(4)場內出市代表將客戶的指令輸入計算機進行交易。

(5)每一筆交易完成後,場內出市代表須將交易記錄通知場外經紀人,並通知客戶。

(6)當客戶要求將期貨合約平倉時,要立即通知經紀人,由經紀人用電話通知駐在交易所的交易代表,通過場內出市代表將該筆期貨合約進行對衝,同時通過交易電腦進行清算,並由經紀人將對衝後的純利或虧損報表寄給客戶。

(7)如客戶在短期內不平倉,一般在每天或每周按當天交易所結算價格結算一次。如賬麵出現虧損,客戶需要暫時補交虧損差額;如有賬麵盈餘,即由經紀公司補交盈利差額給客戶。直到客戶平倉時,再結算實際盈虧額。

期貨交割是怎麼回事

一、交割的概念

期貨交割是指期貨合約到期時,交易雙方通過該期貨合約所載商品所有權的轉移,了結到期未平倉合約的過程。

二、交割的方式

一般來講,期貨交割的方式有兩種:實物交割和現金交割。現金交割,是指到期未平倉期貨合約進行交割時,用結算價格來計算未平倉合約的盈虧,以現金支付的方式最終了結期貨合約的交割方式。這種交割方式主要用於金融期貨等期貨標的物無法進行實物交割的期貨合約,如股票指數期貨合約等。實物交割,是指期貨合約到期時,交易雙方通過該期貨合約所載的商品所有權的轉移,了結到期未平倉合約的過程。商品期貨交易一般采用實物交割製度。雖然最終進行實物交割的期貨合約的比例非常小,但正是這極少量的實物交割將期貨市場與現貨市場聯係起來,為期貨市場功能的發揮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條件。

三、期貨組織結構及結算體係

期貨市場的組織結構是由交易所、會員、客戶逐級構成的,是個分層化的市場結構。隻有會員才能進場交易,交易所必須對會員的資信負責;非會員的客戶必須通過會員代理進行交易。由於會員是代理交易的主體,對其所代理的交易負全部責任,所以會員必須控製好所有客戶的資金風險。如果因客戶違約造成損失而不能履行賠償責任時,會員必須代為履行賠償責任並保留追償的權利。與期貨市場多層次組織結構相對應,結算管理體係也是分層次的。

首先,是交易所結算機構對會員公司的結算,這是第一級結算;

其次,是會員經紀公司對其代理的客戶進行結算,稱為第二級結算。

最終,將逐筆交易風險分級對應到每個市場參與者身上。

商品期貨交易實務

一、套期保值

(1)買入套期保值:(又稱多頭套期保值)是在期貨市場中購入期貨,以期貨市場的多頭來保證現貨市場的空頭,以規避價格上漲的風險。

例:某油脂廠3月份計劃兩個月後購進100噸大豆,當時的現貨價為2200元\/噸,5月份期貨價為2300元\/噸。該廠擔心價格上漲,於是買入100噸大豆期貨。到了5月份,現貨價果然上漲至每噸2400元\/噸,而期貨價為每噸2500元\/噸。該廠於是買入現貨,每噸虧損0.02萬元;同時賣出期貨,每噸盈利0.02萬元。兩個市場的盈虧相抵,有效地鎖定了成本。

(2)賣出套期保值:(又稱空頭套期保製值)是在期貨市場出售期貨,以期貨市場上的空頭來保證現貨市場的多頭,以規避價格下跌的風險。

例:5月份供銷公司與橡膠輪胎廠簽訂8月份銷售100噸天然橡膠的合同,價格按市價計算,5月份現貨價是1200\/噸,8月份期貨價為每噸12500元\/噸。供銷公司擔心價格下跌,於是賣出100噸天然橡膠期貨。8月份時,現貨價跌至11000元\/噸。該公司賣出現貨,每噸虧損11000元\/噸;又按每噸11500元\/噸價格買進100噸的期貨,每噸盈利1000元。兩個市場的盈虧相抵,有效地防止了天然橡膠價格下跌的風險。

二、風險投資

(1)利用某一品種價格的波動進行投機操作。

a.買空投機。

例:某投機者判斷7月份的大豆價格趨漲,於是買入10張合約(每張10噸),價格為每噸2345元。後果然上漲到2405元\/噸,於是按該價格賣出10張合約。獲利:

(2405元÷噸-2345元÷噸)×10噸÷張×10張=6000元

b.賣空投機。

例:某投機者認為11月份的小麥會從目前的1300元\/噸下跌,於是賣出5張合約(每張10噸)。後小麥果然下跌至每1250元\/噸,於是買入5張合約,獲利:

(1300元÷噸-1250元÷噸)×10噸÷張×5張=2500元

(2)套期圖利。

a.利用相關品種的價差套利。

b.利用不同期貨市場上同一品種的價差套利。

c.利用同一品種不同交割月的價差套利。

d.利用現貨與期貨的價差套利。

期權基本知識

一、期權

期權又稱為選擇權,是在期貨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衍生性金融工具。它是指在未來一定時期可以買賣的權力,是買方向賣方支付一定數量的金額(指權利金)後擁有的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指美式期權)或未來某一特定日期(指歐式期權)以事先規定好的價格(指履約價格)向賣方購買(指看漲期權)或出售(指看跌期權)一定數量的特定標的物的權力,但不負有必須買進或賣出的義務。期權交易事實上就是這種權利的交易。買方有執行的權利也有不執行的權利,完全可以靈活選擇。

二、期權的類型

按期權的權利來劃分,主要有三種:看漲期權,看跌期權和雙向期權。

(1)看漲期權。所謂看漲期權,是指期權的買方享有在規定的有效期限內按某一具體的敲定價格買進某一特定數量的相關商品期貨合約的權利,但不同時負有必須買進的義務。

(2)看跌期權。所謂看跌期權,是指期權的買方享有在規定的有效期限內按某一具體的敲定價格賣出某一特定數量的相關商品期貨合約的權利,但不同時負有必須賣出的義務。

(3)雙向期權。所謂雙向期權,是指期權的買方既享有在規定的有效期限內按某一具體的敲定價格買進某一特定數量的相關商品期貨合約的權利,又享有在商定的有效期限內按同一敲定價格賣出某一特定數量的相關商品期貨合約的權利。

三、期權交易原理

買進一定敲定價格的看漲期權,在支付一筆很少權利金後,便可享有買入相關期貨的權利。一旦價格果真上漲,便履行看漲期權,以低價獲得期貨多頭,然後按上漲的價格水平高價賣出相關期貨合約,獲得差價利潤,在彌補支付的權利金後還有盈餘。如果價格不但沒有上漲,反而下跌,則可放棄或低價轉讓看漲期權,其最大損失為權利金。

看漲期權的買方之所以買入看漲期權,是因為通過對相關期貨市場價格變動的分析,認定相關期貨市場價格有較大幅度上漲的可能性,所以,買入看漲期權,支付一定數額的權利金。一旦市場價格果真大幅度上漲,那麼,他將會因低價買進期貨而獲取較大的利潤,且利潤大於買入期權所付的權利金數額,最終獲利,買方也可以在市場以更高的權利金價格賣出該期權合約,從而對衝獲利。

如果看漲期權買方對相關期貨市場價格變動趨勢判斷不準確,那麼,如果市場價格隻有小幅度上漲,買方可履約或對衝,獲取一點利潤,彌補權利金支出的損失;若市場價格下跌,買方則不履約,其最大損失是支付的權利金數額。

四、期權與期貨的關係

期權交易與期貨交易之間既有區別又有聯係。

(1)兩者均是以買賣遠期標準化合約為特征的交易;

(2)在價格關係上,期貨市場價格對期權交易合約的敲定價格及權利金確定均有影響。

(3)期貨交易是期權交易的基礎,交易的內容一般均為是否買賣一定數量期貨合約的權利;

(4)期貨交易可以做多做空,交易者不一定進行實物交收。期權交易同樣可以做多做空,買方不一定要實際行使這個權利,隻要有利,也可以把這個權利轉讓出去。賣方也不一定非履行不可,可在期權買入者尚未行使權利前通過買入相同期權的方法以解除其所承擔的責任。

期貨市場的風險及其防範

我們在進入期貨市場進行期貨交易時,有必要進一步分析在期貨交易各個操作環節上的風險點,以提高自身素質,規範交易行為,把風險降到最小限度。

根據風險的不同影響作用,可分為係統風險與非係統風險;根據風險的可控性,可分為可控風險與不可控風險;根據風險的主體,可分為政府管理風險、交易所管理風險、期貨經紀公司服務風險和客戶交易風險。

一般來說,期貨市場雖是一種“完全競爭”的市場,但仍難免受一些勢力雄厚的大戶的操縱和控製,造成投機性的價格起伏。

美國白銀大王亨特兄弟在1980年年初炒白銀不幸卻失手就是一個典型的範例。

1979年初,亨特兄弟以每盎司6~7美元的價格開始在紐約和芝加哥交易所大量購買白銀。至年底,亨特兄弟已控製紐約商品交易所53%的存銀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69%的存銀,擁有1.2億盎司的現貨和0.5億盎司的期貨。在他們的控製下,白銀價格不斷上升。

1980年1月17日白銀價格漲至每盎司48.7美元,在黃金市場的刺激下,白銀價格在1月21日達到50.35美元的曆史最高峰,比1年前上漲八倍多。這種瘋狂的投機行為,造成白銀的市場供求狀況與生產和消費實際脫節,市場價格嚴重地偏離其價值。此時,美國政府為了抑製通貨膨脹,緊縮銀根,利率大幅上調,期貨投機者紛紛退場,致使銀價暴跌。到3月底,跌至每盎司10.8美元,白銀市場幾乎陷入崩潰的境地。亨特兄弟在這場投機風潮中損失達數億美元。

此外,投機者加入期貨交易的目的是利用期貨價格的上下波動來獲利,因此,何時買進賣出,主要取決於對期貨價格走勢的判斷,即價格預期:預期價格將上漲時買進,預期價格將下跌時賣出,預期價格將盤整時則觀望。投機者的價格預期不僅受期貨價格變動的各種信息的影響(基本因素分析),而且還受其對當前和曆史的價格走勢判斷的影響(技術分析)。因此,在利好因素的刺激下,人們預期價格將上漲而紛紛購進,從而推動價格上漲;而價格上漲的趨勢信息又進一步加強了人們的價格上漲預期,人們進一步購進,從而推動價格進一步的上漲。反之,在價格下跌時,人們預期價格將進一步下跌,紛紛賣出,從而推動價格進一步下跌。可見,期貨交易中的價格預期和投機心理對期貨價格波動具有極強的推波助瀾、加劇波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