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篇(5)(3 / 3)

文物收藏的價值是多範疇的,不僅包含了經濟價值,還有社會價值。但是為了讓大眾更加明晰文物的價值概念,通常專家會以完全的經濟價值來表述,這樣會有一個更為直觀的價值概念。文物鑒定專家說,一幅宋代的名畫價值數千萬元並不是說它就肯定能賣幾千萬,而是說它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總和是價值千萬元,如果真的出售也許幾百萬元都沒人買。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有行無市。

通常說的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對現在的投資收藏行為不僅僅要看藏品的行情,還要看它的“市情”如何。知“市情”、懂訣竅,獲得豐富的經濟收益才會成為可能。

五、投資的價值在於收益

投資一件藏品,目的不僅在於欣賞,更在於它能保值升值。深埋地下的文物是沒有價值的,想讓藏品增值,就要讓其流通,而作為收藏者隻能賺取一個升值環節的利潤。我們常聽說有人把藏品出手後又花更高價錢買回來,再以更高的價格賣出。收藏經濟學認為,隻有經過足夠數量的流通次數,藏品的價格才能實現大的增值。這就是古玩界乃至收藏界常說的“高來高走,低來低走”。

一件藏品,包括找尋的辛苦、周轉的利潤、一次次的增值,還有由於判斷失誤帶來的損失,最終都由後來的收藏投資者埋單。這樣看來似乎冤大頭總在後麵,其實也不然,藏家隻是在別人苦苦尋找、對比、參照、淘汰、選擇、流通、交換等的基礎上,摘取其中最公認的碩美果實而已。這一點上,最後藏家又是最大的贏家。而且曆史是延續的,每個藏家也隻擁有藏品的一個時期,擁有者總在未來。

收藏投資有風險

徐先生,今年65歲,從事收藏快5年了,其主要收藏方向為明代、清代、民國時期各類瓷器。

徐先生是退休後喜歡上收藏的,目前已經收藏各類瓷器1500餘件,投入資金近20萬元。今年“五·一”節期間,徐先生請了一位資深的鑒定家,對其收藏的1500多件藏品進行鑒定。徐先生本以為自己精心收藏多年的各類瓷器有不少珍品,但最終的鑒定結果讓徐先生大吃一驚。原來1500件瓷器中,有98%都是贗品,其損失至少有15萬元左右。

古玩收藏一樣有風險,最大的風險來自於贗品。為避免古董投資失敗的陷阱,首先要自我充實,謹慎選擇投資的古董並要了解其古董投資的禁忌,方能增加成功的幾率;同時對於藏品投資的愛好者來說,不妨參考一下以下建議。

一、量力而行

古董投資是一項迷人的投資,若是懂得其中的奧妙,往往會越陷越深。在這裏提醒投資者,千萬不能超出經濟能力。有些已經成名的藝術家,他們的作品動輒幾百上千萬元,作為大部分中產階級和工薪階層來說根本無力收藏;而且高價作品往往已經得到行業和大眾的認可,增值潛力也相對有限。因此,對於普通大眾來說,收藏的時候不要盲目樂觀,而要看清自己的經濟實力。

二、古玩贗品要認清

為啥別的東西造假有人管,但是古董造假卻很正常、自己走眼就算自己倒黴呢?或許這就是古玩的魅力所在。造假大體分兩種情況:一是崇尚古人古物而仿之;二是受利益驅動而仿之,現在絕大部分造假屬於第二種。其實對於藝術品的造假也不能一概否定。就拿書畫來說,當年張大千仿石濤的山水畫作,騙過了很多大收藏家的眼睛;齊白石晚年作品上的工筆草蟲幾乎都是學生畫的;明代大畫家仇英仿的《清明上河圖》在拍賣會上掙到幾十萬元;故宮目前收藏的古代書畫中,相當一部分是後朝仿製的。另外,真假由誰說了算?對一件東西專家說法不一,是經常的事。還有所謂的科學檢測手段,目前也已被造假者所攻破。因此打假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這大概就是目前打假沒人管的主要原因吧。怎麼辦呢?一是提高自己的眼力,少交學費;二是遇到把假貨當真貨賣、騙錢數額較大的,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

三、爭議的作品不要買

因為書畫市場上偽品甚多,如不細心,以真貨的價買了假貨,不僅丟了資金,還會挫傷個人銳氣,挫傷自己的膽識。千萬不能大意,購買時如果自己在技術上把握不準,可以請行家鑒定。

四、急於求成不可取

低於市價很多的東西可能有問題,或許有瑕疵,或是大量傾銷,或是仿冒作品。要務必謹慎,不能急於求成。一定得三思而後行,不能見一樣愛一樣,最好平時多看書研究,多逛店家,再找出自己的收藏取向,最好能有計劃地投資。

收藏投資種種

一、古董家具,寂靜中醞釀行情

盡管全球範圍都受到經濟危機的影響,名貴木材的市場價格有所回落,但中國古典家具在拍賣市場上的價格卻依然高居不下。2008年4月,中國嘉德舉辦的“盛世雅集——清代宮廷紫檀家具”專場中,“清乾隆紫檀雕西番蓮大平頭案”先以3136萬元價格成交,隨後“清乾隆紫檀束腰西番蓮博古圖羅漢床”又拍出了3248萬元,再次刷新了中國古典家具拍賣的世界紀錄。

在全世界藝術品投資熱潮中,中國藝術品的價值在國際市場上不斷升溫,古董家具更是其中的佼佼者。高檔名貴的硬木與傳統國粹文化的融合使其成為高品位和高價位的代名詞。收藏古董家具已經成為一樁頗為風雅且迅速流行的活動,致使許多原本就缺乏起碼鑒賞力的人難以保持冷靜的頭腦。

收藏古董家具主要還是靠經驗,要求每一個收藏者掌握一些實用的方法。例如,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家具中最不起眼的“四足一底”。首先,看家具外表陳舊的顏色是否自然、花紋是否豐富;其次,四條腿腳應該是糟糗的,一般新做家具都是外觀舊、中心硬。所以,隻舊不糟一定不是老家具。

收藏古董家具切忌貪圖便宜,要想在市場上買到又好又便宜的古董家具是不可能的。不要盲目收藏,隻有藝術價值高並具有較大升值空間的古董家具才具有真正的投資價值。因此,進入市場之前應該先多讀些與古董家具相關書籍,先在理論上多做準備,然後再去市場。初涉收藏者購買家具應該首選拍賣行,那裏可以保證家具的質量。古董家具市場潛力巨大,但風險也很大。要保持理性,做到成竹在胸,才能在古董家具投資和收藏中免入誤區,確保自身利益不受損害。

二、東方人喜愛收藏古董鍾表

一個鍾表收藏愛好者說起一件親身經曆的趣事:3年前他將一台三鈴南京鍾以10000元的價格賣給了蘇北的一位私企老板。3年後,他去江蘇某地開會,在某古玩店一眼就看到一台標價80000元的三鈴南京鍾被擺放在顯著位置。憑著對自己收藏品的熟悉程度,他斷定這就是當年自己賣給蘇北老板的那台南京鍾。果然,事後他證實了自己的判斷。唯一出乎意料的是,10000元變成了80000元。

一般來說,東方人比較喜歡收藏古董手表。像現在世界知名的十大品牌:百達翡麗、江詩丹頓、愛彼、寶珀、萬國、伯爵、卡地亞、積家、勞力士、芝柏,都是頂級品牌,不僅有高質量的機芯及經典的外形,還具有曆史價值與意義。

但目前升值潛力較大的是那些知名度較高,但價格不算太高的老式表。如浪琴、天梭、歐米茄、羅馬、梅花、雷達等老式表,價格大約在3000元至15000元之間,這些表主要是做中國市場起家的,在我國有一定的存量。

對於古董鍾來說,品牌不是關鍵,更重要的是看它的品種。量小質精的南京鍾比起數量眾多的西洋鍾更具潛力。這種起源於南京的西董鍾,外殼多采用紅木、紫檀、黃花梨等名貴木材,製造非常精致。由於它的存世量已不多,現在最普通的南京鍾價位約在5000元左右,較好的要達到數十萬元,而且行情還在看漲。收藏古董鍾表應注意事項如下:

首先,要弄清其產地、年代、質量、功能、款式及機械構造等方麵的情況,通過其落款來決定是否購買。初入門者,最好選擇較有名氣的品牌、較完美的品相及口碑較好的表芯。當然,這也要考慮本身的經濟能力,量力而為。

其次,要注意其品相,包括機芯和輪軸是否完好,外表是否有裂痕,配飾是否齊全,走時是否精確等,並選擇式樣奇特、少見,或鑲有珠寶、彩繪以及琺琅的鍾表。

再次,和其他收藏一樣,選擇專題進行收藏,比如集頂級名表、集外國表、集中國表、集藝術表等。初涉古董表收藏者,應以收藏20世紀30年代至50年代的古董表為宜,因為這時的古董表不僅款式較多,而且價格適中,資金上可以承受。

最後,看的是機芯。要收藏那些原裝原件的,最好是未修理的。有些古董表的表殼和表麵好像很完整,但是裏麵的機件可能變成“聯合國”或“大拚盤”,即換過不少零件,或東拚西湊而成。這類古董表的價值是大打折扣的。

三、現代藝術瓷器,收藏新熱點

在國外,瓷器、景德鎮與中國是一個概念,可見中國的瓷器在世界上的地位。但到了近代,與國外相比,中國陶瓷業卻落後了許多。近幾年,由於景德鎮的陶瓷藝人和藝術家們的努力,現代藝術瓷開始被海外收藏家關注,收藏家和陶瓷愛好者開始注意到,現代藝術瓷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新的收藏熱點。分析其原因有三:

(1)瓷器收藏曆來是國內外收藏的重頭戲,但大都局限在古代瓷器和官窯陶瓷。由於官窯陶瓷的投資太大,並不是普通收藏家可以玩得起的。而現代藝術瓷則不然,普通中等收入的人士即可涉足。

(2)官窯陶瓷由於量少,買家又多,價格大都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如不是撿漏,或是罕見之品,不太可能有太大的升值,若一旦遇上贗品,損失巨大。現代瓷暫時還沒有這種風險,由於是一個新的收藏熱點,對收藏者來說升值的可能性更大,更具挑戰性。

(3)現代藝術瓷由於其藝術語言的當代和新穎,在家居之中具有很好的可視性與環境的協調性。這也是收藏者對其青睞的一個很直接的原因。

近兩年來,香港、北京、廣東等地多次成功舉辦景德鎮現代陶瓷精品拍賣和展銷會,也為現代瓷成為新的收藏熱點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收藏現代藝術瓷首先應清楚自己的收藏目的。一般來說,收藏一般藝術作品是出於喜愛和美化家居的需要;收藏名人名作,出於增值和提高收藏家身份的需要;按風格、年代、作者等類別進行收藏,出於成為係統化、專業化的需要。因此,收藏名人名作,不僅需要眼光,而且還要有強勁的財力支持。在準備收藏之前,首先應概略了解景德鎮瓷器的成型工藝和燒焙工藝,多看多比較不同陶瓷的優缺點。在具有起碼的陶瓷優劣鑒別能力的基礎上就可以嚐試著購買一兩件價位不高的藝術瓷。

人們知道現代藝術瓷作為不應被忽視的收藏新寵,並了解了收藏中應注意的一些問題,那麼具體地選擇一件作品應如何鑒別呢?

首先看作品的造型。造型往往被陶瓷藝人和收藏家所忽視。因為人們最容易被色彩打動,而輕視造型本身。作為一種三維空間的藝術形式,造型的本身就能體現出一種精神,或圓潤、或挺拔、或纖秀、或雄強、或文儒、或豪放。造型雖是由簡單的線條組成,但提供給人們的想象力卻是無窮無盡的。

其次看裝飾的效果。因為是現代藝術瓷,既要看裝飾是否與造型統一,更要看裝飾本身是否新穎和有創造性。瓷質材料的精美決定了裝飾也應是唯美的。現在有些陶瓷藝人簡單地將國畫畫麵移入瓷器裝飾,效果未必很好。除少數作品外,兩維空間的國畫移入三維空間並不適合瓷器裝飾。好的瓷器裝飾應是在任何一個角度都能給人以完整性的效果,而不是有些畫麵太擠,有些畫麵太空。

再次看色澤。青花是否純淨幽遠,豐富潤澤,釉裏紅是否紅而不俗,層次多變,釉色是否亮麗瑩透,無斑點瑕疵。如果以上三點都比較符合要求,至少具備了收藏的基本條件。接下來要了解作者的自身條件:如果是新人新作價位偏低,大膽買下;如果是名人名作還需考察作者的年作品量。同樣作品的重複量如果少,價格自然要高,如果量多,特別是重複作品多,建議要謹慎購買。從國際收藏慣例來看,收藏中青年藝術家的作品,看似有一定的風險,實際上卻是最具價值回報的一項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