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有多少資金就賺多少錢(1 / 1)

想要“安全”,最好的方法就是要有一個“安全邊際”。

很多投資者在操作的時候總是希望盡可能的賺取利潤,盡可能利用市場時機。這樣的想法並不可取,實際中也很難做到。從事股市交易,大膽、敢冒險是對的,但不要過了頭,明知自己的資金實力不能使股市發生逆轉,還要投入進去,就是以卵擊石,自討失敗。索羅斯嚴格遵循“量力而行”的投資原則,從不做自己力所不及的投資。

股票市場總是充滿著賺錢的誘惑,投資者往往聽說身邊的某人賺了錢,就以為股市裏賺錢非常容易,輕而易舉就能獲得大筆利潤,而衝動進入市場。這種情況在牛市的時候非常明顯,當呈現牛市時,許多原本對投資一竅不通的人也紛紛加入股民行列,爭相買入股票。然而股民的瘋狂湧入隻是加劇了市場的波動,而大多數人都會虧損的事實也證明,股市並不是表麵看起來的那樣簡單。

索羅斯是一個精力旺盛的人,對投資可說是樂此不疲,但是他從不貿然進入市場。他對市場中的誘惑有著精準的判斷力,知道哪些是虛幻的繁榮表象,哪些股票才是真正的藏在垃圾中的黃金。而他一旦持有股票的時候,也懂得在合適的時機拋出,絕不會貪戀市場中所形成的“漲潮”。

金融市場中從來不缺乏好大喜功的投資者,他們懷有強烈的虛榮心,總是幻想著一夜暴富。有些股民在股市隻露出一點點上漲的苗頭時,就急不可耐地把所有資金全部投入,甚至幻想可以左右市場。但他們的資金實在少得可憐,而且選擇的時機不對,根本不足以撼動市場發生逆轉,最後自然是遭遇慘虧,甚至連本金也被套牢了。

1995年巴林銀行的倒閉就說明了這一點。從1994年底開始,巴林銀行的交易員李森認為日本股市將大幅上揚,在已購進價值70億美元的日本日經股票指數期貨後,李森又在日本債券和短期利率合同期貨市場上作價值約200億美元的空頭交易。不幸的是,日經指數在1995年1月就降到了18500點以下,在此點位下,每下降一點,就損失200萬美元。

如果是索羅斯,他絕不會犯這樣的錯誤,他不會等著最後的暴跌來臨才放手。他會在意識到自己犯了錯誤之後就將所有的頭寸拋出,收回資金,以待日後的反擊。他更不會妄想通過大筆買入來操縱市場,使跌勢轉為漲勢。然而遺憾的是,李森根本沒有意識到錯誤的嚴重性。他為了促使日經指數上升,再次大量買進,但還是失敗了。隨著日經指數的進一步下跌,李森越虧越多,眼睜睜地看著10億美元化為烏有,而整個巴林銀行的資本和儲備金隻有8.6億美元,最終導致巴林銀行破產清算。

市場的運行,往往是不盡如人意的。就算有人可以準確預測到市場的走勢,也不可能精確到某個點位。對此,索羅斯說:“一等再等是股票投資的大忌,隻要你覺得可以出手了,就抓緊時機買進或賣出。如果抱著等一等的心態,去等待那可望而未必可即的最低價和最高價,往往會讓賺大錢的機會從手中溜走。”

索羅斯的一個朋友,在股市也曾經取得過很好的投資收益,但因自己的心態並沒有修煉到家而導致了失敗。投資同一個項目的時候,由於選擇的投資時機和持有時間長短的不同,肯定會出現不同結果,但這個朋友總是難以解脫自己的情緒。有一次,他同索羅斯一起購買同一隻股票,在中途發生變故時,索羅斯將自己所持有的股票全部拋出。但他還抱著僥幸心理,想要等待轉機到來,希望一段時間之後股價重新上漲。然而最後,發行股票的上市公司被國家處罰,被長期停牌。索羅斯的朋友虧了一大筆錢,而索羅斯卻因為早早抽身而避免了損失。

市場始終波動頻繁,你永遠不知道股價下一步會上漲還是下跌。所以,如果投資者沒有很好的風險承受能力,最好不要固守一隅,隻為獲取更大的利潤。因為,與其在一個項目裏苦苦等候,不如及早獲利了結,再去搜尋下一個目標。

投資者若不能控製住貪婪的欲望,那麼再好的選股技巧和進出時機,都不能幫助你獲得收益。所以,一般的投資者不要奢望能夠在股市裏榨盡每一分利潤,貪得無厭的人永遠沒法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