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由消息靈通者或重要人物組成的關係網是獲取投機信息的特殊重要的渠道。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有一句人們奉為經典的處世哲學,那就是: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無論是誰,想必都會毫不懷疑這句話,就連叱吒金融界的頭號人物索羅斯也不例外。
猶太人的身份,讓索羅斯青少年時期的生活很是艱難。為了逃避政治上的追捕,他全家人在戰爭中到處逃難,流離失所,甚至不得不靠改名換姓求取生存。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種災難式的生存方式反而讓索羅斯有機會接觸到更加廣闊的外部世界。
他的同班同學克拉斯·何恩認為:“喬治不是特別好的學生,隻能算是中等,但他能言善辯。”索羅斯的母語是匈牙利語,後來又學會了德語、英語和法語,這讓他能熟練地與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人們交流。也許索羅斯並沒有意識到,但這一切都為他踏入金融領域奠定了無與倫比的優勢地位。
在大學期間,索羅斯就已深切感受到自己身份的卑微,這讓他的倫敦生活比常人顯得更加單調寂寞。
索羅斯說:“那是我低潮期的開始。我原本認為,像我這樣傑出、聰明且經曆過這麼多苦的青年,每一個人應該都會非常感興趣。但實際上,卻沒有一個人在乎我……”周遭的一切都強化了他是個不受歡迎的外人意識,甚至他自己也承認:“我們的的確確知道自己跟別人不同。”至少在那一年半中,那種絕望與受傷的感覺困擾著他。後來,他回憶說,在20世紀60年代初期和80年代初期到美國時,也有過同樣被人拋棄的感覺。
事實上,在那個年代,各種虛偽的表現讓索羅斯很不舒服,而沒有錢當然也是問題所在。融入一個封閉的社會,卻被人當成外人排斥,是件令人痛苦的事情。和他往來的人大部分都有自己的生活,他們不太能夠接受別人。
基於上述這些窘困的經曆,再加上索羅斯從小培養出來的爭強好勝的意識,他在進入商界以後,十分注重大量結交朋友,廣泛接觸社會各界人士,以獲取各方麵的信息,拓展自己的資源。登高而見者遠,善假於物也。借助於外界的力量總能夠讓自己的路走得更加順暢。
在得到了朋友幫助同時,再加上他對英國市場的熟悉,在倫敦賺了一點小錢後,索羅斯順利地進入了到F·M·梅爾公司,成了一名專事黃金和股票的套利商。從那以後,他每天乘地鐵上班。梅爾公司不是紐約證券交易所的會員,而是類似於櫃外交易的交易商。索羅斯則負責交易黃金股和石油股。
隨著中東緊張局勢的和緩,石油股交易也冷淡下來了。此時,索羅斯在梅爾公司柯恩的幫助下,與加拿大的北班鈾礦(North Uranium)合作。
索羅斯貢獻的新的投資方法得到了成功的驗證。
是金子總會發光的。漸漸地,索羅斯發揮出了自己的專長,並開始嶄露頭角。在此期間,索羅斯結識了史蒂恩斯(Bear Stearns)公司的執行長葛林伯格(Alan C. Greenberg)。索羅斯十分注重結交各界人士,尤其是在金融界。在他剛剛踏入華爾街之時,索羅斯跟每一家著名的公司都建立起關係,摩根·史丹利公司更是變成了他的固定顧客。不僅如此,當時他清楚記著二三十家華爾街大券商的電話號碼。
索羅斯在商界圈裏自由遊走,結識了越來越多的人。這是因為個人職業的性質,再加上索羅斯自己超強的語言能力和能言善辯之才讓很多人折服,索羅斯負責的是“一切很不透明”的歐洲市場方麵的業務,“研究歐洲公司的信息,設法確定這些公司的價值”。他“經常是第一位去拜訪經營階層的人”為獲取第一手信息,他開始拜訪上市公司,用流利的各國語言與人交流,很快就贏得了別人的親近,這往往能夠讓他很快獲得自己想要的信息。
成功後的索羅斯也積極地參加社交場合,並開始涉足政界領域。
在美國,富豪是經常參與公共生活的。20世紀的美國人當中,如哈裏曼家族、洛克菲勒家族和肯尼迪家族都曾經擔任公職。索羅斯也是如此。
與其他富豪不同的是,索羅斯積極地和數十個國家領袖對話,提供建議,甚至會指責他們的失敗、脆弱和錯誤。無論在公開或私下的場合裏,他也不客氣地跟他認為反對開放社會和民主製度的政治領袖爭執。他向葉利欽、曼德拉、金大中等政治領袖,指出經濟危機所在,大部分國家領袖也都很快回複他的電話。他跟聯合國秘書長安南、美國前國務卿奧爾布賴特和世界銀行總裁沃爾芬森等人建立了關係,而且在美國國會作證,說明需要改革和擴大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建立的國際經濟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