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酒店財務管理(1 / 3)

由於酒店經營業務活動的連續進行和接待業務的周期循環,酒店資金也處在循環的運動中。酒店要取得經濟效益,就有必要研究酒店資金的具體形態和運動規律,遵循規律對資金運動進行管理,不斷使資金增值。

第一節 酒店財務管理的概念與意義

酒店財務管理就是根據客觀經濟規律和國家政策,通過對酒店資金形成、分配、使用、回收過程的管理,利用貨幣價值形成對酒店經營業務活動進行綜合性的管理。酒店經營離不了人和物,即活勞動和物化勞動兩大因素。這兩大因素在酒店產品的生產和銷售過程中統一表現為價值,即酒店資金。酒店經營不僅要籌集資金,而且要對資金進行部門的分配和資金形態的分配,如對儲備資金、管理資金、貨幣資金比例的分配。酒店經營業務活動發生資金的使用耗費,使用耗費了的資金要通過貨幣形式予以收回。資金從被占有到以貨幣形態被重新收回,這個活動過程以會計形式表現,構成酒店財務。財務管理貫穿於酒店經營業務活動的全過程及各個方麵,既要全麵反映酒店的經營業務狀況,又要利用本身的特有手段促進或製約酒店的經濟活動,保證酒店取得預期的效益。

酒店資金循環運動必然要體現酒店與各方麵的經濟關係。酒店財務從本質上來說體現了酒店在經營過程中由資金流動所形成的經濟關係。這些關係主要有:酒店和國家之間的權責關係,酒店和各相關部門產品的交換關係,酒店和客戶間的結算關係,酒店內部的核算關係和分配關係。在處理所有的經濟關係中,酒店財務都實行計價、記賬、付款、結算,目的是為了酒店的經濟活動能按規律正常進行。同時,酒店通過記賬、核算、分析、決策來控製酒店的成本、價格、利潤、分配,目的是為了酒店的經濟效益。可見,酒店隻要存在著經濟活動和經濟關係,酒店財務就有其特殊的作用。

酒店財務在酒店經營業務活動中起著理財的作用。財務管理對酒店的經營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1 保證酒店資金供應,促進酒店有效經營

一定量的資金是酒店經營活動的基礎。為了保證酒店得到資金供應,財務部門要詳細核定、積極籌措酒店所需要的資金。有了資金猶如給酒店不斷輸入新鮮血液,使酒店能有效地經營。

2 增收節 支,提高酒店經濟效益

財務管理既管供應投入,也管收入產生。在資金投入前,財務管理要根據市場信息和各種財務信息,經過分析預測,決定資金投向和分配。酒店總是希望把資金投入到能產生直接或間接效益、效益比較顯著的方麵去。資金投入後,財務又通過會計核算監督控製投入資金的使用及使用效果,從而不斷增加酒店收入。與此同時,在會計核算過程中,按照計劃控製成本和費用,從而使支出壓縮到必要的合理程度。財務管理能促進增收節 支,對酒店提高經濟效益有著直接的意義。

3 促進酒店提高經營管理水平

財務管理不是被動地去反映酒店經濟活動過程,而是通過決策、控製來促進經營業務的發展。財務既可以全麵綜合地反映酒店經營情況,也可以較具體地反映酒店各部門及各個經營過程中的情況。財務反映出的信息較快且靈敏,酒店利用財務信息可及時了解各個部門、各種業務的經營情況,以便針對具體情況作出決策,進而指揮控製業務的進行。同時,通過財務計劃和會計核算,使收入、利潤達到目標,將成本費用控製在計劃之內。完成財務計劃的關鍵是提高各部門管理水平,采用科學管理方法去實現計劃目標。酒店財務還要在分配上促進管理水平的提高,合理地分配部門和職工的利益,把科學分配也作為一種管理手段,促使部門一方麵增強科學管理,爭取更多的利益,同時提高管理水平,完善原始記錄和信息係統,為科學分配提供依據。

第二節 酒店成本費用核算與控製一、成本費用的核算

酒店為確定核算對象的成本費用,考核其經濟效益,在支出發生以後,成本費用核算應定期進行,按時限(如月、年)用正確的方法對各項成本費用進行彙總,以確定各核算對象的成本費用。

酒店成本費用核算一般可按酒店、部門兩級進行。

酒店成本核算必須按權責製原則,凡是應由本期負責的費用,不論款項是否支付,應以當期成本計入;凡是不應由本期負責的費用,即使款項已經支付,也不應計入當期成本、費用。酒店必須分清本期成本、費用與下期成本、費用的界限,不得任意預提和攤銷費用。

二、成本費用的控製

酒店成本費用開支的大小,直接關係到酒店能否贏利及贏利的大小。對成本費用的管理應加強,對成本費用的預算,對各種消耗物品的采購進貨、驗收、儲存、盤點、耗用等各個環節 實施全麵控製,做到成本費用形成之前有預算,預算執行過程之中有控製,形成成本費用後再分析。

酒店各部門應根據自身的經營特點,製定目標進行成本費用預算,測算出各項成本費用開支的消耗額或消耗率指標,並將指標相應地分解到各個時間段(如月份),以作為成本費用控製的標準和依據。同時,酒店也應將成本費用管理職責加以分解落實,充分調動積極性和主動性,實行成本費用的全員控製。在預算執行過程中,酒店應依據預算計劃,嚴格控製各項成本費用的支出,減少和杜絕不合理開支。最終根據實際成本費用與預算目標的對比,以分清責任,加以改進。

三、本—量—利分析

酒店本—量—利分析的目的是為了確定酒店經營的盈虧臨界點(即保本點)。所謂盈虧臨界點是酒店營業收入和營業支出正好抵消,不盈也不虧的分界點。如接待多少人和收入達到什麼水平才不盈不虧;當酒店收入達到一定水平時,贏利如何;酒店達到預測利潤目標要有多少收入。

1 幾個基本概念

(1)邊際成本。通常指產品生產中的直接成本或經營成本(費用)中的變動成本(費用)。

(2)邊際利益。指企業的營業收入扣除稅金和邊際成本以後的餘額。

邊際利潤的計算公式是:

邊際利潤\\u003d營業收入-稅金-邊際成本

邊際利潤率\\u003d邊際利潤營業收入×100%

\\u003d1-變動成本期望營業收入-稅率

2 幾個基本公式

盈虧臨界點一般可通過計算求得,其公式為:

盈虧臨界點收入(保本營業額)=固定成本總額邊際利潤率

盈虧臨界點接待額(保本接待額)=固定成本總額單位邊際利潤

酒店經營不隻是為了保本,而是要取得贏利。在盈虧臨界點公式的分子上加上目標利潤,就可得到為實現目標利潤所應有的營業額或接待量的計算公式,即:

目標營業額=固定成本總額+目標利潤邊際利潤率

目標接待量=固定成本總額+目標利潤單位邊際利潤

例:某酒店報告期望營業收入500萬元,固定成本250萬元,變動成本150萬元,目標利潤125萬元,營業稅稅率5%,求盈虧臨界點收入及目標營業額。

邊際利潤率=1-150萬500萬×100%-5%\\u003d65%

保本營業額=250萬65%萬=384 62萬元

目標營業額=250萬+125萬65%=576 92萬元

本—量—利分析在實際工作中運用廣泛,盡管實際工作中未來眾多的不確定因素不可能完全排除,但運用這一方法可以使不確定因素減少,使酒店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預見性和主動性,使管理更趨合理。

第三節 酒店營業收入

收入指企業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及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常中形成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酒店營業收入主要來自酒店各營業部門在經營中得到的勞務收入。

一、營業收入的分類

根據企業業務的主次之分,企業營業收入可以分為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企業經常性、主要業務所產生的收入為主營業務收入,非經常性、兼營業務交易所產生的收入為其他業務收入。通常,企業收入中主營業務收入占企業收入的比重大,對企業的經營效益產生較大的影響。其他業務收入則占企業收入的比重較小。

現代酒店是經營提供食宿為主兼營其他多種服務的旅遊接待設施,收入來源眾多,但主要以提供服務為主,非經常性業務較少。可分為:客房收入、餐飲收入、康樂收入,酒店又可按需要劃分為若幹個項目。例如:客房收入包括房費租金收入、房內食品飲料收入、洗衣收入等;餐飲收入可按各餐飲銷售點(如中餐廳、西餐廳、酒吧、咖啡廳等)劃分;可以按康樂種類劃分康樂收入;商品收入可按所銷商品種類劃分;等等。

二、營業收入的回收方式

酒店營業收入的回收,不外是預收、現收和事後結算三種方式。

1 預收

預收指在向客人提供服務之前,提前收取全部或部分房費等費用,也就是押金。

例如,一般店在客房預訂確認以後,會向客戶收取一部分的預訂金。對某些客人(如隨身隻帶小件行李者),酒店也會在他們登記入住時,要求預算以後住店期間的全部房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