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變革的根本目的是推行人單合一的新商業模式。其中,“人”指的是員工,“單”指的是市場目標。這種商業模式以用戶為中心,每個自主經營體及其成員就像細胞一樣不斷裂變組合,普通員工的收入等於業務收入扣除成本、費用或其他損失。海爾決策層關注的是企業的戰略發展問題,人力、財務、市場等環節各有損益表。每個自主經營體根據損益表來進行完全的自主經營。
海爾根據性質的差異把自主經營體劃分為三級:一級經營體是最靠近客戶需求的部門,包括研發類、用戶類、製造類經營體,直接按照客戶的訂單來研發、生產和營銷產品;二級經營體主要負責為一級經營體提供資源和專業服務,主要是人力資源管理、采購、供應、市場、質檢、戰略管理等部門;三級經營體是由經理層構成的,主要負責製定公司戰略、調解各個自主經營體的糾紛。
公司對每個自主經營體的要求有三點:第一,留足企業利潤;第二,掙足市場費用;第三,超利分成。
留住企業利潤指的是每個自主經營體必須達到行業平均利潤線和行業標杆利潤線。掙足市場費用指的是自主經營體要確保自己有足夠的費用來開拓市場。超利分成指的是自主經營體所得的超額利潤可以跟公司分成。這些都是在人單合一的管理經營模式下完成的。
由此可見,海爾的自主經營體和京瓷的阿米巴部門一樣,采取的都是自主經營、獨立核算的模式。盡管雙方在核算製度方麵有較大的差異,但總體上都以釋放員工的活力,實現人人參與經營為根本目標。
對於那些沒有發展前途的阿米巴,一定要努力壓縮分散經營的成本,提高核算。如果阿米巴的合並有難度,那麼在分裂的時候也一定要謹慎。同樣,如果能夠非常順利地合並,那麼在分裂的時候也一定要果斷。
——阿米巴運營創始人、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阿米巴專家有話說
延伸閱讀:阿米巴經營用語彙總
阿米巴經營:又稱阿米巴經營管理模式,其主要目的在於,確立直接與市場相聯係的部門結算製度,培養具有經營者意識的人才,實現全員參與經營。各個阿米巴堅持實現銷售額最大化、經費最小化,就可以實現附加價值最大化的經營原則,以“單位時間附加價值結算表”為基本管理工具進行經營。
阿米巴三要素
(1)阿米巴組織的設置
設置能夠明確把握收入和費用的單位。
設置能夠完成一個獨立業務的單位。
設置能夠執行公司目的和方針的單位。
(2)阿米巴的定價
從最終銷售價格開始進行倒推來設定阿米巴之間的交易價格。
對買賣價格進行公平公正的判斷。
(3)作為精神支柱的經營哲學
利益的對立會讓公司整體的道德和利益受損。
領導者應當成為公平的裁判。
領導者必須是具有崇高人格魅力的人。
毛利:從存貨銷售的銷售額中減掉銷售成本之後剩下的部分。
銷售成本:銷售部門的單位時間附加價值結算表中的一個項目,指的是在庫存銷售中售出的商品的成本。
差額收益:單位時間附加價值結算表中的一個項目。從收入中減掉人工費之外的所有經費之後剩下的部分。換言之,就是阿米巴生產出來的附加價值。
差額比率:差額收益在總收入中占的比例。這是把握阿米巴附加價值產出效率的重要指標。“ 差額比率\\u003d 差額收益÷ 收入×100%”。
半成品差額:在進行結算時計入的,表示半成品的期初與期末之間差額的會計科目。
銷售額:銷售部門的單位時間附加價值結算表中的一個項目,指的是商品的銷售金額。
單位時間附加價值:單位時間附加價值結算表中的一個項目,表示的是阿米巴在一個小時能賺多少錢,能創造出多少附加價值。
因為排除了阿米巴的生產規模和人員等因素,所以能夠公平地評價各個阿米巴的結算績效。各個阿米巴的單位時間附加價值的增加可以促進公司整體經營績效的提升。“單位時間附加價值\\u003d差額收益÷總勞動時間”。
單位時間附加價值結算表:京瓷集團內部的阿米巴進行的生產銷售活動,究竟為公司的利潤做出了多少貢獻?生成了多少附加價值?單位時間附加價值結算表就是用來把握這樣的數據的資料。主要分為銷售類和生產製造類兩種,從班組開始到公司整體,在各個層麵上做成和利用。研發部門和生產製造的間接部門活用生產製造類的單位時間附加價值結算表,公司總部的間接部門則活用銷售類的單位時間附加價值結算表。
單位時間銷售額:銷售部門的單位時間附加價值結算表中的一個項目,表示銷售部門一個小時的平均銷售額。“單位時間銷售額\\u003d
總銷售額÷總勞動時間”。
單位時間生產額:生產製造部門的單位時間附加價值結算表中的一個項目。表示各個生產製造阿米巴在一個小時內的生產額。
“單位時間生產額\\u003d生產總額÷總勞動時間”。
在庫單價:自己公司生產的產品是按照生產製造時的發貨金額來確定的,進貨產品則是按照進貨金額來確定的。在統計庫存銷售額時,按照在庫商品的在庫單價來計算銷售成本。
應收賬款:采用貨款後付的銷售方式叫作賒銷,賒銷的金額就是應收賬款。產品的銷售額以應收賬款的形式計入銷售額,其中客戶還沒付款的部分叫作未收賬款。
應收賬款利息:銷售部門的單位時間附加價值結算表中的一個項目。為了讓銷售部門盡快回收應收賬款,在發生應收賬款之日起經過一定的期限之後,就要讓銷售部門對未收賬款加收一定的利息。
銷售手續費:銷售部門的單位時間附加價值結算表中的一個項目。
統計銷售額時的銷售手續費:統計銷售額時,銷售部門從生產製造部門那裏獲得的銷售手續費。
銷售部門:通過市場營銷活動從客戶那裏獲得訂單,一方麵確保生產製造部門的工作,一方麵根據客戶需求向客戶提供令他們滿意的產品或服務,並回收貨款或服務費的部門。在阿米巴經營中,生產製造部門和銷售部門分別進行獨立核算(利潤中心)。
支援:在特定時期內開展的跨部門業務資源,不發生人事上的調整變動。
應付賬款:采用貨款後付方式的購買行為叫作賒購,過程中發生的金額被稱為應付賬款。應付賬款中尚未支付給對方的款項叫作應付賬款餘額。
外包:把生產業務的一部分委托給其他外部企業的行為。
加工部門:對製造工序的一段或一部分負責並統計生產額的部門。
稼動時間:勞動總時間。通常而言,根據公司日曆設定的出勤日來計算,在特定情況下需要根據工廠車間或分公司的調整來變更。
會計科目:簿記計算單位的具體名稱,被稱為會計科目。在阿米巴經營中存在不同的財務會計(財務科目)的單位時間附加價值結算表的科目體係,單位時間附加價值結算表和利潤表是有機結合在一起的。
勤怠時間:在計算工資時發生的法定勞動時間與加班時間的總和,被稱為勤怠時間。單位時間附加價值結算表裏的總勞動時間是稼動時間,所以在使用時要與稼動時間分開。
間接部門:廣義上是指經營管理部門、資材部門、總務部門、環境部門等非結算部門。狹義上是指在各個事業部之中,為與事業目的有直接聯係的部門提供支援的部門。
間接共通時間:單位時間附加價值結算表中的一個項目。工廠車間、事業所、銷售網點等間接部門的員工勞動時間,在各個結算部門中進行分攤。
間接共通費用:單位時間附加價值結算表中的一個項目。事業所、銷售網點等間接部門發生的經費,在各個結算部門中進行分攤。
管理會計:在企業內部,為經營者的經營決策提供各種會計信息作為判斷依據的會計。不同於法律規定的會計規則,可以在各自的企業內部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自由設計。有為設備投資等活動提供判斷依據的管理會計,也有期中利潤計劃、預算管理、標準成本計算等為績效評價提供依據的管理會計。在阿米巴經營中,單位時間附加價值核算表等表格資料就屬於作為管理會計判斷依據的資料。
技術費用:生產製造部門的單位時間附加價值結算表中的一個項目。為提供生產技術、產品技術的部門或單位支付的專利費、技術支持費等費用。
委托加工費:生產製造部門的單位時間附加價值結算表中的一個項目。在進行業務外包時,向承包方支付的業務費用。
合作對價:企業內部交易的一種形態。醫療、運輸、物流等不存在具體商品流動,多個部門共同參與最終提供一項服務的時候采用的體係。為客戶提供主體服務的部門向提供幫助的非主體部門支付的報酬被稱為合作對價。在阿米巴經營中,通過這個合作對價來對各個部門進行結算管理。
經營管理:在事業部單獨結算的前提下實行的,以阿米巴經營為基礎的經營管理體製的確立、維護和運營,被稱為經營管理。經營管理部門作為阿米巴經營和經營哲學的實踐部門,必須負有使命感和責任感。也就是說,經營管理部門必須堅持“嚴格遵循原理原則,追求事物的本質”和“正確做人”的判斷基準。
經費轉移:在某個部門發生的費用由其他部門來承擔,這種會計處理被稱為經費轉移。根據經費發生部門的要求,經過企業財務判斷為合理的情況的前提下,可以對會計科目和負擔序號進行變更,以實現經費轉移。
經費合計:銷售部門的單位時間附加價值結算表中的一個項目,經費的合計。
折舊費:單位時間附加價值結算表中的一個項目。土地以外的有形固定資產隨著它被使用或時間的流逝,其本身的價值也會逐漸減少。這種減少作為費用進行計提,被稱為折舊。計提的費用則被稱為折舊費。
研究開發部門:通過進行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發來對新事業的開拓承擔責任的部門。
研究手續費:根據公司內部製度規定,在新產品、新技術或新材料實現量產的時候,生產製造部門需要向研發部門支付的費用。
工廠經費:生產製造部門的單位時間附加價值結算表中的一個項目。在工廠總務部門、勞務部門、經營管理部門、資材部門等工廠共通部門發生的經費當中,優秀部分的受益部門難以明確,因此就將這部分費用按照一定比例(如生產總額比例、總勞動時間比例、人員比例等)進行分攤,這部分費用被稱為工廠經費。由工廠管理部門做成一覽表,在各個結算部門之間進行分攤。
扣除額:生產製造部門的單位時間附加價值結算表中的一個項目,經費的合計。
固定資產利息:單位時間附加價值結算表中的一個項目。在購入固定資產的時候,公司一次性支付全額款項,而固定資產的使用部門每個月進行折舊,所以可以看作公司為相關部門一次性墊付了固定資產的總額。將墊付的總額看作相關部門負擔的借款,所以需要相關部門負擔相應的借款利息。
固定資產處理損益:單位時間附加價值結算表中的一個項目。
在對固定資產進行廢棄或銷售時發生的利益或損失。
固定費用:設備的折舊費、人工成本等,不隨著銷售收入、生產總額的變化而變化的經費,被稱為固定費用。固定費用一旦生成就不會減少。每個月的經費當中,當固定費用的比例比較大時,如果銷售額減少了,經營情況就會惡化,經營體製就會變弱。因此,對於能夠增大固定費用的固定資產投資和增加人員等行為,需要謹慎行事。盡可能地降低固定費用,公司的營業收入即使略微減少,也能保證強大的經營體製。
在庫(庫存資產):原材料、進貨、產品、商品等,從事生產銷售活動時所存有的、在未被使用或銷售的期間範圍內的相關物品,或其管理、保存行為。
在庫移動:在存貨銷售中,為了確保各個倉庫合理的在庫量,對存貨的具體場所進行變更的行為。
在庫利息:單位時間附加價值結算表中的一個項目。對於一定期間以上的存貨,相關部門必須負擔一定的利息。這有助於削減長期存貨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