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順帶說明,麥當勞以眾多的打工者來構築其龐大的員工隊伍,主要是為了滿足餐廳24小時營業的客觀需要。
現代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使快餐業以其簡單、方便、快捷的特點,深受上班族的歡迎,逐步形成了一日三市的銷售高峰。
這使得快餐店全天候營業成為必然。“全天候”的餐廳也必須擁有一支“全天候”的員工隊伍.麥當勞雇用的定點上班的計時短工,工作積極性往往比非計時短工高,通過適當的科學調整與組合,他們能很好地適應餐廳的24小時營業模式。
第三節 薪資福利
217.薪資體係項目包括哪些內容
所謂薪資體係是指構成薪資總額的項目,主要包括基本底薪、津貼或補貼、獎金三大類:1.基本底薪按員工的職位、工作、年資、學曆、經曆等因素支付的基本底薪,此項薪資是員工最主要的收入,而且也是支付其他補助或津貼的基準。
2.與工作、生活有關的津貼或補貼即因所擔任工作的性質有別於其他人員,所另給的津貼或補貼。津貼或補貼主要可歸類如下:●主管加給。
擔任主管職務,依其職位的高低,按月給予主管加給。
●技術加給。
對擔任某些工作具有專業的技術或專業能力者,另給專業的技術加給。
●夜班津貼。
對必須在夜間或非正常工作時間出勤者,所給予的津貼。
●時間津貼。
對於需經常超出正常工作時間,但又不易計算加班時間者,另給的津貼。
●交通津貼。
對於遠地值勤人員,或未搭乘交通車人員,或對於外務人員補貼其車用油費,所給予的津貼。
3.獎金
獎金是基本底薪之外,所給予的金錢獎勵,有績效獎金、考績獎金、年終獎金、全勤獎金、提議獎金等。
●績效獎金。
經營者於年終或一定期間結算而有盈餘時,依盈餘多寡提出一定額度,視員工直接參與營運的績效、生產績效、作業績效的高低,而分配給予。績效獎金對提高工作效率、激勵士氣有很大的助益。
●年終獎金。
企業於年終依盈餘情況,而給予全年工作無過失的員工的獎金,它是我國企業酬勞員工一年辛勤工作的一種傳統方式。
●考績獎金。
定期就員工的工作表現作考核,成績合格者另給的獎金。
●提議獎金。
員工所提改善意見,經采納而有成效者給予獎金,獎金的多少應依提案的價值成效而定。
●全勤獎金。
員工全年或全月無請假、遲到、早退者,所給予的獎金,此獎金金額不宜大,否則對真有事而需請假者不公平。
薪資項目應力求簡單,一般宜采用幾項與工作有關的津貼項目,不宜采用與生活有關的項目,否則不但增加薪資計算的複雜性,且與工作無關的薪資項目如所占比例過大,也將失卻了以工作為薪資報酬基礎的公平。
218.薪資製度製定的原則是什麼
所謂薪資是從業員工工作所得,它是從業員工依據工作合同,行使工作義務,而獲得來自經營者的報酬,是員工收入的來源,亦是維持及改善家庭生活的主要依靠。
薪資也是餐廳成本的一部分,而且薪資亦是經營者用以激勵員工的主要工具之一,能促使員工提高士氣,增加效率。對從業人員而言,薪資不但是其生活的主要依靠,其高低也代表其在公司及社會的地位與榮譽。所以薪資製度是否健全,是企業經營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
製定薪資製度.應符合以下三個原則:1.公正原則
所謂公正性,係指員工所獲得的薪資,與自己工作成果或跟其他同事比較,是否公平合理。所以公正、公平的薪資製度,必須對人員薪資的核定、薪資調整的方式等,均有明確及公平的標準,並為所有員工所了解與接受,這樣才能達到薪資公正的原則。
2.激勵原則
薪資製度必須具有激勵性,職務責任重者應支取較高薪資,方能促使員工任勞任怨地工作。因此,薪資等級間應有適當的差距,主管與非主管間也相應有所不同,如此才能產生激勵作用,對工作績效特優或具有重大貢獻者,也應有晉升薪資或發給獎金辦法,才能達到以薪資來激勵員工努力工作的目的。
3.合理原則
所謂合理性,原指員工的薪資所得足夠支付其生活所需的費用,所以在決定薪資時,一方麵需顧及經營者的負擔能力,另一方麵更需考慮到是否能滿足員工一般的生活所需。
219.如何調整薪資製度
薪資原是對從業人員所提供勞力或智力的報償,並保障其合理生活的水平,遇有物價波動或從業人員所提供的勞力、智力價值有所變動,其薪資自當作適當的調整,這是激勵員工的主要方式之一。
1.薪資調整應考慮的因素
●個人因素:年資增長、工作表現、對公司的貢獻。
●職位因素:職位在組織中地位的高低及職責內容的繁簡輕重。
●市場因素:薪資水準與同業的競爭力,企業本身對用人費負擔能力。
2.薪資調整方式
●整體調薪
因物價上漲或配合外界薪資調整,而對公司內薪資作全麵調整。整體調薪方式有以增多若幹百分比,作同一比例的調整;也有按不同等級作不同百分比的調薪。整體調薪時,應考慮下列各點:a基層人員的調薪幅度,是否足以滿足因物價上漲、生活費用增加的需要。
b公司營業成本增加,是否會成為公司財務負擔。
c對薪資偏高或偏低的某些職位,是否應加以特別考慮。
d薪資調整幅度與外界比較,是否有太高或太低的情況。
●考績調薪
考績調薪是根據員工考績優良,而予晉級加薪的調薪,考績調薪的方式有:a按薪給表的薪級予以晉級而加薪;b按其原支薪給予若幹百分比的加薪。
●個別調薪
員工因職務或職位之變動而予調薪,稱之為個別調薪,例如由點菜員升組長、由副經理升經理等。
220.員工福利製度有什麼重要性
福利是指員工在所獲得的薪資收入外,還能享有的利益和服務。其中利益是指直接的金錢價值,如退休金、休假、保險等,而有些如員工家庭日,休閑娛樂設施是無法直接用金錢衡量的,因之,廣義的員工福利應包括除薪資之外,對從業人員所有的物質上、精神上的待遇。
員工福利在企業經營環境中已漸趨重要,成為每一經營者不能忽略的因素,其因素如下。●政府法令的保障:政府對勞工假期、工時、工作安全、福利金來源等,均通過立法強製雇主遵行。
●來自同業的競爭:一般同業間員工薪資水準不可能有太大差距,因此同業間皆以完善的福利措施來吸引員工。
●福利效益顯著:一般員工皆視薪資為其工作應得之報酬,即使增加,多認其為應得之權益,惟有員工福利乃視為額外的收益,其激勵員工士氣的效果十分顯著。
221.福利措施有哪些分類項目
員工福利措施可分為經濟性福利措施、休閑娛樂性福利措施及服務性福利措施三大類:1.服務性福利措施
此項福利由公司提供各項設備或服務,以滿足員工日常需要,此類福利措施多免費或隻由員工負擔一部分費用。
●員工餐廳:由經營者提供場地、設備、人力等。
●宿舍:由公司興建或租貸房屋,供有需求的員工住宿。
●交通車:提供交通工具,供員工上、下班使用。
●福利社:供應日用品,並辦理分期付款業務。
●保健醫療服務:如醫務室、特約醫院等。
●教育性服務:如設立圖書室、辦托兒所或幼兒園、舉辦員工進修或專題講座等。
●法律及財務谘詢服務:由公司聘請律師或財務專家,為員工提供個人法律及財務上的谘詢。
2.經濟性福利措施
主要是對員工提供薪資及獎金之外的經濟安全服務,用以減輕員工的負擔或增加額外收入,此類福利措施通常包括下列各項。
●退休金:由公司單獨負擔或公司與員工共同負擔。
●勞工保險或團體意外險、壽險、疾病醫療險等。
●員工疾病與意外傷殘、死亡給付的互助金。
●分紅入股、產品消費優待等。
●員工購屋、買車貸款。
●撫恤:其經費多由經營者負擔。
3.休閑娛樂性福利措施
●舉辦各種體育活動及設置各項運動設施。
●舉辦此類福利措施的目的,在於促進員工的社交和娛樂活動,以促進員工身心健康,及加強員工對公司的認同感,其措施較普遍者有下列各項。
社交活動:如舉辦國內外旅遊、生日宴會等,以增進員工見聞,增進同事感情。
特別活動:如舉辦歌唱、棋藝等比賽活動,或其他攝影、插花、書法等社團活動。
222.給予員工福利時要注意哪些事項1.滿足需求
生、老、病、死是每個人不能避免的,因此要優先考慮壽險、意外險、退休、撫恤、生育、補助等福利措施。
2.提高生活水平
從食、衣、住、行、育、樂各方麵來提高員工的生活水準,或給予生活上的便利。
3.公平合理
福利的項目必須配合大眾的需要,不可隻顧及少數人的方便。福利給予的標準力求一致,不可按職位高低而有不同。
福利措施的舉辦,應配合企業本身的目標與環境需求,才能達到既經濟又實用的目的。
4.參與的原則
福利業務的管理應盡可能讓職工代表參加,使員工有參與管理之感。
5.成果的原則
福利效益的回收應從長遠著想,並應著重於員工心理上無形的效益,如士氣與忠誠度的增強、穩定性的提高等。
6.員工福利經費來源
福利的經費來源,一般有:
●創立時就其資本總額提撥1%~5%;●每月營業收入總額內提撥0.05%~0.15%;●每月於每個員工薪津內各扣0.5%;●下腳料變賣時提撥20%~40%。
以上4項是辦工員福利所需經費最低要求,事實上今日企業所撥付用於員工福利的經費絕不止上麵所述費用,例如退休、撫恤及各項保險,雇主均要另行提撥。附表:假別給假表
表12-1 各種假別給假日數的條件表假別 給假日數 請假原因 證件 薪資 說明公傷假 最多一年 因執行職務受傷,依勞保“因執行職務而致傷害準則”為依據 單位主管簽證及勞保指定醫院醫師診斷書 照給 須由總經理核準公假 最長1個月 外派勤務或學習培訓 有關證件 照給 1.路程所需時間應該計在內2.因其他特殊事由申請公假者,應由總經理斟酌裁決事假 全年14日內 因事必須本人處理 不支給 1.逾14日每超出1天年於終獎金中扣本薪半日2.非公假之代班,亦比照全年不得超出14天,每超出`1天於年終獎金中扣本薪半日病假 全年合計不得超過30日 因病必須治療或休養 連續2天(含)以上者,須附醫師診斷 照給 1.未住院者不得超過30日2.住院者不得超過1年
3.未住院與住院合計不得超過2年
4.超過前款之期限經事假或特別假充抵後仍未愈者,得辦留職停薪,但以1年為限,再逾期者可以開除或辦理退休婚假 7日 自己結婚 結婚證 照給 可分兩次申請1日 子女結婚
1日 自己訂婚
喪假 父母、配偶喪亡、子女喪亡死亡證 照給 1.可分次申請
2.可自死亡之日起7周內分開請假,以天為單位,可於事後3日內補辦請假手續兄弟姐妹、祖父母喪亡者
產假 3個月 生產 醫院證明 照給 妊娠3個月以上流產者,給與產假10日2日 配偶生產
補假 所需日數 因加班未領加班費 加班申請單 照給 需部門主管核準第四節 員工培訓
223.為什麼要進行員工培訓
餐飲業的發展,固然有賴於經營策略的規劃、目標訂定及管理者的執行來達成,但最重要的因素還是人員。
所謂訓練,是訓練從業員工具備執行各項職務時應有的知識、能力和態度,並培養其解決問題的能力的一切活動。而教育則是對員工的一般知識、能力及環境適應力的培養,是較長期、廣泛且較客觀的能力的培訓。
餐飲業在實施從業人員教育訓練時,不論是基層從業人員或管理人員,首先要明確認識實施員工教育訓練的目的,即要確實把握重點,避免不必要的浪費。企業出資建立私立大學在當今世界已十分普遍,然而,屬於服務業的“快餐之王”麥當勞自辦高校,確實令人驚奇。
早在麥當勞建立初期,就十分注意對全體員工進行強化訓練,尤其重視一線服務人員基本素質和操作技能的訓練。對事業龐大的麥當勞來說,想要確保服務和產品的統一,是一項很大的挑戰。尋找合適的地點,為各個快餐連鎖店的員工辦班講習,嚴格訓練員工的想法,先是源於克羅克的所謂“細節說”。他曾經指出:“一個餐廳要像一個棒球隊那樣,充分發揮每個隊員的才能,並利用每一刹那的機會來加快發球。”因此,“我強調細節的重要性”。把每個細微的地方精確化,這就是麥當勞模式,這需要全體員工付出大量勞動來認真學習。
不久之後,特納和卡羅斯正式提出建立漢堡包大學這一嶄新計劃和構想,卡羅斯認為:麥當勞必須製造出一種教室氣氛,才能更有效地向快餐連鎖加盟者及其員工係統灌輸標準化操作和其他相關的經營哲學和理論,而這些都是在各個店中由於條件限製難以辦到的,因此必須建立一個漢堡包大學。
經過反複論證,終於在1961年麥當勞花費25萬美元的經費,在一家麥當勞連鎖店的地下室建造了一間教室,裏麵有所有麥當勞餐廳的模擬器材,並且雇請專職的培訓師擔任講師。
1983年10月,漢堡包大學再次遷址重建,搬到位於伊州奧克布魯克(芝加哥西郊一帶)的麥當勞公司總部附近。
這所永久性校址總共投資4000萬美元,占地80英畝,內有兩個頗大的,分別以美國麥當勞首席執行官、總裁愛德以及麥當勞公司前任主席弗來德命名的湖泊,校園內每逢夏季,綠樹成蔭,風景秀麗。
在辦學規模方麵漢堡包大學設立8個專修班和12個研究班,每年累計畢業包括來自美國以外世界各國的學員約3000名。
該校的師資大為改觀,共有30多位專職教授,負責講授和指導各類必要課程。這些老師進校時通常需要經過嚴格的考核。校董事會規定:凡具備擔任漢堡包大學教授資格者,首先必須是曾擔任過麥當勞地區分公司副經理以上職位的人。
除了師資,漢堡包大學在教學方麵的條件也十分優異。漢堡包大學不惜以重金購進一流的教學設備,充分做到“硬件”實用,且緊跟現代迅速發展的科學技術水平。漢堡包大學的核心——訓練大樓裏麵的訓練設備非常現代化,4個設備齊全的實驗室,形式完全模仿真實的麥當勞餐廳,內設全部餐廳用具,旨在使學員在校期間能夠經常做到從理論到餐廳實踐的迅速轉換,提高學員實踐能力。漢堡包大學的建立主要是為了培養麥當勞部門經理和餐廳老板。因此,在這所美國快餐業的最高學府中,有不少學員就是那些即將成為麥當勞夥伴的快餐連鎖加盟者。
麥當勞公司總部對全球範圍內有意加盟麥當勞的人進行嚴格的評估後,會要求這些通過了評估的人自費參加1200學時(9個月)的首期強化培訓,而隻有從漢堡包大學畢業、取得漢堡包學學士學位的人,才能最終獲準成為加盟者中的一員。
中國北京麥當勞公司,1992年4月正式開業前,花在培訓經理人上的費用高達200萬美元之巨,占其基礎投資的四成以上。現在的漢堡包大學每個月有兩個班結業,培養出100~150名管理人員。至今已經有5.4萬名麥當勞的管理人員從漢堡包大學畢業。
224.員工培訓有哪些模式
為了有效實施教育訓練,建立合理而健全的訓練體係訓練工作應按下述的程序有係統地進行。
●必要性分析:企業基於何種目的,為何要實施教育訓練,其必要性要確實分析。
●訓練計劃的擬定:內容包括受訓的對象、內容、方法、經費、課程的安排及師資的選定等。
●訓練計劃的實施:訓練計劃設定後,即應按既定時間、場地開始實施。
●訓練成果的評估:訓練實施後,其成果及任務的執行要確實考評,並將訓練成果配合人事製度,以發揮人事管理的功能。
225.如何製定員工培訓計劃
周全的員工培訓計劃應具有兩項特質:適合從業員工的需求,用於特定的訓練目標與特定的訓練期間。訓練計劃在確定為什麼需要訓練以後,應依據5W1H的科學思考方式,即誰來教(Who)、教什麼(What)、教誰(Whom)、如何教(How)、何時進行(When)、場地設置(Where),來擬定教育訓練的計劃。
作圖參照《餐飲店經營管理》p335圖12-2 訓練體係係統圖
1.製定員工教育訓練計劃的原因
●使計劃內容能與教育訓練體係及教育訓練項目相結合,否則在設計教育訓練課程時,無法保持既定的教育訓練方針。
●保持員工培訓計劃的一致性,計劃中的各項內容如講師、學員、設備、教材、時間、地點、預算等,均應有明確的規劃,以保持計劃的一致性。
●便於有關人員相互溝通,教育訓練計劃內容的清晰明確,使學員、講師、單位主管、經辦員等有關人員便於了解,不致因溝通不良,降低訓練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