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盈利術十五:創新經營(1 / 3)

第一節 餐飲創新的著眼點

266.餐飲業如何進行經營創新與策劃

1.餐飲經營創新的原則

●突出文化主題

餐廳的設計布局、裝飾到菜品的色、香、味、形、器。器具的變化美與美食的和諧統一,是中國傳統飲食藝術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餐具的造型美、質地美、色澤美、紋樣美對餐飲產品的整體美影響較大。

飲食環境是我國飲食文化審美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方麵,如何達到大意境之美,如何布置和選擇適宜的進餐環境,餐廳的四季如何布置綠色植物,不同的餐廳燈具如何設置等,這是現在餐飲經營必須研究的問題。

●拓展經營項目

打破傳統模式,將用餐與其他活動結合起來,產生一種全新的服務理念,使美食融多種文化與一體,結合娛樂、知識、健康、營養、信息、體育等多種手段,提高餐飲的參與性、觀賞性和娛樂性。

●引領餐飲潮流

餐飲產品的創新,不僅僅是菜點,二是菜點、菜譜、環境、服務、活動國際飲食的五輕趨勢:輕油、輕鹽、輕糖、輕脂肪、輕調味品菜譜:主題菜譜、特色菜譜等服務:情感化、個性化、標準化

2.餐飲經營與精心策劃

●敢於設想

●反向思維

●追求第一定位

●合理的組合

267.餐飲創新有哪些方麵

1.觀念創新

決策者要跳出“為飲食而飲食”的觀念來看待消費者。廣大顧客來酒店消費不再是為了填飽肚子,酒店管理者要像經營時裝那樣經營餐飲,把“傳統+時尚=創新”作為當今飲食業發展的公式,抓住時代的脈搏,加快信息傳遞的速度,增加對市場反應的靈活性,才能引導飲食潮流,立於不敗之地。

2.服務創新

服務創新是每個酒店都應重視的。餐館的服務不能再拘泥於固定的模式,要真正圍繞“讓顧客滿意+驚喜=忠誠顧客”這個核心理念進行服務創新。

●充分利用電腦建立客戶檔案,做到對老顧客的口味、喜好了如指掌,才能及時、準確地提供定製化、個性化和親情化的服務,進而建立良好的賓客關係,培養一批酒店的忠誠客戶。

●嚴格的質量管理製度是酒店的立身之本,以此為基礎,在服務方式、服務環境、器皿等方麵盡可能創造出“賣點”和“亮點”來。

●對於高檔餐廳來說,服務的重點應放在“精細”上,要使“吃”不僅僅停留在食物的色香味形上,而且要“吃得考究”、“吃出氛圍”來。

3.環境創新

長期以來,餐館的環境創新是比較貧乏的,表現在重裝修豪華,而輕個性展現。真正有創意的環境未必是最豪華的,關鍵是“主題”突出,讓顧客找到一種“感覺”。

4.菜肴創新

中國烹飪源遠流長,創新離不開基本功,沒有對傳統烹調的深刻領會和熟練技巧,也不可能憑空發揮。菜肴的創新應從四個方麵著手:

●挖掘。把現已失傳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前的傳統菜點挖掘出來,讓它們重放異彩,這也是創新。

●繼承。繼承的難度要比挖掘小一些,但繼承中也可以“創新”。

●引進。各種菜係,甚至西餐中好的方法都可以引進。

268.餐飲開發的幾個要點是什麼

1.符合餐廳定位

根據餐廳定位而決定價格政策是采用高價位、中價位或低價位後,商品開發便必須符合餐廳所設定的價格帶,避免差異過大,帶給顧客突兀的感覺。所以商品的開發應力求符合餐廳的價格政策,並讓顧客感到物有所值或甚至於物超所值。

2.獨特性

獨特性並非是獨一無二或珍奇稀有的東西,而是將原有的食材,以別出心裁的創意,烹製出他店所沒有的商品,即所謂的獨特性。

3.高附加價值

商品開發可從高附加價值來著眼,凡是能為餐廳創造高附加價值的菜式或食材,都是可以開發的對象。

4.順應消費新趨勢

近年來社會熱中於保健、養生之道,對於如何吃得健康愈來愈注重,餐飲經營者若能順應這股消費新趨勢,來開發新商品,相信必能招徠顧客上門。

中式餐飲商品的經營應朝此方向邁進,如為使每一位光臨的顧客享受到更高的附加價值,可由廚藝的精進、新品的提供、服務理念的強化、用餐環境的美化、服務技巧的提升,再搭配服務人員發自內心由衷的笑容、親切的招呼,相信必能提供消費者物超所值的滿足感。

5.善於運用顧客意見

新開發設計的商品,需要經過餐廳幹部、員工以及消費者試吃之意見調查,才足以開發出暢銷商品。

6.延長商品的壽命

一個成功商品(菜式)的推出,不是件容易的事,要提高商品開發的成效,就必須擁有曆久不衰的商品。因此,不斷地捕捉時代需求,改良產品更顯得重要。商品改良比新產品開發的投入要少,而且顧客易於接受。所以在新產品推出成功之餘,切忌任意讓它結束,應該以長銷為最終目標,努力維係。

7.選用新食材

由於交通運輸的發達,加上國際化的趨勢,各國、各地區的各式食材不斷引入,除了天然的食材外,也出現許多加工品、合成品,都可嚐試選用。如國產的竹笙、澳洲的石斑魚塊、螺肉。

8.中西結合出新菜

由於國際化的影響,不同國籍的菜式逐漸融合、修正,隻要合乎顧客的口味,都可嚐試。如沙律明蝦使用來自西餐的沙拉;鮭魚頭湯來自日本料理;芝士九孔來自法國菜。

9.新的烹飪法

將原菜式作法改變,如流行的炭烤海鮮、炭烤小卷、生蠔、鮭魚頭等逐漸受歡迎;又如加入水果料理的鳳梨炒飯、還有各種藥膳都屬此類。

10.利用各式的盛具

使用有別於傳統的盛具,來凸顯菜式的風格,甚或創造新的菜式,如竹筒竹筍湯、竹筒飯、竹籃雞、冰雕生魚片、鐵板牛柳、雀巢海鮮、雀巢牛柳、冬瓜盅、海鮮船等。

269.餐飲的商品如何進行更新

立足需求開發產品,由新技術產生新產品,以及刺激顧客旺盛的消費欲望,是成長期商品暢銷的原因。但是步入成熟期的市場,技術革新達到頂點,也失去強力吸引消費者的誘因,而必須針對消費者需求,來開發新產品,以提高銷售量。

需求開發因為立足於消費者的需求,所以成功的機率較大;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下,是一種非常有效的開發方法。

1.開發魅力商品

要保住消費者,必須設計開發特定的商品,如特殊的設計、色彩、食用方法、商品名稱等,使其更具魅力。

開發富有感情價值的商品時,必須注意目標,對象的認定,如情人節有情人餐、春節及中秋節有團圓餐,展示情感攻勢。但這不見得適用於每位消費者,因為想要滿足全部消費者的產品,結果有可能全部撲空。所以應該設定特定目標,開發滿足這些特定對象的商品才是最重要的。

2.發現消費趨勢

賦與附加價值,以提高商品價值,是餐飲商品開發的方向。但必須注意的是,任何附加價值都要合乎時代潮流以及消費者需求,否則將無用武之地。

舉例來說,隨著女性就業人數的增加,家庭用餐習慣也隨之改變,外食人口激增,專門針對上班族所開發的商業午餐大行其道。此外,舉家上餐廳的比例更是逐年攀升,定位家庭式餐廳,或推出兒童餐,都是緊抓住時代潮流下消費趨勢的做法。

3.開發高附加值產品

所謂附加價值就是企業透過無形的服務及有形的菜肴,而創造出有利於消費者的價值,這種價值感不等同於價格。不過一般而言,餐廳所創造的附加價值愈高,價格通常也不低。商品開發的步驟如下:

●商品概念形成。

●經理試吃及評估。

●服務人員試吃及評估。

●餐廳試賣。

●試賣良好,製定標準加工方式準備上市。

●全麵上市。

270.什麼是ABC分析法與循環盤點法

在管理上ABC分析法是真正必須的,以分析的結果為依據,作經常性的盤點,即是循環盤點。

根據周銷量表,從銷售金額最大的商品開始依序排下,然後將每一種商品的銷售金額皆除以總銷售額,則可得出每種商品的銷售額比例(占有率)。將此銷售額比例從最大的開始加總,當累計到75%的時候,這些商品即為所謂的A類商品(亦即銷售額占總銷售額75%的商品);接著再累計加到95%,這些再加入的商品,稱為B類商品;最後剩下的5%(95%~100%),即稱為C類商品。

由ABC分析,可以很清楚地得知什麼是餐廳的暢銷商品,什麼是銷售最差的商品,各項商品構成比例是什麼,如此才能真正了解自己餐廳的銷售狀況。

產品分為ABC三級後,接下來為重點管理庫存品,一般而言,都是在年度末或期末才進行盤點,稱之為定期盤點或同時盤點,C級品一年約檢查1至2次,但A、B級品則必須經常檢查。

循環盤點也稱為經常性盤點或周期盤點,是以1天或3天為周期,依序盤點某既定點數的庫存品,而這裏所謂的某既定點數的庫存品相當於ABC分析法區分後的A級品、B級品。

271.什麼是直觀菜譜

現在,很多餐館介紹菜肴都是一本菜單,上麵隻有菜名 和價格。這種沿用多年的老辦法,有一個最大的缺點,就是沒有調動顧客的直覺選擇的意願,也就失去了很多美味佳肴對食客的吸引力。

顧客隻能見到菜名,而難以了解菜肴,尤其是一些特色菜肴,使得這些特色菜肴和顧客之間有了一道無形的“牆”。 最近,上海、廣州一些餐館采用了“圖照菜肴”,除了一般人們比較熟悉的菜肴仍用菜名、價格加以介紹外,對特色菜肴拍攝彩色畫照,有的還介紹其特點。顧客們從圖照中可以看到菜肴的形和色,提高了選擇點菜的機遇。還有一些餐館采用“立體菜譜”,就是用塑料與石蠟加工仿製各種形象逼真、色彩豔麗的特色菜肴造型,放在玻璃窗裏。每種菜除菜名之外,還標明主要原料、價格和號碼。用餐者經過比較選擇,隻需將號碼告訴服務員,就能品嚐到自己喜愛的菜肴。有的餐館還把萊肴模型作為禮物贈送賓客,更是大大增添了顧客的興趣。

我國烹飪有悠久的曆史,講究菜肴的色、香、味、形。采用直觀菜譜能從菜肴的色、形聯想到菜肴的香和味,這就激發了享用品嚐的興趣。我國飲食有很多流派,各種菜係又有許多名菜佳肴。大多數食客並不熟悉這許許多多的名菜佳肴。特別是海外客人更是難以從文字中領略和了解。所以,用圖形或模型作為菜譜,既能給餐館增加生意,又可以使中國菜肴廣為傳揚,擴大影響。

272.如何調整菜單

一般菜單設計前,都會依經驗搜集各項資料,經過彙總整理後,產生一份廚師、經理和經營者都認為可以接受的菜單,菜單各菜式產生是有一定的流程的。

各菜式決定之後,設計印刷成為菜單。不過菜單並非固定不變,必須因應潮流變遷、顧客需求等加以調整,通常每年更動一次。菜單菜式更動的主要憑據如下。

1.菜品點擊排行榜

一般隻要每天要求出納以畫“正”字方法統計,每月累計一次,就可清楚得知菜式的排行榜。通常一道菜若連續3個月都“吊車尾”,恐怕得好好評估有沒有保留的餘地。

2.客人平均消費額

所有經營者無不期望顧客消費金額愈高愈好,但與顧客的期望正好背道而馳。由於客單價關係到營業額的變化,有必要好好分析。客單價低,有可能是服務人員沒有用心去推銷菜式;客單價過高,則有可能是服務人員過分推銷高單價菜式,日久可能嚇跑顧客。

因此,設定合理的客單價範圍,有其必要。何謂合理的客單價範圍?這牽涉到餐廳的定位。

舉例來說:

投資50萬元經營100個座位的湘菜館。月營業額應達10萬元。

若要達到上述營業額,則每個座位必須達到滿座(含中餐、晚餐),且客單價要做到30元。如果中餐隻能達6成,晚餐為8成,則平均客單價要做到45元,或中餐50元,晚餐40元。

評估一下本區同等級或主要競爭對手的客單價是否接近這個數字,若差距太大,則就要修正投資額了。

3.飲料及食物的銷售金額比

將廚房的銷售金額及吧台的飲料銷售金額分開,除了可了解成本的比率外,也可從兩者之間的對比,得出顧客對餐食及飲料的偏好,並據以修正菜單和工作效率。

4.翻台率

翻台率亦即翻椅率,假若今天上門的顧客有150人次,而座位有100個,則該餐廳今天的翻台率為1.5。不過一般由於中餐用餐及準備的時間較長,翻台率均較低。若能將菜單中各菜式盡量規格化、標準化,簡化生產過程,提高上菜速度,則可望將翻台率提高。

5.毛利率及毛利

一般傳統的廚師都以“毛利率”作為其績效的憑據,大概抓在6成左右。然而餐廳經營者有必要分清毛利的定義,並求取與廚師的認知一致,即決定毛利含不含損耗、高湯、配料、調味料、試菜、招待及退菜等。一旦已明確定義出毛利的內涵,就可據以要求廚師應達成的毛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