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盈利術十五:創新經營(3 / 3)

這一往返,在較大的賣場,就是一百多米,大概要花上兩分鍾左右,不隻是下單時間 延遲、也使服務人員耗費體力,更造成通道擁塞、碰撞危險提高,以至影響用餐的氣氛。

采用自動化係統作業後,這個過程全部利用電腦網路自動完成,因此這一部分的人工作業流程完全免除。入座後第一次的點菜是如此,用餐期間的加菜、刪菜、換菜、換桌等作業也是一樣。而上菜、更換碗盤餐具、清理桌麵等工作,則仍然維持原有的作業模式。

傳統的買單結賬作業,是由服務人員到櫃台結算,由櫃台人員開出結賬單,交由服務人員拿給顧客,由顧客自行到櫃台結賬,或是由服務人員代為結賬。這一部分的作業流程,在自動化作業下,可像快餐店結賬方式一樣,列出菜單明細和應收款項、找零等。

在這樣的作業過程中,服務人員可以不需要離開他所負責的服務區域,利用電腦將顧客由入座點菜開始,到買單結賬前的這段用餐時間內,所產生的一切變動訊息,立即迅速、精確地傳送給相關的部門和人員及時處理,可以有效地提高其個人和整體的工作效率,增加顧客的滿意度,降低作業過程中因人為疏失而造成的損失及部門和人員間的爭執。

279.服務人員所用的自動化設備有哪些

1.服務員工作站

是一台觸控式輸入裝置,或是一台具有手寫輸入能力的台式電腦,操作簡單、學習容易,大部分的輸入作業一次按鍵(以手觸控屏幕,或用專用筆觸動屏幕)即可完成。服務員工作站通常安裝在準備台上,並連接一台台單專用印表機,隨時可以列印台單及結賬單,並以電腦網路與櫃台工作站連接成一個整體的係統。

2.攜帶型個人電腦點菜器

這是一台具有手寫輸入能力的個人電腦,其體積有A4大小,或是掌上型兩種,均利用無線電網路與櫃台主機連接,在顧客的桌邊即可完成各種點菜、加菜、刪菜等作業,並利用由櫃台主機連接出來的台單印表機列印台單及結賬單。

因為顧客在用餐期間發生的各種變動,都立即利用服務員工作站或點菜器輸入電腦,因此,買單前列印出來的消費明細/結賬單,絕對精確無誤,並且加快了結賬的流程。當顧客自行於櫃台結賬時,櫃台人員可以依桌號或點餐單序號調出顧客詳細的消費資料,立即進行結賬。

而且電腦會詳細記錄各項變動發生的時間、有關操作人員及有關原因,可以作為管理、稽核的參考。同時,由於電腦提供了很多的參考訊息,例如:顧客的用餐習慣、口味、餐點的用料等,可以協助服務人員做好顧客的服務工作。更重要的是,工作人員不一定需要資深或熟練的人員,照樣可以做好點菜、結賬等工作,使得人員的工作安排具有較高的靈活性。

所以實施電腦化/自動化之後,結賬可以不必由櫃台收銀員專責,而改為每一個服務人員(或指定、授權某些人員)都可以做結賬的作業。

另外一項改變是,在大型賣場中,顧客是否結賬完才離去,在忙亂中經常無法顧及到。既然各個服務區域都已經設有服務員工作站,由服務員直接結賬既可簡化流程、節省時間,亦可以減少跑單,提高顧客服務品質(加快結賬速度,縮短等候時間)。

賣場如果不大,可以考慮由一位服務人員就劃定的服務區,包辦點菜、上菜、桌麵清理及結賬等工作。

上述所建議的各種作業分工,與傳統的中餐廳作業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在人力缺乏、專業人員難尋的情況下,導入外場電腦化/自動化,不但能有效提高人員工作效率,而且能降低用人成本。但是人員分工也應配合自動化的實施重新調整,以充分發揮電腦化/自動化的效益。

280.餐飲業如何進行電腦化管理

1.資訊公司提供的服務

電腦化管理係統的導入,就像引進新的管理製度一樣,除了選擇一套合適的軟件外,其導入的過程也是決定成敗的主要因素之一。資訊公司在顧客實施電腦化的過程中,可以依個別顧客的需求,提供特別的支援與服務,以確保企業電腦化的順利與成功。

●顧客需求調查

在顧客決定購買套裝軟件之前,專業工程師會先與顧客做一次詳細的討論,以確定標準的套裝軟件是否可以滿足需求,還是需要增加或修改一些功能,或是必須特殊設計才能達成,同時提出軟件及硬件配備的具體建議。

為了落實此項服務,並針對每一種軟件設計出“顧客需求調查表”,作為工程師與顧客溝通、討論的依據。

●操作培訓

定期\/不定期地舉辦軟件使用訓練課程,必要時,可依客戶的需求,提供一係列相關的訓練課程。其內容包括:

a電腦化管理係統簡介

b電腦化導入程序

c電腦作業流程

d軟件的使用與實習

●軟件的安裝

為了減少顧客摸索的時間,並加快電腦化上線的速度,工程師均會在顧客購買後,到指定的地點提供軟件的安裝與功能設定服務。

●軟件的升級

研發人員將根據顧客的建議,進行新技術的引進,不斷地提升各項軟件功能,並且不定期推出新的版本。隻要有任何更新的資訊,都會主動地通知每位顧客。顧客可以根據其需求,決定是否更新版本。功能的更新不收取安裝及訓練服務費,係統的更新則酌收差價。

●電話谘詢服務

電話谘詢服務是一種最方便及最具時效性的服務方式,係統工程師均具有豐富的餐飲業電腦化的經驗,可以提供令顧客滿意的電話谘詢服務。

●軟件維護服務

當電話谘詢服務無法解決問題時,可以盡快安排工程師到達客戶處,實地詳細了解問題,並提出解決方案。

●整體係統規劃設計服務

當顧客的需求無法以修改功能的方式完成時,資訊公司也可提供特殊需求的規劃設計服務。尤其是在某些係統功能與需求相符而某些係統功能不符的時候,例如連鎖經營體係的整體規劃方法、大型電腦的連接運用等。

●電腦化專案輔導服務

由電腦作業製度的規劃、人員訓練計劃、資料登錄建檔、輔導上線計劃的規劃、執行到電腦化效益評估,資訊公司可根據顧客的個別需求,提供專案輔導服務。顧客不需要延聘電腦專業人員,可以最經濟的投資,獲得最大的電腦化效益。

●軟件功能的修改

不論是在購買前,或在使用一段時間後,當所提供的軟件無法完全符合顧客的需要,或顧客的管理製度改變需要修改軟件以配合新的管理製度運作時,均可要求提供修改或增刪功能的服務。將修改的可行性與修改幅度向顧客提出建議書,經過正式確認後,立即提供必要的修改服務。

一般的套裝軟件均不提供修改的服務,但是考慮到顧客的管理製度將因企業的成長而不斷改變,軟件也必須配合修改,否則必將因不適用而遭淘汰、廢棄。

2.安裝專業軟件,提高電腦化的成功率

●易學易用,人事費用最低

套裝軟件係為廣大的使用者而設計的,所以特別在操作的方便性上下了許多工夫,以便現有的作業人員在接受短期的訓練後,就可以運用自如,充分發揮軟件的功能,而不需要培養許多的電腦專業人員,以節省人工成本。

●運用彈性高

套裝軟件既然是為廣大使用者的需求而設計,所提供的功能必然超過個別使用者目前的需求,因此,在運用上比特殊設計的軟件有更高的彈性,並可減少對軟件公司及其人員的依賴。

●收益快

特殊設計的軟件,由規劃、設計、驗收、並行作業到正式作業,短則三個月,長則數年,這是極正常的事。而套裝軟件則可以立即導入,在短期內就可以獲得電腦化的效益,加速投資的回收。

●成本低

套裝軟件係以大量銷售為目標所設計的軟件,等於是由所有的使用者共同分攤研究開發費用,所以成本比特殊設計低很多。以管理用的套裝軟件而言,大約低50%~90%左右。

●投資風險小

套裝軟件是一個完整的產品,使用者在購買前,就可以完全了解其功能是否符合需要,幾乎沒有風險。而特殊設計的結果,有時和預期會有很大的出入。

●售後服務好

特殊設計的軟件時常會因為原設計人員離職而無法修改,而套裝軟件通常是由一個小組共同開發,文件資料保留完整,並且隨時會依市場的需求而增添新功能,售後服務更有保障。

3.電腦硬件的選購原則

就資訊產業整體發展而言,硬件的發展速度,通常領先軟件2~5年左右。最近的發展情況更令人無法置信,一項新產品才剛剛上市不久,下一個更新產品已經準備在半年後或一年後推出,造成消費者無所適從。

即使是資訊經營者本身,也不太敢像以往一樣非常有信心地建議其客戶選購某種硬件配備。不過選擇電腦硬件設備,還是有些原則可以遵循。

●不要緊追新產品

因為任何一項新產品的推出,都難免會有些小瑕疵,而且新產品價格偏高,在短期間內即可能會有較大幅度的價格調降,所以除非該項產品確實能有效解決當前所遇到的問題,否則不要貿然購買太新的產品。

●選購近期內剛好夠用的電腦設備

由於硬件設備日新月異,價格下降的速度很快,因此,選擇硬件配備最好買近期內剛好夠用的設備即可。因為一兩年以後所需要的功能設備,其價格跟目前比起來,可能隻剩不到一半,現在就購買,是極大的浪費。

●多注意售後服務

對於餐飲業的外場作業而言,實施電腦化、自動化之後,一旦因電腦故障而必須在修複期間回歸人工作業,是一件相當痛苦的事情。

所以應該特別考慮采用穩定性高、故障率較低的產品,同時廠商提供服務的時效性也應特別考慮,因為餐飲業的營業時間較長,有些更是全天候營業,供應商能否適時地提供維修服務,是非常重要的。

281.餐飲業電腦化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餐廳不是單純的服務業,它兼具零售業、食品生產業及服務業三種行業的特性,其作業流程較為特殊,功能需求必較複雜。就以餐廳櫃台結賬來說,其要求做到的功能,例如服務費、招待賬、拆單、並單、訂桌等處理,都是其他行業所沒有的。因此,若由缺乏餐廳電腦化經驗的人員設計軟件,極容易導致失敗。原因如下:

●軟件功能不完善

餐廳的經營形態經常會改變,軟件係統規劃時,若僅照餐廳目前的需求來設計,可能過不了多久,係統就必須適應餐廳經營型態的改變而作調整,例如目前沒有供應套餐或不接受信用卡,並不表示將來不需要這種處理功能。軟件設計跟不上餐廳經營改變的需求,是導致失敗的另一個原因。

●經營者與係統設計者雙方溝通不足

絕大多數餐廳經營者不懂電腦;同樣,絕大多數電腦軟件設計者卻又不懂餐廳經營。餐廳經營者通常很忙,也就很難將其有關餐廳運作與經營管理的需求,向係統設計者說清楚,僅根據片斷的訊息,係統設計者所設計出來的軟件,無法符合實際的需求。

282.餐飲業電腦化成功的關鍵是什麼

1.避免重蹈別人失敗的更轍

電腦化失敗的原因,事實上不難避免,如:事前多花一點時間,配合設計公司做詳細的溝通,或是與較有餐飲業電腦化經驗的資訊經營者配合,並且由各部門主管及相關人員共同參與電腦化導入前的討論與溝通、協調。

軟件功能方麵,事實上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產品,選擇一家專業而且配合度良好的公司,應該可以解決未來係統功能修改與增加的問題。

2.充分利用現有資料

某些電腦化作業並不能夠節省人力,但是卻能夠做到原有人力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例如利用電腦累積大量的各項資料,製作各種管理營運的分析報表,作為改進經營管理績效的參考,這是目前絕大部分餐廳未來進行電腦化之前所絕對做不到的。

3.循序漸進,不斷完善

實施整體的電腦化作業是大家所共同企盼的,但是必須循序漸進,從最容易下手、將最能發揮效益的部分先做,等運作順利了,再進行下一階段的係統導入。絕對不能操之過急,期望在短時間內,一次成功地導入整個係統,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4.不要對電腦化有過高的期望

過高的期望常常是不切實際的,電腦並非萬能,電腦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電腦化之前應先評估其預期的效益,有些作業不適合電腦化,就不應該勉強,否則會大失所望,而導致全盤否定電腦化。

5.要有耐心,肯下功夫

電腦化是一項長期性的工作,而且在導入電腦化作業初期,除了軟件、硬件設備的投資外,還有許多內部配合的工作要做,因此,主管者必須要有強烈的自信心與必勝的決心,要求相關單位及人員充分配合,才能成功。這包括人員接受訓練、花時間練習係統的使用、從人工作業流程到電腦化作業流程的轉換、忍受初期因不能熟練使用而造成的疏失、大量基本資料的建檔,要必須挨得過這個時期,才能享受電腦化帶來的具大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