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八章 耳羽像角的鴞類——黃嘴角鴞(2 / 3)

琉球角鴞為小型鳥類,體長20厘米,體色與普通角鴞有所不同,頭頂及上體均為赤褐色,有深褐色及黃白色的蟲蠹斑紋。麵盤為黃褐色,散布有黑色細斑。耳羽簇為紅褐色。下體皮黃色,有黑褐色橫斑和羽幹紋,上胸部還具有其他種類所沒有的明顯的暗褐色帶。跗蹠被羽,顏色為肉桂色,具暗色橫紋。虹膜黃色,嘴為橄欖灰色,腳肉桂色。

琉球角鴞在國外分布於琉球群島、鮑羅季諾島和加拉鄢島等地,共分化為4個亞種,僅有指名亞種或蘭嶼亞種分布於我國台灣的蘭嶼和綠島等地,是我國的特產亞種,但也有人把它看做普通角鴞的一個亞種。

琉球角鴞是留鳥,棲息於低山常綠闊葉林和混交林中,也出現於園林和果園等地。常單獨或成對活動。白天多隱藏在茂密的森林中,夜間才出來活動。主要以蚱蜢等大型昆蟲和其他無脊椎動物為食,也吃兩棲類、爬行類、小鳥等脊椎動物,偶爾還吃一些植物果實和種子。

琉球角鴞的繁殖期在5~6月。營巢於椰子樹及其他天然的樹洞中。每窩產卵2~3枚,雌鳥孵卵,雄鳥負責為雌鳥運送食物。雛鳥為晚成性,孵出後由親鳥共同撫育大約32天後才離巢,而且離巢後還需要繼續由親鳥喂食達半個月以上。琉球角鴞數量稀少,估計目前的數量僅有150~230隻。領角鴉又叫毛腳鵂鶓,是小型鳥類,體長20~27厘米,體重110~205克。體形和普通角鴞非常相似,但後頸的基部有一個顯著的淡色翎領,是它與其他角鴞相區別的主要特征。前額和眉紋為皮黃白色或灰白色。上體通常為灰褐色或沙褐色,並雜有暗色的蟲蠹狀斑和黑色的羽幹紋。下體為白色或皮黃色,綴有淡褐色的波狀橫斑和黑色羽幹紋。有的亞種跗蹠上被羽到趾,有的趾裸出。虹膜黃色,嘴角色沾綠,爪角黃色,先端較暗。

領角鴞在國外分布於俄羅斯東部、日本、菲律賓、中南半島、緬甸、泰國、印度、斯裏蘭卡、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等地。

領角鴞在全世界共分化為13個亞種,有6個亞種分布於我國境內,其中東北亞種除了在上海為旅鳥,以及偶見於重慶外,北京、天津、河北、遼寧、吉林、黑龍江、山東、四川、陝西等地均為留鳥。華南亞種在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河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為留鳥。台灣亞種為我國的特產亞種,僅分布於台灣。海南亞種也是我國的特產亞種,僅分布於海南。以上4個亞種都比較常見。另外在我國還記錄有日本亞種和滇西亞種,日本亞種是僅見於上海和河北沿海的極為罕見的冬候鳥,滇西亞種分布於雲南西部騰衝、潞西、盈江、粱河等地,為罕見的留鳥。

領角鴉棲息於山地闊葉林和混交林中,也出現於山麓林緣和村寨附近樹林內。除繁殖期成對活動外,通常單獨活動。白天多躲藏在樹上濃密的枝葉叢間,晚上才開始活動和鳴叫。鳴聲低沉,為“不不不一不”的單音,常連續重複4~5次。飛行輕快而無聲。主要以鼠類、甲蟲、蝗蟲和鞘翅目昆蟲等為領角鴞的繁殖期為3~6月。通常營巢於天然樹洞內,或利用啄木鳥廢棄的舊樹洞,偶爾也利用喜鵲的舊巢。巢距地麵的高度為1.2—5米。通常洞內沒有任何內墊物。每窩產卵2~6枚,但多數為3~4枚。卵的顏色為白色,卵圓形,光滑無斑;卵重17~19克。親鳥輪流孵卵。

白額角鴞是小型鳥類,體長25厘米。特點是前額、眉紋和耳羽簇為白色,麵盤為橙褐色,上體主要為橙褐色,具暗褐色蟲蠹狀斑。飛羽上具有黃褐色的橫斑,尾羽上具有暗褐色橫斑,下體淡橙褐色,具褐色蟲蠹狀斑以及斷續的黑色和淡色中央斑點。虹膜深褐色,嘴白色或藍白色,蠟膜淡藍綠色,腳和爪藍白色。白額角鴞沒有亞種分化,在國外分布於緬甸、泰國、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等地。我國曾於1979年9月在台灣屏東的楓港見到正在鳥籠中待售的活鳥,或許就是在附近的山林中捕獲的。白額角鴉為留鳥,棲息於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地帶的常綠闊葉林中。主要以昆蟲和鼠類為食。繁殖期為2~4月。每窩產卵3~4枚。卵的大小為32~38毫米。19~28毫米。由於數量非常稀少,其生活習性目前也所知甚少。

雕鴞又叫鷲兔、恨狐、怪鴟、角鴟、老兔等,是我國鴞類中體形最大的,體長56~89厘米,體重1400~3950克。麵盤顯著,為淡棕黃色,雜以褐色的細斑。眼先密被白色的剛毛狀羽,各羽均具黑色端斑。眼的上方有一個大型黑斑。皺領為黑褐色。頭頂為黑褐色,羽緣為棕白色,並雜以黑色波狀細斑。耳羽特別發達,顯著突出於頭頂兩側,長達55~97毫米,外側呈黑色,內側為棕色。通體的羽毛大都為黃褐色,而具有黑色的斑點和縱紋。喉部為白色,胸部和兩脅具有淺黑色的縱紋,腹部具有細小的黑色橫斑。虹膜金黃色或橙色。腳和趾均密被羽,為鉛灰黑色。

體形最大的鴞類——雕鴞

由於羽色和體形大小的變化,雕鴞的亞種很多,全世界共分化為20個以上,其中有7個亞種分布於我國。北疆亞種僅見於新疆北部的阿爾泰山,準噶爾亞種僅見於新疆西北部的準噶爾盆地等地,天山亞種分布於內蒙古西部、西藏西部、甘肅、青海、寧夏和新疆西部,塔裏木亞種僅見於新疆哈密、塔裏木盆地、羅布泊、尼雅河等地,它們均極為罕見。西藏亞種為我國的特產亞種,分布於四川西北部、雲南西北部、西藏南部,以及青海的中部和南部。東北亞種分布於東北和華北地區,較為常見。華南亞種分布於從甘肅南部、陝西南部、河南和山東以南的廣大地區,也比較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