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序(2 / 2)

泰勒的科學管理原理並不是脫離實際的,其幾乎所有管理原理、原則和方法,都是經過自己親自試驗和認真研究所提出的。它的內容裏所涉及的方麵都是以前各種管理理論的總結,與所有管理理論一樣,都是為了提高生產效率,但它是最成功的。它堅持了競爭原則和以人為本原則。競爭原則體現為給每一個生產過程中的動作建立一個評價標準,並以此作為對工人獎懲的標準,使每個工人都必須達到一個標準並不斷超越這個標準,而且超過越多越好。於是,隨著標準的不斷提高,工人的進取心就永不會停止,生產效率必然也跟著提高;以人為本原則體現為這個理論是適用於每個人的,它不是空泛的教條,是實實在在的,是以工人在實際工作中的較高水平為衡量標準的,因此既可使工人不斷進取,又不會讓他們認為標準太高或太低。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的一個趨勢,呆板或愚昧最終會被淘汰。

20世紀以來,科學管理在美國和歐洲大受歡迎。100多年來,科學管理思想仍然發揮著巨大的作用。現代管理科學在管理的實踐上,依然麵臨著對許多與泰勒時代相似的具體問題。亨利?福特將科學管理的原理運用在流水線生產過程中,開拓了現代大規模工業化生產的新時代;豐田汽車將泰勒的科學管理原理和人文精神,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的完美結合而使精益生產理論得以產生並得到廣泛推廣;麥當勞在全力保持企業的創新精神和非集權化管理文化的同時,頑強堅持極度嚴格的標準業務操作流程,保證了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出品的漢堡包具有相同的質量和相同的口味。所有的一切,充分證明了泰勒的科學管理理論的基本原則在實踐過程中的科學性、實用性、有效性。

當然,泰勒的科學管理理論也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如研究的範圍比較小,內容比較窄,側重於生產作業管理。另外泰勒對於現代企業的經營管理、市場、營銷、財務等都沒有涉及。更為重要的是他對人性假設的局限性,即認為人僅僅是一種經濟人,這無疑限製了泰勒的視野和高度。

隨著曆史的發展,時代的變遷,文明的進步,泰勒的科學管理理論需要進一步地充實、發展和完善。但是,泰勒及其經過實踐檢驗的科學管理理論,在管理科學研究曆史上的巨大貢獻,是不可否定和抹殺的。正如丹尼爾?雷恩所說:“科學管理反映了時代精神,科學管理為今後的發展鋪下了光明大道”。人們終究要認識到,現代管理學研究發展至今,還沒有任何人、任何學派的理論體係,在係統化和科學化方麵超越了泰勒的成果。泰勒不僅是科學管理之父,還應該是現代企業管理理論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