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經營不應該隻停留在追求收入、利潤上,更重要的是要懂得怎樣統籌和運用資金,使其發揮最大的效用。
對於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艱難前行的小公司來說,更要注重財務管理,小到圓珠筆、記事本、紙張等辦公用品的花銷,大到生產設備、材料的購買,處處都要納入財務計劃中,做好財務預算,全力避免“不該花錢的時候亂花,該花錢的地方沒錢花”的情況發生。在學會使資金收益最大化的漫漫征程上,財務管理是小公司極為重要的第一課。
打造“防火牆”,防範財務風險
財務安全與成功是公司生存和發展的基礎,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公司財務風險擴散、危險加劇。作為小公司,要想積極應對新經濟環境所帶來的衝擊,必須完善公司財務風險預警機製,加強對財務風險的控製。
防範公司的財務風險,小公司應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1.改變陳舊觀念,從思想上重視財務管理
長期以來,中國公司的財務工作與會計工作一直未能很好地分開,財務管理從屬於會計工作,“財務管理跟著會計核算走,會計核算跟著領導意誌走”,財務管理的內容也往往僅限於營運資金管理。在許多學者認為財務管理已取代生產管理成為公司管理核心的今天,這種狀況必須改變。激烈的市場競爭和生存壓力將迫使公司調整、轉變過去陳舊的管理觀念。為此,公司應自上而下形成重視財務管理的風尚,重視財務預算、營運資金管理、財務控製等工作,緊緊圍繞公司目標,從大局上把握公司經營,提升公司財務管理層次。
2.樹立風險意識,健全內控程序,降低負債的潛在風險
例如,訂立代銷合同前應嚴格審查對方的資信狀況、經濟實力、償還能力;訂立合同時適當運用保證責任的免責條款;訂立合同後應跟蹤調查對方的銷售情況,加強催款力度,減少直接風險損失;等等。
3.科學地進行投資決策
投資決策是公司所有決策中最為關鍵、最為重要的決策,投資決策失誤是公司最大的失誤,一個重要的投資決策失誤往往會使一個公司陷入困境,甚至破產。要避免在規模上盲目追求多元化的傾向,科學地進行投資決策。
對小公司而言,主要做好以下兩點:首先,必須明確投資是一項經濟行為,在進行投資決策時克服“政治”“人際關係”等因素的影響;其次,在進行投資決策時,還應搞好投資預算,充分考慮到投資項目所麵臨的風險,做好投資項目現金流量預測。隻有充分考慮了貨幣時間價值和投資風險價值的投資決策,才是較為科學的投資決策,才能取得良好的效益。
4.加強流動資金管理
流動資金管理包括現金管理、存貨管理和應收賬款管理等。加強現金管理主要是在國家有關規定的範圍內,做好日常收支,加快現金周轉速度,控製現金持有規模。針對傳統上中國公司往往傾向於持有較多的存貨,占據公司的資金和空間,增加管理成本的情況,小公司可引進最佳訂貨(生產)批量模型,加強訂貨提前期、保險儲備量的控製,降低存貨成本。
現代市場經濟本質上是信用經濟,信用銷售已成為公司間交易的主流方式,因而應收賬款管理始終是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小公司必須改變隻注重銷售業績,忽視應收賬款的控製狀況,加強應收賬款管理,在日常經營活動中注重對客戶的資信調查工作,並提高信用分析能力,控製應收賬款規模。同時采取各種措施,盡快追回長期拖欠的賬款。
財務風險客觀存在於公司財務管理工作的各個環節,公司財務活動的組織與管理過程中的某一方麵和某個環節的問題,都可能促使這種風險轉變為損失,導致公司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的降低。
因此,建立預警機製、采取風險策略、提升管理水平,從財務管理的各個環節重視財務風險的防範工作,對降低和化解財務風險,提高公司經濟效益具有重要意義。
抓好摟錢的耙子,管好盛錢的匣子
“抓好摟錢的耙子,管好盛錢的匣子”,意思是既要會生財、聚財,又要會用財。作為公司的管理者,不僅要善於經營,更需要懂得如何去理財,如何配置極為有限的資金,如何以有限的資金來創造更多的利潤。
在絕大多數管理者眼中,最容易被忽略的恰好是公司資金的積累,經營過程中對資金的巧妙運用,以及資金的合理分配,也就是忽略了公司資金的理財活動。一味地追項目、為項目追錢,結果越追越累,越追越辛苦,甚至被錢遠遠地拋到後麵。
公司理財區別於普通意義上的個人理財,它不僅要求公司管理者懂得節流,同時要求管理者懂得如何運用手中有限的資金去開源。因為公司理財是圍繞資金運動展開的。資金運動作為公司生產經營主要過程和主要方麵的綜合表現,具有最大的綜合性。而掌握了資金運動,猶如牽住了公司生產經營的“牛鼻子”,牽一發而動全身。
在公司財務管理的範疇內,如何直接影響公司發展的稀缺資源——資金,達到最有效的配置,這就是公司的理財活動。一個公司理財能力的大小,直接關係到這家公司的興衰。對大公司來說是如此,對小公司更是如此。
一個公司項目的開發和確立要求管理者有獨到的眼光和敏銳的市場洞察力,但缺少資金的支持,再好的項目也隻能眼睜睜看著它與自己擦肩而過。
仔細分析優秀公司管理者的經曆,不難發現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對公司的資金有著極強的控製能力,有著靈活運用和調配資金的能力,而這種能力的產生正是來自他們本身具備的良好理財能力,並且可以讓這種理財能力準確無誤地應用到公司的理財活動中。
所以,作為小公司的管理者,不能隻盯著生產經營,還應當留心公司的錢財動態,對公司的資金動向了如指掌,合理協調和調配資金,開源節流,嚴控成本,力求以最少的資金投入獲得最大的利潤。唯有如此,公司才能不缺錢花,保持穩定、充足的現金流,獲得持續經營的財源支撐。
小公司管理者要有現代財務觀念
愛多VCD想必大家都很熟悉,這個品牌在20世紀的最後幾年可謂是風光無限。但最終由於資金狀況緊張,導致長期拖欠供應商、代理商資金。在供應商、代理商不斷催款的情況下,公司總經理胡誌標明知其銀行賬戶資金不足,仍采取了開空頭支票的辦法。一般支票的兌付期限都是10天,而愛多公司開出的支票期限長達3個月。即使這樣,由於資金緊張,空頭支票到期後仍然無法兌現。供應商和代理商們再也坐不住了,於是將愛多公司及其總經理胡誌標告上法庭。最終,愛多公司倒閉,胡誌標本人也以票據欺詐罪及另外兩項罪行被判入獄。
導致這樣結局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胡誌標缺乏財務管理方麵應有的知識,致使公司的資產負債率高達188%,真是“無知者無畏”。據有關媒體報道,隻有高中畢業文憑的胡誌標後來在監獄中自學財務,非常注重公司管理知識的學習。也許忽視財務的慘痛教訓對他來講真的太大了,商界奇才的遭遇令人扼腕痛惜。
由此可見,具備現代財務觀念,熟悉財務知識,掌握財務管理技術,對管理者是多麼重要。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從理財的角度來看,作為一名小公司的管理者,必須樹立三個觀念:
第一,樹立專業化經營觀念。
小公司規模小,實力相對較弱,公司的資源有限。加之現代科學技術進步快,技術更新周期短,在這種情況下,小公司必須集中有限的資源,努力在某一個行業做實、做精、做強,這是公司的立身之本,也是公司理財的基礎。
第二,樹立財務風險觀念。
充分利用財務杠杆的積極作用,是許多管理者的良好願望。然而,財務杠杆的積極作用,是以借貸資金的收益高於資金成本和公司的償還能力為前提的。每個公司都要有一個合理的負債率,就是銀行,也要求有一定的資本充足率。負債率太高,本來就是鋌而走險,加上經濟運行是周期性的,一旦遇到政府調控,許多銀行隻收不貸,即使一個正常負債的公司,一旦遇上這種情況,也很難存活。對負債規模大、負債率高的公司更是如此。因此,負債經營必須充分考慮公司的償還能力和資金的使用效益,規避高負債和不能到期支付的風險。
第三,樹立現金流觀念。
現金流是維持公司正常經營的“血液”。現金淨流量是公司成長的動力。對許多公司來說,現金淨流量的意義甚至高於經營損益。不少公司一年忙到頭,賬麵上錢也賺了不少,但錢卻在別人手中,公司的一大部分現金被客戶占用了,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淨流量為負數,沒有實實在在的現金收益。因此,關注現金淨流量,掌握現金流的狀況及走向,包括經營中創造現金的能力和短期流動資金貸款的使用效率,是公司管理者必須隨時掌握的基本信息和進行決策的重要依據。
管理者不僅要有意識地樹立起科學的財務觀念,而且還要加強公司的財務體係和製度建設,通過培訓等工作提高財務人員的素質和能力。
(1)按照相關財會法律、法規的要求,逐步建立起比較規範、完善和自律的財務管理部門、工作流程和財務管理製度。
要按照公司財務管理的內在規律和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建立財務管理部門,在分工協作的原則下,明確管理崗位和人員職責,嚴格把關財務管理的工作流程和審批程序;同時要根據國家法律規定,結合本公司財務管理上的薄弱環節,製定財務計劃、資金籌集、資產管理、成本費用管理、勞動用工及工資、利潤分配等管理製度,並切實貫徹執行。
(2)提高會計人員的素質。被委任會計領導崗位的人員,必須具有相應的職務任職資格,絕不可濫竽充數;對會計人員要經常進行職業道德、業務技術教育,提高其素質,《會計法》對此都有明確規定。把好用人關,是實施良好的財務管理的重要條件。
小公司管理者必須懂財務和賬目
日新月異的經濟形勢和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使得公司承受著比過去更大的壓力和挑戰,相應地,對管理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一名現代管理者,不僅要具備預測能力、決策能力、經營能力、用人能力、協調能力,而且還要具備財務管理能力。
很難相信一個不懂財務常識,看不懂財務報表,不能進行公司財務分析的管理者,能為公司做出正確的經營決策,能將公司的錢財打理得井井有條,能將公司經營得風生水起。
現代的商業經營,也是一個數字化經營的年代,因此,每一個公司管理者,必須具備識別賬目的能力。因為公司的各種會計報表,無非是一些數字,對於外行的人來說,隻是一些無聯係的數字堆積,其實這些數字隱藏著無窮的經營信息,這些信息能使管理者了解公司過去或當前的經營狀況,也能預測公司未來的經營前景,還能診斷公司遇到的問題。可以說一套完備、詳盡的會計資料就是一個公司的畫像,就是一個公司的解剖圖。但是,很少有管理者主動關心財務知識。他們似乎害怕這些數字,在等待簽字的財務人員麵前裝高深莫測:“就這麼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