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化:屢創輝煌業績者都是愛製造奇跡的“四化”大師(3)(3 / 3)

其實,怕得罪大客戶是在正常的心理,但是在處理大客戶的非分要求上不能軟弱,否則會“遺患無窮”,該說“不”的時候一定要勇敢地說“不”。

比如:客戶提出的要求很苛刻,你無法滿足,如果滿足了,你就沒有任何的利潤空間,而且費時費力,根本沒有操作性,這個時候你就可以拒絕他。但要注意的是,(1)拒絕要說明實情,客戶最後會知道是他要求過分了;(2)拒絕的時候要誠懇地說明原因,不要生硬,不要傷害客戶;(3)留下充足的後續合作空間。最明智的是,采取婉轉的拒絕,依然和客戶保持朋友關係,說不定該客戶以後還會回頭。當然,如果在拒絕的同時能給客戶一些其他方麵的補償,就更能留住客戶了。

8、細節會給你帶來新客戶,也會令你流失老客戶,請警剔!

我們常說“細節決定成敗”,這一法則在銷售領域同樣發揮作用。在銷售人員和客戶交往的過程中,看起來是銷售人員高超的銷售技巧、產品的卓越性能、優惠的價格、超值的服務等打動了客戶,讓客戶做出了購買行為,實際上,除了這些,還有一些容易忽略的細節也決定著銷售的成交與否。

一位客戶想買一款心儀的汽車,跑了好幾家4S店,最終在最後一家4S店成交了。成交的原因:一、不是他跑累了,不願意跑了,湊合一下算了;二、也不是這家4S店的汽車比別家的質量好。成交源於一個細節:客戶來到這家4S店時,馬上就要下班了,但是銷售顧問仍然熱情主動地為他詳細介紹車型,客戶最後選擇直接刷卡交了定金。

同樣品牌的汽車,質量、性能基本上是一樣的,那隻能靠服務來吸引顧客。而服務水平的高低不完全取決於專業知識是否完備,而在於心裏是否裝著客戶,是否為客戶著想了。這樣的細節還有很多,隻有注意這樣的細節,才能真正贏得客戶的心。

1.著裝細節。

對銷售人員來說,幹淨、得體、整潔的著裝永遠是要求的標準之一。但是,一些銷售人員誤認為自己穿得越好越容易讓客戶注意到自己,於是,陷入了著裝的誤區。銷售人員西裝革履能夠體現公司的形象,但要注意很重要的一點:要注意別和客戶的著裝形成太大的反差。比如:你西裝革履地拜訪工地負責人,你們著裝的巨大反差和不合時宜的環境,會直接將你們之間的距離拉得很大。著裝注意的細節原則是:客戶+1原則,也就是比客戶穿得稍好一點,就足以體現對客戶的尊重了。

2.多說“我們”,少說“我”。

《福布斯》雜誌上曾刊登過一篇《良好人際關係的一劑藥方》的文章,其中總結出了與人交際最重要詞句:

語言中最重要的5個字:“我以你為榮!”

語言中最重要的4個字:“您覺得呢?”

語言中最重要的3個字是:“麻煩您!”

語言中最重要的2個字是:“謝謝!”

語言中最重要的1個字是:“你!”

那麼,語言中最不重要的一個字是什麼呢?是“我”。

銷售人員說“我們”給客戶的心理暗示是:我是和你在一起的,是站在你的角度想問題。這樣就多了幾分親近。為此可以從以下幾點來做:

說話時,盡量把“我”換成“我們”。比如:“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希望你也多配合我。”這樣的話顯得很生硬,不如改成“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咱們)需要一起努力,好嗎?”

能不說“我”的時候就不說。說一次“我”就等於標示一次自我,說得越多,強調自我也越多。而一個總是強調自我的人,是很難和別人拉近距離的。

說“我”的時候別忘了說“你”。當你介紹完產品或者提出某項建議後,最好問一下客戶的想法,這樣,一來表示你對客戶的關注,二來還可能從對方口中聽到另一種觀點。類似的問話有:“你覺得呢”“你對這個問題怎麼看”“你同意這種說法嗎”“說說您的想法吧,我知道您對此很有研究”……

說“我”字時要不卑不亢。不管你的客戶是什麼身份的人物,都應保持“不卑不亢”的態度,講“我”時,既不要洋洋得意、眉飛色舞,也不要畏畏縮縮、低聲下氣。否則會讓人覺得你高人一等、不可一世或者沒有自信、底氣不足。把表達的重點放在事件的客觀敘述上即可,不必突出做這件事的“我”。

3.注意拒絕和提建議時的語氣。

當客戶請你幫忙解決問題時,如果你一時不能幫忙解決,注意不要用生硬的語氣說“我做不到”,一口回絕,而要委婉一些,例如可以這樣說:“我將盡力。但這個問題不容易解決,我要請示領導後才能給你答複。”向客戶提建議時,盡量說“你可以嚐試這樣解決問題”,不要說“要解決問題你必須這樣做”。如果客戶向你提出的請求是違反公司規定的,那你不妨試著這樣說:“這不太符合我們公司的規定,這樣吧,我再想想其他的解決辦法。”

4.和客戶交談時不要接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