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網絡營銷綜合策略(1 / 3)

企業在進行實際的網絡營銷時,總是基於一定的策略,根據需要對一些網絡營銷方式進行組合,從而構成以互聯網為主要手段,為達到一定營銷目的而進行的一係列營銷活動。這類網絡營銷策略常見的有事件營銷、饑餓營銷、病毒式營銷、免費策略營銷、小眾營銷、整合營銷,以及網絡危機公關等。具體的網絡營銷方式(如SEO、網站營銷、軟文營銷)為實現這些營銷策略而服務。本章中,我們將逐一了解這些營銷策略。

一、事件營銷

所謂事件營銷,是指企業通過策劃、組織和利用具有新聞價值、社會影響以及名人效應的人物或事件,來吸引媒體、社會團體和消費者的興趣與關注,從而提高企業或產品的知名度、美譽度,樹立良好品牌形象,並最終促成產品或服務銷售的一種方式。在網絡營銷中,借助某個或某些事件進行營銷推廣,是網絡營銷中一種常見方式。

我們在進行事件營銷的時候,所策劃的事件應該符合新聞價值規律的要求。通常情況下,一個比較成功的事件營銷,通常會包括四個要素:1.重要性

這是指事件內容的重要程度。判斷內容重要與否的標準主要看其對社會產生影響的程度。一般來說,一個事件對越多的人產生越大的影響,其新聞價值越大。

2.接近性

那些從心理上、利益上和地理上與受眾接近和相關的事件,新聞價值就越大。其中,心理接近包括職業、年齡、性別等因素。一般情況下,人們都會對自己的出生地、居住地和曾經給自己留下過美好記憶的地方懷有一種特殊的情感。所以,我們在策劃事件營銷時必須關注到受眾的特點。通常來說,事件關聯的點越集中,就越能引起人們的關注。

3.顯著性

新聞中的人物、地點和事件越是著名,新聞價值就越大。所以,知名人士、曆史名城、古跡勝地往往是出新聞比較集中的地方。

4.趣味性

人們一般對新奇、反常、變態、有人情味的東西會比較感興趣。正因為這樣,我們說,人類總是有天生的好奇心或新聞欲。因此,我們策劃的事件具備一定趣味性,就能夠更容易地引起人們的關注。

那麼,在策劃事件營銷時,通常有哪些運作策略呢?我們列舉如下:1.通過新聞運作

企業可以利用社會上有價值、影響麵廣的新聞,不失時宜地將其與自己的品牌聯係在一起,然後在官網、社區論壇等平台上進行宣傳,從而達到借力發力的傳播效果。

2.通過輿論運作

企業可以通過與相關媒體合作,發表大量介紹與宣傳企業產品或服務有關的軟性文章,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社會輿論,以達到營銷宣傳的目的。

3.通過活動運作

企業可以為產品策劃、組織一係列宣傳活動,從而吸引消費者和媒體的眼球,以達到營銷宣傳的目的。

4.體育運作策略

企業可以通過讚助、冠名等手段,以所讚助的體育活動來推廣自己。這是因為,體育活動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關注和參與,而體育賽事本身就是品牌最好的廣告載體,體育背後蘊藏著無限商機,這已被很多企業意識到並投入其間。因此,體育營銷作為一種軟廣告,具有溝通對象數量大、傳播麵廣和針對性強等特點。

5.通過明星的運作策略

一般來說,明星是社會發展需要與大眾主觀願望相交合而產生的一種客觀存在。所以,當購買者不再把價格、質量當作購買顧慮時,利用明星的知名度去加重產品的附加值,就可以借此培養消費者對該產品的感情與聯想,從而贏得消費者對產品的追捧。

6.借勢策略

這是指企業可以及時地抓住廣受關注的社會新聞、事件以及人物的明星效應等,結合企業或產品在傳播上的特點,而展開的一係列營銷活動。

7.造勢策略

這是指企業通過策劃、組織和製造具有新聞價值的事件,從而吸引媒體、社會團體和消費者的興趣與關注。

8.概念運作的策略

企業可以為自己的產品或服務創造一種“新理念”、“新潮流”,進而在市場中標新立異。這種策略在企業進行事件營銷時,也是一種常見的策略,比如“送禮就送腦白金”這句廣告語,一定程度上就樹立了一種產品消費理念:“送禮”就送“腦白金”。後來,腦白金暢銷,應該說與其新穎的營銷策略還是有關係的。

其實,事件營銷在傳統營銷裏便已存在;進入互聯網時代後,我們采取事件營銷的手段,更多借助互聯網平台、依賴於網絡手段。那麼,企業在進行事件營銷時,要注意哪些操作要點呢?具體如下:1.要符合新聞法規

事件營銷無論怎樣策劃,一定要符合相關的新聞法規,不能越位。否則,一旦違背法規,企業可能會得不償失。

2.事件與品牌的關聯度

事件營銷無論怎樣策劃,一定要與品牌有關聯,能對品牌起到宣傳的作用。如果事件很能吸引人的注意,但沒有建立起與品牌的關聯,那麼,這個事件就難以促進企業的營銷。

3.盡量吸引媒體的關注

很多時候,事件營銷還被稱為新聞營銷,可見事件營銷與媒體是密不可分的。事件營銷越能引起媒體的關注,那麼傳播力度就越大。

4.要有曲折的故事情節

一個好的事件營銷,應該像講故事一樣,一波三折,讓人們看了大呼過癮,甚至看了還想看。這樣事件所引發的聚合效應才能持久。

5.不能盲目跟風

事件營銷需要創意,所以企業不能看別人做好了一個事件營銷,就趕緊也盲目地跟著做這樣的事件。企業更多的是需要結合自身特點,針對自己的情況來策劃適合的事件展開營銷。

6.要控製好風險

事件營銷具有兩麵性,如果策劃、實施得當,可以有效地提升品牌、促進銷售;如果策劃、實施不當,還可能對企業造成負麵影響。基於此,企業在進行事件營銷時,要多做調研,將實施方案不斷細化、精化。

7.要有事件營銷的長期戰略觀念

事件營銷並非一個臨時性的戰術,企業要將其當成一項長期的戰略工程來實施,並處理好事件短期效應與品牌長期戰略的關係。

8.不斷嚐試

事件營銷未必每次都能像預期的那樣進行,可能會在實施中出現一些新問題。因此,營銷人員要戒驕戒躁,不斷嚐試,從中尋找最優方案。

來看一個事件營銷的案例:

通常情況下,體育與盛事曆來是企業營銷的好時機,作為“奧運會”和“世博會”更不例外。在北京“奧運會”和上海“世博會”中,伊利乳業成為國內唯一一家先後服務於“奧運會”和“世博會”兩大國際盛事的乳品企業,不僅大大提升了企業的品牌形象,還促進了銷量的突飛猛進。尤其在上海“世博會”時,伊利全麵啟動線下電視、報紙、雜誌以及線上硬性廣告、口碑、微博、新聞等媒體資源,既發揮了網絡事件營銷的力量,又充分借助了傳統事件營銷的作用,從而進行全方位的線上線下整合營銷。憑借“世博”效應的強勁拉動與企業銷量的持續釋放,以及事件營銷的成功,伊利的品牌價值逼近300億元人民幣,銷量更是提前超額完成年度銷售目標。

二、饑餓營銷

“饑餓營銷”是企業有意調低產量,以期達到調控供求關係、製造供不應求的“假象”,從而維持商品較高售價和利潤率的營銷策略。此外,饑餓營銷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達到維護品牌形象、提高產品附加值的目的。

饑餓營銷的營銷原理是通過調節供應量,尤其是限製供貨量,來使得產品表麵上“數量有限”,造成供不應求的“熱銷”假象,從而影響顧客的購買心理。

企業在運用饑餓營銷的時候,需要考慮三個條件,即市場競爭不充分、消費者心態不夠成熟、產品綜合競爭力與不可替代性較強。隻有具備這三個條件,企業的饑餓營銷才能順利實施;否則所謂的“饑餓營銷”隻能是商家的一廂情願。

由於當今商品同質化日益嚴重,因此,企業在製造饑餓營銷時,適當地運作消費概念,也可以使得本公司的產品同其他產品顯示出一定差異性。企業在進行饑餓營銷時,一般采取以下步驟進行:1.質量與服務要跟上

用於饑餓營銷的產品本身,質量與服務一定要好,隻有這樣,才有可能樹立好的口碑;假如顧客好不容易買到的產品,卻發現質量很糟糕,就會迅速影響企業的聲譽。

2.宣傳造勢、製造話題

做好線上線下的宣傳造勢,製造適當的產品話題與產品期待,並努力讓產品本身就帶有某些話題性。

3.產品要接地氣

產品要具有大眾性的特點,要適合大眾使用,而不是高度專業領域裏的產品。隻有這樣,大家的積極性才能調動起來,並參與進來。

4.利益誘導消費

要有適當的利益引導、促銷宣傳等,比如,很多產品在營銷中,推出“買一送一,過期不候”等宣傳口號,從而使顧客在產品增值性上有了期待與比較,並促進商品的熱銷。

5.控製好局麵

控製好銷量,從而真實地製造出供不應求的現象,引發顧客前來瘋狂搶購。

6.實時監控,及時調整

要密切監控市場動向,並隨時根據實際市場情況來調整營銷方式。這是因為,消費者的市場需求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一旦消費行為出現不規則的變動,企業就要靈活應對。

7.各個環節處理妥當

做好品牌支持、物流支持、廣告宣傳支持、營銷策略支持、區域保護支持等工作,從而促進饑餓營銷順利地實施。

饑餓營銷是不是對企業“有百利而無一害”呢?也不盡然。如果饑餓營銷實施不當,甚至會損害企業的品牌形象與銷量。我們來看一下饑餓營銷如實施不當會造成哪些負麵影響:

1.顧客對“饑餓營銷”的免疫力增強饑餓營銷的實質是建立在消費者求購心切、求新求快心理上的,為此,企業在產品推廣初期可利用短期內信息不對稱的狀況,人為地製造產品供應緊張氣氛,造成供不應求的假象,以實現豐厚的利潤。

隨著消費者對信息的掌握以及消費心理的日趨成熟,消費者會對企業“饑餓營銷”的做法失去興趣。另外,商品的極大豐富,替代品與競爭產品的大量融入,也使得很多“饑餓營銷”的“謊言”不攻自破。

2.顧客反感

企業開展“饑餓營銷”的重要前提是買賣雙方掌握信息的不對稱。一旦顧客理性地分析,尤其在網絡時代,信息獲取渠道多元化,一旦被顧客發現所謂的“饑餓營銷”是企業在一手炒作,其結果很可能引來顧客對企業的反感,更加不利於企業產品的銷售。

3.客戶流失

如果運用“饑餓營銷”不當,使很多想購買產品的顧客被拒之門外,就相當於將顧客拱手送給競爭對手;如果企業把產品供應量限製得很緊,從而超過顧客的心理承受時間與價格,就會讓顧客“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從而轉移注意力,尋找其他企業的產品,造成客戶的流失。

4.對品牌的傷害

饑餓營銷之所以能夠成功實施,與其品牌強大的號召力是有密切關係的。

正因為這樣,饑餓營銷可謂是一把雙刃劍,如果運用得當,可以強化品牌;如果運用不當,引起顧客的失望與反感,那麼對品牌也將是種傷害。

來看一個饑餓營銷的案例:

蘋果公司可謂最擅長饑餓營銷的企業之一。在iPhone4S推出後,隨著iPhone4S的火暴,很多人已經習慣於到貼有“近期iPhone沒貨”的蘋果授權經銷商處體驗產品,然後再到一些國美、蘇寧、京東等實體與電子商務商城中去購買。

後來,我們經過對蘋果銷售方式的長期觀察,發現蘋果產品在全球上市呈現出獨特的傳播曲線:發布會—— 上市日期公布—— 等待—— 上市新聞報道——通宵排隊——正式開賣——全線缺貨——熱銷。當然,蘋果公司在實施中,該營銷流程每次也都會多少發生些變化,從而使得饑餓營銷每次都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引來顧客的期待。

由此可以清晰地看出,很多饑餓營銷一般都是經過精心的策劃,從而實施成功。因此,企業在進行饑餓營銷時,用心策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隻有這樣,才能有效控製饑餓營銷的實施。

三、病毒式營銷

病毒式營銷又稱為“病毒式網絡營銷”,是通過用戶的口碑宣傳,使得信息像病毒一樣迅速傳播和擴散。現在,病毒式營銷已經成為網絡營銷中一個重要的策略,並被越來越多的商家運用。

一般來說,要成功地實施病毒式營銷,需要具備五個基本要素:1.提供有價值的產品或服務

這樣才能使得口碑傳播變得有動力。

2.傳播方式要簡單易用

在病毒式傳播中,受眾收到一條信息後,將其轉發應該非常簡單,而不應是操作繁瑣。

3.用好公眾資源

利用公眾的積極性和行為,使得信息的傳播範圍由小變大。

4.依托於互聯網平台

病毒式營銷之所以變得日益重要,同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是密不可分的。

5.利用別人的資源

如果僅是自己或少數幾個人,很難形成病毒式營銷的規模,所以,要不斷借助他人的資源,使信息在更廣的範圍內傳播。

那麼,進行病毒式營銷一般有哪些技巧呢?首先,要做好傳播內容,這是有效實施病毒式營銷的基礎。如果傳播內容缺乏吸引力,就難以促使別人去傳播。在做好傳播內容時,我們可以使用即時通訊工具(如QQ等)進行傳播,還可以通過電子郵件進行傳播等。

我們在對這些傳播內容進行傳播時,需要參考以下規則:1.確定有影響力的個人群體

通常來看,這些有影響力的個人群體主要包括論壇版主、網站編輯、博客的博主等。這些人一般都是某個群體裏的熱點人物,如果有了這些人的支持,將有助於加快傳播速度與廣度。

2.設計具有較高傳播性的傳播體

如果設計的傳播體具有較高傳播性,或者是有較高談論價值的信息內容,或者是幽默的、可傳播性強的內容,都會促進這些傳播體的廣泛傳播。傳播體應該具備這樣兩個特點:一是能體現產品的特征,二是讓人有傳播欲望,而且傳播對象比較精準。

3.關注傳播細節

在傳播中,我們要及時了解用戶對傳播體的反饋,從而持續改進,包括優化傳播內容與方式等。

接下來看一看病毒式營銷的相關案例:ICQ 成立於1996年7月,原是一家以色列的公司。ICQ的全稱為英文“I SEEK YOU”,即“我找你”。這是一款網絡即時通訊軟件,支持在線聊天、發送消息、網址及文件等功能。用戶隻要注冊一個ICQ號碼,就可以在ICQ中快速找到想找的朋友。

兩年後即1998年7月,ICQ被AOL(即American Online,美國在線)以高達3億美元現金收購。此時,ICQ已經擁有1200萬名實時信息服務注冊用戶。

具有如此高的用戶數量,也正是ICQ得以高價出售的重要原因。那麼,ICQ是怎樣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擁有了如此多的注冊用戶呢?要知道,ICQ幾乎沒有做過什麼廣告。

原來,ICQ的通信方法類似於一種病毒性傳播方式,通信雙方都需要下載安裝ICQ的客戶端軟件,同時,用戶還可以通過電子郵件等方式告訴自己的朋友或同事,請他們利用這種網上實時通信工具來交流,於是,一傳十、十傳百,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ICQ用戶的行列中。

ICQ被收購不久,在1999年2月,我國騰訊公司推出QQ即時聊天軟件,其功能與ICQ相似,從這個意義上說,ICQ是QQ的前身。QQ也通過與ICQ 相似的方式,比如用戶要下載安裝客戶端軟件來使用等,使得QQ的用戶迅速增加,如今,僅QQ同時在線人數便已超過兩億人,成為我國乃至世界的一款有社交影響力的即時通訊軟件。

四、免費營銷

免費營銷也是一種病毒性很強的營銷策略,這是因為,免費可以使得人們沒有心理負擔地向別人推薦。於是,企業用免費的東西獲得用戶,可以在其他地方再賺回來。典型的例子就是一些通訊軟件的免費使用,如QQ、微信、飛信等。

由於人們天生對免費的“好感”,這就使得很多企業在營銷中,免費策略屢試屢爽,也證明了免費策略營銷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相對於其他營銷策略來說,免費策略使得用戶門檻大大降低,有利於企業搶先進入市場,從而占有市場先機。那麼,有哪些事物可以作為免費策略中的免費物品呢?歸納如下:

1.文字

這是最容易實現的免費形式。當然,也並不是說什麼樣的文字都可以吸引用戶,關鍵是文字要有價值。舉例說,像小說、心靈雞湯類的文字有利於人們的休閑與學習,所以常會受到人們的歡迎,如果網站上有比較多的這些免費資源,用戶訪問量都會比較高。一旦網站的訪問量提升,那麼,該網站就會變得有廣告等價值,從而實現多渠道獲利。

2.軟件

可以說,軟件行業是免費策略運用最早、也最徹底的一個行業,尤其是眾多通訊軟件。即使現在有了不少收費軟件,但基本上都還有免費試用期,這其實也是一種免費策略;甚至還有些企業推出免費和收費兩個不同的版本,其中,免費版的功能簡化一些,若想使用完整版則需要交費。這樣企業就實施了免費與收費兩種經營策略,通過免費吸引用戶,通過收費體現產品的差異化和價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