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掌握溝通藝術有利於工作(1 / 3)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reference_book_ids\":[6944647203042364452]}],\"64\":[{\"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64,\"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45,\"start_container_index\":64,\"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35},\"quote_content\":\"《卓有成效的管理者》reference_book_ids\":[6944647203042364452]}]},\"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了解員工期待,有針對性地溝通

【德魯克微語錄】

我們在很大程度上看見我們期待著去看見的,聽見我們期待著去聽見的。所以,在我們進行交流前,我們必須知道接受信息的人期望看到和聽到的是什麼。隻有在知道了這些以後,我們才能知道,是否可以利用他的期望來進行信息交流,或者是否需要打破接受信息者的期待並迫使他承認已發生了他所不期望的事情。

——德魯克《管理:使命、責任、實務》

【活學活用】

要使一個人做任何事情,唯一的方法就讓他自己樂意去做,而讓他樂意去做得最好方法就是符合他的期待,並且注意人的期待是不同的。換個角度思考和溝通,往往能使問題迎刃而解。

有一位作家要舉辦一個為期一個月演講培訓班,他租用了一家旅館的舞廳當做自己講課的場所,但是,就在他快要開始講課的時候,突然旅館方麵來電話說舞廳的租金要漲3倍。但此時,他講課的入場證都已經印好並發放了出去,不可能再改換時間和地點了。可突然漲3倍的租金,這位作家也不情願支付。

於是,他找到旅館經理,開門見山地對他說:“我聽到這個消息時,感到非常驚訝,但我一定不會責備你們,因為如果我是這家旅館的經理,我也會希望旅館賺的錢越多越好。否則,自己很可能被炒魷魚。現在,讓我們來分析一下這樣做到底對你們有沒有好處?”

那位經理聽了他這番話後,點了點頭。接著作家又說道:“你會因為出租這個舞廳給我而收益很多,因為一連串的講課所得到的收益,會比加倍的租金還要多。如果我隻是租下你的舞廳,不去講課的話,那麼,對你來說是一筆不小的損失。所以,你們不僅不能漲租金,反倒應該減租金。因為,如果你們漲租金,我可能會另尋其他的地方租場地。這會造成你們一部分損失。並且,我的演講會吸引一大批受過高等教育而有教養的人到你的旅館來,這是一個很好的打廣告機會。即便你們大量的錢投在廣告上,也不可能像我在你們這兒講課這樣吸引那麼多人來光顧你的旅館的,而且這種效果難道不是非常有價值嗎?”

最後作家說:“希望你們能仔細考慮一番,然後再告訴我最後的決定。”第二天,這位作家就收到了旅館的回應,通知他舞廳的租金不漲價了。

旅館經理所期待的就是能夠多賺錢,而這位作家正是明白了經理的期望,才進行了一係列有效的溝通,通過分析,讓對方看出不漲租金會讓自己得到更多的回報這一利益。這樣,旅店經理就自然不再要求漲租金了。

某企業的製造部門經理,剛剛上班不久,就發現一個問題,就是企業員工在填寫產品報表時,都是胡亂填寫上,從來不重視。結果,產品質量出問題,隻能到事情發生後,負責人才知道,提前根本看不到一點征兆,這樣的事情已經發生了幾次,每次,都是部門經理開會強調,要注意認真填寫報表,但員工們沒有放在心上,還是屢屢出現這樣的事情。為此,新上任的這個經理采取了措施,將員工填寫報表一項列入了業績考核中,這之後,員工們再也不胡亂寫報表了。這也幫助企業及時發現問題,防患於未然。

因為填寫報表和員工的利益不掛鉤,自然放鬆,一旦和員工期待的利益掛鉤,員工自然就放在心上,不敢怠慢。

由此可見,溝通通常都是有目的的,想要達到某個目標,了解溝通對象的期望,往往能夠有針對性地對其溝通,通過滿足對方期望的方式達到自己的目標是非常有效的溝通之道。管理者不妨仔細琢磨,學習事件。

管理者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德魯克微語錄】

老板的一言一行、隨口說的評論、習慣,甚至他的癖好,在部屬眼中都被認為是經過老板設計、安排,而且充滿意義的。——德魯克《管理:使命、責任、實務》

【活學活用】

荀子說:“君主就像測定時間的標杆,民眾就像這標杆的影子;標杆正直,那麼影子也就會正直。君主就像盛水的盤子,民眾就像盤子裏的水;盤子是圓形的,那麼盤子裏的水也是圓形的。”

作為管理者就是員工的帶頭人,管理者的言行舉止直接影響員工的行為,管理者不當的言行會對下屬產生錯誤的指引,所謂“上梁不正下梁歪”。要想讓自己的員工有好的表現,就要從自身做起,嚴於律己,以身作則,起到表率的作用,用實際行動來影響和帶動身邊的人一起努力工作。優秀的管理者,應當成為員工的楷模。

日本企業家、三洋之魂井植薰就是一個以身作則的人物。他嚴於律己,時時為員工做出表率。比如,他每天早上7點準時到達公司,其誤差率幾乎精確到秒的程度。天長日久,公司大樓的門衛竟然把他當成了標準的時鍾。每當他的身影出現在公司大門前,門衛就會下意識地伸手看看自己的手表,嘴裏說“真準時啊”,或“我的手表怎麼慢了1分鍾”。井植薰將這種準時上班的習慣堅持了幾十年,一直到退休。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要創建有凝聚力的團隊,管理者就要嚴格要求自己,起帶頭和表率作用。

台灣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是一個打仗衝在最前麵的將軍。他經常說:“領導人要以身作則,任何困難的事,半夜不睡,待在現場的人裏一定有我。”“身先士卒是領導統禦的訣竅。”

為了趕上交貨期,郭台銘有很多次站在生產線上,有一次用手一一測試每一個從模具剛剛開發出來的成品,結果手被銳角劃破流血。有的時候,不但郭台銘站在生產線上,他的太太林淑如也站在生產線上動手趕做產品。如果遇到客戶退貨,他除了生氣罵人外,更會放下董事長的身架,親自帶著員工上門賠禮道歉。

郭台銘每天開會馬不停蹄,長時間工作,員工跟著不敢懈怠。“富士康的業務員,沒有回家吃晚飯的權利,”一位資深業務經理說,“總裁都不回家吃飯,你為什麼要回家吃飯?”

郭台銘說,美國曾做過一個調查,幾十年來,經營不錯的公司,問題都不在管理,而在領導。還有一個結論,嚐試培養很多員工,給他很多訓練,讓他做很好的領導,最後都失敗了。因為管理可以訓練,領導沒法訓練。“任何一個組織重要的不是管理,而是領導。怎樣才是成功的領導?我不曉得。但我可以告訴你怎樣的領導不成功:不身先士卒的領導、朝九晚五的領導、遇事推諉的領導、希望討好每個人的領導、賞罰不分明的領導。”

“總之,身先士卒是領導統禦的訣竅。最困難的,我就先跳下去。這幾年來,打重要的戰爭,我一定自己去做。隻是再過幾年,我會找一些人來分擔領導的責任,我會退到二線去,並不是避免受傷,主要是給各事業群領導磨煉、獨當一麵的機會。我要培養綜觀全局的人,他一定領導過,如果沒有領導過,沒有人會聽你的。領導就是一場實驗的戰爭,所有經驗的積累。”領導這樣拚命地幹,員工又怎麼能鬆懈呢?富士康的成功,郭台銘的帶頭作用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