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掌握溝通藝術有利於工作(3 / 3)

之後,他又找來幾位從開始就對這個問題有不同意見的助手,和他們同樣布置這個任務,同樣讓他們不要聲張。這樣,他就可以肯定,這些消息會迅速在利益相關者之間傳遍。伴隨而來的會有產生各種各樣的聲音。這樣,他就可以綜合各方麵意見,做出較為客觀可行的決策。

當然,羅斯福這樣工作作風曾經一度遭到指責,但他很清楚,領導最重要的使命不是做形象,也不是搞行政,而是做決策。領導者是企業大船的掌舵人,把握企業的發展方向,才是最首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意見能夠避免決策者被某種主管看法左右;不同意見可以為決策提供多種備選方案;不同意見有助於激發想象力;不同意見還能幫助領導識別那些錯誤或片麵觀點。所以,作為領導者,我們絕不能閉門造車似地做決策,要聯係各方麵的力量,共同做出正確決策,這也有助於形成員工主人翁的責任意識,增加企業的凝聚力。絕不能搞獨斷專行,搞“一言堂”,很可能因為片麵決策,給企業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提高說服力,增強影響力

【德魯克微語錄】

管理者要有足夠的閱曆和知識儲備,以提高說服力,增強影響力。 ——德魯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活學活用】

無論是哪個行業或哪個層級的領導,都指揮和代表著一個群體或團體。所以,好口才是十分重要的,是一個領導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質。不管是哪一個行業或哪一個層級的領導,要想把人帶領好、把事情處理好、把團隊管理好,就必須導之於言而施之於行,能夠說服對方按照企業的意誌行事。可以說,領導者這個立言的過程也是立權立威的過程。能夠立言,能夠用自己的語言征服他人,那麼,越是獲得他人的欽佩,越有影響力。

但是,說也是有技巧的,作為領導善於說話,才能夠麵對各種複雜的交際場麵,應付自如,同時也樹立了自己良好的領導人形象。

首先,領導應該有足夠的閱曆和知識儲備。擁有足夠的閱曆和知識儲備,才能說出更動聽,更能打動人的話。閱曆越豐富,儲備的知識越多,運用得越靈活,才能使談話、表達更有成效,也更具有藝術性。

南北朝時期,有一個北周人蘇綽,一次隨同太祖和大臣去昆明池捕魚。行走到城西漢代曾屯糧的地方時,太祖詢問身邊的大臣,有沒有人知道這裏的史實。有人說蘇綽通曉地理,太祖問蘇綽,蘇綽便詳細說明。

太祖聽後,非常高興,接著向他問起大地造化及曆代興亡之事。蘇綽本有善辯之才,又博聞廣識,所以,應答自如。太祖聽了更加高興,等走到昆明池時,他竟然已經無心捕魚,馬上回返,把蘇綽留在宮中進行了徹夜長談,詢問治國之道。蘇綽侃侃而談,陳說古代帝王之道,兼述申墨子、韓非子的法家學說精要,太祖開始還在床上半臥而聽,後來竟起身整衣正身而坐,並且不知不覺地移動膝蓋,到了蘇綽的坐席之前,一直到第二天淩晨,還在津津有味地聽蘇綽的講說,一點不感覺困倦。早朝時,太祖對大臣說:“蘇綽真是位奇士!我將重用他。”不久,蘇綽就被封為大行台左丞,參典機密。從此,蘇綽一天比一天位高權重起來。

如果隻有賣弄油嘴滑舌的本領,而腹中空空,定然不會整晚都能侃侃而談,哪裏有那麼多可談的材料啊?所以,隻有閱曆豐富,且博學多識的人才會有資可談,並且才會給聽者啟迪和更多新知識,吸引他去繼續聽下去。所以,擁有足夠的知識,能夠讓我們的談話遊刃有餘,更能讓人佩服。

其次,說話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即便你學識淵博,引經據典,如果你說話沒有道理,也無法能說服人。想要說服人,就應該尋找漏洞,直擊要害。也可以駁倒對方的論據,最後駁倒對方的論點。

俄羅斯傑出的思想、文學家赫爾岑年輕的時候,有一次,他的女朋友請他參加一個音樂會。可是,音樂會沒開始多久,赫爾岑就用雙手堵住耳朵,低著頭,露出厭倦的表情。不久,他還打起瞌睡來。

他的女朋友看了赫爾岑這樣,感到非常不理解,就問他:“你對音樂一點也不感興趣嗎,怎麼成了這副樣子?”赫爾岑搖了搖頭,說:“我不喜歡這種怪異、低俗的樂曲。”“你說什麼?”女朋友憤怒地大叫起來,“你竟然說這種音樂低俗?這可

是目前社會最流行的音樂!”赫爾岑平靜地反駁了他的女朋友:“難道流行的就一定都是好的嗎?”女朋友說:“當然了,否則它怎麼能流行呢?”赫爾岑不緊不慢地又問道:“那這麼說,流行感冒也是好的了?”女朋友聽了這話頓時啞口無言。另外,在說服對方時,還要注意不要讓對方難堪,可以先褒後貶,先抑後

揚的方式說出自己的觀點,讓對方接受。

當然,以理服人還不夠,還要以情感人,這樣才會達到說服人的最佳效果。作家王潛先生論“零度風格”時告誡我們:“說話人裝著對自己所說的話毫無情感,把自己隱藏在幕後,也不理睬聽眾是誰,不偏不倚、不痛不癢地背誦一些冷冰冰的條條兒,玩弄一些抽象概念,或是羅列一些幹巴巴的事實,沒有一絲絲的人情味,這隻能是掠過空中的一種不明來曆去向的聲響,所謂‘耳邊風’,怎能叫人發生興趣,感動人,說服人呢?”有人說得好:“隻有被感情支配的人最能使人相信他的情感是真實的,因為人們都具有同樣的天然傾向,唯有最真實的生氣或憂愁的人,才能激起人們的憤怒和憂鬱。”人都是感情動物,感性信息,內涵十分豐富,有時候加上情感動人,更容易說服人。

所以,說服他人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語言要有充沛的感情。

希臘著名演說家德摩斯梯尼在希臘要麵臨馬其頓王國入侵,國民要遭受亡國和失去自由的危機的時候,他做了一次著名的演說,他的每一句話,每一個詞語都充滿著發自內心的極為豐富的愛國主義情感,他熱情洋溢地說:“即使所有民族同意忍受奴役,就在那個時候,我們也應當為自由而戰鬥。”從這洋溢著愛國熱情的詞句中,人們看到了一顆真摯的拳拳之心,因而他的演講激勵了無數的希臘人從聆聽演說的廣場直接奔赴戰場,連向家人作一聲道別也認為耗費了時光。他的敵人,馬其頓的國王腓力見到這篇演說詞,也不由感慨地說:“如果我自己聽過德摩斯梯尼的演說,連我也要投票讚成他當我的反對者領袖。”

可見這種炙熱的情感的力量有時能產生強大說服力和號召力。

最後,恰當的幽默。心理學家瑟琳說過,“如果你能使一個人對你有好感,那麼也就可能使你周圍的每一個人甚至全世界的人,都對你有好感。隻要你不是到處與人握手,而是以你的友善、機智、幽默去傳播你的信息,那麼時空距離就會消失。”幽默是不可缺少的調味品、潤滑劑,有了它便能冰釋誤會,稀釋責任,和緩氣氛,減輕焦躁,緩衝緊張。有了它便能使陌路人相識,孤獨者合群,戒備者鬆懈,對立者為友。

90多歲高齡的民謠學家鍾敬文,在赴朋友宴席時,當佳肴擺滿桌後,牙齒幾乎掉光的鍾先生對大家說:“你們吃吧,我是個無齒之徒,對付不了這些東西。”鍾老先生說完以後,笑聲四起,避免了冷場的尷尬。不久,特為鍾先生做的湯麵擺上來了,他又說:“我是欺軟怕硬,你們千萬別學我啊!”這又避免了窘迫情況的出現。

當然,幽默應該建立在豐富的內涵和人格魅力上,這樣更容易獲得聽者的接受和好感。所以,說話時,不妨適時幽默一下,可能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