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未雨綢繆,現在就要為未來準備(2 / 3)

常常某些企業家在為一時的成功而欣喜不已時,忽略了公司在獲得短暫成功後立刻陷入失敗困境的事實。

大多數事情都有失敗的可能,如果不想輸得太早或者失敗得太慘,那麼,就必須要做好失敗的心理準備,未雨綢繆。

在20世紀80年代,可口可樂麵臨來自百事的強大壓力,管理層決定取消原來的配方,在前期,他們通過調查發現,隻有10%~12%對新口味可樂表示不安,而有一半人表示會適應新口味的可口可樂,依據調查結果,可口可樂高層決定研製新口味的可口可樂配方。為此,可口可樂公司花費巨資研究新品。新可樂研製出來後,公司沒有立刻將其投向市場。因為更換百年配方畢竟是天大的事情,為了保證萬無一失,可口可樂公司又掏出400萬美元在13 個城市進行了口味大測試,有19.1萬消費者參加這個測試,在眾多未標明品牌的飲料中,品嚐者仍然對可口可樂的新配方感興趣,最後,新可樂以61%∶39%的優勢勝出,正是這次耗資巨大的口味測試,讓可口可樂公司領導層決心推陳出新,推出新可樂應對百事可樂的挑戰。

1985年4月可口可樂公司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更改原有可樂配方,推出新配方可樂。然後,讓所有高層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人們普遍反對更改可口可樂配方。人們瘋狂去超市購買老配方可口可樂保存。《紐約郵報》的漫畫在墓地中畫了一隻可口可樂瓶子,就像墓磚似的,它的文字說明是:安息吧,可口可樂,終於壽終正寢了。可口可樂:1886~1985年,因患急性百事潰瘍而早逝。有的人譴責可口可樂公司是在自取滅亡。

雖然,可口可樂又花了7 000萬美元投入推廣新可口可樂,但依然無濟於事。最後新可樂推出不到3個月後,可口可樂即刻恢複了它久經考驗的老配方。事後,可口可樂CEO唐納德·基奧解釋這次失敗:“一個非常簡單的事實是,我們在為新可樂推出所做的消費者研究上傾注了大量的時間、金錢和技術,但這些卻無法衡量或解釋那麼多人對可樂傳統配方的深久的喜愛,這一點讓我們吃驚不已,就像你不能衡量愛情、驕傲或者愛國主義一樣,這也是無法衡量的。”

這次的失敗給可口可樂公司上了生動的一課,他們終於發現了自己的優勢和消費者對自己產品的忠誠度,這是失敗饋贈給他們的禮物。這件事情也告訴了我們,即便再充足的準備也可能導致失敗,所以,不要害怕失敗,做好可能失敗的準備,勇敢創新,開拓新局麵,不要試圖掩蓋失敗,而要從失敗中尋找解決的方法。

作為企業,麵對不可知的未來,唯一的對策是:必須接受“失敗是企業發展過程的一部分”這個前提。或許接受這個殘酷的結論,人們就會變得堅強,更加從容,因為既然失敗不可避免,懼怕也是沒有用的,選擇坦然接受,勇敢嚐試,勇敢前進。

當然,無論未來怎樣的不確定,也應該細心做好預測,並為開拓未來做好充分的準備,盡量避免失敗,同時,在這樣充足準備後出現意想不到的失敗時,我們才能學到更多。所以,不要在沒有任何準備情況下,盲目預測未來,貿然前進,這樣的結果注定失敗,並且是徒勞的失敗,從中也吸取不到什麼教訓。

未來成功更青睞有膽識的人

【德魯克微語錄】

我多次聽到諾貝爾獎得主說:“我從事這項研究並獲得如此殊榮,都是因為當初導師對我隨意說的一句話——你為什麼不去做一件能改變世界的事情呢?”

——德魯克《非連續時代——轉型社會守則》

【活學活用】

人和人之間小時候並沒有多大差別,但長大之後為什麼有的人能夠獲得成功,而有的人則一輩子碌碌無為,不少心理學家發現,造成這種巨大差距的秘密就是人的“膽識”。

人人都渴望成功,成功的高度取決於目標的高度,而目標的製定取決於企業家的膽識。人人都具有成功的潛能,但現實生活中,隻有那些擁有超常膽識的人,才能夠成為真正的成功者。

一個園藝師向一個企業家請教說:“先生,您的事業如日中天,而我就像一隻螞蟻,在地麵爬來爬去的,一點出息都沒有。什麼時候我才能發財致富,才能夠成功呢?”

企業家對他和氣地說:“這樣吧,我工廠旁邊有2萬平方米空地,我們就種樹苗吧!一棵樹苗多少錢?”

“40元。”

企業家又說:“那麼以1平方米兩棵樹計算,扣除道路,2萬平方米大約可以種

2.5萬棵樹苗,成本剛好100萬元。你算算,3年以後一棵樹苗可以賣多少錢?”“大約2 000元。”“這樣,100萬元的樹苗成本和肥料費用我來支付,你主要負責澆水、除草和施肥。等3年後,我們把樹苗賣掉,獲得的錢我們一人一半。”企業家認真地說。

誰知園藝師聽到後,連忙拒絕說:“哇,我可不敢做這麼大的生意,我看還是算了吧。”

企業家多次勸說,但園藝師依然不答應,最後,企業家無奈地搖搖頭走了。

“算了吧”這句話多麼簡單,卻葬送了可能實現的成功。有時候,成功機會就在你手上,你卻因為沒有膽識而輕易放棄了。一位哲人曾經說過:“你的膽識是你真正的主人,膽識的大小決定了事業的大小。”另一個偉人說:“要麼你去駕馭生命,要麼是生命駕馭你。你的膽識決定了誰是坐騎,誰是騎師。”要想成功,要想主宰自己的命運,就一定要有膽識去嚐試。

“金利來領帶,男人的世界”,這則廣告語已經在國內乃至世界家喻戶曉,它的年產量達數億條,產品行銷於歐、美、澳、亞洲近百個國家和地區。

金利來的成功不得不歸功於它的創造者領帶大王——曾憲梓先生,他是一位有膽有識的成功企業家。

曾憲梓祖籍廣東省梅縣,在國內長大的,在中山大學生物係讀書。後在20世紀60年代初,前往泰國與家人團聚,在泰國,他發現很多人穿西裝戴領帶,領帶成了男人不可少的裝飾物,於是,他產生了銷售領帶的想法。

他隻身來到香港,開始創業,他隨身隻帶了6 000港元,租了一個小廠房,憑著一把尺子、一把剪子和一架縫紉機,自己進行設計、剪裁和縫製,開始了一段非常艱難的創業階段。他每天從早晨6點一直工作到深夜2點,製成領帶後,還要自己扛著成品擠公共巴士,沿街推銷,扯著嗓子叫賣。在製作和銷售領帶的過程中,他悉心研究消費者的心理動態和穿著習慣。憑著自己的學識和經驗,探索領帶的用料、款式、設計的創新,研製出自己產品的獨特風格。

後來,他的小作坊變成了一個有點規模的廠房,之後,他不再去自己銷售,而是把更多的注意放在了考察市場上,他不是在香港考察市場,而是到世界各地去考察市場,他先後到過法國、意大利、德國、瑞士、奧地利、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幾十個國家去了解領帶製作和市場銷售情況,吸取別國生產和設計領帶的經驗,並與那裏的一些廠商建立了業務關係。

1970年,他在香港正式創立了“金利來(遠東)有限公司”,自己設廠織染專用布料,開設專門設計和縫製部門。

隨著業務的發展,曾憲梓先生非常注重“金利來”品牌。他在公司剛成立,資金有限時,依然投入較大資金到廣告宣傳上。另外,他認為,優良的產品品質和穩定的質量才能使企業品牌不倒,所以非常注重產品質量,因為金利來領帶時刻保持質地優良,款式新穎,品種繁多,手工精細,美觀大方的特點,深受各界人士歡迎。香港幾十家大百貨公司經銷其產品的代銷點遍布港九新界各地。

但企業發展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1974年,香港經濟受世界經濟不景氣影響,很多產品售價一落再落,領帶行情也急轉直下。當時,一般廠家都希望通過大幅度降價來盡快把商品脫手。而曾憲梓先生沒有這樣做,他做了一個大膽的舉動——提高商品價格。因為他意識到,領帶標誌著莊重和高貴,消費者更願意買名牌,並以此為榮。隨著金利來領帶價格上漲,它的身份倍增,結果,銷量不僅不減,還獲得較大的贏利。

隨著金利來的穩步發展,它已經成為一家恪守信譽、財力雄厚、生產名牌產品的大公司。

由此可見,誰都不會簡簡單單地成功,“三分天注定, 七分靠打拚”,要想使企業大發展,就一定要有膽識。樹立堅強的意誌,製定一個敢拚敢贏的目標,堅持不懈地為自己“充電”,不斷超越自我,每一分鍾都努力去做好。做一個敢於擔當、敢於直麵危機、勇往直前的智者和勇者。

立刻行動,不做徒勞的空想

【德魯克微語錄】

我們也許無法取得真正想要取得的成就。但如果我們現在立刻采取行動去做,那麼,我們的產品或服務總會找到顧客,也能賺到錢並能滿足我們的一些期望。

——德魯克《成果管理》

【活學活用】

21世紀是一個“快魚吃慢魚”的信息時代,資源共享,信息傳遞飛快,“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隻有快速行動,才能使我們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得更為有利的位置,才能把握住一個個轉瞬即逝的機會。想要成功,隻簡單地設定和分解目標是遠遠不夠的,即便你具備知識、技巧、能力、良好的態度和成功的方法,比任何人都優秀,但如果你不采取行動,一切美好的願望都隻是虛無縹緲、可望而不可即的空想,你離成功還是那樣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