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顛覆傳統和規則
【德魯克微語錄】
創業家最喜歡做一些具有顛覆性的事情,約瑟夫·熊皮特曾說過,創業家的任務就是創造性毀滅。——德魯克《卓創新與企業家精神》
【活學活用】
德魯克認為,創新是開創另一個企業或服務的機遇,是企業家特有的發展工具。他們勇於顛覆傳統和規則,通過創造性毀滅贏得市場。
打個比方,如果你是個小孩,你想擊敗麵前一個巨人,你決定怎樣打敗他呢?如果直接去攻擊,巨人會直接跟你對抗,結果,你隻能是蜉蚍撼樹,自不量力。因為小孩的力氣肯定沒有巨人的大。但是,如果小孩改變戰略,通過改變遊戲規則,比如,和他比答題,比猜謎語等,就可能贏得勝利。這就是靠顛覆傳統格局,通過創新贏得勝利。哈佛大學著名創新學教授克裏斯滕森教授認為,顛覆式創新通常意味著創造出“更簡單、更容易、更便宜”的商品而重新定義競爭格局,最後把原來的行業領先巨頭擠出市場。殺毒軟件360公司就是通
過顛覆式創新成功占領市場的。
2005~2006年間,在中國互聯網上,因為有些軟件廠商生產了不良軟件,而相關法規還很滯後,傳統軟件廠商不敢像查殺病毒一樣清除流氓軟件。並且,傳統軟件廠商采用的是付費殺毒的商業模式,而查殺流氓軟件無法向用戶收費。所以導致流氓軟件大量泛濫,給電腦用戶帶來了極大的安全隱患。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各種安全威脅在數量上不斷成快速上升趨勢,並且發展越來越多元化。木馬、欺詐等新型的互聯網安全威脅給用戶帶去了更多的麻煩。
解決互聯網安全問題迫在眉睫。360認為,安全服務就像即時通信、搜索、電子郵箱那樣,應該成為互聯網的基礎設施之一,不應該收費。為此,360安全衛士為用戶提供了免費的、高品質的互聯網安全服務,並在此基礎上建立了“免費的商業模式”。
這一舉措顛覆了整個殺毒軟件市場,原有的國產殺毒軟件有的轉型成企業級市場,有的則照抄照搬,即便是騰訊、百度這種互聯網大鱷也開始跟進“免費安全”,360所帶來的“鯰魚效應”徹底改寫了中國安全市場行業格局。
從技術角度看,360殺毒和安全衛士不僅是以免費的方式顛覆了市場,它的產品還由原來的隻提供殺毒軟件,變成提供用戶殺木馬、防止盜號、保護隱私等服務,給用戶全方位、多層次的安全保護。
360拋棄專賣軟件的傳統模式,在中國互聯網安全形勢不斷發生變化的時候,而秉承“用戶利益至上”的原則,以互聯網方式解決安全問題,提升了中國互聯網的安全水平,為數億網民創造了安全無憂的上網環境。360重新設定“免費商業模式”,打破了傳統的付費模式,給用戶帶去了更多的便捷。
最終,360安全衛士從查殺流氓軟件起步,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最終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安全軟件,同時構建了中國規模最大的互聯網安全基礎架構。
360能夠成功,就是因為它毀滅性地打破了傳統模式,重新製定商業規則。創新就是在不斷地變化,在變化中對原有秩序破壞,重新創立新的秩序,這就是創新。敢於創新,想要創新,就應該有勇氣打破規則,為自己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創新的焦點是市場不是產品
【德魯克微語錄】
創新必須與市場緊密相連,專注於市場,而且由市場來推動。如果隻是把焦點放在產品上,雖然能創造出技術上的奇跡,但隻會得到一個令人失望的結果。——德魯克《創新與企業家精神》
【活學活用】
企業的發展曆程中,技術創新一定是不可忽視的重要一環,但對於許多年輕的企業或是成熟的大企業卻往往容易陷入盲目的技術崇拜,而忽視消費者的需求和市場的發展趨勢,致使企業發展誤入“歧途”,喪失市場。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當企業在本行業處於領先地位,其研發出的產品不斷獲得市場的認可和追捧的時候,企業往往就會過於自信於自己的技術而忽視未來市場需求的走向,導致製定錯誤的發展戰略而最終被對手抓住機會並趕超。
自20世紀70年代起,摩托羅拉便開創了數個“世界第一”:第一款翻蓋手機掌中寶StarTAC、第一款手寫觸摸屏PDA手機A6188、第一款360度旋轉手機V70……然而,這些曾經籠罩在巨人頭頂的光環,正在漸漸失色,自2007年起,它開始持續業績下滑。
隨著數字時代的到來,摩托羅拉這家一貫以技術見長的公司,突然顯得不那麼得心應手了。正因為沒有能跟上手機行業的創新步伐,摩托羅拉迅速隕落,隨後它在中國和美國的市場份額分別被諾基亞和蘋果蠶食掉。2008年手機巨頭的市場份額顯示,諾基亞市場份額高達39.7%,而摩托羅拉僅占8.5%,僅僅位列第四。
在技術與市場之間,其實,摩托羅拉曾經找到過一個完美的平衡點,那就是V3曾經創造的輝煌。當時摩托羅拉創新性地把手機的機身壓縮到前所未有的薄度,被看做手機製造技術上的一個飛躍。小巧輕薄的機身剛好迎合了當年流行纖巧美麗的大眾審美趣味。不久,V3打出的廣告深入人心。一個好不容易穿上緊身牛仔褲的時髦女郎毫不費力地就把V3塞入緊身褲中的場景抓住了V3的賣點,並順利地將其發揚光大。
但之後,摩托羅拉落後了,雖然其在技術上始終不懈地努力,開發過包括388C、A760及“明”在內的多款麵向全球市場推出的機型。但因為忽略對市場的關注,忽略消費者的需求變化,雖然這些機型中有很多技術上的亮點,比如“明”的名片掃描功能,以及人機對話功能。但因為沒有抓住賣點,沒有把自己的優勢展現出來,結果也銷售慘淡。雖然曾經推出具有最強悍收集處理芯片的V8,但到底這項高科技能夠給客戶在使用一個手機時有多大的幫助,它的技術優勢沒有被用戶認可。
摩托羅拉研發部門把太多的精力花在了那些複雜係統的開發上,結果這些技術又沒有被認可。這些花費掉的時間又讓摩托羅拉失去了推出更為先進的智能手機或是多媒體娛樂手機的先機,而這些領域正在市場中占據著越來越大的份額。比如,我們經常在手機零售賣場那些列出來一目了然的參數中,摩托羅拉的像素、屏幕分辨率、內存等這些消費者比較關心,且有很大需求的智能功能上,幾乎都落後於諾基亞的同類機型。比如摩托羅拉的屏幕分辨率通常在26萬色左右,諾基亞提供的參數則赫然寫著1670萬色。如此看來,怎麼能不被擠出市場呢?摩托羅拉的失敗被公認為是因為對市場缺乏敏感,沒有朝著市場需求創新,而隻是為技術創新而創新,結果脫離市場而導致的。
由此可見,企業要圍繞著市場的需求開發新產品,尋找創新點,為滿足市場需求而服務,才是長存的真理。不能脫離市場的需求去從事技術創新,否則,創新不僅不能帶來任何效益,反而,讓企業難逃被市場拋棄的命運。
作為企業的領導層,在分析市場時,也不應該僅僅關注現在,還要放眼未來市場。企業不僅僅要掌握目前市場需求,還要了解這個市場的未來發展趨勢。而技術創新則更多的是依賴對未來市場的判斷。如果沒有把握好未來市場需求,錯誤判斷發展方向,失去的不僅僅是市場,還可能是企業的未來。為了使我們的創新符合市場發展,我們應該在創新路上堅持兩個原則:
第一是可行性原則。這就意味生產的產品要符合市場的需求;第二是合理性原則。這一原則則強調要具有成本上的優勢。在未來必然是成本越低,性價比越高的產品才更具有競爭優勢,這樣的產品或者技術在未來才會有市場。
另外,企業要擺脫兩大誤區:第一,不要以為引領市場的創新才是真正的創新。因為實力和技術上的有限性,所以,要慎重考慮去引導市場,因為這需要冒很大的風險。況且,隻要是圍繞市場,為滿足市場需求而做出的產品都是好的創新。第二,並不是技術創新也不是技術含量越高,性能越強越好。隻有符合市場需求才是最好的創新,所以,不要浪費太多成本去開發一些市場不是很需要的產品。總之,緊緊圍繞市場需求,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創新,才是有利於企業發展的創新。
創新機遇隨處可見
【德魯克微語錄】
企業家要放棄以聰明創意作為基礎的創新,真正的企業創新不是“冒險”的賭注,而應該是對“機遇”的重視和及時把握 。——德魯克《創新與企業家精神》
【活學活用】
管理者常常以為創新是“靈光乍現”,或是“聰明的點子”,德魯克卻清楚地告誡我們,這種想法將給企業經營實踐帶去危險。因為“靈光乍現”或者“聰明的點子”常常是模糊不清和難以捉摸的,其實是風險最大,成功率最小的創新機遇源泉。
當你不斷嚐試靠聰明的點子創新,認為創新實踐越多,就會成功。這就相當於認為“隻要你不斷投錢到老虎機中,你就會贏得大滿貫”,然而,結果往往是在老虎機的遊戲中投得越多,輸得越多。所以,不論因為靈光乍現而取得巨大成功多麼誘人,也要清楚地認識到那樣的概率很低,隻是鳳毛麟角。創新關鍵是對機遇的把握。德魯克認為,創新機遇的來源主要有:意外事件、不協調事件、程序的需要、產業和市場結構、人口統計數據、認知的變化、新知識。抓住這些機遇,創新就將成為給企業帶來“穩健地快速發展”,而不是“孤注一擲”的冒險。
1. 意外事件
發生在企業內部的意外事件,包括意外的成功、意外的失敗和意外的外在事件,都可能成為企業家開啟創新之門的鑰匙。比如,一個裁縫,因為在給顧客裁剪褲子時,意外裁剪出了新的款式得到了顧客的喜歡。那麼,裁縫就可能因這個意外的成功,而創造出一種改變服裝潮流的產品。所以,管理者要抓住意外成功,因為它可能就是未來市場潮流的曙光。意外的失敗很少被看做機遇的征兆。當然,很多失敗都因為失誤、貪婪、愚昧、盲目追求或是設計或是執行不力所致。但是,如果經過精心設計、規劃及小心執行後仍然失敗,那這種失敗常常就反映了隱藏的變化和隨變化而來的機遇。意外的外在事件也可能是某些趨勢變化的提前預兆,所以,不要忽略。總之,要留意意外事件,這些意外事件總有前因後果,分析一下,就會發現些什麼,然後,做些大膽嚐試,很可能這些意外就激發了自己的創新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