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讚揚,是對下屬最好的鼓勵
社會中的大多數人都在某一個單位或某一個群體中兢兢業業地工作,每個人都非常在乎上司對自己的評價,上司的讚揚是對下屬最好的獎賞。所以,作為領導的你要學會讚揚你的下屬,這樣就會激勵他們更加努力地工作,當然受益最大的還是作為領導的你了。
美國著名企業家瑪麗·凱曾經說:“對於下屬,最強有力的肯定方式,是不需要花錢的,那就是讚揚。我們都應該盡可能隨時稱讚別人,這猶如甘霖降在久旱的花木上的反應。”
的確,讚揚下屬是教導下屬、鼓勵下屬、調動其積極性的一項重要技巧。拿破侖時期,獲得戰功的士兵會得到一枚皇帝頒發的勳章,許多戰士為這一榮譽出生入死,英勇戰鬥,連拿破侖都感到驚訝:“這真奇怪,人們竟然肯為這些破銅爛鐵去拚命。”
讚揚下屬要以事實為依據,本著公正的原則。作為中層領導,還應該放下架子,巧妙地把下屬推到中心位置上,這樣才能感動下屬。
讚揚下屬不能讓人聽了感到突兀,更不能不分場合地胡亂誇獎,一位優秀的中層領導,要能夠在不同的場合,選擇不同的話來關心、體貼下屬,這無疑是對下屬最高的讚揚,會收到較好的效果。那麼怎樣才能成功地讚揚下屬呢?
1. 抓住不同時機稱讚
(1)在下屬生日時說些祝賀的話
現代人都習慣祝賀生日。生日這一天,一般都是家人或知心朋友在一起慶祝,聰明的領導則會“見縫插釘”,使自己成為慶祝儀式中的一員。並在祝賀的同時自然而然地誇獎部下。
某電視台的老張是一名老編輯,總是默默無聞勤勤懇懇地工作。在他生日時,全室人員為他慶祝,新聞中心主任在祝語中是這樣說的:“老張多年來默默無聞勤勤懇懇地工作,甘於奉獻,卻從不爭榮譽、邀功,今天是你的生日,我代表全室人員向你表示祝賀,並送上大蛋糕一個。”主任的一番話讓老張很感動,他感到這是領導對自己的肯定。
有些領導慣用此招,每次讚揚都能給下屬留下難忘的印象。或許下屬當時體味不出來,而一旦換了領導,有了差異,他自然而然地會想到你。
(2)在下屬生病時,說些稱讚安慰的話
一位普普通通的下屬生病了,他的領導親自去探望時,說出了心裏話:“平時你在的時候感覺不出來你做了多少貢獻,現在沒有你在崗位上,就感覺工作沒了頭緒,慌了手腳。你一定要安心把病養好,我們都盼著你早點回去呢!”
有的領導就不重視探望下屬,其實下屬此時是“身在曹營心在漢”,雖然在養病,卻惦記著領導是否會來看看自己,領導的到來,對他來講簡直不亞於一劑良藥,如果領導不來,他不免嘀咕:“平時我那麼努力他隻會沒心沒肺地假裝表揚一番,現在我都病成這樣了,他也不放在心上,真是卸磨殺驢,沒良心的家夥!”
(3)與下屬交談要多關心他們
家庭幸福和睦、生活寬鬆富裕無疑是下屬幹好工作的保障。如果下屬家裏出了事情,或者生活很拮據,領導卻視而不見,那麼對下屬再好的讚揚也無異於假惺惺。
有一個文化公司,職員和領導不是單身漢就是家在外地,就是這些人憑滿腔熱情和辛勤的努力把公司經營得紅紅火火。該公司的領導很高興也很滿意,但他們沒有局限於滔滔不絕、唾沫橫飛的口頭表揚,而是在交談中了解職工的生活困難,當領導了解到職工們存在沒有條件自己做飯,吃飯很不方便的困難時,就自辦了一個小食堂,解決了職工吃飯的難題。
當職工們吃著公司小食堂美味的飯菜時,能不意識到這是領導為他們著想嗎?能不感激領導的愛護和關心嗎?
(4)充分利用歡迎和送別的機會
下屬工作調動是經常碰到的事情,粗心的領導總認為不就是來個新手或走個老部下嗎?來去自由,願來就來,願走就走。這種思想是很不可取的。
善於體貼和關心下屬的領導與“口頭巨人式”領導做法截然不同。當下屬來報到上班的第一天,“口頭巨人式”領導也會過來招呼一下:“小陳,你是大學的高才生,來我們這裏虧待不了你,好好把辦公用具收拾一下準備工作!”
聰明的領導則會悄悄地把新下屬的辦公桌椅和其他用具收拾好,而後才說:“小陳,大家很歡迎你這個大學生來和我們同甘共苦,辦公用品都給你準備齊了,你看看還需要什麼盡管提出來。”這樣說會令新來的下屬充滿感激之情,覺得在這樣的領導手下工作很舒心。
2. 讚揚下屬要注意幾點:
(1)要控製住其他人的嫉妒情緒;
(2)要有理有據,讓人心服口服;
(3)要有誠意;
(4)要機會均等。
上司的讚揚是下屬工作的精神動力,可以對下屬起到激勵的作用,但在具體操作上要掌握技巧。
3. 讚揚下屬的幾個小技巧
(1)有明確指代和理由的讚揚
如:“老李,今天下午你處理顧客退房問題的方式非常恰當。”這種讚揚是你對他才能的認可。
讚揚時若能說出理由,可以使對方領會到你的讚揚是真誠的。如:“小張,你今天的辛勞沒有白費,你為公司爭來了一筆生意,我代表公司感謝你,你現在是我們部門的業務骨幹了。”
(2)讚揚要誠懇
避免空洞、刻板的公式化的誇獎,或不帶任何感情的機械性話語,放之員工而皆準令人有言不由衷之感。
(3)對事不對人的讚揚
表揚他人最好是就事論事,哪件事做得好,什麼地方值得讚揚,說得具體,見微知著,才能使受誇獎者高興,便於引起感情的共鳴。
這種讚揚,可以增強對方的成就感。如:“你今天在會議上提出的維護賓館聲譽的意見很有見地。”這種稱讚比較客觀,容易被對方接受,同時也使對方感到領導對他的讚揚是真誠的。
(4)隨時讚揚,語氣明確
員工某項工作做得好,老板應及時誇獎,如果拖延數周,時過境遷,遲到的表揚已失去了原有的味道,再也不會令人興奮與激動,誇獎就失去了意義。
該讚揚的時候即讚揚,而且讚揚中不要夾雜批評的語言,這種讚揚與“趁熱打鐵”同理,易被對方接受,起到鼓勵的作用。
(5)充分肯定付出的勞動
某報社采編部主任老劉很善於適時讚揚下屬們。他知道,讚揚的力量是巨大的,稱讚可以激勵下屬們不斷努力、再創佳績。
記者小高在一次競賽中獲得年度新聞稿件一等獎。拿回證書後,老劉立即給予了小高較高的評價:“小高,不錯。你的那篇稿子我拜讀過,文筆流暢,觀點突出。好好努力,會很有發展的。”
這種讚揚使下屬認識到了自己的價值,從而對自己充滿信心,同時還使下屬領會到領導對自己付出勞動心血的一種肯定,產生“知己感”。
(6)讚揚不要又獎又罰
作為上司,一般的誇獎似乎很像工作總結,先表揚,然後是但是、當然一類的轉折詞。這樣的辯證、全麵,很可能使原有的誇獎失去了作用。應當將表揚、批評分開,不要混為一談,事後尋找合適的機會再批評可能效果更佳。
總之,對於領導來說:讚揚下屬不需要冒多少風險,更不需要花費多少本錢或代價,卻能很容易地滿足一個人的榮譽感和成就感,從而作為一種動力激勵下屬努力工作,那麼聰明的領導何樂而不為呢?
寬容態度,更能激發員工奮鬥心
在實際工作中,人們不犯錯誤幾乎是不可能的。當你的下屬犯了錯誤不要一味地批評,而原諒更能激發下屬的奮進心。
張誌在一個規模不是很大的食品公司做銷售主管已經四年了。在四年的銷售工作中他一直勤勤懇懇,好學上進。每年他的銷售業績都是全公司第一名,是其他業務人員的榜樣,深受老總的喜愛和賞識。
可是一次他出差收公司的貨款時,接到了家鄉母親的緊急電話,告訴他父親不幸得了胃癌,急需手術,家裏已經盡了全力,也湊不齊手術費,要他想辦法籌錢救命。張誌此時腦子一片空白,突如其來的不幸消息使這個遇事從未退縮的小夥子掉下了傷心的眼淚。他沒來得及多想,狂奔到郵電局,從公司貨款裏拿出兩萬元寄回了家裏,在彙款單上的留言處寫下了:兩萬塊為了救爸爸。
在回公司的路上,張誌害怕了,作為銷售主管的他,十分清楚公司嚴格的財務製度和鐵的銷售紀律。挪用公款是銷售人員的大忌,輕則退賠開除,重則要繩之以法。四年銷售工作中從未出過一分錢差錯的他,不敢再往下想了,似乎已看到了一雙冰冷的手銬擺在了他的麵前。
在公司老總的辦公桌上,擺著剩餘貨款和一張郵電局彙款收據,張誌和老總足足談了一個多小時,老總始終是一副冷峻的臉,最後老總說:“你先休息一下,叫劉助理通知銷售部全體人員,一小時後開緊急會議。”張誌心裏想:這一下肯定完蛋了。
當全體銷售人員坐在公司會議室時,會場鴉雀無聲,老總在會上重申了公司嚴格的銷售紀律和財務製度之後,向張誌表示深深的歉意。老總檢討自己對下屬的關心不夠,並告訴大家張主管家裏出了大事,自己拿出兩萬塊錢借給張誌,並讓張誌簽了借條,寫明從每月工資裏歸還的具體金額。這下由挪用公款變成了老總和張誌私人之間的債權債務的關係,公司的貨款分文未少,交到了公司的財務科。在企業工作四年之久的張誌,被老總這種寬容的處世方式深深打動。
現實中,很多領導總是習慣於對自己的錯誤采取一種極其寬容的態度,每每自己犯錯時,他總會以失敗是成功之母聊以自慰;而對於員工的錯誤,往往又會是另一種態度,“我們追求完美!我們不允許失敗!”孩子們都是通過不斷地摔跟頭才最終學會走路的,又都是經過說錯話才學會說話的。通向成功的路上一定會布滿荊棘,不犯錯就達到成功的路是沒有的。
真誠肯定,能讓失敗者找回自信
在實際工作中,有些領導往往隻看到了那些少數成功的下屬,於是,便毫不吝嗇地將自己所能想到的溢美之詞全部贈送給了他們。但是,對於大多數也曾經辛勤的“失敗者”,往往未加以重視,甚至忽略了他們的存在。這樣久而久之,曾經失敗過的員工也許因為下一次喪失了自信,沒了鬥誌。如果你能適時鼓勵一下或者表揚一下,他們肯定會重新恢複自信,找回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