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1 / 3)

趙永瞧是個有誌氣的人,這一點很多人都知道。很小的時候,孩子們一起跑到河灘上看船桅,他就對著淮河發過誓,將來老子一定要走出去闖一闖,不能一輩子窩在這個旮旯裏。他言出必行,十五歲之前他就已經離家出走過三次。第一次他走到了淮濱縣東郊的岔路口,他聽長輩說過,那是他先人掌過權的地方,他一定要去看看。第二次他走過了朱大寺,在一條大道上連走了五天五夜,最後心血來潮,脫光衣服,用汙泥塗滿全身,躺在路中間,路人經過時他突然站起身來,把路人的魂都給嚇沒了,最後還是趙長看騎著騾子把他追回來的。還有一次,他跟著一幫戲子跑了,他看人翻跟頭、耍標槍,好厲害的樣子,就想跟去學本領,誰知被母親知道了,連夜把他追了回來。直到母親砍去他的腳,他都是個善於走路的人,不管走多遠,腳不起泡,也從不嫌累。人人見了他都說,這孩子天生能走,保不準將來天涯海角走遍天下,比咱們窩在這兒強啊。果不其然,趙永瞧雖沒有走遍天下,卻也轉戰千裏走了大半個中國……

趙永瞧共在家裏住了七天,七天中竟講了五天的故事。

他的母親實在不敢相信,跛腳的兒子還能做營長。很多年前,她親手砍掉了兒子的腳,為的就是叫他別上戰場,卻不想命裏有時擋都擋不住,他還是當了兵。她問趙永瞧,你的腳跛了,連趙恩銘都不要,你怎麼還當了兵?趙永瞧聽了很來勁,他把鐵腿往桌子上一放,拍著鐵腿說,別看我這腿跛,關鍵時候可有用呢。那一年我從山河尖走的時候,對著淮河發過誓,要不混出個人樣兒來,我就絕不踏回山河尖一步。當時我給商船當了纖夫,赤腳在沙地上拉了纖,一幹就是一年多,練出了一副鐵腳掌,別說穿著鞋,就是赤著腳我都能走上幾百裏,歇都不用歇。說起我啥當兵,還真是巧了,有一天我們到了蚌埠港,我第一個蹦下船去,一眼就看到一個包袱,就是這個包袱讓我當的兵啊。

說到這裏,趙永瞧喝了口水,又點了一根紙煙,那紙煙是鳳凰牌子的,一包二十根,抽起來滋滋作響,把家人都看呆了。他接著說,後來我打開包袱,嘿,裏麵包著一摞大洋,還有一封信。他娘的,我哪裏認識字,它認識我,我不認識它啊。當時我就想,幹脆把大洋揣了,信扔河裏算了。我正捉摸呢,船掌櫃過來了,他是個認字的主,以前是個落魄的賬房先生,大熱天也帶著瓜皮帽,嘴裏整天念叨著家國天下家國天下,好像腦子有問題。那家夥賊眉鼠眼,瞅了半天,我疑心他要搶我的大洋,就托口說家裏有事不幹了,給我結賬。那家夥卻衝我要那封信,我心想破爛東西正想扔河裏呢,就給他了。誰知道那家夥一看之下,大驚失色,他把我拉進船艙裏,不但給我結了賬,還多給我幾塊大洋,千叮嚀萬囑咐,要我把那封信送到河北保定,找一個姓韓的人,謔,幾塊大洋啊,夠我幹一年的工錢了。

這時,趙搖睜大了眼睛問,那你去了嗎?趙永瞧瞪了她一眼說,廢話,當然去了,不然我哪有今天。我不僅去了,還把那封信親手交給了姓韓的人,他見我邁著跛腳還能奔走千裏,很是誇我,說我什麼,奧對,說我是神行太保飛毛腿,我本以為他也要賞我大洋呢,誰知那個姓韓的拍了拍我的肩膀說,我看你也沒什麼去處,就留在這兒任事吧,將來也好有個功名。

趙搖忙問,功名是什麼?趙永瞧歎息了一聲說,哎,我也不知道。但是我看他們吃喝不愁,還能扛槍,好不威風,就留下了。

趙永瞧的母親越聽越有勁,她先是抹了幾把眼淚,你咋這麼傻啊,我的兒啊,赤著腳走幾千裏,那得走多久啊?後來她抹了眼淚又高興起來,兒啊,你比你爹還強,咱家好幾代沒有當官了,要是你爹還活著,該多高興啊。說著她哈哈哈地笑起來,她撫了撫腦後的白發問,那你咋又回山河尖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