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這事,趙遠望跟好幾家鄰居都發生了打架,最後他們一家被孤立起來,誰也不理他們了。不過這樣反倒好了,他們總算過上了自己的日子,不用聽那些喋喋不休的議論了。
也就是那段時間,朱家庵迎來了一群不速之客。一天清晨,金台安到河邊看他的船,他的船早就旱在河灘上,與大地連成一體了。可他剛到河邊,正遇上幾個穿軍裝的人在那兒推船,他趕忙跑過去,還以為那是偷船的強人。誰知那些身穿軍裝的人很客氣,一聽金台安自稱木船的主人,就停下了推船的動作。他們說,我們是老百姓的隊伍,要渡過淮河向南開,可是人太多了,必須征用一些老百姓的船隻。說著他還掏出自卷的紙煙來,遞給金台安一支。他說,咱可不白用,用完還給你,還給你錢呢。金台安原本很惶恐,生怕自己說錯了話會惹禍上身,那些人的腰裏可帶著槍呢。聽了這些話,他也就放寬了心,接過那根紙煙,在手裏把玩了好一會,才用火柴點著,一股嗆人的煙味傳來,他咧開嘴笑了。這還是金台安第一次抽煙,他說反正這船我也不用了,你們要用就用吧。
從第二天開始,一支幾千人的隊伍開始了漫長的渡河過程。他們由北岸上船,趕趟兒似的,陸陸續續過了淮河。渡過淮河的人也不急著離開,在朱家庵的大樹林裏紮下大營,住了好些日子。
剛開始,趙遠望和他的鄰居們以為可怕的戰爭又來了,都躲進茅屋裏不肯露頭。後來他們漸漸發現這幫人並無惡意,除了砍些樹木之外,從未侵犯他們,就連那些鬆放在樹林裏的雞鴨也沒有少一隻。有天晚上,那些軍人把槍圍著樹樹豎了一圈,在樹林裏點了火堆,也不知烤了什麼,竟又唱又跳地吃起來。孩子們忍不住圍過去,一個年齡稍大的軍人,一邊挑火一邊說,小鬼,給你這個。他手裏拿著一塊巴掌大的燒餅饃,塞到了孩子的手裏。朱家庵人終於放下心來,看來這幫人真無惡意。
軍人們很勤快,他們幫助朱家庵人開墾了更多的荒地,十幾戶人家每戶都分到了一二畝。之後他們又把樹林裏多少年來積壓的樹葉掃了掃,然後在林邊上釘了一間小木屋。木屋太小了,朱家庵人奇怪起來,這麼小的屋子能住人嗎?後來有個孩子忍不住好奇,終於溜進小木屋看了看,那孩子捏著鼻子跑了回來,嘴裏不停罵著,奶奶的,裏麵是個大糞坑啊。直到這個時候,朱家庵才有了第一間廁所。因為金台安的船為他們出了力,軍人們選金台安做了朱家庵村的村長。他們說,當村長是要為大家幹活的,以後大家有什麼難處都要找他,金台安就是大家的頭頭,不能推托的。金台安竊笑著,真沒想到,搬到朱家庵來還混個村長當當呢。
那支隊伍在朱家庵住了三個月時間,直到冬天來臨,他們才拔營南去。
他們離開的那個晚上,朱家庵為之一空,連朱仇不見了。曾梅這才想起來,午飯後朱仇跑到軍營去玩,直到晚飯時候還沒回來。
朱仇八歲了,他什麼都懂。其實自從那支隊伍開進朱家庵,他就想過去問問,他的幼小的心裏埋著太多問題,無論如何也想不明白。他知道,有些話要自己去問,才能問出答案,他看得出來,母親在騙他,“父親”也在騙他。那些調皮的大孩子是他的死敵,他們不會讓他好過的。所以他跟著那支隊伍走出老遠,最後他跑過去,扯住一個年齡稍大的軍人不放。那人還以為他要燒餅吃,就找了一塊塞給他,小鬼,拿去吃吧。可他眨巴著小眼睛問,人家都說我爹也有槍,你是我爹爹嗎?那人愣住了,過了一會兒哈哈大笑起來,我可不是有心占你便宜,小鬼,你爹在家裏,吃飽了趕緊回去,我們還得趕路呢。可惜朱仇不管,他仍扯住不放,那人沒有辦法,隻好抱起他把他送回了家。
幾天之後,劉小根知道了這件事,他當著一群孩子的麵,譏笑起朱仇,人家有奶就是娘,你真是有槍就是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