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2 / 2)

在曾梅和趙遠望的一生中,已經不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的境況,他們看著朱仇被劉海帶走,卻一點辦法也沒有,在複雜多變的命運麵前任由擺布,就像大海裏的一片葉子,無著無落隨波逐流。劉海走了,劉河走了,劉小根,還有朱家庵的十幾戶人都走了,陰暗的樹林裏隻剩下趙遠望和曾梅兩個人。他們忘記了哭泣,唯一橫在心裏的意識就是後悔,既然養到十二歲也留不住他,何不在他剛出生時做個了結?既然逃到哪裏都是欺辱,為何還要離開山河尖?明知活在世上是一種折磨,何不在日本鬼子的暴行之後立即死去?

夏天就快到了,四麵一片蛙聲,咕哇咕哇的鳴叫聲讓人心煩意亂。趙遠望爬了起來,他扶起癱軟在地的曾梅,一步步摸回了茅屋。

他們在家裏度過了漫長的兩天,這兩天,他們沒有吃沒有喝,也沒有睡,幾乎失去了所有意識。他們坐在低矮的茅屋裏,睜著兩雙空洞的眼睛看著外邊,既盼著這樣漫長的日子早點結束,又害怕時間太快,再也等不到那個可憐的孩子。其實他們也想過後果,要麼朱仇被定為死罪,當場槍斃。劉海那麼會說,憑著他的三寸不爛之舌,他一定能說服那些官老爺。再說他在淮濱縣幹過賬房,有熟人有門子,沒有他辦不成的事。要麼朱仇罪不至死,被押進大牢,但他是日本鬼子的種,就算到了牢裏,一旦傳揚開去,還不是一樣被人淩辱至死。就劉海的那張破嘴,恨不得全天下人都知道朱仇的身世,這消息是一定瞞不住的。

趙遠望和曾梅徹底絕望了,除了唉聲歎氣,他們實在不知道該做什麼。最後還是曾梅先說了話,或許在某些關鍵時刻女人反倒冷靜些。她說,哥,你為了這孩子也受了十幾年委屈了,你對得起他也對得起我,該去的留也留不住,他就不該來這世上走一回。說到這兒,她作為一個母親,天生柔軟起來,忍不住抹著眼淚。她說,現在好了,沒了他我也就無牽無掛了,哥,你回山河尖吧。說這句話的時候,她回想起這十幾年來所經曆的十七次自殺,不由得看了看趙遠望。這個男人從不多說廢話,但他卻在她最無依無靠的時候,被人用最不堪入耳的話語辱罵的時候,陪著她,護著她。她想過,如果某一天趙遠望要她去死,她會毫不猶豫地去做,她願意為他做任何事,任何事都不足以表達她內心的那份感激。

可是趙遠望不要她死,也沒有跑回山河尖去。

到了第三天,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趙遠望和曾梅都沒有想到,朱仇竟然回來了,是金台安把他帶回朱家庵的。金台安把朱仇送進屋裏,彈了彈身上的泥土,不無得意地說,新政府的官員還真是青天大老爺,真沒想到我這個老漁民也能到政府裏走一遭。他詳盡地描繪了這次前往新政府的見聞,就像戲說一場夢遊仙境的故事。原來,劉海押著朱仇確實去了淮濱縣,進了新政府的大院,也把關於朱仇的事情述說了一遍,說到害他兒子的一節,簡直聲淚俱下泣不成聲。哪知新政府的官員們對他表示同情的同時,卻暗地裏找到了朱家庵的新任村長金台安,要他過去協助調查。經過三天時間的詢問和調查,最終新政府的官員們認為劉大根的死與朱仇沒有必然關係,朱仇不必為此事負責。至於朱仇的身世,新政府的官員說,現在是新社會,不論出身如何,隻要擁護新政府,都是好老百姓。金台安還描述了那些官員的樣子,他們都穿著軍裝,一點架子也沒有,見到金台安的時候還給他倒了一杯茶,一臉錯愕的金台安當時就感動得流下了淚水。

事情太突然了,趙遠望和曾梅竟不知如何是好,當天晚上他們宰了幾隻雞鴨,做了一桌豐盛的飯菜款待金台安。金台安也不客氣,雖然他還不知道作為村長具體要做些什麼,卻心安理得地做起了村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