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度化管理,是當今世界最為流行、最為有效的種管理方式。
當公司過度依賴最高主管的個人領導,時間一久,不僅容易導致資源錯置,更可能壓抑創新。持有領導的任務就是實施製度化管理這種觀念,必將對公司日後的運作產生深遠的影響。領導的責任就是通過係統或程序,在公司上下建立起製度化的領導力。
在市場經濟社會中,凡事必須有法可循,市場才能有效運作。
製度必須體現至高無上的權威性。任何個人、任何組織都必須服從製度。必須堅持在製度麵前人人平等,不允許有任何特殊與例外——違反者必須接受製度的懲罰,就算他們違反的目的是為組織或團體賺錢,亦不例外。否則,製度化管理就會成為一句空話。
服從第一
德國人有句名言:“讓規則來統治世界。”
不管是誰,都不能淩駕於規則和製度之上。“服從第一”的理念如果不能滲透在每個員工的思想當中,企業是沒有發展前途的,在市場競爭中一定會失敗。
所有團隊運作的前提條件就是服從,甚至可以說。沒有服從就沒有一切。所謂的創造性、主觀能動性等都必須建立在服從的基礎上才能成立。否則,再好的創意也推廣不開,也沒有價值。
事實正是這樣。一家企業的製度和戰略的形成,都是無數商戰和管理者的智慧、經驗的結晶,但卻常常因為員工的不服從而宣告失敗。這樣的教訓實在太多了。因此,一些常青企業嚴格規定,一旦製度和戰略形成,任何人都必須百分之百地支持和無條件地服從,甚至管理者也不得尋找任何借口。
一、服從是員工的天職
現在的企業中普遍存在著有令不行、拒不服從或者陽奉陰違的現象。一般來說,企業高層的主要責任是決策——做正確的事;企業中層的職責是執行——正確地做事;而基層人員的主要責任就是操作——迅速地完成任務。如果企業員工缺乏服從的習慣,就會造成執行力下降、效率低下,最終被競爭者淘汰出局。
當然,執行力度不夠也可能是領導能力的問題,但是根本的原因可能就是服從的問題。如果管理者作出了決定,執行者打了折扣,甚至尋找借口不執行決定,最終就會造成有令不行的現象。這時,如果管理者推開下屬,自己動手去完成任務,就會造成企業管理的層級消失,權力下放的通道堵塞。這樣必然會引發惡性循環:
下屬愈加不負責任、不聽指令;管理者去做下屬做的事情,遺忘了自己的職責,耽擱了企業存亡的大事。
其實,軍隊的服從和企業的服從本質上是一樣的,隻是程度有所不同。軍隊的服從講的是既要服從長官的指揮,又要在某些情況下犧牲個人的利益。比如說,要求大家既能從小事著手,做好手頭的每一件看似微小的事情,又能密切關注周圍的局勢,在大事到來時,不發生任何閃失。不要以處理好每件小事為滿足,在必要的時候要學會舍棄小範圍利益而顧全大局,這就是管理者素質的培養。因為,在危及存亡的時候,管理者的決策行為就會發生迅速而巨大的作用。而領導行為就是高度地服從、誠實、專注以及自我犧牲。
企業也是這樣,在通常情況下,每個人各司其職,各就其位,做好本職工作,而當企業突然遭遇一些巨大的危機時,就像一群士兵突然遭到炮火襲擊,這時候的服從便顯得尤為重要了。
二、服從是正直的核心
美國的阿瑟·戈森說過,正直意味著自覺自願地服從。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正直的核心……
因此,服從是一種行為,是一種意識,更是一種品質。
首先,服從沒有麵子可言。麵對你的上司,應該借口少一點,行動多一點。在企業中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在一些主管接受一項業務時,不是一次就把事情做了,而是先讓交代任務的人走開。“我現在很忙,先放在這兒”,好像馬上去做就會顯得自己不權威、不繁忙,其實,這樣做的主要原因就是好麵子。有人戲言,承認自己“在家怕老婆”的人一定能當官,這一觀點有其正確的一麵。在優秀員工的身上,好麵子而延誤工作的事絕不會發生。上司一旦安排了工作,他們就會無條件地立刻行動,因為服從麵前沒有麵子可言。
其次,服從還應該直截了當。在企業中,需要這種直截了當、暢通無阻的傳遞過程。沒有“顧忌”、沒有“煩瑣”、無需“協調”、無需“磨合”,全力而迅速地執行任務。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是管理效能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麵。
第三,接受當先。企業主管作出的任何一個決策都不是一拍腦門就決定的,他的工作是係列化的,你的某項任務就是其中的一個環節,不要因為你這一環節影響到主管工作的進程。他之所以將任務分配給你,包含了他個人的判斷,而你認為“不可行”,那隻是你的判斷。你可以先接受他分配給你的任務,如果在執行過程中出現了問題,再去和主管溝通。你不應該馬上推辭,並列出一堆理由來說明你的困難,這是最不受領導歡迎的,切記這一點。
第四,隨令而動。立即行動是一種服從的精神。企業也應該具有這種精神——隨命令而行,不能有一時一刻的拖延。如果一個企業的每一個環節都即令即動,就能積極高效地在第一時間內出色地完成既定的任務。從而使企業成長為“堅不可摧”的組織。
即使領導有很多不足之處,但至少有一點你不如他的地方,就是他擁有一定的資金、人才、商品、技術和社會關係等資源。
另外,能成為領導的人,首先他的個人能力就是不可否認的。如果員工感覺領導這也不對,那也不對,光相信一些膚淺的、表麵的東西,看不清楚事情的本質,那就大錯特錯了。所以要把服從作為核心理念來看待,老板就是老板,員工就是員工,服從是第一生產力。每個人都要有意識地服從老板、服從上司。如果有不同意見,可以在老板沒做決策前,給出建議;一旦老板決定了,就要服從決定,雖然這個決定違背你的本意,也要“盲從”。隻有“令行禁止”的企業才能全麵實現製度化管理。隻有嚴格落實每一項製度和計劃,企業才有高效率,才有競爭力。
三、服從是一種美德
服從的確是一種美德。一個企業,如果沒有嚴格的規章製度和嚴明的紀律,就如同一盤散沙。如果沒有服從,企業將會潰不成軍,談何競爭和生存。對於命令,首先要服從,執行後方知效果。還未執行,就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大談見解和不可執行的理由,那麼,你走到哪裏都是不受歡迎的角色。對於有瑕疵的命令,首先還是服從,在服從後與領導交流意見,共同改進和提高,“先集中後民主”。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傾向於軍事化管理,軍事化管理最重要的一個特征就是“服從”,隻有“服從”才能造就一支高效率、富有戰鬥力和競爭力的隊伍,才能使企業立於不敗之地。隻有企業獲得了發展,個人才能夠獲得同步的提高,獲得我們人生的成功。讓我們將服從這一美德滲透到我們的思想當中,在實際行動中實踐它!
服從是行動的第一步。作為企業的一分子,你是企業內部經營運行環節的一個重要部位,你必須遵照指示做事以確保企業流程正常循環運轉。服從意味著你必須暫時放棄個人的異議,約束自己去適應所屬機構的價值觀念。在學習服從的過程中,你就能更深地融人企業這個大家庭中,對企業的戰略方針、價值觀念、運作方式就會有更透徹的理解。
盡管並不是上司發出的所有指令都正確,但是,一個高效的企業必須建立在良好的服從機製上,一個優秀的員工也必須有極強的服從意識。企業是一個高度分工的組織,上司所處的地位、責任決定了他有權發號施令,上司需要依靠權威來保障大家為整體利益服務。一個團隊,如果下屬不能無條件地服從上司的命令,那麼在達成共同目標時,則可能產生障礙;反之,則能發揮出超強的執行能力,使團隊勝人一籌。
曾有一位著名的足球教練,每當見到運動員,便苦口婆心地勸他們把頭發剪短。據說,他的理由是:問題並不在於頭發的長短,而是在於他們是否服從教練。可見,縱然不懂教練的意圖,但不找借口地服從,這才是教練所期望的好選手。同樣,不找借口地服從並執行,這才是企業所期望的好員工。
“恭敬不如從命”是對服從的最好注解。如果我們在服從之外還有許多理由,那麼,既然連“恭敬”都不如“從命”(服從)了,那還有什麼理由可以比服從來得更令人滿意的呢?
企業的組織原則同樣應該是:“少數服從多數,下級服從上級”,“先服從,有意見和不同看法可以先保留”。
如果員工總以為自己是企業的主人,隨時要糾正老板的“錯誤決定”,要發揮主人翁責任感,這樣一來就會自以為是,迷失自己,弄不清楚自己到底是誰,從而使得企業的執行力度降低,最終受害的是整個企業。企業裏麵如果思想不統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這就像由很多馬拉的馬車,沒有統一的指揮,每匹馬都有自己的方向,車就會原地不動,或者在倒退。還是要由趕車的人,統一群馬的方向,並且群馬也要服從指揮,馬車才能前進。在企業中,製度便是趕車人手中的馬鞭,它為員工的行為與活動指出了方向與範圍。隻有服從製度,遵守製度,才能讓企業這輛車朝著成功的方向飛馳。
沒有服從,就談不上落實
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作為一名公民,要學法、懂法、守法。作為一名員工,就要嚴格執行單位的各項規章製度,如《員工行為守則》、《財務管理製度》等等這些帶有普遍性和基礎性的規章製度,執行起來不能有絲毫的違背。
許多組織都製定有相關的各種規章製度,並指定專門的人員對員工履行製度的狀況進行監督,但這種監督不可能兼顧到每一個人,也不可能兼顧到每時每刻。更多的時候需要員工自律,自己約束自己,自己管理自己。作為員工,首先要明確自己的角色,掌握好工作的尺度,才能成為一個真正嚴守紀律的自律員工。
平心而論,沒有人真正喜歡被約束,被管製,從而失去更多的自由。但是,這世上絕對的自由是不存在的。法國法學家孟德斯鳩有句名言:“自由是做法律所允許的一切事情的權力。”
我們生活的這個社會是由法律、法令、製度、規定、規章等等來規範著的,每個人所能享受的自由隻能是被限定在一定的範圍內;否則,整個人類社會將是一片混亂、不可想象的。
任何人都要受到一定製度的約束,這種製度既是對每個人的製約,又是每個人獲得公平待遇的保證。大到一個國家、軍隊,小到一個組織,成員是否具有良好的服從意識將決定其事業的成敗。
沒有員工的服從,企業任何絕佳的戰略和設想都不可能被執行下去;沒有員工的服從,任何一種先進的管理製度和理念都無法得到有效的貫徹落實。因此,每—位員工都必須服從上級的安排,就如同每一個軍人都必須服從上司的指揮一樣,如果說軍人的天職是服從,那麼也可以說,服從也是員工的天職。
服從是行動的第一步。服從上級,是組織中成員要學習的第一課。每一位員工都必須服從組織的整體利益,在這個大局的協調下,服從上級的具體工作安排。作為組織的一分子,你是組織內部運行環節的一個重要部位,隻有嚴格遵照指示做事,才能確保整個組織業務流程的正常運轉。
作為一名員工,首先要有服從的態度。下級服從領導,是上下級開展工作、保持正常工作關係的前提,是融洽相處的一種默契,也是領導觀察和評價自己下屬的一個尺度。一個團隊中,如果下屬不能無條件地服從上司的命令,在達成共同組織目標的過程中,就會產生一些不必要的障礙。
服從,意味著你必須暫時放棄個人的異議,約束自己去適應所屬機構的價值觀念。所謂服從,也就是說,上級的命令必須服從,下級沒有權力判斷上級指令的對錯,上級的對錯隻能由上級的上級來裁定。員工絕不能自作聰明,認為上級的指令不正確、不合理,就不去執行(明顯違法違規不在其列)。
對來自上級的決定、指令必須無條件地服從,並且要形成習慣,即使不理解的也要很認真地去執行。從另一方麵講,一個人在學習服從的過程中,對其機構的價值觀念、運作方式才會有更透徹的了解。
為了做到更好地服從,我們對上司應該有一個清楚的認識,不能認為它僅僅是一個官銜。上司之所以在一定的職位上,是因為組織賦予了他一定的職權。上司是法人或是受法人之托,他的行為是一種組織行為,不尊重、不服從領導,對抗破壞的就是組織的整套管理指揮係統。
作為一個組織中的一員,一定要相信自己的上級,要記住“一級有一級的水平”這句話是有道理的。他既然能成為你的上級,他肯定有一定的過人之處。不能因為上級的領導方式不合你的口味,就不服從領導。一個好的員工,應該是一個適應領導的高手,隻有適應了上級的領導方式,在執行起領導的指令時才會得心應手。
其實,在這個世界上,每一個人都必須學會服從,不管你身處什麼樣的機構,地位有多高,個人的權利都必然會受到一定的限製。企業界亦然,即使是企業的總裁,還需要服從於董事會、股東大會和消費者的利益。對於我們個人來講更是如此。
企業有著最基本的上下級關係。在工作中,彼此職務不同,所站的角度也不同,處理問題的方式自然也不盡相同。即使老板的看法有失偏頗,你也應該冷靜下來,找機會從客觀的角度給老板一些合理的建議,而不應一時衝動使矛盾升級,使事態擴大。你要維護上級的尊嚴、權威,而不應該頭腦衝動,當麵指責,以致釀成不可收拾的局麵。
當然,我們所說的服從絕不是不動腦子的盲從,不是被動的聽從,而是自動自發地服從,是主動地服從,是發自內心地相信自己能夠圓滿完成任務,而不是來自各方麵壓力的服從。
作為一個負責的員工,如果你認為企業的規章製度有什麼不完善之處,或者領導的一些工作方式有些欠妥,你應該主動請示領導,向上級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更好地促進公司的發展。但要掌握方式、方法、場合以及時機,找個適當的時機慢慢和上級溝通,委婉地闡述一下自己的看法。
提意見,並不是故意挑刺,而是為更好地完善上級的意圖。你可以以適當的方式,讓上司感覺到你既有創造性地幹好本職工作的能力,又有為上司分憂解難的本領。使上司既看到你的好品質,又認識到你的高才能。
與此相反,各自為政的無政府主義不但會毀掉個人的前途,也會腐蝕掉整個團隊的戰鬥力。在一些單位裏,經常會有一些紀律觀念淡薄、服從意識差的人,他們是領導們最感頭疼的“刺頭”。這些人或是身無所長,進取心不強,對領導下達的命令滿不在乎,或是自以為懷才不遇,恃才傲物,對分配的工作百般推脫。這樣的員工隻會令上司徒增煩惱,更不可能被委以重任。同樣,沒有服從精神的企業一定會失敗,如果一個企業裏,每個員工都不按照公司的命令行事,各做各的,那整個企業就成了一盤散沙。
在工作中,上司對工作部有一個統籌的安排,大家隻有協調一致,有條不紊地按照上級的指示做事,才能做到有令則行,有禁則止,政令暢通。如果你自作主張、不服領導,那必然會耽誤工作,甚至影響他人的進度,從而引起大家的反感。作為下屬,你必須首先學會服從,執行上司的決策,否則團隊裏是不歡迎另類的。
工作中有分歧是在所難免的,但很多時候,對上司的尊重是表現在對其工作的支持。但這種支持並不是盲目的服從,而要讓上司感到你對他的指示、意圖的執行,是認真對待和經過思考的。
除了服從,還要敬業
全麵實施製度化管理,僅僅具有服從的觀念和意識是不夠的,因為服從隻能夠保證製度是否落實,而敬業則能夠讓你在製度的既定範圍內做得更好。
對於個人,態度決定一切;對於團隊,敬業精神決定成敗。敬業是一種職業的責任感,不是對某個公司或者某個人的敬業,而是一種職業的敬業,是承擔某一責任或者從事某一職業所表現出來的敬業精神。對於企業來說,敬業能帶來效益,增強凝聚力,提升競爭力,降低管理成本;對於員工來說,敬業能帶來安全感。因為敬業,我們不必時刻繃緊神經;因為敬業,我們對未來會更有信心。
李素麗就是一個具有敬業精神的人,她說:“每一條公共汽車的線路都有終點站,但為人民服務沒有終點站。我永遠屬於我的乘客,屬於我的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