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組織的崗位與崗位之間、員工與員工之間,都是責任與責任的關係,他們之間就猶如一台高速運轉的機器中一個個相互齧合的齒輪,每一個齒輪的運轉,都對整個機器的運轉擔負著重要的作用。很可能一個齒輪的缺失,將導致整個機器停止運行;小螺釘缺失,將產生機器運營的緩慢和危險。責任不落實,一個小小的責任就可能釀成大禍,使企業蒙受巨大的損失,吉林中吉百貨大廈就是毀在一個小職員沒有踩滅一個小小的煙頭下!
最寶貴的精神是落實的精神,最關鍵的落實是責任的落實。落實任務,先要落實責任,因為責任不清則無人負責,無人負責則無人落實,無人落實則無功而返。落實責任,是抓好工作落實的重要保證。
隻有落實責任,才是落實任務、對結果產生作用的真正力量。隻有靠落實責任,我們的單位和企業才能更加欣欣向榮;隻有靠落實責任,戰略才能隆隆推進,嶄新的未來才能撲麵而來;隻有靠落實責任,個人的潛力才能得到無限的開發,個人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
信守責任,讓執行更完美
一位戰敗的將軍牽著受傷的戰馬走進了樹林,他帶領全族的人出城殺敵,然而隻有他一個人幸存了下來。悲傷至極的他決定了卻自己的生命。當他拿起寶劍時,突然聽到有人喊:“將軍,請先不要死,你死在這裏會擋住我的去路,讓我先過去!”將軍回頭一看,原來是一個上山打柴的老翁,他挑著柴擔向山下走來。
老翁打量了將軍一眼,放下柴擔,坐在旁邊用帽子扇起風來。“老先生,您怎麼不走啊?”將軍苦著臉問到。“那你又是為何呢?堂堂男子漢,為什麼要自殺呢?”老翁反問到。將軍對老翁講明了原因,老翁聽後不但沒有同情他。反而哈哈大笑。
將軍疑惑地問:“您何故發笑?”老翁看了將軍一眼,說:“我每天到山上打柴,我的責任是供養妻兒,即使刮風下雨也不能阻止我。供養妻兒是我的責任,我要信守我的職責,就算我老得擔不動柴了,都不能改變!”老翁繼續說到:“驅逐侵略者,讓百姓過安定的生活是你的責任,你的族人都是為這個責任犧牲的,你不能信守責任就是背信棄義之人。”老翁站起身,“將軍,你現在可以死了!我的家人還在等著我呢!”老翁說完轉身離去!
將軍突然感到他要堅守自己的責任:為國家,為人民!驅逐侵略者!他走遍附近的村莊,召集了很多人,再次舉起了反抗侵略者的大旗。他經曆了多次失敗,但都沒有放棄責任,在最艱難的時刻,他總能記得:信守自己的責任,就一定能達到目標!逐漸的,他的隊伍不斷壯大,終於驅走了侵略者,實現了他的目標。
對於一個成功的人來講,他身上所體現出的最耀眼的光芒是他強烈的責任心,並且能信守自己的責任,將責任落實到自己的工作中。正是這種負責的精神,才能使他在工作中充滿動力,能以一種愉悅的心情工作。這樣,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能使自己的工作更加完美。這樣既為未來發展鋪平了道路,又贏得了老板的青睞,使自己得到提升。
一輛列車高速行駛著,突然,車廂中響起了廣播:“各位旅客,七號車廂中有位孕婦要臨產,哪位旅客是醫生,請馬上到七號車廂。”林娜聽到廣播後站起來,走到七號車廂。“列車長,我是一名外科醫生,但我剛畢業,在醫院實習期間發生過醫療事故,剛被醫院開除。”林娜對列車長說,“我很想幫忙,希望能給醫生做個副手。”“不!這裏隻有你一個醫生,雖然你離開了醫院,但你還是一名醫生,你有能力完成你的使命!我們相信你!”列車長鼓勵她。
“是的!我有能力,重要的是醫生是我的職業,救死扶傷是我的使命,是我的責任。”林娜對自己說。她決定為孕婦接生,孕婦的丈夫告訴林娜:“大夫,我妻子以前生過一次孩子,但因為難產,孩子沒有保住。”林娜聽後感到負擔更重、責任更大了。作為醫生,她應該讓母子平安。林娜說到:“我會努力的!”過了半個多小時,車廂裏傳來了嬰兒的啼哭聲。
林娜成功了,她憑著強烈的責任心,光榮地完成了工作和使命。她信守責任,經曆過醫療失敗後,重新振作起來,光榮地完成了她的責任,證實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在麵對困難和挫折的時候,我們應該挺起胸膛,信守自己的責任,憑借責任感闖過難關,這樣,我們將取得更加卓越的成就,表現出更加完美的人格。
其實一個人本身就是一個責任的集合體,身上肩負著對工作、家庭、親人、朋友的責任,一個人的價值的展現就在於能信守自己的責任,完成自己的責任,隻有這樣,才能使自己的人生更有價值。
無論是企業,還是社會,都如一台高速運轉的機器,其中的人如同機器中的相互齧合的齒輪,每一個齒輪都肩負著自己的責任,都直接麵向與自己齧合的其他齒輪,如果某個人沒能堅守自己的責任,停止了旋轉,那麼將導致整個機器停止運行。即使是一個小小的螺釘缺失,整個機器都將出現故障。
責任心為執行撐起一片天
員工的責任心,就是企業的防火牆,它與員工執行力的高低成正比。
現如今,很多地方都講“提高執行力”。但為何成效不大?這很讓人深思。執行力不好的原因是多方麵的,管理沒有常抓不懈,出台管理製度不嚴謹、缺少針對性和可行性,缺少科學的監督考核機製等等。
多年來,我們一直在學習新的管理理念和經驗,其最終目的還是為了提高執行力、實現高效管理、真正從管理上出效益。我們的企業也有著從嚴治廠的優良傳統,“三老四嚴”、“四個一樣”這些傳統,至今在許多單位仍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說到底,無論是繼承發揚老傳統,還是學習引進新理念,都是為了提高執行力。然而,有了這些理論經驗,執行力就真的提高了嗎?我看也未見得。
說到底,理論經驗是要變成實實在在的行動,才談得上加強企業執行力;而加強執行力,就是加強人的執行力。如此一來,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提高執行力不在於管理經驗的新老,重要的是依靠每個人對製度措施的不折不扣的貫徹執行,最終還是得靠每個人的責任心。
曾聽說某縣有位幹部因業績突出欲被調往省城,而他卻自願留守縣城,雖幹得有聲有色,卻也辛苦至極。別人問他:“值得嗎?”答道:“既然留下來,就有責任幹好。”這是責任的力量。也常見各部門,因職位高下、利益不均,有人就推三阻四、拖遝怠工;可也有人照樣無利而往、披星戴月地工作,單位興旺發達了,他們仍默默無聞,隻是一個幕後英雄而已——可他們的出發點很簡單,“幹這份事,就得為此負責”。由此可見,在企業發展階段,企業員工的責任心更能影響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而責任心有了,才會凡事嚴格要求,製度執行中不打折扣,措施實施中不玩虛招,做到令行禁止。
可惜,遺憾的是,現實生活中的情形並不完全以樂觀。前不久,有位朋友對我談起了一件令他費解的事:
他給一位企業老板發送一封電子邀請函,連發幾次都被退回,與那位老板的秘書查詢時,秘書說郵箱滿了。可四天過去了,還是發不過去,再去問,那位秘書還是說郵箱是滿的!試想,不知這四天之內該有多少郵件遭到了被退回的厄運?而這眾多被退回的郵件當中誰敢說沒有重要的內容?如果那位秘書能考慮這一點,恐怕就不會讓郵箱一直滿著。作為秘書,每日查看、清理郵箱,是最起碼的職責,而這位秘書顯然責任心不夠。人們還經常見到這樣的員工:
電話鈴聲持續地響起,他(她)仍慢條斯裏地處理自己的事,根本充耳不聞。一屋子人在聊天,投訴的電話鈴聲此起彼伏,可就是不接聽。問之,則曰:“還沒到上班時間。”其實,離上班時間僅差一兩分鍾,就看著表不接。有些客戶服務部門的員工講述自己部門的秘密:“五點下班得趕緊跑,不然慢了,遇到顧客投訴就麻煩了——耽誤回家。即使有電話也不要輕易接,接了就很可能成了燙手的山芋。”
這些問題看起來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恰恰反映了員工的責任心。而正是這體現員工責任心的細小之事,關係著企業的信譽、信用、效益、發展,甚至生存。
那麼,員工為什麼會缺乏責任心呢?
首先是管理者不知道該如何體現和增強員工的責任心。這屬於經驗少,智慧不夠,思維能力不足的表現。
其次是企業的管理者思想懈怠或疏於管理監督,員工自然跟著懈怠。領導懈怠一,員工能鬆懈十。
再次是源於人的懶惰天性。企業原本規章製度執行得很好,時間一長自然懈怠,思想上一放鬆,責任心就減弱,行為上自然就鬆懈,體現在日常的工作中就是執行力下降,很多問題均由此而生。
責任心體現在三個階段:一是執行之前,二是執行的過程中,三是執行後出了問題。怎樣提升責任心呢?第一階段,執行之前要想到後果。第二階段要盡可能引導事物向好的方向發展,防止壞的結果出現。第三階段,出了問題敢於承擔責任。勇於承擔責任和積極承擔責任不僅是一個人的勇氣問題,而且也標誌著一個人是否自信,是否光明磊落,是否恐懼未來。
員工勇於承擔責任是一種美德,一種勇氣,是無私無畏的表現,更容易贏得領導的尊重,成為同事行為的楷模和樣板。員工如有能力以一種負責的、職業的、考慮周全的方式行事,對公司來說是一種競爭優勢,對於個人而言是一筆財富,是提高執行能力的最佳途徑。
勇於承擔責任不是大家心中所想的那樣,好像自己要付出多大的代價。在公司裏主動承擔責任隻會給自己帶來好處,雖然有時候會犧牲自己的利益。從另一個方麵來講,勇於承擔責任是每一名員工的職責所在,是義不容辭的事。
你有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你害怕承擔責任,害怕自己的利益受到損失,害怕自己的前途受到影響。所以,你學會了推卸責任,學會了臨陣脫逃,學會了“明哲保身”。可就在你揚揚得意的時候,你的前途被你親手毀掉了。,
職責所在,義不容辭。隻有這樣你才能知道自己能力缺陷在什麼地方,才能去學習,才能去不斷提高自己的執行力。
經典案例:航天精神與“零缺陷管理”
2005年10月12日上午,我國自主研製的“長征”二號F型運載火箭成功地將“神舟六號”載人飛船送入太空,第二天,“神舟六號”順利返回,中國第二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圓滿完成。
這是讓全世界都矚目的大事,也充分顯示了我們國家的航天精神。
航天精神其實是一種對事業和工作最負責任的精神,它與航天集團推廣的“零缺陷管理”是密不可分的。
我曾多次應邀到航天集團做執行力與創新力的培訓。在培訓的過程中,我表示非常希望了解到航天集團抓執行的經驗。航天一院即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梁小虹先生送給了我們一本他的著作——《航天精神》。
書中講述了這樣一個細節:
一次,航天某型號的研製工作遇到了挫折。而之前,大家工作得非常有信心。
誰也沒想到,結果給大家開了一個任何人都難以接受的玩笑:飛機試驗失敗了。
經過調查發現,是因為航天工作人員在一個小小的細節上出了問題。
麵對突如其來的情況,時任中央軍委委員、總裝備部長兼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的李繼耐同誌來到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並在工作方法、研究思路等方麵多角度地指導工作。他在講話中要求,航天科技工作者要做到三個“要吃透”:技術要吃透;狀態要吃透;規律要吃透。
同時提出三個“再認識”:對各項工作從源頭抓起的再認識;對采用成熟產品和成熟技術的再認識;對產品測試和質量控製方法的再認識。
為了在工作上做到“嚴細慎實”,為了保證落實到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又細化製定了很多質量措施:例如幾乎每位航天員工都知道質量管理的“72條”、“28條”和“雙五條歸零標準”等製度。
這“歸零”標準正是他們的“零缺陷管理”原則。
把缺陷降到零,這條原則真正體現了偉大的“航天精神”。而“神六”的上天,正是我國航天業的“零缺陷”精神的具體體現。
梁小虹在《航天精神》中寫道:
航天工程是一個非常龐大而又任務重大的工程,不管是哪一個環節或者哪一台設備出了問題,也不管問題是多麼的小,都會影響到整個工程的安全,其後果甚至是毀滅性的。
中央軍委委員、總裝備部部長、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陳炳德到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所視察工作時,對科技人員這樣說:要瞄著目標找工作,盯著問題抓落實,對著標準找不足。在工作中“發現問題是能力,記錄問題是黨性,認識問題是素質,解決問題是政績。”
要把一切問題充分暴露在上天之前,早暴露比晚暴露好,上天之前暴露比上天之後暴露好,主動暴露比被動暴露好,充分徹底地暴露比沒有完全暴露好。
要讓問題在上天之前暴露,就要對所有的元器件進行非常細致的檢驗。
而一個元器件的可靠性從90%提升到97%,要進行200多次反複試驗,其中不能出現任何一次故障。而火箭上至少有20萬個元器件,這就需要更嚴格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