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製度關鍵在於落實(2 / 3)

有人曾作過這樣一個調查:

46%的推銷員找過1個人以後就放棄了;

25%的推銷員找過2個人以後就放棄了;

15%的推銷員找過3個人以後就放棄了;

12%的推銷員找過3個人以後繼續努力下去。

結果80%的生意是這些12%的推銷員做成的。他們的成功不是基於機遇、方式和技巧,而是靠不懈地努力。成功是靠一步步走下去的,然而卻不會一路平坦,就像一句至理名言,“鮮豔奪目的桂冠都是用荊棘編成的”。但隻要堅持下來,成功真的近在咫尺。

你知道嗎?齊藤竹之助曾經在前後大約3年的時間內,往一位顧客那兒跑了300餘回,終於成功地簽訂了合同,也曾經有過8年間來回奔波500多次,終於使合同得以簽訂的事例。每逢去訪問這樣的顧客時,他總是抱著“不定什麼時候,一定會成功地完成銷售”的堅定信念而去,即使碰到顧客冷言相待,仍然信心十足,堅持拜訪。

你能麵對300次的拒絕仍不放棄嗎?你能為一個顧客來回奔波8年嗎?齊藤竹之助能!他堅持常人不能堅持做的事,所以他獲得了常人不能獲得的成功。永不放棄,堅持到底——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東西能夠取代毅力。能力無法取代毅力,這個世界上最常見的莫過於有能力的失敗者,他們過於迷信自己的能力而忘記了堅持;天才也無法取代毅力,失敗的天才更是司空見慣,他們不知道羅馬非一日可建;教育也無法取代毅力,i文個世界到處都是具備高深學問的被淘汰者,他們把教育當成資本,殊不知,沒有堅持的毅力,資本永遠不能兌換成現金。這世界隻為兩種人開辟大路:一種是有堅定意誌的人,另一種是不畏懼任何障礙的人。成功者與失敗者最大的差別在於:成功人士始終用最積極的思考、最樂觀的精神和最頑強的毅力支配和控製自己的人生。

阿裏巴巴總裁馬雲說:“我不知道該怎麼樣定義成功,但我知道怎麼樣定義失敗。那就是放棄,如果你放棄了,你就失敗了;如果你有夢想,你不放棄,你永遠有希望和機會”。“堅持到底就是勝利,如果所有的網絡公司都要死的話,我們希望我們是最後一個死的。”

而在麥當勞總部的辦公室裏懸掛著克羅克的座右銘——在世界上,毅力是無可替代的……隻有毅力和決心才是無所不能的。

積沙成塔,集腋成裘。生命不是短程賽跑,沒有人能一夕成功,就像野地裏的百合花不會提前綻放。哪一座金字塔能用一塊石頭在一朝一夕砌成?哪種傷口不是漸漸複合痊愈呢?如果你能深謀遠慮,從容不迫,氣定神閑,沒有任何一條路會顯得太遙遠。正如胚芽通過力量的積蓄最終鑽出地麵一樣,竹子需要在地下長4年才能鑽出地麵,然後一年快於一年,你也將通過持之以恒的努力逐漸地遠離平庸,擁有輝煌而壯麗的人生。

從現在開始,請你比別人晚睡一小時來閱讀,早起一小時來行動,做好你的落實計劃。當別人拜訪10個客戶就結束,請你拜訪11個、12個……;當別人下班,請你繼續加班,留下來多做一些事情;當別人出去玩的時候,請你找一個安靜的地方來閱讀,甚至上課;當別人想放棄的時候,你多堅持一會;當別人走累了,你多走幾步路。遇到困難,克服;遇到挫折,克服;遇到拒絕,克服。這一次的拒絕就是下一次的讚同;這一次皺起的眉頭,就是下一次舒展的笑容,“失敗——總結——前進,再失敗——再總結——再前進”。

如果通往成功的電梯出了故障,隻要還有樓梯,或是任何梯子,電梯有沒有故障都是無關緊要的,重要的是你不斷地一步一步往上爬。飛機和風箏都因逆風才能淩空飛揚,人類也是一樣,唯有困難挫折才能使人的心靈肉體日益強大。

在每一次你想要退縮的時候,請勇敢地對自己說:“是的,隻要我能堅持下去,我就是那個最強大的”。

正如海爾集團總裁張瑞敏所說的那樣:“誰都可以成功,而沒有成功是因為我們沒有將一個正確的選擇堅持到底”。

“螞蟻”也能變“大象”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有一位叫羅伯特·克裏斯托弗的美國人,想用80美元周遊世界,他堅信自己能如願以償。

於是,羅伯特找出一張紙,寫下他為用80美元周遊世界所做的準備:

1.設法領取到一份可以上船當海員的文件。

2.去警署申領無犯罪記錄證明。

3.取得YMCA(美國青年會)的會籍。

4.考取一個國際駕駛執照,找來一套世界地圖。

5.與一家大公司簽訂合同,公司讚助他80美元,而他將為公司提供所經國家和地區的土壤樣品。

6.同一家航空公司簽訂協議,可免費搭機,但要拍攝照片為公司做宣傳。

當羅伯特做完上述的準備後,年僅26歲的他就在口袋裏裝好僅有的80美元,興致勃勃地開始自己的旅行了。

我們再來看他是怎樣展開他的旅行的:

1.在加拿大巴芬島的一個小鎮用早餐,他不付分文,條件是為廚師拍照。

2.在愛爾蘭,花48美元買了4箱香煙。從巴黎到維也納,費用是送船長1箱香煙。

3.從維也納到瑞士,乘火車,隻需4包香煙。

4.給伊拉克運輸公司的經理和職員攝影,結果免費到達伊朗的德黑蘭。

5.在泰國,由於提供給酒店老板某一地區的資料,受到酒店貴賓式的待遇。

最終,羅伯特實現了他用80美元周遊世界的計劃。

80美元周遊世界,在別人看來簡直就是天方夜譚,但是羅伯特用實際行動證明了這是可行的!羅伯特首先樹立了一個堅定的信念,之後便開始積極地尋找方法。他選擇與別人合作,借助別人的力量來完成自己的計劃。這是一種卓越的思維,一種為達到目標而超越常規障礙的思路。

這就是智慧的力量。隻要你廣開自己的思路,想人之所未想,善於尋找做事的方法,你就能把“不可能”變成事實。哪怕你微小得像一隻“螞蟻”,你也能用你的小聰明成就大智慧,讓自己不斷強大,有一天你將徹底改變自己,變成讓人無法忽視的“大象”!

越戰期間,美國好萊塢舉行過一次募捐晚會,由於當時的反戰情緒非常強烈,募捐晚會以1美元的尷尬結果告終,創下好萊塢的一個吉尼斯紀錄。不過,在這次晚會上,一個叫卡塞爾的小夥子卻一舉成名,他是蘇富比拍賣行的拍賣師,那1美元就是他募集到的。

他讓大家在晚會上選一位最漂亮的姑娘,然後由他來拍賣這位姑娘的一個吻,最後他募集到了難得的1美元。當好萊塢把這1美元寄往越南前線的時候,美國的各大報紙都對此進行了報道。

人們看到這一消息,都驚歎於這件事對戰爭的嘲諷。然而德國的某一獵頭公司卻發現了卡塞爾這位天才,他們認為卡塞爾是棵搖錢樹,誰能運用他的頭腦,必將財源滾滾。於是,這家公司建議日漸衰落的奧格斯堡啤酒廠重金聘他為顧問。

1972年,卡塞爾移居德國,受聘於奧格斯堡啤酒廠。他果然不負眾望,開發出了美容啤酒和浴用啤酒,從而使奧格斯堡啤酒廠迅速成為全世界銷量最大的啤酒廠。

1990年,卡塞爾以德國政府顧問的身份主持拆除柏林牆,這一次,他使柏林牆的每一塊磚都以收藏品的形式進入了世界上200多萬個家庭和公司,創造了城牆磚售價的世界之最。

1998年,卡塞爾返回美國,他下飛機時,美國賭城拉斯維加斯上演了一出拳擊鬧劇,泰森咬掉了霍利菲爾德的半隻耳朵。出人意料的是,不久,歐洲和美國的許多超市竟然出現了“霍氏耳朵”巧克力,其生產廠家是卡塞爾所在的特爾尼公司。這一次,卡塞爾雖因霍利菲爾德的起訴輸掉了贏利額的80%,但他天才的商業洞察力為他贏來年薪3000萬美元的身價。

2000年,卡塞爾應休斯敦大學校長曼海姆的邀請,回母校做創業方麵的演講。在這次演講會上,一個學生當眾向他提出一個問題:“卡塞爾先生,您能在我單腿站立的時間裏,把您創業的精髓告訴我嗎?”那位學生正準備抬起一隻腳,卡塞爾就已答複完畢。他的回答是:“生意場上,無論買賣大小,出賣的都是智慧!”

這句話贏得了全場師生的掌聲。

智慧是無價的。一個善於思考問題、善於轉換思路的人,總能為自己贏得展現才華的機會,總能夠在成功無望的時候創造出讓人歎為觀止的奇跡!

在工作中,我們總會遇到各種條件的限製,但我們的思路不能被鉗製住。隻要保持活躍的思維,善於思考、善於變通,找到解決各種問題的思路,就一定能夠成功。思路有多遠,你就能夠走多遠!

“保證完成任務”,這是紅軍和解放軍在接受任務與命令時最普遍的回答,表明了他們堅決執行命令的態度。這也是執行到位的第一大要點。

“保證完成任務!”並不是一句簡單、冒失的口號,而是一種說出來就必須做到的承諾。

在軍隊中,言必行,行必果,一句“保證完成任務”,就相當於一紙軍令狀。而在單位和企業中,保證完成任務,則意味著麵對一項任務,沒有任何借口,必須執行到位!

做好了,才叫做了

保證完成任務,這是執行到位的第一大要點。其含義是:對上級布置的任務,能不折不扣地全部做好。

那麼,怎麼做到保證完成任務呢?首先必須明確一個理念:

“做好了,才叫真正做了”。

這是針對一種很普遍的現象而提出的鮮明觀點。

在工作中,當上級向下級問及某件工作時,常常會聽到這樣的回答:

“我已經做了。”

但如果繼續追問下去:

“有效果和結果嗎?問題解決了嗎?”

很多人卻回答不上來。

這就是隻停留在“做”的層麵,而要保證完成任務,則必須完成從“做”到“做好”的轉變:

每做一件事,都要有結果,都要達到預定的目的。

換句話來說:隻有做好了,才叫做了。

“小球轉動大球”是世界外交曆史上十分著名的一個案例:20世紀70年代,中國利用乒乓球這一“小球”,進行外交,使凍結多年的中美關係得到化解,從而轉動了“大球”。

談到“小球轉動大球”,在人們印象中,這主要是毛澤東、周恩來等偉大人物在起作用。這當然是毫無疑問的,但其中,還有一些優秀的幕後執行者,正因為有他們的努力,才共同創造了“小球轉動大球”的奇跡。

在這些優秀執行者中,毛澤東的護士長吳旭君就是其中一位。

解放後,中關關係一直處於比較緊張的狀態。

1971年,第31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在日本名古屋舉行,中國派團參加了比賽。一個偶然的機會,中國著名乒乓球運動員莊則棟和美國球員科恩結下了很好的友誼,並互贈了禮物。

這一舉動頓時成為了媒體關注的焦點,這些報道也引起了毛澤東主席的注意,每天他都會詳細閱讀有關世乒賽的報道。

麵對媒體的采訪,科恩表達了想和隊友一起訪問中國的願望。

很快,北京就收到了來自名古屋中國乒乓球代表團的報告,報告中希望能夠批準美國乒乓球隊近日訪華。

但外交部認為時機還不成熟,於是和國家體委聯合起草了一份關於不邀請美國乒乓球隊訪華的報告,並將這份報告送到了毛澤東手上。

文件送達後,毛澤東一直在思考,因此遲遲沒有作出決定,直到4月6號世乒賽結束的那一天,實在不能再拖下去了,他才同意了不邀請美國乒乓球隊訪華,並將批示後的文件讓自己的護士長吳旭君退給了外交部。

外交部將這一指示傳達給了在日本的中國代表團,當時已經是下午4點多鍾。

當天晚上,毛澤東吃了安眠藥準備睡覺。11點多鍾,吳旭君發現主席已經十分困倦,趴在桌子上昏昏欲睡。

突然,她聽到毛主席嘟嘟嚷嚷說起話來,吳旭君開始並沒聽清毛主席在說什麼。於是她趕緊認真聽,聽了一會兒才聽出,毛澤東的意思是要她打電話給外交部的王海容。毛澤東用低沉而含糊的聲音說:“邀請美國隊訪華。”

吳旭君一下子愣住了,主席的意思可跟白天退走的那份文件恰恰相反啊。

而且主席曾經跟她交代:“吃過安眠藥以後講的話不算數。”

這可該怎麼辦?再過幾十分鍾就是4月7號了,世乒賽就該結束了,明天一早說不定美國隊就回國了,這樣一來,絕好的機會可能就錯過了。

但如果照主席說的話辦,顯然又和白天文件的精神不符,萬一辦錯了,美國隊真的來了,那可怎麼辦?

但想到主席一直非常重視和關注中美關係,加上最近他對世乒賽報道的關注,她想主席可能確實在最後一刻改變了主意,重新作出了決定。

那麼,這到底是毛主席在清醒狀態下作出的決定,還是在吃安眠藥以後不清醒時的想法呢?換句話來說,毛主席剛剛說過的話,算數還是不算數呢?

經過反複詢問、再三核實,最終她確定這是主席在清醒的狀況下作出的決定。於是,她立刻起身往值班室跑,用電話傳達了毛澤東的最新決定。

就這樣,由於在世乒賽最後一天最後一刻的這個決定,中國用“小球”轉動了中關關係這個“大球”,成為了中關關係“破冰”的最好時機。

毫無疑問,“小球轉動大球”,首先來自毛澤東的英明決策。但是,假如沒有吳旭君的執行到位,會達到這樣的效果嗎?

恐怕很難。

那麼,吳旭君執行到位的做法,給我們以什麼啟示呢?

一、徹底對工作的結果負責

如果照一般人的做法,既然主席交代過“吃過安眠藥以後講的話不算數”,那麼就應當嚴格遵守,即使主席這時作出決定也不能完全當真,甚至為了保險起見,可以等到第二天早上主席睡醒後問清楚再執行也不遲。

但是,吳旭君沒有這樣做,而是以最好的方式,將這一任務執行到位了。因為她明白:毛主席的一句話,牽涉到大的方針、政策,絕對不能僅僅有過去一些規定,喪失了對目前任務的執行效果。所以,她才會想盡一切辦法,將這一任務執行到最圓滿的程度。

二、全麵正確理解領導的意圖

這是執行到位的一個基本但十分重要的要求。許多人執行不到位,就是由於將領導的意圖理解錯了。

領導意圖有時是明顯的,有時全麵理解領導的意圖卻有難度。但是,再有難度也要摸清,否則,就失去了執行任務的基礎。

在這個故事中,要正確理解和執行毛主席的真正意圖,是有一定難度的。因為毛主席當時做的決定否定了白天的決定,而且以前也說過吃過安眠藥後的決定不算數。麵對這樣~個難題,吳旭君沒有回避,而是對主席的意圖進行反複核實,最終保證了準確無誤。

三、不是機械執行,而是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執行

機械地執行就是死按某個規定辦,發揮主觀能動性去執行,就是在負責任的情況下,充分運用自己的智慧,通過自己的分析、判斷和驗證,主動找出正確的辦法,最終使問題得到了解決。

吳旭君的做法,就是沒有死守“毛主席吃安眠藥後做的決定不算數”的規定,充分運用智慧,真正做到了執行到位。

四、懂得及時執行的重要性,絕不錯過機會。

很多執行者遇到難以理解領導意圖的情況,往往采取“拖一拖,看一看”的方式,但機會往往是稍縱即逝的。等到你“拖一拖,看一看”,摸清了意圖,機會卻丟掉了。那時,摸清了意圖又有什麼價值呢?

正因為吳旭君執行任務不拖、不等,所以才沒有因為自己的耽誤而錯失機會。

一個最優秀的執行者,必然也是及時保證執行到位的人!

一個崇尚“做好了,才叫做了”的執行者,必然是最優秀的執行者!

不是“做事”,而是“做成事”

保證完成任務的另一個關鍵,就是必須從“做事”到“做成事”。

做事並不難,人人都在做,天天都在做,難的是將事做成。

做事隻是基礎,而隻有將事做成,執行才算完成、到位。

“做事”和“做成事”的區別究竟在哪裏?

我們先來看一個台灣著名作家劉墉教育女兒的故事。

有一天,劉墉和女兒一起澆花。女兒很快就澆完了,準備出去玩。劉墉叫住了她,說:

“你看看爸爸澆的花和你澆的花有什麼不一樣?”

女兒看了看,覺得沒有什麼不一樣。

於是劉墉將女兒澆的花和自己澆的花都連根拔了起來,女兒一看,臉就紅了,原來爸爸澆的花水都浸透到了根上,而自己澆的水僅僅隻將表麵的土淋濕了。

劉墉語重心長地教育女兒,做事不能做表麵功夫,一定要做徹底,做到“根”上。

執行其實也和澆花一樣,如果隻是簡單地做事,不用心,不細致,不看結果,隻是敷衍了事,那就等於在浪費時間,做了跟沒做一樣。

隻做事,而不是做成事,這樣的現象並不少見。很多人看起來一天到晚很忙,似乎有做不完的事,但卻忙而無效:事情都沒有結果。

如果一個企業生產出來的產品,銷售人員每天忙著推銷,卻不看對象、不問方法,看起來是在“做事”,但結果可能是一件產品都銷售不出去。

如果懂得“做事”隻是基礎,“做成事”才是目的,就會想辦法,既看過程又看結果——不僅推銷了,而且全都推銷出去了。

隻做事而不是做成事,對任何單位和企業的發展來說都是致命的,還會培養出一支渙散、沒有思考能力和動手能力的團隊。

要想從“做事”到“做成事”,首先要做到的是:任務一旦明確,就必須做成,不允許用任何借口和理由來拖延;另外,要善於變通,用智慧保證執行的完成。

按時、按質、按量完成任務,必須達到三個標準:按時、按質、按量。三者缺一不可。

按時就是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任務,絕不拖延,按質就是要保證質量,不能偷工減料;按量就是必須達到規定的數量,少一個都不行。

我們不妨看一下上海著名的錦江飯店是如何根據這三大標準來確保完成任務的。

1977年11月4日,錦江飯店接到一項緊急任務:

“巴基斯坦齊亞-哈克將軍一行75人,由於氣候惡劣,專機難以在北京降落。經磋商,決定改由上海著陸。現在專機正向上海飛來,兩小時後到達,請立即做好迎接準備!”

隻有兩小時,時間非常緊迫,但一點都馬虎不得,不能出任何差錯,該怎麼保證圓滿完成接待任務?

當時的經理任百尊一放下電話,第一件事就是組織接待班子。他召集得力幹將開會,指示所有工作必須在兩小時之內完成。

“大家聽清楚了,兩小時後車隊就要到達上海,所以我們的工作必須在120分鍾之內完成。這麼龐大的國賓隊伍需要75套客房,由一百輛轎車組成的迎賓車隊,供一二百人用膳的國宴……這一切必須在兩小時內按時、按質、按量完成!”

命令一下,全體動員。距離兩小時還有十分鍾時,任百尊準備檢查,他先來到客房。

推開房門,他仔細打量,隻見地上、四壁、平頂均一塵不染,床麵平挺、毛毯平順。

他點了點頭,又審視了一下床頭的插花,隻見那些花枝枝含苞、造型新奇、典雅大方。

當檢查完所有的客房,看到服務員已微笑著各就各位準備迎接貴賓時,任百尊滿意地笑了。

這時,廚師長也通過電話報告:廚房一切就緒。任百尊看了一下表:離120分鍾還差5分鍾。

當所有準備工作都就緒時,任百尊接到電話:

“國賓車隊已到達淮海路茂名路口,兩分鍾後將進入客房。”

齊亞·哈克將軍一行入住錦江飯店後,對飯店的各方麵服務非常滿意,讚不絕口。到那一刻,任百尊一顆懸著的心才算放了下來。事後他說:

“接待元首國賓大抵都是如此緊張,一般這樣的接待任務都有這麼幾個特點:規格高,任務急,時間緊,因此要求大家都像打仗一樣,而且必須兵貴神速。”

僅僅用兩小時,完成如此高規格的接待任務,對任何一家飯店來說都是極大的考驗。如果沒有一切行動聽指揮的團隊精神,沒有每個人“按時、按質、按量”保證完成任務的高度責任感,要完成這樣的任務、做到萬無一失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