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沙成灘聚大財
第一節 零售商品流轉的特點及基本內容
◎ 零售商品流轉的特點
零售商品流轉是指零售商品流通企業從批發商品流通企業或生產企業購進商品,供給城鄉居民或集體消費的一種商品經營活動。它是商品流轉的終結,通過零售商品流轉,商品便脫離了流通領域,進入了消費領域,實現了商品的價值和使用價值,結束了商品流通的全過程。
當前,零售商品流通企業要轉換經營機製,提供優質、高效、低費用的服務來增強自身的經濟實力和競爭能力,大、中型企業也在拓寬經營渠道,真正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社會主義商品經營者。
零售商品流通企業與批發商品流通企業相比較,其經營活動的特點有以下幾方麵:
1 零售商品流通企業的交易對象是最終消費者,包括廣大城鄉居民消費者和集團消費者,交易活動是在營業員與消費者之間直接單獨、分散進行,交易數量零星,次數頻繁,多采取一手錢一手貨的方式,收錢與付貨同時完成,除貴重商品和集團消費外,一般不需要填製銷貨憑證。
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可以適當采用一些方法來促進商品的銷售。例如,有些企業為了擴大本廠產品的影響,往往給顧客免費贈送一些產品,讓顧客吃過或用過之後覺得滿意,便經常來購買這種產品。應該說,這就是“利而誘之”的方法。
2003年“六一”兒童節,某兒童食品集團公司在當地兩家報紙上登出一小幅廣告,聲明凡持這一剪報者即可免費贈送一小罐果奶。許多市民拿了當日剪報競相來兌換,公司雖然為此免費贈送了五十萬罐果奶,但由於果奶質量上乘,滋味可口,孩子們喝了還要再喝,於是該公司的果奶銷量大增。當年該公司銷售額達數億元,實現利潤近億元。
2 零售商品流通企業有特定的營業場所和營業設施,一般大、中型企業多是綜合經營;有的既經銷百貨、文化、紡織等工業品,也經營幹鮮果品、土特產等農副產品,品種繁多,規格複雜。
3 零售商品流通企業由於經營的花色品種多,且規格複雜,因此,對商品要求盡可能保持最低限度的庫存量,還要堅持勤進快銷原則,合理使用流動資金,加速流動資金周轉,企業對庫存商品的購、銷、保管均分別由實物負責人完成,並承擔經濟責任。
4 零售商品流通企業在交易過程中和交易結束以後,還要向消費者提供相應的服務性勞動,如送貨上門,允許挑選和調換,並開展以賣帶修、商品信用一年等售後服務,在改革過程中,有的還開展一業為主、多種經營,拓寬經營服務渠道,更好地為廣大消費者服務。
◎ 零售商品售價金額核算的基本內容
零售商品流轉的核算一般采用“售價金額核算,實物負責製”方法。在經營日用工業品零售商品流通企業內部采用的售價金額核算,它不單純是一種會計核算方法,而且還是一種商品管理製度。企業采用這種核算方法有利於加強企業的經營管理,有利於簡化會計核算和提高經濟核算的質量,有利於增強職工對商品管理和核算的責任感。
售價金額核算的基本內容是:
1 建立實物負責製
零售商品流通企業根據經營商品的特點和崗位責任製要求,將經營的商品按其類別劃分為若幹營業櫃組,每個櫃組都確定實物負責人,每個實物負責人對其所經營的商品負責,同時在營業櫃組內部也要明確分工,使購、銷、存每個環節均有專人負責。實物負責製既是崗位責任製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實行售價金額核算的中心環節和關鍵。實行責任會計核算的零售商品流通企業,是按照劃分的責任中心建立實物負責製,將責任中心與售價金額核算結合起來。
2 售價記賬,金額控製
零售商品流通企業采用售價金額核算方法時,對所經營的商品均按零售價格記賬,在庫存商品賬上隻反映商品的售價金額而不反映商品的品種和數量。財會部門設置的庫存商品總賬記載全部商品的售價總金額,並按各實物負責人分戶設置明細賬,以售價控製各實物負責人所經營商品的進、銷、存增減變化情況,同時也反映各實物負責人對商品財產應負的經濟責任。
3 設置“商品進銷差價”科目
零售商品流通企業實行售價金額核算時,由於庫存商品科目按售價記賬,而在商品購進時,卻是按進價加增值稅進項稅額結算,為了反映庫存商品資金的實際占用額,需要設置“商品進銷差價”科目來記載和反映商品售價與進價加增值稅進項稅額的差額,用來調整“庫存商品”科目。同時,在月末按商品存銷比例計算出已銷商品應分攤的進銷差價額,予以結轉,以便計算商品銷售成本和銷售成果。
4 建立商品盤點製度,定期盤點,加強報賬對賬
實行售價金額核算,庫存商品賬戶隻反映售價金額,不反映具體數量指標,因此,必須加強商品管理,建立嚴格的商品盤點製度,庫存商品必須定期進行全麵盤點。通過盤點確定商品實有數量,再乘以售價求出庫存商品金額與庫存商品賬戶核對,做到賬實相符,此外,對經營過程中發生的溢餘、短缺和調價等也必須經過盤點,才能確定調整金額,及時查明原因,按規定進行賬務處理。
5 健全和完善各業務環節的手續製度,加強內部價格管理
實行售價金額核算方法,對商品購進、驗收、銷售、調價、溢餘、短缺、盤點、交接等業務環節,要建立必要的手續製度,嚴格管理,做到手續完備,嚴密無漏洞,責任明確,同時,當商品售價變動時會直接影響庫存商品賬戶的金額和實物負責人的經濟責任,因此,在國家逐步放開價格過程中企業內部仍需加強價格管理,平時購進商品要核實售價與進價加增值稅,正確計算商品進銷差價,按規定的價格設置標簽,明碼標價,以便群眾購買和監督,遇有價格變動時,仍需及時盤點,確定實有數量,調整賬項,明確實物負責人的經濟責任。
◎ 售價金額核算的優缺點
零售商品流通企業實行售價金額核算的優點是在商品管理上,建立了實物負責製,庫存商品按實物負責人設戶進行核算,既確定了實物負責人的物資責任,又簡化了賬簿設置和記賬工作。其次,在會計核算上實行售價金額核算,簡化了核算手續,使會計人員能夠深入實際,調查研究,加強分析,不斷提高核算質量和有利於改善經營管理。
售價金額核算方法的缺點是商品核算在賬麵上不能提供庫存商品購、銷、存的數量指標,發生賬實不符,差款錯貨時,較難查清其性質和原因,因此,還需在實踐中,深入實際,調查研究,不斷革新,以提高售價金額核算的質量。
第二節 零售商品的購進核算
◎ 零售企業商品購進的程序
零售企業為了滿足各層次消費者對商品多樣化的需要,應做好商品預測和市場分析工作,有計劃地從批發企業和生產企業購進商品。對於商品購進的交接方式,同城購進一般采用“提貨製”或“送貨製”方式,異地購進一般采用“發貨製”方式。
同城商品購進的業務程序一般是:由零售企業的采購員到供貨單位挑選商品,取得供貨單位的專用發票,據以辦理結算,以轉賬支票、商業彙票、銀行本票支付貨款和增值稅額。如果采取“提貨製”,采購員就可以提取商品,取回專用發票(發票聯和抵扣聯)交與業務部門,由其核對專用發票上開列的購進單價是否正確,以維護企業的利益,經核定零售單價後在發票聯上加蓋價格核訖章,並根據專用發票上列明的商品貨號、品名、規格、等級、數量與實物進行核對,檢查其質量是否符合要求。驗收無誤後,由業務部門在專用發票上簽收後,轉交財會部門入賬。零售企業也可以根據管理上的需要,由業務部門另行填製收貨單一式數聯,其中一聯連同供貨單位的專用發票一並送交財會部門。
如果采取“送貨製”,則由采購員去供貨單位儲運部門辦理送貨手續。其核價和驗收手續與“提貨製”基本相同。
◎ 零售企業商品購進一般業務的核算
財會部門根據采購員交來的結算憑證和核價人員送來的專用發票(發票聯),複核無誤後,按其所列明的貨款借記“物資采購”賬戶;按其所列明的增值稅額,借記“應交稅費”賬戶;按價稅合計貸記“銀行存款”或“應付票據”、“其他貨幣資金”等賬戶。根據實物負責小組送來的商品驗收入庫憑證複核無誤後,按售價金額借記“庫存商品”賬戶,按進價金額貸記“物資采購”賬戶,售價金額與進價金額之間的差額,則貸記“商品進銷差價”賬戶。本書為計算方便,購進貨物支付的運費按10%計入進項稅。
“商品進銷差價”賬戶是資產類賬戶,它是“庫存商品”賬戶的抵減賬戶,用以反映庫存商品售價金額與進價金額之間的差額。商品購進、溢餘及調價增值發生差價時,記入貸方;結轉已銷商品進銷差價、商品短缺、削價及調價減值等而注銷差價時,記入借方;餘額在貸方,表示期末庫存商品的進銷差價。期末“庫存商品”賬戶餘額,減去“商品進銷差價”賬戶餘額,就是庫存商品的進價金額。
◎ 零售企業商品購進特殊業務的核算
1 進貨退出的核算
零售企業購進商品,一般是整件整箱地驗收入庫的,事後發現商品的品種、規格與專用發票所列不符,或質量不符要求等情況,應及時與供貨單位聯係,經其同意後,由供貨單位開出退貨的紅字專用發票,辦理退貨手續,然後將商品退還供貨單位,作進貨退出處理。
例:上海百貨商店發現日前購進的素色絲光毛巾中有100條質量不符要求,與上海針織品公司聯係,對方同意退貨。該毛巾每條進價5 50元,售價7 40元。
(1)商品退貨後,根據針織櫃轉來的紅字收貨單,作分錄如下:
借:物資采購——上海針織品公司550 00
商品進銷差價——針織櫃190 00
貸:庫存商品——針織櫃740 00
(2)收到對方開來退貨的紅字專用發票,應退貨款550元,增值稅93 50元,款項均未收到,作分錄如下:
借:應收賬款——上海針織品公司643 5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93 50
貸:物資采購——上海針織品公司550 00
2 購進商品退補價的核算
零售企業購進商品後,有時會收到供貨單位開來的更正發票,更正其開錯的商品貨款。更正商品貨款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隻更正購進價格;另一種是既更正購進價格,又更正零售價格,以下分別講述這兩種情況的核算方法。
(1)隻更正購進價格的核算
當供貨單位開來更正發票時,由於隻更正購進價格,沒有影響到商品的零售價格,因此,核算時應調整“商品進銷差價”賬戶,而不能調整“庫存商品”賬戶。若是供貨單位退還貨款,應根據其紅字專用發票衝減商品采購額和進項稅額,借記“應收賬款”賬戶,貸記“物資采購”賬戶和“應交稅費”賬戶;同時還要增加商品的進銷差價,借記“物資采購”賬戶,貸記“商品進銷差價”賬戶。若是供貨單位補收貨款,則應根據專用發票增加商品采購額和進項稅額,借記“物資采購”賬戶和“應交稅費”賬戶,貸記“應付賬款”賬戶;同時還要減少商品的進銷差價,借記“商品進銷差價”賬戶,貸記“物資采購”賬戶。
(2)購進價格和零售價格同時更正的核算
當供貨單位由於商品品種、等級搞錯等原因而開錯價格,事後開來更正發票需要更正批發價和零售價,如因更正價格而使供貨單位應退還貨款時,應根據更正專用發票衝減商品采購額和進項稅額,其核算方法與隻更正購進價格的核算方法相同;同時,還要衝減庫存商品的售價金額和進價成本,應按應退貨款的數額,借記“物資采購”賬戶,並按照更正後進銷差價與原入賬進銷差價的差額,借記“商品進銷差價”賬戶;按更正後售價金額與原入賬售價金額的差額貸記“庫存商品”賬戶。如因更正價格而供貨單位應補收貨款時,應根據其開來的更正發票增加商品采購額和進項稅額,其核算方法與隻更正購進價格的核算方法相同;同時,還要增加庫存商品的售價金額和進價成本。按更正後售價金額與原入賬售價金額的差額借記“庫存商品”賬戶;按補收貨款數額貸記“物資采購”賬戶;按更正後進銷差價與原入賬進銷差價的差額,貸記“商品進銷差價”賬戶。
(3)購進商品發生短缺和溢餘的核算
零售企業在購進商品時,必須嚴格堅持商品驗收製度,認真負責地驗收商品的數量和質量。營業櫃組在驗收過程中,發現商品數量有短缺或溢餘時,若是同城購進的商品即可與供貨單位聯係,或從對方補回其少發的商品,或將對方多發的商品退還,這樣在會計核算上就不反映商品的短缺或溢餘;若是從異地購進的商品,一時難以查明原因,應由驗收櫃組填製“商品購進短缺溢餘報告單”,財會部門據以按進價將短缺或溢餘的商品先記入“待處理財產損溢”賬戶,並按實收商品數量的售價金額借記“庫存商品”賬戶。查明原因後,區別各種不同的原因從“待處理財產損溢”賬戶,轉入各有關的賬戶。
第三節 零售商品的銷售核算
零售企業商品銷售的過程是商品從流通領域進入消費領域的過程,也是商品價值實現的過程,這一過程是實現社會再生產的前提。而零售企業的銷售對象,除少量銷售給企事業單位外,絕大多數是銷售給廣大的個人消費者,零售企業的工作直接影響到人民的生活。因此,零售企業必須積極地組織貨源,以滿足市場需求。
◎ 零售企業商品銷售的程序
零售企業的商品銷售業務,一般按營業櫃組或門市部組織進行。商品銷售的業務程序,根據企業的規模、經營商品的特點以及經營管理的需要而有所不同。
零售企業的商品銷售收入,除少數企事業單位采取轉賬結算外,主要是收取現金。收款的方式有分散收款和集中收款兩種。分散收款,是指營業員直接收款,除了企事業單位外,一般不填製銷售憑證,手續簡便,交易迅速,但銷貨與收款由營業員一人經手,容易發生差錯與弊端。集中收款是指設立收款台,由營業員填製銷貨憑證,消費者據以向收款台交款,然後由消費者憑蓋有收款台“現金收訖”印章的銷貨憑證向營業員領取商品,或者由營業員收款後連同填製的銷貨憑證由內部傳遞給收款台,收款員收款蓋章後退回銷貨憑證,營業員據以向消費者交付商品。采用集中收款,每日營業結束後,營業員應根據銷貨憑證計算出銷貨總金額,並與收款台實收金額進行核對,以檢查收款是否正確。這種方式由於錢貨分管,職責分明,製度嚴密,因此不易發生差錯,但手續煩瑣。
零售企業銷貨除了采用現金結算外,也有少量采用轉賬支票、銀行本票和商業彙票結算的。
不論采用哪一種收款方式,均應在當天解繳銷貨款。解繳的方式有分散解繳和集中解繳兩種。分散解繳就是在每天營業結束後,若采取分散收款的,由各營業櫃組或門市部安排專人負責;若采取集中收款的,則由收款員負責,都按其所收的銷貨款,填製解款單,將現金直接解存銀行,取得解款單回單後,將其送交財會部門。集中解繳是每天營業結束後,若采取分散收款的,由各營業櫃組或門市部安排專人負責;若采取集中收款的,則由收款員負責,都按其所收的銷貨款填製“商品銷售收入繳款單”。
商品銷售收入繳款單一式兩聯,連同銷貨款一並送交財會部門,財會部門應當麵點收,加蓋“收訖”戳記,一聯退還繳款部門,作為其繳款的依據;一聯留在財會部門,作為收款的入賬憑證。財會部門將各營業櫃組或門市部的銷貨款集中彙總後填製解款單,將銷貨收入的現金全部解存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