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宏進入會議室,一番寒暄之後,很多人都提議讓他猜測一下百度首日股價,李彥宏在紙上寫下27美元。
隨後,李彥宏在高盛總裁的帶領下,來到了位於49樓的辦公室,王湛生、百度投資關係經理何坤以及被特邀出席的徐勇早已在辦公室等候,在這裏,可通過大屏幕直接看到納斯達克證交所的交易大廳。
是時,所有人都神態緊張,畢竟馬上要看到的是百度上市第一筆交易,這是曆史性的時刻,李彥宏倒是神情自若,保持著他一貫的風格。
一會兒,百度的首席股票交易員一邊接聽電話,一邊操作著電腦。後來有人告訴李彥宏,這個首席交易員是當初負責Google上市的交易員,李彥宏聽罷微微一笑,意味深長,其他人認為這是個“好兆頭”。
在整個過程中,李彥宏的話始終不多,十分沉穩,看不出絲毫緊張之色。
股票交易員雙眼盯著電腦屏幕,嘴裏不停在向電話另一端的客戶報出最新價格,屏幕上股票信息也在不停地變換著。
11點35分左右,交易員爆出了35美元、37美元的價格,一瞬間出現了幾十萬股的需求,且沒有人再賣出。此時,辦公室裏的所有人都鼓掌慶祝,大家都知道,百度的成功時刻即將到來!
隨後,股票交易員將價格稍稍提高,仍然沒有人賣。價格一直在攀升,轉眼間已到40美元,可仍然沒有人拋售。交易員繼續抬高價格,當股價達到45美元時,周圍的掌聲越來越少了——他們已被快速增長的價格驚呆了!
股票價格的漲幅不斷,交易員也十分吃驚。股市上罕有的價格飆升現象讓他有些驚恐,聲音在顫抖著,手中的電話也因手的抖動掉在桌上。
這時,徐勇激動地擦了下眼淚,回頭偷看了一眼李彥宏,卻見他不知何時早已淚流滿麵了。
當交易員將百度的價格提到85美元一股時,突然出現了一筆交易,他仔細看了下,是買!沒錯,是以85美元的市場價格在買!不管市場價格如何變化,這個客戶一直在不停地買。
李彥宏看了看手表,原來股價瘋狂的飆升,隻是5分鍾之內的事情。隨即他表示,現在應該可以開盤了。
11點40分,百度在納斯達克的首筆交易告罄,最終開盤價為66美元。此時,辦公室裏所有人瘋狂地歡呼著,積壓已久的情緒終於可以宣泄出來,他們緊緊地抱在了一起。
李彥宏急忙拿起手機,撥通了劉建國的電話。電話裏,兩人的聲音都慢慢開始哽咽,最終幾乎說不出話了。兩個男人,就這樣激動地落下了喜悅的淚水。
曾經的風風雨雨,曾經的是是非非,在此時的成功麵前都已微不足道。事後,李彥宏說,當時他的眼淚是因太高興而流下的,但更多的則是為這5年來的含辛茹苦而流。是年,李彥宏36歲,這一年也是他的本命年。
下午2點40分,百度的股價仍持續攀升著,每股已超過100美元。
無法抑製興奮之情的李彥宏,情不自禁地走上了紐約街頭。納斯達克位於曼哈頓43街街口,與百老彙比鄰,交易大樓高聳入雲。在納斯達克大門外懸掛著巨大的屏幕,人們隨時可以看到來自世界各地的著名企業在此上演的每一出神話。
街道上人們匆匆過往,遊客們正在納斯達克證交所門前拍照留念。突然,街道上的所有人都停了下來,彙集在屏幕前,此時大屏幕上正顯示著不斷飆升的百度股價和百度的介紹。
李彥宏從街角走過,步入納斯達克樓前的街頭。很多遊客從屏幕上認出了李彥宏,他們用世界上的各種語言和他打招呼,也有人大聲呼喊他“Robin”,更有熱情的遊客跑來與他合影。
此時,李彥宏瀟灑地褪去西裝,隨手搭在肩膀上,這是一個讓人難忘的動作,被無數人記錄了下來。他說:“我更像一個旅行者,現在走到了這一站。但這個地方不是我的家,我隻是到這裏來,證明自己做到了一些想做的事情。”
他說的沒錯,他的創業之路就像是一場旅行,在美國構想,在中國起步,在美國求學歸來,在中國走上創業之路。從華爾街到矽穀,再從矽穀到中關村,現在他又回到了華爾街,對於美國,他隻是一個過客,因為他的百度在中國。
李彥宏的中國情節很深。他因經常出入美國,很多網友都覺得他已入了美國國籍。為此,網友們在百度貼吧展開了激烈討論。有網友發帖詢問,李彥宏是中國國籍嗎?李彥宏看到後,親自回帖:“我再說一遍,我是中國人,中國國籍。”
下午3點,李彥宏的情緒平複了很多,他帶著隊伍來到了納斯達克大廳,做閉市儀式的最後彩排。
2005年8月5日下午4點,百度納斯達克的閉市儀式正式啟動。李彥宏分別與投資人、銀行機構負責人、百度團隊和工作人員合影留念。接著,他公布了百度收盤價格——122.54美元,百度市值39.58億美元。
李彥宏持有22.9%的百度股份,此時身價達9億美元。與此同時,借助百度股票,百度誕生了10個千萬富翁和上百個百萬富翁。
曾經,那些嫌棄百度融資價格太高的投資商,紛紛因未能購買百度股票而後悔不已;相反,那些質疑李彥宏將股價抬高至27美元的投資人,心裏則樂開了花。
百度此戰的成功,創造了多項記錄:百度是納斯達克曆史上,第一個股價超過100美元的中國概念股;百度是自Google上市後,第一個收盤價格突破100美元的股票;百度是美國股票曆史上,當天收益最多的十大股票之一;百度是在納斯達克上市的外企中表現最好的企業。
一時間,百度和李彥宏的名字傳遍了美國。CNBC,美國最大的廣播電視網之一,願意為了報道李彥宏而打破短時間內不重複采訪同一個CEO的規則。在百度上市當天,CNBC在兩個時段分別對其進行了采訪。
按照CNBC的采訪習慣,采訪任何一個企業家的時間都被控製在3分鍾時間之內,而當天對李彥宏的采訪,居然超過20分鍾!同時,《福布斯》《財富》等美國知名媒體,分別向李彥宏發出了采訪邀請。此足見百度對美國股市造成了怎樣巨大的影響。
百度的上市,引爆了世界互聯網行業的新浪潮,而這個奇跡,來自中國!
沉澱,新的起點
很多人都覺得,百度的成功上市,是因為中國將成為世界互聯網市場的發展重心。而百度股價的大幅度提升,更是因Google過去一年平淡的表現所致。李彥宏對此不表讚同,他覺得,百度股價並非和Google一點關係都沒有,關鍵在於百度自身在世界互聯網產業內所體現的價值。
百度的投資者得到了非常高的回報,但他們並不知道,百度每次都會提出超高的融資估值。盡管如此,麵對更高利潤的回報,投資者們寧願不去理解百度的做法。
對於百度出色的表現,也有一些人會想到1999年的互聯網泡沫時代。國內部分業內人士憂心忡忡,害怕中國互聯網市場將重蹈覆轍,再次出現IT市場泡沫化,畢竟股價高升的隻有百度,國內其他公司仍停滯不前,這才是國內互聯網行業所麵臨的最大問題。
對此疑惑,李彥宏作出回應,百度股價受多方麵因素影響,很難做出合理評價,資本市場將股價推的很高,那都是投資人的判斷。更何況,股價並不是百度的追求,百度更專注於企業未來的發展,以及對中國互聯網產業所做出的貢獻。
李彥宏始終堅信,以前的互聯網公司都會提前想好商業模式,然後按照自己的模式招人,接著上市,得到錢之後再去發展,去幹實事。此時,有很多公司都把上市作為當務之急,上市之後公司變成10億美元的市值,故此,一周看到3家公司上市是很平常的。可現實的問題是,這些公司在成功上市之後,並沒有賺到錢,因為他們沒有拚搏過,不具備賺錢的能力。而此時的互聯網公司在上市之前,都具備了極強的生存能力,且都潛力巨大,因而網絡產業泡沫之謠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李彥宏創造了“百度”,“百度”創造了奇跡。
百度上市後的第二天,似乎成了“百度日”,全世界鋪天蓋地的新聞、報刊都在繪聲繪色地描摹著百度在納斯達克神話一般的表現。
中外報刊對百度的表現眾說紛紜,但大多數都向百度和李彥宏所創造的超高股價表達了敬意。隻是,不少報刊因對百度不夠了解,刊出了題為“百度一夜暴富”的報道,這讓李彥宏很不自在。在李彥宏的心裏,百度絕不是一夜暴富,是曆經千辛萬苦才收獲了今天的成果,百度上市的意義並非隻是賺錢這般簡單。
在百度之前的上市公司,都是降低價格才在納斯達克掛牌,而百度是全價上市,且股價上漲幅度巨大,是中國公司被世界認可的表現,他們承認中國公司的實力,為中國公司海外上市買下了雙保險,這才是百度上市最本質的含義。
國外的媒體單純地報道百度在納斯達克的表現也就算了,為什麼在中國也同樣是在議論股價呢?為此,李彥宏發了一封電子郵件給百度的同事,他在電子郵件中說:“為什麼沒有人談談百度上市是中國的光榮,以及對於中國IT產業的意義呢?”李彥宏認為單單談論股價,並不是好現象。
2005年8月10日,百度終於完成IPO的全部行程。李彥宏及團隊打點行裝回國,於北京時間8月11日淩晨到達北京。李彥宏一進公司,便迎來了雷鳴般的掌聲,內心頓時激動不已。
李彥宏回到公司的第一句話,就是:“親愛的同事們,我回來了。”隻是離開三周時間,時間卻顯得那樣漫長,讓他覺得似乎已走了半輩子。
李彥宏回到百度後,在第一次會議上說:“2005年8月5日,是百度人永遠銘記的日子。作為中國人,我們不應該為超高的股價津津樂道,而是要認為百度上市納斯達克是中國的光榮。”他說的沒錯,在美國,所有來自中國的商品都在潛意識裏被打上便宜貨、不靠譜產品的標簽,中國企業在美國上市,也一樣會遭到如此冷遇。
百度的成功,卻扭轉了這個美國人對中國的錯誤看法,百度是在用實力說話——其市盈率已超過2004年全美互聯網行業中的所有網絡巨頭。這樣的現實,還平息不了那些質疑之聲嗎?
百度上市的成功,讓李彥宏得到的不隻是喜悅,更多的是民族尊嚴。站在納斯達克的頂峰,他看透了這個挑剔的世界。百度在納斯達克的成就,不單單創造了一些曆史,而是得到了全世界最挑剔的投資者們的一致認同,全世界人都看到了中國公司的價值,看到了中國人的鬥誌。
此後,李彥宏鮮少在媒體麵前出現,仿佛在地球上消失了一般。
經曆過美國上市,李彥宏更想沉澱自己,他不覺得這是一件事情的結尾,而是一個巨大挑戰的開始。少言慎行的他,對公關場合並不感冒,也許這是IT精英們的通病。百度成功上市後,他終於可以好好清靜一下了,於是遠離媒體,遠離聚光燈。
上市成功了,可這並不代表百度完美無缺,李彥宏一直都認為,百度的發展速度有些過快,有點“不健康”,上市的過程又掩蓋了百度與行業間的諸多矛盾。而上市之後,百度可在平穩的發展期悉心調整,這是百度自我修複,逐步完善的過程。李彥宏決定,百度的涉外工作全部交給其他人,自己則專注於百度內部的管理。
幾個月後,百度上市的消息似乎暗淡了許多。
2005年12月22日,在中國互聯網產業品牌的年度調查中,百度當仁不讓地摘得“中文搜索引擎第一品牌”的桂冠。百度旗下的諸多產品,也一並得到行業內的認可,百度地圖、百度搜索、百度音樂搜索,均獲所在領域第一的稱號。
該調查是由中國互聯網協會組織展開的,具有很高的權威性,李彥宏本應參加。可最後,他未能出現在頒獎典禮的現場,時任百度副總裁梁冬,以百度代表的身份領取了獎項。梁冬說:“百度的成功更多是因為中國的成功。百度依托中國文字的魅力,依托這樣的中國,並依托中國最可愛的網民,百度相信隻有這樣,才能用中國最雋永的智慧去開創更美好的未來。”
伴隨著無數個“第一”的殊榮,百度走過了2005年。
2006年1月1日元旦,突降的小雪映襯著新年的氣息,讓所有北京人的精神麵貌煥然一新。這一天,全北京的寫字樓都“人去樓空”,人們都去歡度佳節了,理想國際大廈也不再如往日一般熱鬧。百度總部位於12樓,上市前製作的巨幅噴畫仍掛在牆上,透過玻璃,依稀可見。
“百度人民很行”幾個字醒目的有些過分,讓所有人都莫名地發笑。在這6個字旁邊,滿是員工們筆鋒瀟灑的簽名。
這是百度人的風格,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娛樂著自己每一根神經;他們用汗水,向全世界高喊“百度人民很行”!最有趣的是,每一個首次來百度的客人,都會把“百度人民很行”,錯看成“百度人民銀行”。
在所有員工都為“百度人民很行”津津樂道之時,李彥宏卻選擇冷靜地思考。在這段“隱退”期他想了很多,關於自己,關於百度,他知道,在充滿變數的未來,挑戰無處不在!